•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开放条件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研究

    时间:2021-02-17 07:52: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本文以国家创新能力理论模型为基础,综合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构建了评价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鉴别力分析方法对原指标体系进行指标筛选,然后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并以江苏省为例计算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江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是不断发展的,但创新环境近年来却出现了恶化的趋势,特别指出的是,现阶段强化连接能力对发展江苏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开放条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江苏

    2011年发布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同时, “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等词汇近年来也频繁出现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可见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在国家政策层面,而且在理伦研究领域,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在总结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给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然后以江苏省为例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研究结论。

    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理论模型

    Furman,Porter和Stern在2002年提出的经典的国家创新能力模型是建立在前人三个理论基础之上的,这三个理论基础分别是Romer(1990)的知识驱动内生增长理论、Porter(1990)的基于集群的国家工业竞争优势理论和Nelson(1990)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

    知识驱动增长理论强调在经济增长中新的知识流所起到的微妙的作用。Romer(1990)建立的增长模型通过在经济中引进一个知识部门来研究技术进步率的经济基础,在研究中Romer引入了如下的知识生产函数:

    通过Romer构建的知识生产函数,他把新知识的生产当作一个关于知识工人(HA)和这些知识工人可以运用的知识存量的函数。

    知识驱动经济增长理论只把焦点放在了极为有限的几个因素上,许多学者从微观经济环境的角度考察竞争、创新以及可实现的增长率的关系。Porter(1990)研究出了一个框架,包含一国工业集群中的几个环境特征,正是这些工业集群环境的特征形成了私有部门创新的发展。Porter的框架主要包括了四个主要的驱动因素:投入条件;企业战略和竞争;需求条件;相关产业。

    国家创新系统研究主要关注导致创新行为的组织和行为模式,并且识别出在特殊工业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那些制度和因素。虽然知识驱动增长模型和国家工业竞争优势理论都包含了公共政策对形成创新的作用,但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特别强调政府政策和具体制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在包括Nelson等学者的相关研究中,这些制度和政策选择包括大学系统的类型、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工业部门R&D组织的历史发展以及劳动力和资金在私有工业、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分配等。

    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Furman等人认为可以把国家创新能力划分为三部分:包括制度、资源以及政策等影响整个经济体的因素;在国家工业集群内的特殊创新环境因素;前两因素之间的连接能力。

    根据分析,Furman,Porter和Stern建立了如下数学模型:

    其中,Aj,t表示t年来自j国家的世界新颖的技术流 ;δj,t表示贡献系数;XINFj,t表示公共创新基础设施;Yj,tCLUS表示国家产业集群特有的环境 ;Zj,tLINK表示公共基础设施与国家产业集群环境之间的联系 ;Hj,tA表示能产生创意的研发部门的资本和劳动力资源 ;Aj,t表示经由经济部门掌握的在某一个时间能够驱动创造的知识存量。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测度

    在前文的理论基础上,本文将关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江苏省的实际情况以进行实证研究,目标是构建适用于江苏省的评价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度量。

    (一)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收集

    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一方面从逻辑演绎的角度,根据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相关理论框架,确定构成区域自主创新的基本因素,选择和设计指标体系;另一方面,采用归纳的方法,充分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指标体系进行补充。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本文构建了理论测度指标体系X(o)。其中构建的第一轮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具体列示如表1。

    因本文选取江苏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表1列示各指标的具体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综合考虑在时间序列上统计口径的变化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将研究范围定在1999-2010年。

    (二)指标筛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构建出评价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但是在实证分析中必须对从理论推导而来的各指标进行筛选,去除一些影响实证效果的指标。本文将对得到的指标进行两轮筛选,一轮是利用相关性分析进行筛选,另一轮是利用鉴别力分析进行筛选。

    假设从理论分析得到的指标体系为X(o),在实际研究中往往会发现在指标体系内有许多指标存在较强程度的相关性,这就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文将临界值定为0.99,对照计算求得的相关系数矩阵可知需删去指标X1、X2和X6。鉴别力分析是一种测度指标区分测度对象特征差异能力的分析方法,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指标的鉴别力是区分不同区域间在自主创新能力上的差异能力。为了使分析简化,在实际应用中,学者们普遍使用变异系数来描述测度指标的鉴别力。根据计算所得的各指标的变异系数,指标X3、X10和X12的变异系数分别是0.0212、0.0198和0.0376,都小于本文选取的临界值0.08,故将其剔除。

    (三)综合测度

    考虑到本文已经将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鉴别力分析,指标已经得到了两轮筛选,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不高,并且由于熵值法不需对数据的分布形态进行任何假定,计算也相对简单,故本文将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

    信息熵可以用于反映指标的变异程度,并用于指标体系的综合测度。假设有m个测度对象,n项测度指针,把原始指针数据表示为(xij)mxn,对于某项指标xj而言,指标值xij的差距越大,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其在综合测度中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其相应的信息熵越小,权重越大;相反,指标值xij的差距越小,其相应的信息熵越大,该指标的权重越小;如果该指标的指标值全部相等,则该指标在综合测度中不起作用。经过两轮筛选并按熵值法计算权重的结果如表2所示。

    在计算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测度值时,由于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不能按权重直接进行加权综合,必须先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无量纲化后的数据,结合熵值法得到的指标权重,经过计算就可以得到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指数,具体结果见表3。

    结论

    本文以Furman,Porter和Stern (2002)提出的国家创新能力理论模型为基础,综合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构建了一个评价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鉴别力分析方法对原指标体系进行指标筛选,然后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以江苏省为例计算和研究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指数。从上述实证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从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来看,1999-2009年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一直稳步增长。其中创新环境经历了一个先增长后下降的过程,其拐点是在2007年。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从1999年开始,在专业技术人员方面江苏省一直处于恶化过程中;二是外贸依存度由渐进增长到2006年突然转变为迅速下降。集群环境和连接能力一直稳步趋于优化。从实证结果可以发现,集群环境和连接能力是支撑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稳步增长的两大强劲推动力,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优化,造就了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的逐步提高。

    就目前阶段而言,连接能力对发展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战略性意义。从实证研究结果的角度看,客观赋权方法得出的指标权重给予连接能力的权重是0.55,其权重甚至超过了创新环境和集群环境的总和;从逻辑分析角度看,创新是对于社会和人在价值上的进步,而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结合我国现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所处的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地位,着眼于将科学技术与市场融合起来的连接能力更加具有战略重要性,其投入产出效率也极高。

    参考文献:

    1.张于,张义梁.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11)

    2.刘凤朝,沈能.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J].管理评论,2006(11)

    3.孙玉涛,刘凤朝,李滨.基于专利的中欧国家创新能力与发展模式比较[J].科学学研究,2009(3)

    4.王欣,傅咏梅.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与环境支撑:江苏区域创新体系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5)

    5.周立,吴玉鸣.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因素分析与聚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8)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