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0-03-11 13:47:4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目前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存在着方法单一、信息来源不准确、过分强调量化、评价目的不明确、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改进的对策是遵循以人为本、科学性、简便性等原则,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形成多元化评价主体,构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完善评价反馈机制等。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效果;评价分析;对策

    高校教师是高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宝贵的、最具活力的资源,高校教师工作的绩效状况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核心。高校教师的思想境界、工作质量、潜在能力的调动、运用和发挥,可以转化为较高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高校教师能够胜任社会赋予他们教书育人的职责,学校才能够存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适时建立和完善合理的高校教师及教学效果评价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高校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特殊的工作。这决定了高校教师及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实施的困难性。一般来说,学校的管理理念建立以后,就必须使之内化于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之中。管理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及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就没有有效的学校管理。[1]

    一、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作用

    1、帮助高校教师改进工作,促进高校教师的发展

    从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本身来看它内在的具有导向的功能,它指导着高校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另外,高校教师通过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反馈,及时获得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信息,客观、准确的把握学校高校教师工作状况,使高校教师的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改进,形成整合的力量,达到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促进高校教师发展的目的。

    2、提高高校教师管理的效率,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是一种检查工作与任务完成情况的手段,通过记录的绩效,对照预定工作标准,可以了解高校教师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对成绩、差距、困难等提出改进意见。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是对一所学校的整体评价。而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又是评价的核心内容。它不仅有助于对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评价,而且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都是至关重要的。认真搞好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极重要一环。

    二、遵循实施评价工作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高校教师评价的考核对象是高校教师。因此,应该从促进高校教师的成长与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并遵循人性化的原则,不应该对高校教师的人格或人性构成威胁,使得评价成为积极的、诚实的、有助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2、“个体性”原则

    尽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校教师的构成也是复杂的。有专业类高校教师,也有基础学科的高校教师。首先需要注意评价的可比性,要根据高校教师所在不同学科的特点,适当调节体系中指标的分布和权重,并根据职业教育的需要,适当加大对实践能力的肯定和支持力度。另外,评价体系也要符合国情、校情,并充分考虑高校教师成长的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评价的思路不守旧、不禁锢,保持自身特性,并支持和重视高校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才能促进学校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和高校教师个人学术成就发展,产生较好的导向作用。

    3、“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合理的基础。因此,在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时要充分考虑指标元素及指标结构整体的合理性,针对学院的特色和职业教育的要求,从不同侧面反映职业性、创新性的指标。

    4、“简便性”原则

    在发展过程中,工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摒弃指标晦涩难懂、方法操作复杂的评价,在体系的构建上,要尽量做到操作简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三、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的方法单一、标准化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方案尽管很多,但大体上用的是同一种方法,即制定出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由特定的个人和群体对某一课堂课进行评价和打分,然后运用统计分析法,得出评价结果[2]。这种评价往往不注意每个高校教师自身的特点,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高校教师。其表现有两种:其一,强调标准的统一性,忽视个别差异性。比如,不管高校教师所分管的班级的情况以及所教学科的情况,都采用同样的标准去进行评价。其二,强调横向比较,忽视纵向比较。就是说,强调高校教师之间的水平比较,忽视每个高校教师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化。

    2、评价信息来源差,评价信度不高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与教师接触最多,最有资格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但学生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尚存在主观性、随意性、片面性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造成影响。作为评价对象,大部分教师也认同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同时有更多的教师认为应扩大评价主体的涵盖面,形成学生、领导、同事、督导员以及自己在内的评价群体,从多层次、多视野手机评价信息,以充实评价信息的含金量,提高评价信度。[3]

    3、在评价内容上,过分强调可以量化的内容

    过分注重可以量化的内容,如强调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强调掌握了多少具体的技能,并以此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等。忽视了难以量化的内容的评价,如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习惯等综合素质等。

    4、评价目的不明,奖惩性评价占主导地位

    我国目前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多着眼于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评价的结果与提职、晋级、加薪、奖金等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典型的奖惩性高校教师评价。它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即考核高校教师的资格和能力。这种评价是一种面向过去的评价,主要着眼于高校教师过去已具备的素质、已承担的责任和已取得的工作成就,以高校教师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作为对其给予晋级、加薪、解聘或降级的标准。[4]

    5、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反馈机制不健全

    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是为了帮助高校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并激励了广大高校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教学效果评价中,学校更热衷于教学效果评价中高校教师的排名,而不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结果的及时有效的反馈,使教学效果评价反馈机制流于形式。

    四、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改进对策

    1、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高校教师的教育行为十分复杂,评价高校教师的教育行为的关键要树立以下两个方面的教育观:一是正确的教学观,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应重点放在评价学生学得怎么样,而不是看高校教师“教”得怎么样,并不是高校教师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举手回答问题为评价指标;而是要根据学生是否有效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和师生互动的情况等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二是全面的质量观,评价高校教师的教育质量应该是看主体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看学生的发展是否体现了个人的特点,而不是看少数学生的学习成绩。

    2、形成多元化的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主体,突出高校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1)高校教师自我评价。高校教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学效果评价当然包括高校教师自我评价,高校教师的自我评价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部分,不仅是收集必要的评价信息的途径,而且也是高校教师自我诊断的一个方面。

    (2)专家评价。专家评价方式属于直观评价范畴,以评价者主观判断为基础的一种方法,应用较为广泛。由于专家的特殊身份,其评价的着眼点放在评价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及效果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等方面,[5]应该借鉴这种评价方式。

    (3)高校教师同行评价。高校教师的同事对高校教师本人、课堂教学、教材及对高校教师的要求都比较熟悉,这使他们对高校教师水平的提高及工作的改进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所以,高校教师同行的评价也可以作为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

    3、构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进行的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则重视高校教师的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评判。终结性评价以最终的分数作为衡量高校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唯一标准,目的是给高校教师教学评优评差,具有功利性,不能实现评价的反馈功能。而形成性评价重视评价的功能,要求把评价结果反馈给高校教师,目的是通过评价控制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案。[6]因此,在教学效果过程评价的基础上,再开展终结性评价,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的结合。

    4、明确评价目标,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

    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调节、激励、改进的功能,确立衡量一个高校教师的合理标准。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作用,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使每个高校教师不断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也促进学校不断加强对高校教师整体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我国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改革中,应该降低奖惩性评价的主导地位,而应以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为主。评价不是给高校教师排名次,而是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满足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

    5、完善评价反馈,做好评价后的效能追踪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绩效,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如果没有反馈,教师很难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教学评价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学校与教师双方应该相互协调,积极交流,学校应对教师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是评价的功能充分发挥。如果评价结果没有基金的反馈给老师,评价的最重要的作用将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评价组织者还要做好评价后的效能追踪研究,通过对评价工作的准备过程、实施过程及效果的评价,及时发现、调整教学工作评价中的偏差,提高教学工作评价的整体质量。[7]

    【注 释】

    [1] 冯永潮.提高教育评价科学性的基本途径[J].教育研究,2002(02).65-66.

    [2] 汤先君.浅谈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种评价方法[J].教育研究,2005(08).28-29.

    [3] 杨伦标.模糊数学原理及其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4] 梁建.试析高校教师评价中若干问题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39-40.

    [5] 刘琳,刘志新,吴忠强.高校教学质量模糊评价体系及实践[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03).33-35.

    [6] 宋彩萍,王江红.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2):28-31.

    [7] 卢乃桂,张佳伟.学校改进中的学生参与问题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4).

    【作者简介】

    王松茂(1980-)男,山东人,硕士,新疆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