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土族女童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时间:2020-03-12 07:59: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互助土族自治县地处青海省的东部,自然条件差,是一个经济不发达、偏远、贫困、居住分散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全县总人口35.5810万,少数民族占24.4%,少数民族中土族有5.9633万,占总人口的16.7%,主要分布在五十、东沟、东山、加定、巴扎、松多等浅脑山地区。

    新中国成立前,互助县的教育发展极为缓慢,尤其是民族教育更为落后。1949年,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仅有16所小学,但大部分规模小、设备简陋,而且学生人数少,少数民族女童人学的更少,妇女文盲率几乎是100%。早在50多年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针对中国国情,尖锐地指出:“中国的普及教育问题,大半是女子教育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女子教育问题,无论什么方法,都是枉费心血。女子教育是普及教育运动中最大的难关。”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教育工作,每年除拨出专款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新建和扩建学校外,还通过其他渠道为少数民族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优秀教师,从而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县少数民族聚居的8个乡,共有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6所,完全小学63所,初级小学62所,教学点52个,这些地区学校总数比解放前增加了117所,少数民族女童教育也有了较大发展。全县学龄儿童人学率为96.52%,其中少数民族学龄儿童人学率为92.4%,少数民族女童人学率为84.6%。

    一、采取特殊措施,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女童入学。

    民族女童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有历史的、經济的、社会的原因,又有民族的、宗教的、教育的原因,要赶上先进民族的发展水平,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靠一般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必须制定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为了尽快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发展少数民族女童教育,自1980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党的民族教育政策,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特殊措施。

    1.大力宣传、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法保障女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把宣传发动和严格执法结合起来。全县将每年的三、九月份规定为《义务教育法》宣传月,每年九月一日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向全县作广播电视动员讲话,教育局抽调机关干部深入基层,配合教委指导工作,乡(镇)妇联、团委干部深人村社巡回动员,并且利用土族的传统节日(安召节,六月六花儿会)、学校“六一”儿童节、毕业典礼等庆典活动宣传女童教育的意义,使群众逐步明白治穷先治愚的道理,促使形成女童教育的良好外部环境。

    突出乡一级执法责任,把普及义务教育工作落实到村委员会,乡政府制定切合当地实际的配套法规,村委制定乡规民约,建立县、乡、村、校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合同书,严格执行普及女童初等教育的“三包三保”制度,即乡、村干部包动员、保人学率;学校包管理,保巩固率;教师包教学,保合格率,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奖罚制度。同时,学校在乡政府的支持下,根据《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学龄儿童人学通知书制度,以法治教,违法受罚。

    2.对贫困乡村的学生给予适当经济补贴。县政府规定从1981年开始,对九峡等28个贫困村的学生免交学杂费,对部分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免收书本费。

    3.在县城建立寄宿制民族中学,在聚居地区建立民族中心小学和教学点。1980年从教育基建款和其他财政拨款中在威远镇地区修建了1所寄宿制民族中学,自1982年招生以来,现在已培养初高中毕业生1537名,向省内外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68名。对于该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县财政每月给每人发助学金20元。1979年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38所民族小学中,确定了8所民族中心小学,兴建了52个教学点。

    4.在办学形式上,采用正规化与非正规化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就近上学的原则,办好简易小学,搞好复式教学,可办全日制,也可办半日制,还可办早、午、晚班和包教点,也可根据当地农(牧)间隙期办农(牧)闲小学班。在学籍管理和教学要求上,对他们可采取一些宽松政策,不搞“一刀切”,允许随到随教,带弟妹上学,允许农忙时可在家适当参加一些辅助劳动。在教学内容上,保证基本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针对土族女童的特点,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山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引进与他们的生产生活相关的实用技术知识,渗透科学种田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如种植养殖、刺绣剪纸、编织缝纫、烹调等,使他们能学会用,心灵手巧,自立自强,具备一定的家庭生活和劳动致富的能力。

    5.通过“希望工程”,向贫困地区投资6.3万元,在红崖子沟乡张家村建起了希望小学。几年来,通过“希望工程”救助的失学少年共计749名,其中女儿童近60%。

    6.在每年的招生中,对少数民族学生按比例降分录取。自1992年以来,少数民族学生除享受省上高考降分录取外,对少数民族女生进一步规定办法(男生降一个分数段,女生则降三个分数段)。在毕业分配上,强调男女平等,一视同仁,不得歧视。另外,考虑农村小学,尤其是民族小学女童入学难,学习基础差的实际,在初中招生时放宽标准,同等学历参加招生考试的,都一律招收,人学后将学习成绩太差的集中一段时间补习课程。

    7.举办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特别是母亲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支持女童上学,并配合学校进行养成教育。在这方面,两所女童教育试验学校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自1992年以来,举办家长培训班32期,参加培训人数1096人次,举办母亲培训班4期,参加人员316人次,通过系列讲座,使他们懂得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初步掌握了家庭教育的一般常识,改进了教育子女的方法。同时,实行学校开放日,定期让家长、母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听课评课,参观作业展和第二课堂成果展,从而赢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沟通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渠道。

    8.加强少数民族教师的培养。1980、1981年两年在县师范学校招收了两届四年制民族班两个,学生100名,其中土族学生71名(女生12名),藏族学生22名(女生3名),回族学生?名(女生2名)。教育部门还每年有计划地选送一批少数民族学生到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及一些大中专学校学习。

    9.实行三级办学,分级管理。1988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签订了分级管理责任书,把普及教育列人县、乡、村三级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使民族女童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10.重视改善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在广泛动员社区群众参与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自1988年以来,县教育部门每年在安排基建维修经费时予以倾斜,民族事业费全部用于民族学校的校舍改造,使民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以上特殊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有效地促进了我县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处境不利的“边、贫、少”地区的女童教育落后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民族女童教育问题仍然是我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困难。

    二、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民族女童教育的有效途径。

    重视女童教育已经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早在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35届会议上就提出:“几乎所有存在这一问题的地方都应该采取行动,或者计划给予女孩子与男孩子同等受教育的机会。”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也指出:“在那些女性人学率和识字率远远低于男性的国家里,其首要任务就是要扩大女童和妇女的人学机会,改善其教育质量,并消除一切阻碍她们积极参加教育的因素,对教育中任何有關性别的陈规陋习,都必须加以铲除”。1992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拟定,将宁夏、甘肃、贵州、青海四省(区)协作研究的“农村女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正式列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赞助的国家“八·五”重点课题。1992年我县的五十乡巴洪小学和丹麻乡索卜滩小学实施《农村女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试验项目,成立了项目试验组织机构,确定了课题负责人。至此,我县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研究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起来,并初步形成了研究网络。

    整体优化女童教育环境,有效改善女童状况”是统帅女童试验的主题,根据这一主题,我们的研究思路是:在地方和教育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大力宣传,认真贯彻《教育法》,依法保障女童受教育的权利,并对女童人学制定扶持政策,对土族群众,女童母亲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发动社区群众和宗教人士重视,支持女童人学;整体优化女童环境,针对土族女童生理、心理特点和土族文化传统,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搞好“双语教学”,开设体现土族生活特点的劳动技术课,早期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努力体现学校的民族、地方特色,增强学校对女童的吸引力;开设学前班,进行有效的学前准备;举办家长学校和母亲培训班,学习科学文化和实用技术,提高家长和女童母亲的素质。总之,积极探索多种有效途径,改善土族女童就学难、巩固难的状况,达到使土族女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自立自强”、“心灵手巧”的目的。

    通过立项前的调研,对我县土族女童的现状、问题和制约女童就学难的各种不利因素进行了反复分析,认真研究,确定了样本学校,针对问题,采取对策,开展工作。现参与试验的学校两所,学生462名,其中女教师18人,土族教师6人。试验区内有2个村15个社,总人口2599人。

    两年来,民族女童教育试验在省课题组的指导下,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和上下左右的齐心努力下,开展了各具特点,有声有色的试验活动,两所试验学校的试验工作已全部按计划起步上路,整个女童教育环境发生了令人可喜的变化,女童就学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三率”大幅度增长(见下表),互助县女童教育试验前后对比表:

    从上表看出,两所试验学校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基本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目标,走到了全县民族地区普及教育的前列。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索卜滩小学升级率由1992年的81.3%提高到1994年97%,巴洪小学升级率由1992年的80.4%提高到1994年98%,教学质量合格率均达到了90%以,上,两所试验学校已成为当地发展教育的窗口和样板学校。同时,一个社会多方参与和支持女童教育的机制已基本形成,各级党政领导、宗教人士和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和支持女童教育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除了积极送子女上学外,有的捐助资金,有的捐献桌凳,有的投工献料,两年来,社会、群众共捐助资金11940元,有效地改善了办学条件,目前两所试验学校已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六配套"的标准。社会、家庭和学校在女童教育上加强了联系和交流,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展现了学校与社会合作的广阔前景。

    女童教育试验的最终目的是在调查摸清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现状问题基础上,在整体优化女童教育的环境,提高女童教育质量等方面,摸索出一些规律性的成功可行的经验和发展女童教育的路子来,这无疑对解决全民教育中女童教育的难点,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提高妇女素质是一件意义十分深远的工作,虽然不可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能达到这个目的,但毕竟可以不断总结积累一些好的经验作法,探索掌握一些新的规律。有鉴于此,我们除继续作好试验研究方案所要求的各项任务外,尽快使试验经验进人领导决策,成为政府行为,并通过辐射滚动,不断把成熟的经验和作法及时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使试验学校发挥窗口、示范、样板的作用,从而大面积推动女童教育的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土族 女童 探索 改革 教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