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钱塘湖春行》教案及知识点

    时间:2021-10-31 17:19: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教案# 导语】《钱塘湖春行》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以下是®大海范文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钱塘湖春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能力目标:用心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无数文人墨客都歌颂过春天,表达对这个季节的喜爱之情、留恋之情等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咏春的诗歌,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

      2、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他的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节奏。

      2、学生自读,培养语感。(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标出韵脚)

      3、点名朗读,同学纠正。

      4、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思考:(1)通过诗歌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什么信息?

      (2)此诗写的是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三、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1、放声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 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同桌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师巡视,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明学生描述诗歌景象。

      3、作者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呢?

      四、三读课文,品味探究:

      1、齐读诗歌。

      讨论:(1)诗中为突出早春的特点,描写了那些典型的景色?

      (2)“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2、本诗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3、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

      4、师生共同归纳赏析诗歌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猜猜下列诗句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排列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六、课堂训练

      1、朗诵诗歌。

      2、以本首诗为例说说律诗的特点。

      七、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用自己的话对《钱塘湖春行》进行描述,写在作业本上。

    2.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钱塘湖春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

      ②理解诗歌内容,领会其中所抒发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②教会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②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意境及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意境及品味语言。

      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引导式。

      学法:自主、合作的方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赏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和老舍先生一同感受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到1180年前的西湖去看看,唐朝诗人白居易一起去领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板书课题)

      二、作家及作品

      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以乐府诗见长,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每写好一首诗,都先让老人先读,不懂就改诗。

      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浪漫主义诗人,称为“诗仙”)、杜甫(现实主义诗人,称为“诗圣”)、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

      三、朗读

      1、自读,标出不会读的字词(抽一名学生读)

      2、纠错,范读(听节奏及感情)

      3、指导断句(意义划分法)

      4、学生自由读

      5、指名朗读

      6、齐读

      四、解题(引导学生完成)

      地点:钱塘湖、季节:春、事件:行(骑马游春)

      体裁:七言律诗(教师讲解: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认知)

      注:结合时代背景讲事件

      五、理解内容

      明确:结合注释,四人一组合作完成课文理解

      六、赏析(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引导)

      1、本文围绕哪两个字来写。

      明确:“春”、“行”

      诗人的“行”踪(游踪是如何的?从文中找出词语)

      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

      (注:抓题眼)

      2、诗人在途中看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寻景物)

      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

      水几谁乱浅绿

      面处家花草杨

      初早新渐才阴

      平莺燕欲能里

      云争啄迷没白

      脚暖春人马沙

      低树泥眼蹄堤

      3、行程找到了,现在我们看看写了什么“春景”?哪些属于初春之景?

      明确:春景――水、云、鸟、树、泥、花、草

      初春之景(细节描写)――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4、诗中哪句诗流露出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悟诗情)

      “最爱湖东行不足”,说明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体现了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赏析:“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因为还是初春季节,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由春的歌手和春的`信使来展现出大自然刚从沉睡中刚苏醒过来。

      七、小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轻快明丽,令人目迷神驰。

      赏析诗歌的方法:抓题眼、寻景物、悟诗情(重点)

      八、作业布置

      1、赏析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背诵此诗

    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钱塘湖春行》知识点

      【词句注释】

      1.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2.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5.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6.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7.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8.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9.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白话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创作背景】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相当重要的诗人。

    相关热词搜索: 知识点 教案 钱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