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时间:2020-04-23 07:52: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接受理论”中重视读者的观点与图书馆阅读推广中“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理念相合,《中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从阅读推广理论体系构建、阅读推广活动介绍入手,强调中外经典书籍阅读、青少年阅读的重要性。文章借鉴“接受美学”的观点构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体系,提出开展个性化阅读推广活动,对我国深化全民阅读推广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接受美学 阅读推广 图书馆

    分类号 G259.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9.04.005

    Abstract In the theory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the emphasis on readers’ opinion is the same as the “reader first, service first” in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Research on the Activities of Libraries’ Reading Promotion at Home and Abroad start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eading promotion theory system and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and emphasizes the reading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lassic books and youth reading. It draws on the viewpoint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to construct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and carry out personalized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whic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China to deepen national reading promotion.

    Keywords Reception Aesthetics. Reading promotion. Library.

    0 引言

    自2006年中宣部等八部委提出“全民閱读”以来,图书馆开展了各式各样的阅读推广活动,阅读推广活动研究也日益增多。笔者以“阅读推广活动”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截至2018年11月8日,共获得文献6107篇。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对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自2011年起呈显著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以图书馆为主体所开展的推广活动研究上,且都离不开全民阅读政策的支持。同时,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上也有较多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发表在普通期刊上,表明学界对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学者们在研究阅读推广活动时还存在对“活动”和“阅读”失衡考虑的情况,易导致论述陷入片面性,对儿童、青少年阅读领域的阅读活动评价研究关注也不够。基于此,笔者拟通过“接受理论”,以《中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为例,从“读者接受”视角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指导与评价研究,以期为研究读者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理论借鉴。

    笔者认为,阅读推广活动被接受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阅读推广读物被接受和阅读推广活动内涵被接受。换言之,前者就是什么样的阅读推广读物应该被接受,后者主要是指需要向读者群体大力推广阅读价值观,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赏析美文佳作”的书文化情谊。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希望读者接受这种价值观,从而自主阅读、自由阅读。

    1 “接受理论”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接受理论”又称为“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康士坦茨学派”的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1926—)为主要代表人物。“接受美学”在出现之前,作家群体和文学理论基本上把重点放在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上,侧重于承认作品的价值来自作品自身的存在[1],但“接受美学”的立场是重视文学作品的社会传播效应,特别关注读者、文本及其所形成的作用和影响,这一思想体现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则是重视阅读推广活动和阅读理念的社会传播效应,特别关注读者、图书及活动的成效。

    1.1 以三位一体的视角诠释作品

    对文学作品的批评与审美不应当只停留在作家和作品的视角,还要重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待文学作品的价值。作家创作作品为了得到读者阅读与认同,要从读者对作品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诠释其社会价值。这对图书馆要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读者”三位一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参考。图书馆不能只顾完成举办活动的工作指标,从一开始就要以“活动须有成效”的目标激励自己,增加活动中可能吸引读者的创新点,努力从意识层面让读者接受阅读带来的积极意义,从而内化读者自身阅读态度,外化读者主动阅读、享受阅读的行为,如此实现阅读推广活动的社会价值。

    1.2 重视读者主观能动作用

    姚斯认为,“读者对作品的认识与接受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3]。作品的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实现依赖于读者在观念和行为中将之具体化[1]。因此,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要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满足需求为最终目标。不同的读者因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兴趣爱好、审美接受能力等会存在个体上的差异性,不同的读者在阅读之前会带入这些差异性,从而对阅读推广活动的理解与接受也各不相同。当然,读者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活动开展过程,更要重视读者对活动总结的反馈,这是对活动效果、活动被读者接受程度的有效评价,对日后开展新的活动也具有参考价值。如果忽视读者的能动作用,阅读推广活动就会流于形式。

    2 《中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的阅读接受

    《中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4](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主编王波先生,一直致力于研究阅读疗法和阅读推广社会实践。2010年,王波先生领衔申报了“国内首批与‘全民阅读’有关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之一的“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调查研究”项目,2016年获得“优秀”结项,本书即是该项目的结项成果。

    2.1 为阅读推广理论体系的构建添砖加瓦

    我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阅读推广”“阅读推广活动”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概念是形成理论的前提基础,如果对图书馆学里的基本概念不进行思考和探求,对其内涵和外延不进行界定,很难形成完善的阅读推广理论,而没有理论的支撑,就很难对实际阅读推广活动形成指导。王波先生在综合现有观点的基础上于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阅读推广下了一个国际化的定义,即以“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质量、阅读能力、阅读效果”5个概念规约阅读推广的内涵与外延,这为其他学者日后研究阅读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2.2 剖析国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

    以“阅读推广活动”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得到的文献中,对国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介绍的层面,而且多是对单一活动的介绍。此外,检索结果中有关阅读推广活动的文献综述很少,且不够全面,这表明目前图书馆界对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成熟,也反映出未来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王波先生在书中系统地整理、综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英国、印度、中国的阅读推广活动,几乎涵盖了目前较为典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并深入剖析其中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对我国而言,无论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研究还是实践都具有非常大的学习价值。

    2.3 重视经典阅读,关注青少年阅读推广

    王余光教授指出:经典阅读是图书馆事业和出版业发展的有效动力源泉,是促进读者获取知识,帮助读者自我完善、提升修养的重要途径[5]。因此,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活动对读者、馆藏资源、图书馆服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在长效性和有效性上具有其他活動没有的优势,王波先生在书中提倡要阅读经典,从经典中学习文化内涵,这对于读者塑造自身德性、追求美好生活来说必不可少。

    王波先生所研究的国家都很重视面向青少年阅读,都有专门为青少年读者开展的特色阅读推广活动。早期的学习活动对青少年日后的认知发展十分重要,在这个时期知晓如何阅读、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正确高效利用图书馆资源、如何提升自我、如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非常必要。本书不止一次在各国图书馆推广活动的启示作用下提到“青少年阅读是重中之重”,要“关注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提出要探索一个为大众所广泛认同和信赖的、稳定的青少年阅读推广渠道,要把阅读推广视作社会教育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明确构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必要性

    欧美国家对此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阅读推广活动评估体系,如英国“阅读起跑线计划”的长期追踪调查、美国的“赋予学习者权力:中小学图书馆专业指南”“暑期阅读项目评估”,有的还会颁布法律、标准文献以指导活动的方向。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或被大众认可的用来全面评估阅读推广活动的指标。随着全民阅读的持续推进,阅读推广活动的热度会不断上升,现在也确实需要一系列标准来评估活动的水平与效果。对此,王波先生从公共书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两个角度提出评估指标的建立,为现实研究提供了借鉴。

    2.5 为个性化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思考

    从“接受美学”的理论入手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就是要以读者为中心,以满足读者需求为目的,为读者提供最契合其需求的阅读推广活动,这样活动形式和活动内涵才能被最大程度地接受,发挥其最大功效。Web3.0是Web2.0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所有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读者的喜好进行,对读者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帮助读者高效、准确地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具有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特征[6]。图书馆可以借助Web3.0的理念,“以人(读者)为本”地为读者定制专属的阅读推广活动,让每一位读者参与阅读、热爱阅读,让读者享受阅读乐趣。这样读者理解活动,活动也能“理解”读者,有利于读者主动翻开图书去阅读、多读书、读好书,进而形成成熟的阅读理念。如今的阅读推广活动不应当只是简单地推广阅读,以让读者参与阅读,停留在阅读推广读物被接受的层面上,更多地是要引导读者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参与阅读的读者带着主观性来读书,使他们的阅读加入个性,加入理性,加入人性,这才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全民阅读,即阅读推广活动的内涵被接受,这也是全民阅读需要大力推动的方向。

    3 结语

    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中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已成为国内图书馆界研究国外阅读推广案例的主要参考源。但是,本书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类比后的批评意识不够强,海外篇对美国、英国的介绍较为详尽,而对其他国家与地区的介绍失之简略,对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证研究存在不足,书的结构与翻译用语方面有待加强[7]。期待作者日后能予以调整修改,以助力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化、拓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王丽馨.接受理论视角下的儿童绘本创作要素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4):194-196.

    沈瑜.从读者接受理论看外宣翻译如何“讲好中国故事”[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季红琴.基于读者接受的《孟子》英译与传播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王波,吴蜀红,秦鸿,等.中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

    王成玥,曹娟.构建阅读推广人队列,导航图书馆全民阅读:以王余光、霍瑞娟主编的《阅读推广人系列教材》为中心[J].图书馆,2016(12):26-31.

    夏洪文,景兰.基于Web3.0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及其系统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1):121-123.

    胡益芳,徐元根.《中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的价值与局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38(4):94-96.

    相关热词搜索: 何如 乐乐 窗前 读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