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一种红菜薹新病害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时间:2020-10-28 07:59: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2010-2011年在湖北省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var. utilis Tsen et Lee)栽培中发现一种新病害,并从该红菜薹新病害发病叶片分离得到了病原菌hctyk1,观察该病原菌的孢子形态,分析了病原菌的ITS序列,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學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Fr.) Keissler],病原菌rDNA-ITS区序列已在GenBank上登录(登录号:JQ885954)。该菌菌丝生长致死温度为50 ℃;适宜pH为8;在供试的几种碳源、氮源中,最适的碳源是葡萄糖,最适的氮源是酵母浸出液。

    关键词: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var. utilis Tsen et Lee);新病害;ITS序列;病原菌

    中图分类号:S634.6:Q93-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4-6442-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4.029

    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var. utilis Tsen et Lee)又名紫菜薹、芸薹、紫菘等,是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芸薹属(Brassica L.)的一个变种,是中国特有的蔬菜。由于红菜薹口感甚佳、肉质脆甜爽口、营养丰富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种植面积连年扩大。2010-2011年,作者在湖北省长阳县、利川市等地的红菜薹高山栽培基地调查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红菜薹病害,该病染病初期多数叶片叶缘失绿,随着病情发展叶缘焦枯,并由叶缘沿叶脉向基部扩展,出现叶脉、叶柄失绿和叶片枯黄状况,一般发病率达10%~30%,严重削弱了红菜薹的长势,降低了产量和品质,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为确定该病病原并建立有效的防治方法,作者结合形态鉴定及基因组ITS区序列分析技术,对该病害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的分离、纯化

    2010-2011年从长阳县、利川市等地的高山红菜薹生产基地采集新病害病叶标本,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实验室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1]分离菌株,分离菌株接种到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SA)上,长出菌落后,挑取单一菌落的少量菌丝,移植到PSA平板,纯化培养;纯化后菌株编号为hctyk1。

    1.2 致病性测定

    根据柯赫氏法则[2]进行寄主活体接种,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湖试验基地红菜薹播种19 d后,用hctyk1孢子悬浮液105个/mL喷雾方法接种,以清水为空白对照,3次重复。等田间出现相同的症状后再次分离,并将2次获得的分离菌作比较,以确定该菌的身份惟一性。

    1.3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1.3.1 酸碱度试验 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实验室完成,设PSA培养基pH分别为4、5、6、7、8、9、10、11,共8个梯度,将直径为5 mm的hctyk1菌丝块移到PSA平板中央,平板置于28 ℃条件下培养3 d,然后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处理重复3次。

    1.3.2 致死温度试验 设35、40、45、50、55 ℃ 5个处理温度,每个处理重复6次,将hctyk1菌丝块置于PSA平板中央,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15 min后迅速冷却至室温,再于25±1 ℃下培养3 d后检查菌丝生长情况。

    1.3.3 营养条件试验 基础培养基采用査彼(Czapek)培养基,配方是硝酸钠2 g、氯化钾0.5 g、硫酸亚铁0.01 g、磷酸氢二钾1.0 g、硫酸镁0.5 g、蔗糖30 g、琼脂17 g,加去离子水1 L。碳源分别用葡萄糖、D-果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替代基础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分别用甘氨酸、酵母浸出液、硫酸铵、硝酸钾、蛋白胨、磷酸二氢铵、硝酸铵和L-谷氨酸钠替代基础培养基中的氮源。在28 ℃条件下接hctyk1培养3 d,然后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处理重复3次。

    1.4 病原菌rDNA-ITS PCR扩增和序列分析

    将hctyk1菌块移至PSA平板上,28 ℃黑暗条件下培养48~72 h,然后将菌落边缘的菌丝切成2~3 mm的小块,把4~5块菌丝块移至马铃薯蔗糖液体培养基里,28 ℃、120 r/min振荡培养3~4 d。将液体培养好的病菌菌丝在双层尼龙网上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以除去菌丝内的培养液;收集菌丝,将其包好放在硅胶中过夜,吸干水分;使用液氮研磨成粉末;用CTAB法提取DNA[3]。hctyk1病原菌rDNA的ITS区域PCR扩增引物分别为ITS-F和ITS-R,其碱基序列如下[4]:ITS-F(5′-GTCCTAAC AAGGTTTCCGTA-3′,AJ297952),ITS-R(5′-TTCTC CGCTTATTGATATGC-3′,AJ297953)。将PCR扩增产物回收、连接、转化,阳性克隆送华大基因测序公司测序。将测得的基因序列在GenBank(http://www.ncbi.nlm.nih.gov/)中进行BLAST比对,并上传至GenBank。

    1.5 数据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处理,并用其绘图,运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形态和致病性

    hctyk1病原菌分离、纯化情况见图1。从图1-a可见,病原菌产生了大量褐色的菌丝;图1-b显示,分生孢子梗深色,合轴式延伸,分生孢子淡褐色至深褐色,砖隔状。

    田间接种后致病情况见图2。观察记载表明,在菌悬液喷雾接种的第七天,红菜薹植株开始出现症状,与在长阳县、利川市的田间症状相同,叶缘开始失绿,然后焦枯。并且从回接表现症状的病叶中再次分離到病原菌。

    2.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2.2.1 酸碱度 pH对hctyk1菌丝生长的影响情况见图3。从图3可见,hctyk1在基质中pH 4~11范围均可生长,其中又以在基质中pH 6~9的生长最好,此时菌丝生长扩展快,致密浓厚,表明微碱性培养基质较适合hctyk1的生长。

    2.2.2 温度 温度对hctyk1菌丝生长的影响情况见图4。从图4可见,hctyk1的生长适宜温度在35 ℃左右,致死温度是50 ℃。

    2.2.3 营养条件 营养条件对hctyk1生长的影响情况见图5、图6。从图5、图6可见,不同营养条件对hctyk1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综合分析hctyk1菌丝扩展及菌丝生长量情况,适合hctyk1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提取物。

    2.4 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验证

    hctyk1病菌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情况见图7。从图7可见,ITS-F和ITS-R从hctyk1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一条大小约为600 bp的片段,测序结果表明,hctyk1的rDNA-ITS区大小为534 bp;将该序列在Gen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JQ885954;然后将测得的序列在GenBank里进行BLAST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序列与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Fr.)Keissler]的同源性为99%,证明引起该新病害的病原菌为链格孢。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探讨的红菜薹新病害是在湖北省首次发现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在发病初期从叶片叶缘开始失绿,随着病情发展叶缘逐渐焦枯,并由叶缘沿叶脉向基部扩展;后期叶脉、叶柄失绿枯黄。试验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根据文献[5],鉴定该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链格孢可以引起落葵叶斑病、烟草赤心病、梨黑斑病等,但未见其在红菜薹上危害的报道。

    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红菜薹新病害病菌致死温度是50 ℃,最适pH是8,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酵母浸出液;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 ℃。因此,在不影响红菜薹生长的情况下,通过适当调节环境的温度或者pH,对病情将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也为病害综合防治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依据。但该红菜薹新病害病菌源自何方,传播媒介是什么,目前尚未找到,这将是下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谢联辉.普通植物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KNAPP J E,CHANDLEE J M. RNA/DNA mini prep from a single sample of orchid tissue[J]. Biotechniques,1996,21:54-56.

    [4] JUNG D S,NA Y J,RYU K H. Phylogenic analysis of Alternaria brassicicola producing bioactive metabolites[J]. J Microbiol,2002,40:289-294.

    [5]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Marginal Scorch

    相关热词搜索: 菜薹 病原 病害 生物学 鉴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