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基于区间型决策的电力营销系统评估

    时间:2021-04-21 08:02: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电力营销系统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决定了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水平的高低。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及走访调查电力企业,建立了完整的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基于区间型的多属性智能决策方法解决电力企业营销系统的优选问题。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往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实现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对电力营销系统的优选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力营销系统;评估;区间型决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2007702

    1 引言

    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其它能源的激烈竞争,电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电力营销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力营销系统运用信息技术,采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管理工具,实现电力营销数据共享,规范用电营销业务流程,从而显著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电力营销系统的职责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对营销业务进行处理和控制,为领导层提供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信息。其功能应该涵盖电力营销实务的关键环节,包含客户服务、营销业务、管理监控层和决策支持四个模块。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并走访调查电力企业,建立了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基于区间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电力营销系统进行量化评价,该方法定义了区间型理想点以及决策方案在区间型理想点上的投影等概念,无需对区间数进行比较和排序,具有简洁、直观、易于计算等特点。本文研究为电力企业选择电力营销系统提供了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为其进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 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为了综合评价并完善电力营销系统,服务于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的科学、合理,要能全面反映出所要评价系统的各项目标要求,为电力营销系统的有效应用提供依据。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电力营销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以及通过对电力企业的走访调查,依据指标设计原则建立了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提炼出的指标包括:先进性、功能完善性、资源共享程度、安全性、界面友好性、经济性。各指标的具体说明如下:

    (1)先进性。先进性的含义是所建设的电力营销系统在总体上是先进的,采用了先进的开发技术,且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采用当前流行的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与软件设计思想,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分布式、模块化的组件开发,提供各种专业接口,为系统间的互联和系统的扩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应用统一的业务平台,保障服务的质量,为开展新业务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可以降低系统维护的工作量。

    (2)功能完善性。电力营销系统的建设必须以市场和客户服务为中心,以方便客户为宗旨。同时健全电力营销业务管理规范,对电力营销的核心业务实现快捷、准确的处理。电力营销系统的功能应该涵盖电力营销实务中的关键环节,主要涉及客户服务层、营销业务层、管理监控层和决策支持层四个层面。可以处理客户电能信息采集、售后服务、电费抄核收、电能计量、业务稽查、基础数据分析等业务。

    (3)资源共享程度。因电力企业客户数量大、电价分类多,电力营销的业务数据量很大。电力营销系统应该有效甄别、存储营销数据,并实现电力企业各部门间数据的高效共享,保证数据资源传递的快捷性和一致性。同时优化整体数据设计,采用高性能的硬件资源,提高系统的计算速度,保证系统的实时性。

    (4)安全性。通过客户权限管理、用户加密、数据备份、分布式应用服务以及系统出错处理等各种方法来保证电力营销系统的数据与网络安全性。其中用户权限设置应将系统用户的工作权限定义到具体功能,保证数据的访问与处理安全性。

    (5)界面友好性。所谓友好性,是一个专用名词,是用户使用信息系统很方便,人机界面良好。电力营销系统模块较多,涉及的数据量庞大,不同类别的用户权限差异也较大。系统界面应该便于用户操作,可以高效完成系统功能,处理系统数据资源。

    (6)经济性。电力营销系统规模庞大,产生的费用高于传统信息系统。在保证电力营销系统质量的前提下,费用越低越好。费用包括开发费用和维护费用。开发费用是指系统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成本;维护费用是指供应商按企业需求对系统进行变更或修改收取的费用。

    3 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

    徐泽水等人对属性权重确知、属性值以区间数形式给出的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较之传统的区间型决策方法,无需对区间数进行比较和排序,具有简洁、直观、易于计算等特点。本文引入该方法完成对电力营销系统的评估。

    5 结束语

    评价工作是一种跨学科、跨层次的综合性工作,它既要求社会科学、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又要求决策层、执行层与研究层的结合。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困难,影响电力营销系统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的因素极多,定性的、定量的因素,技术的、艺术的、观念的因素等等交叉在一起,如何评价一个电力营销系统成为极复杂的课题。本文引入区间型决策方法,通过分析与调研建立完整的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理想点确认、方案与理想点投影计算等计算步骤完成对电力营销系统的客观评价。本文方法丰富了电力营销系统决策的理论体系,为电力企业营销系统的优选实践提供了更全面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苏敏怡.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市场论坛,2006,(8):5253.

    [2]李翔,杨淑霞.浅议电力服务营销[J].国家电网,2007,(3):5657.

    [3]王乐鹏,潘华.电网企业信息化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徐泽水,达庆利.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2003,(4):498501.

    [5]李颖.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评价指标及体系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2009,(2):6668.

    相关热词搜索: 区间 决策 评估 电力 营销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