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混合的肉身在文学史中的游走

    时间:2020-04-04 07:57: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马华文学的书写必然受到马华文化多元混杂状况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取向便是文体的混血。从初期的文学史开始,这种混血的范式便不断地交织与演化,虽在不同的文学史时期有它的突出点,但混血的肉身却没有本质的改变。对不同时期的混血情状进行透视,不仅揭示了马华文本美学视角的转移,同时也透露了创作主体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心理。其中,中国性、本土性与现代性的相互撞击、摆荡、渗透与交融,周而复始,形塑了马华文学混血的独特性。

    关键词:文学混血;文学史;中国性;本土性;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01(2009)03-0090-16

    前言

    经过多年对马华文学的具体文本进行细读及分析,我坚定地认为,要全景式理解马华文学,就不能纯粹只从某单一的文学传统去考察,以致见树不见林,而必须以混合的机制去探究。我们可以使用几个不同的概念指称这混合的机制,包括“三位一体”、“三江并流”、“文体杂交”等。无论如何,称谓的不同只是试图描述她在混合方式与程度上的差异,但其本质内涵则毫无二致,即中国性、本土性与现代性这三个机制或其中的两者之间的交感混合。在此,我把这种文体模式统称为文学混血。

    文化意义上的混血,杂交(Hybridity),若根据霍米·巴巴(Homi K.Bhaba)的看法,是指多种文化之间的混合,以此作为描绘前殖民地在殖民主离去后所产生的文化交混情状。这种混合似乎没有预定性,也没有主导性,而是随着文化内部的力量与外部的冲撞而形塑一个新的范式,或者并没有新型文化的产生,只是一直处在交感互动的过程中。

    文学混血是文化混血在文学文本中的“实质化”,或者说是文化混血化为语言形象后的形态与情状。创作主体由于受到多种文化的撞击,或浸溽在多种文化交合的语境中,不管是自觉或不自觉、有意识或无意识、有意图或无意图地,在他们所运用的文字符号与建形构式中,纳入了两种或更多的文化机制,具体表现在语言文字上的语码转换、能指意象上的并置陈列、形式技巧上的多元混合、文本结构上的多层互叠、意识思想上的多重交合等。无论如何,马华文学的文体混血在结构上有着固定的取向,即中国性、本土性与现代性三者的互动交融,形构马华文学独有的文体特征,这是研究马华文学者所不能忽视的,不然恐怕就无法一睹马华文本整体的绰约风姿。

    无论如何,过去的马华文学论述,从来没有被置于这样的整体观中加以综览。过去,我们要么只谈中国性,要么只谈本土性,要么只谈现代性,都执于一端,犹如瞎子摸象,摸不出马华书写的全貌。从文学混血的维度去观照,马华文学的中国性不是纯粹的中国性(像中国文学那样),而是本土化和现代(文学)化后的中国性;马华文学的本土性,也不是纯粹的本土性(像马来文学那样),而是中国化和现代(文学)化后的本土性;马华文学的现代性,也不是纯粹的现代性(像西方现代文学那样),而是中国化和本土化后的现代性。因此,唯有把它们放在文本混血的视界中,才能综览整个风景线。

    本文尝试从文学史的发展轨迹中,对马华文学的文体混血进行较宏观的纵览,与此同时,也对某些较为重要及典型的混血文本进行文本细读,双管齐下地对它进行勘探,揭示它在不同的文学史进程中的演化,以及揭示这种变形背后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心理。

    殖民遗风与多元文化语境

    根据霍米·巴巴的研究,最能产生文化混血的土壤是那些前殖民地。这是由于强势的殖民文化渗入原住民文化,或者移民文化与土著文化的碰撞,而使得原有文化产生变异,从单元趋于多元,从纯粹变成杂混,从固定转为流动,从封闭转为开放等。文化的混血和人种的混血很相似,往往会生产出更优良、更独特的新品种,这点是吸引人们注视的原因之一。

    马来西亚作为—个前殖民地国家,不管是在西马或东马,都有着悠久的殖民影响。早在16世纪初期,马六甲便成为葡萄牙的远东属邦。17世纪中期,她又被转到荷兰的殖民版图。到1824年,在两个殖民霸主的领地交换下,马六甲又被归属到大不列颠的海峡殖民地。从此,英国势力逐渐渗入马来亚的其他州属。婆罗洲在占姆斯·布克尔(James Brooke,1803~1868)家族的基础上,也渐渐成为大英帝国的管辖区域。相对于葡萄牙和荷兰只留下一些人种遗孤和建筑遗迹,大英帝国对于东、西马的政治体制与文化模式有着全面且深远的影响,小至饮食习惯与生活情调,大至国家政治结构与经济制度,都无法摆脱大英帝国的五指山。与此同时,更令人关注的是移民文化的注入所给予土族文化的冲击。在英国殖民政府的鼓吹之下,大批量的中华儿女与印度子民飘洋南来,成为大英帝国殖民掠夺的下层劳动者。或者冥冥中已有安排,这些心系中华的华工在上世纪50年代之后却戏剧性地改变了他们的政治认同,成为马来亚。三大建国族群之一,选择成为马来亚人。婆罗洲的沙巴与砂拉越在1963年加入,成为马来西亚大家庭的成员。

    这样的政治与文化背景,似乎无法避免在文化上的混杂交汇、激荡融合。土族文化、殖民文化与移民文化,都在不断的撞击与交感中,形成了文化混血的趋向。以华裔为例,在学习马来语及马来婆罗史地知识的过程中,在与异族交往和乡村文化的熏陶下,在蕉风椰雨与热带山林的孕育下,老祖宗的中华遗传不可能维系纯正的血统,而必然接受南洋海水与季候风的滋润与化育,同时又把中华文化的种子深埋在马来亚与婆罗洲的土地里。而大英帝国殖民遗风的无所不在,中华移民及其后裔也无法不受英国文化的冲击。学习英语,熟悉英国标签的政治与法律制度,摸清英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与工商管理,甚至在早咖啡与下午茶的香气中,不知不觉地沾染西方的生活情调与知识结构,在向往西方、崇洋心态下憧憬着蓝色的未来。

    此外,马来西亚官方并没有实行同化(Assimilation)政策,虽然在上世纪60、70年代曾经有一些个别的土著政治精英有过这样的构想,但是,像印尼那样作为一种具有法律约束的同化政策却并不存在。文化人类学学者一般把马来西亚的文化模式归为“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即多种文化之间在互相撞击中彼此互涉对方的文化,使本身的文化涵盖部分对方的文化,对方的文化也涵涉部分的本身文化,“我中有你,你中也有我”。这样的文化模式恰恰是形塑文学混血的佳美土壤,因为如果是在同化制度下,主导文化打倒一切,其他文化便无立足之地,便无从产生多种文化的杂混。反之,如果一个社会里头的各种文化“老死不相往来”,也无从产生混血的可能,因为各文化之间从未交汇。只有涵化的模式可以让彼此之间互相吸收、互相涵涉,这过程使得个别文化血统的纯粹性被稀释,逐渐转化为文化的杂混。

    文学向来都是个体文化心理的形象展示与现实语境的文字载体。在作家精心绘制的美学图景中,总是蕴涵着他们的文化积累与现实想像的鲜明色彩。马华文学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扎根与开枝散叶,不可能只纯粹结出

    相关热词搜索: 肉身 文学史 游走 混合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