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华传统“茶文化”情结的生命意趣

    时间:2020-09-29 08:01: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中华茶文化可谓是一种关乎茶事认知集合形态的人类现象,并是人群、茶事、文化的整合融通。儒茶:和衷共济,宁静致远;道茶:法天顺地,自然超脱;佛茶:任性随缘,清虚淡远。中国茶文化凝聚了儒、道、佛文化的哲思精髓,并体认着华夏文化哲学的崇主体、尚道德、重体验和求感通的审美旨归。

    关键词:茶文化;儒茶;道茶;佛茶;生命意趣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0)04-0073-04

    Charms Embodied in the Complex of Chinese Tradition “Tea Culture”

    ZHANG Peng-fei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Bozhou Teachers College, Mengcheng 233500, China)

    Abstract: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is a human phenomenon concerning the collective cognition of tea matter and is the integration of people, tea matter and culture, among which the Confucian Tea contains the idea of harmony and tranquility, while the Taoist Tea contains the idea of being natural and peaceful and the Zen Tea contains the idea of being casual and simple. Therefore,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contains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 culture, Taoist culture and Buddhist culture and reflects the aesthetic aim of Chinese culture and philosophy, which focuses on the main body involved, ethnics, experience and feeling.

    Key words: tea culture; Confucian Tea; Taoist Tea; Zen Tea; Charms of life

    一、儒茶:和衷共济 宁静致远

    中华茶文化广袤悠远、温雅畅融、意趣久长,中华茶文化情结与儒家“和谐中庸”的文化精神理念可谓是契合融会。观乎“和”的文化义理仿佛贯穿了华夏民族泱泱数千年的文明演进史,并终究流淌在民族的血液中、跳跃在时代的音符中和印证在生命的性灵中。概而言之,《说文》释“和”为“相应也”;《广雅》释为“谐也”。即言“和”就是和谐、不冲突或中庸之道。所谓万物调和、万事和平、百事祥和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社会井然。儒家思想崇尚“和”是理性的节制、性灵的气度、博大的胸襟,并讲究个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融通,它历经秦汉和宋明时代的不断强化、演绎和嬗变,而深入于炎黄子民的生命骨髓且渐趋演变为重要的国民性特质。为此,中国茶文化的自然属性、社会功能、价值追求、精神信奉皆体认着和谐统一的审美旨趣。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一般是指的三位一体的精神特质。然则儒家文化的人生哲学对华夏茶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突现在对亲和意念的渴盼。即追求人际与天人关系的温和恬适。儒学倡导的“中庸之道”认同于饮茶活动中就是一种清灵雅致、平淡亲切、温厚和睦的祥瑞氛围。诸如饮茶讲求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均可归结为“精华均分”,继而强调营造陶冶人格、修身养性、净化心灵、规范行为的和谐环境。

    我国茶学专家庄晚芳在《茶文化浅议》中曾明确主张:“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并进而提出了中国的茶德应体认着“廉、美、和、敬”。继之又阐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与此同时,程启坤在《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中则倡导中国茶德应为“理、敬、清、融”。随之表述:“中国的茶能用来养性、联谊、示礼、传情、祭祖、育德,直至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之所以能适应各种层次,各个阶层,众多场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茶德,对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台湾国学大师林荆南曾将茶道精神概括为“美、健、性、伦”,即“美律、健康、养性、明伦”,又称之为“茶道四义”。[1]台湾学者范增平则提出:“中国茶艺的根本精神,乃在于和、检、静、洁。”[2]由此可见,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的茶德归纳虽说不尽相同, 但其主要精神凝聚还是大同小异。特别是“清、静、和、美”等理当是符合中国茶道的精神表征。换言之,华夏子民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渐趋养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且通常是以茶道、茶礼、茶俗、茶艺等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譬如,中国古代通常以聘礼茶为定亲之物。明•王象晋《茶谱序》云:“茶,喜木也。一植不再移,故婚礼用茶,从一之义也”。清•陆廷灿《续茶经》引《天中记》云:“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或引《灌园史》曰:“茶子数颗落地,一茎而生,有似连理,故婚嫁用茶,盖取一本之义。”《礼记•典礼》载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3]故而儒家思想之“礼”是社会、政治、伦理的规范又是民俗风情的演绎源头。像宋代诗人杜未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的传世名句,就表明“客来敬茶”理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礼节。再如,我国民间旧时行聘讲究以茶为礼而称之“茶礼”, 或送“茶礼”又叫“下茶”。古时谚语曰:“一女不吃两家茶”,即言女家如果接受了“茶礼”就不可再接受别家聘礼的习俗礼制。

    中华茶文化情结追求的天涵地载、自然秉直、洁性不污、矢志不移、尚清致和、温雅畅融的茶道精神,历来为华夏文人雅士所欣赏、崇奉和追寻。正如陆羽在《茶经》中所云:“精行俭德之人代为饮最宜。”[4]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指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表明早在唐代就已经注重喝茶有道。我国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提出:“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诠释了华夏先祖的茶德精髓并富含现代生活追求的道德范式。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是勤劳、勇敢、智慧的华夏民众长期实践生活中的生命积累,它属于华夏大众又属于全世界且是国人精神生活中的共同财富结晶。无论是旅居海外的炎黄子孙还是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大凡来到中国皆对中国的茶叶、茶事、茶俗具有浓厚的兴趣、特殊的爱好和盎然的兴趣,并与炎黄子孙一道丰富、发展、演进着独具世界风情的茶文化艺术。可以说,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最根本条件是饮食起居,然饮食概括言之就是喝茶、吃饭。由此,国人从日复一日的饮食追求实践中逐渐领悟出蕴藉了人伦之道的人生意蕴。所谓“民以食为天”,华夏民众正是在“日常茶饭事”上渐趋悟化着生命情趣。

    二、道茶:法天顺地 自然超脱

    中华茶文化蕴涵的道家精神更直接的是对自然之趣的生命求索。老子《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盖言“自然”特指自然而然,即言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非有意造作所至。《庄子•齐物论》云:“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郭象注释:“自然而然,则谓之天然。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朱权《茶谱》评曰:“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5]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显示的千姿百态的盛大气象,是儒道释三家文化相互渗透、综合、融汇的三教合一的文化形态的生命张扬。儒家取之喻其人格的“自修”、道家借之合其生命之“虚静”、佛家凭之悟其精神之“空灵”。故而儒道释文化皆以“茶”体悟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生命乐趣。为此,中国历代文人雅士倘若濒临不得意的现实生活就喜好依托山水与品茶去觅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圣境。明•徐渭在《徐文长秘集》详细描述品茗所在:“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流白云,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6]阐释品茶需求野、幽、清、净的自然环境并述说世人惟有从纷繁忙碌的尘俗中跳脱桎梏,且在无欲宁静的意境下方能品出茶的隽永真味,继而进入超凡忘我的生命境界,从而达求物我、情景、天人的完美合一。犹如老子提出的“虚静论”崇信:“至虚,极也;守静,督也。”倡导真正的茶饮者唯有荡涤人生的烦扰、忘却现实的悲苦、解放尘世的枷锁、达到心灵的虚静、感应自然的天地、体悟生命的真谛,才能真正的放飞自由的精神而最终寻觅到“天人合一”的审美佳境。

    中华茶文化追求“真、善、美”的茶文化情结的实践、发展、拓进理当结缘于世人的生活境遇。统而观之,“茶之真”是国人自身“向文而化”的意识状态。所谓茶之真大约源于茶的自然、朴素、率真的本质与世人的生命精神相契合,并合乎“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的审美追求。概因茶之真是茶性之源且是情趣通达诗意而感人的媒介,以及茶文化的哲理性与知识性的融通所在。“茶之善”是国人对自身所认识的合理的文化世界的热情、友善、和睦、祥瑞的“社会秩序”与“道德自觉”所作的承传链接,并突显了中华文化的亲和力而成为传播文明与友谊的桥梁。“茶之美”是人类对“天地有大美”的“愉悦感”的具体形象的永恒接受,并是让品味者在心中贮存一缕清香与转瞬即逝的嫩绿的色、香、味循环反复的存贮的启真扬善的怡情境界。可以说,道家文化昭示的养生悦志的人间仙境就致使茶与古代士子的隐逸思想发生了紧密关联。所谓“隐者,荫也,即如冥鸿、雾豹,隐而不见者也;逸者,遁也,即如香象渡河、羚羊挂角,逸而无迹者也。”[7]标识着隐逸虽然清苦但可借此逃避黑暗、保身全真、超越生命、逍遥心灵,此趣盖于啜苦咽甘的饮茶之道有所贯通。明•罗禀在《茶解》评述:“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清风满怀,云光艳敛,此时幽趣,故难与俗人言也。”郑板桥《寄弟家书》云:“坐小阁上,烹龙凤茶,烧夹剪香,令友人吹笛,作《落梅花》一弄,真人间仙境也。”[8]皆品味着自由心灵的山林之趣、超远之思和清雅之美。

    中国传统茶文化情结可谓是深得“以天地胸怀而处理人间事务”的生命精要。所谓“天人合一”是中国主要学术流派的共同演义命题,但区别仅在于“自然的人化”抑或“人的自然化”的生命抉择。儒家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道家文化就将“独善其身”诠释为:师法自然、返朴归真、寻求彻悟、会心大化。推崇饮茶能培育天地胸怀且领略天地之大美,并在烦扰世事之中寻求一方心灵净地而在陶冶情操、平淡闲适、凝重古朴、静穆旷远之时也可自由地释放自我情怀。比如说,杜甫诗云:“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元稹吟曰:“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明•朱权在《茶谱》中竭力推崇品茗“本是林下一家生活”而其环境却须是“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才能达求“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的心旷神怡的生命慰藉。[9]庄子曰:“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坦言惟有清静无为而以心品茶方能悟出一个“清”境。我国著名道家学派的思想家、养生家、医药家陶弘景著《杂录》云:“茗茶轻身换骨。”罗康的《茶解》评曰:“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然蕴有妙理,非深知能得其当。”李白吟道:“唯玉泉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晶莹,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清•陆次在《湖峨杂记》评说:“龙井条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10]凡此种种,皆言饮茶者当以心品茶,如若心不定、神不静、气不爽就难以品茶悟道。

    三、佛茶:任性随缘 清虚淡远

    中国佛家文化认为“心则是菩萨”且希冀精神清静,并与道家的自然无畏、儒家的内省修身可谓是契合相通。故而禅茶更追求一种未被污染的宇宙的真理为和已被污染的人间的精神糅合成一体之后,而得到心灵的平稳淡泊。于是乎,参禅的生活化就与生活中的茶所追求的人生方向似乎有着共同之处,它使世人能获得在宇宙、自然、人生、善良之中的幸福祥和,即安静修心、涤除烦恼、清虚淡远的意境求索的最终归宿,则是力求取得平常心的“中道”仙境。再者,中华茶文化群的形成主要是源自于生活群落与社会职业的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别趣所致。盖因华夏各民族均有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独特规律,而使得最终演绎出语言习俗、地域经济、心理素质、行为构成、审美情趣等迥异的茶文化情结,以及彰显着绚丽多姿的茶饮习俗、礼节和范式。由此,中国传统社会性的茶文化的发展就渐趋提升了饮食文化的生命品位, 继而渗透到社会各阶层乃至宗教文化活动中,并渐次养成颇具民俗特色的道德伦理、风俗习惯、仪式礼节、修心养性等相对规范的茶文化模式,从而逐渐嬗变为世人效仿的社会交往文化的审美情调。如此看来,“茶禅一味”实与禅宗“本无一物”的生命悟境默然相通。观其精髓就在于以从容的心态、“禅定”的法则,且以不变应万变而自由自在、无心无意、 无事无作地应对外来的一切事物,并最终显示出佛教思想内在的无穷活力。

    禅宗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而结合华夏本土文化所形成的一种宗教流派。余悦在《禅说之风》评说:“和尚家风的实行,把佛家清规、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禅茶一味’之说应运而生。意指禅味与茶味同是一种兴味,品茶成为参茶的前奏,参茶又成了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表明“禅茶一味”是中国茶文化与禅宗思想共同孕育所产生的亮丽怡情的生命奇葩。再者,佛教认为茶是能清心、陶情、去杂、生精并具有坐禅通夜不眠、满腹时能助消化轻神气、抑制性欲的“三德”之“神物”。东晋高僧怀信在《释门自镜录》评述:“跣足清淡,袒胸谐谑,居不愁寒暑,食不择甘旨,使唤童仆,要水要茶。”[11]可以说,禅宗文化特别注重“坐禅”与“禅定”,僧众平日坐态讲求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加之坐禅时追求静心敛神、集中思虑、专注一境、物我两忘。故此日久势必会产生疲劳困倦的精神游离。但茶的自然属性却可帮助僧人提神醒脑、生津止渴、消除疲劳、振作精气。与此相仿,饮茶则需心平气和地品味而力求环境与心境的清静淡泊。由此,参禅悟道者皆崇尚澄心静滤、专注精进、直指心性、自识本心、自性是佛。恰如“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谓平常即道,即信奉直觉与顿悟的生命思维且超越世人的逻辑、分析、推理等理性思维模式并消解主客、内外、物我的人生界限而最终达求某种“天道合一”的自由活泼的涅槃胜境。

    禅学认为:“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静心境,唯显有清静心境,方可自悟禅机。”赞叹茶与禅切实是水乳交融而直扣世人的心灵皈依,至于茶人平生所孜孜以求的超脱怡情的安详、坦然、宽容、温雅的平常心恰是凡俗生活的审美真谛。故此,中华茶文化具有浓郁醇厚的雅致禅趣。《巢林笔谈续编》载曰:“炉香烟袅,引人神思欲远,趣从静领,自异粗浮,品茶亦然。”宋•释德洪《山居》诗云:“深谷清泉白石,空斋辈几明窗,饭罢一贩春露,梦成风雨翻江。”[12]畅言世人吃茶去的刹那间能清心静虑、强体祛疾、开慧增智、延年益寿且似乎可将世间烦恼、人生苦乐融会于修身养性、虚清淡泊、宁静致远的生命妙境。可以说,佛教文化宣讲慈善济世、菩萨心肠、普度众生并与茶文化情结有着颇深的历史渊源。譬如说,福建安溪县出产的乌龙茶“铁观音”的名字就涉及佛教文化领域,盖因“观音”就是国人心中信仰的活菩萨。“铁”却涉及到《易经》言说的阴阳五行所蕴涵的“金、木、水、火、土”体例。加之茶的栽种、培育、制作、煮泡等程序皆是涉及五行义理的生命衍化。卢玉川《茶歌》颂曰:“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唐代元棋诗云:“茶叶香,嫩穿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桃煎黄蕊色,婉转堪夸。”[13]俗话说:国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一杯茶里面希冀找出身心的和谐愉悦,并于喝茶的一瞬间去感悟到富余、幸福和安适。概因世人喝茶时认同着在沉思冥想之中能更接近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而致使自身性灵的“觉醒”。述说着凭借思维、视觉、感官能使得“茶与禅”达求某种神遇耦合的生命恬适。

    综上所述,中华茶文化神奇微妙地糅合了儒、道、释三教的哲学意蕴,且涵括着诸多传统美德规范并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崇奉生生不已、大化流行、天道循环的宇宙观。概因华夏先贤观察宇宙人生是以一种“统观”、“会通”、“悟化”的认同方式,并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致使中华茶文化情结始终推崇“天人合一”的生命佳境。

    参考文献:

    [1]陈宗懋.中国茶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146.

    [2]范增平.台湾茶文化论[M].台湾:碧山岩出版公司,2001:56.

    [3]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M].湖南:岳麓书社,2003:101.

    [4]陆羽.茶经[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77.

    [5]郑巨欣.没事来喝茶[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219.

    [6]施奠东.说茶品茶[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172.

    [7]黄志根.中华茶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66.

    [8]刘勤晋.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6.

    [9]曾荣华.中华茶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86.

    [10]姚国坤.中国茶文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138.

    [11]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227.

    [12]萧慧娟.约会中国茶[M].北京:紫藤集团出版社,1999:259.

    [13]秦浩.茶缘[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115.

    (责任编辑汪永太)

    相关热词搜索: 意趣 中华 情结 茶文化 传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