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

    时间:2020-03-28 07:59: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六十年代中期,在西方的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学派,它完全超出了传统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围,不是把作家和作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是强调读者在文学进程中的作用,着重考察文学被读者接受和产生效果的过程。这种理论就是接受美学(Rezeptionssthetik)。

    接受美学也称“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论”、“接受研究”。由于它诞生在联邦德国南部博登湖畔的康士坦茨,它的创始人——五位年轻的文学理论家和教授伊瑟尔(Wolfgang Iser)、福尔曼(Manfred Fuhrmann)、姚斯(Hans Robert Jauβ)、普莱森丹茨(Wolfgang Preisendanz)和施特利德(Jurij Striedter)——被人们称为“康士坦茨学派”(die konstanzer Schule)。

    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接受美学不仅发展成为联邦德国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逐步传播到西欧各国、美国、日本、苏联以及民主德国等一些东欧国家,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理论潮流。

    产生的背景

    六十年代中,联邦德国的文学界爆发了一场大辩论,辩论的核心是文学与社会、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文学的功能和社会效果问题。一批激进的作家和理论工作者尖锐批评了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严重脱离现实、脱离社会的倾向,主张文学应当“介入”社会,“介入”生活,为现实的斗争服务。对于统治着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文本批评学派”,他们也提出了强烈的指责,认为这种唯心主义、形式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早已过时,不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必须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取代之,才能将联邦德国的文学研究从危机中解救出来。

    所谓“文本批评法”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从纳粹意识形态的死胡同里摆脱出来,而在联邦德国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非政治化倾向在文学科学领域的表现。它是在美国的“新批评派”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强调文学的“独立性”,认为作品是文学唯一的实体,而每一部作品又是一种完整的语言构造,是绝对地、无条件地独立的;作品的价值仅仅蕴藏在它自身之内,在对作品进行诠释和评价时,一切背景材料都是多余的。基于这种理论,文本批评学派把作品视为文学研究唯一的对象,把解释作品当成唯一的目的。它割断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历史的一切联系,单纯从符号学、语义学的角度对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意向等作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的研究。

    由于文本批评学派完全脱离现实、脱离社会,在六十年代政治化的洪流中,它终于抵挡不住年轻的文学理论革新者的冲击,不仅丧失了它的统治地位,并且日益衰落与解体。而与此同时,一些文学理论家开始探索新的理论途径,试图对文学与社会、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文学的功能和社会效果问题作出全面、系统的解释。从一九六六年开始,包括接受美学在内的一些新的理论学派陆续产生,联邦德国的文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论上随之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期。

    姚斯的理论

    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在姚斯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1967)一文中得到了全面的阐述,因此,人们普遍把这篇著作看作是康士坦茨学派的理论纲领。姚斯在文中提出了七个论点:

    一、迄今为止的文学史仅仅是作家和作品的历史,文学史家无一例外地只是在文学创作与美学表现的封闭的圈子里考察文学的进程及其结果,而无视这个进程中的第三种因素——读者。读者的作用在传统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中完全被忽略。因为在文学史家和理论家看来,作家和作品是整个文学进程中的核心与客观的认识对象,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作家的历史地位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是被给定的客观存在。一切的研究、评论与阅读活动只有一个目的,即如何认识、理解和诠释作品。而事实上,“文学作品并不是对于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观察者都以同一种面貌出现的自在的客体,并不是一座自言自语地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象一部乐谱,时刻等待着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不断变化的反响。只有阅读活动才能将作品从死的语言材料中拯救出来并赋予它现实的生命”(注1)。一部乐谱并不是音乐,而只是一些死的符号,只有通过演奏活动,它才能变成美妙的音乐。读者的作用有如演奏者,能够把死的文字材料变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才能体现出来。但是,阅读活动并不是对作品机械的认识,并非作品单方面作用于读者,读者与作品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因果关系。读者是一种能动的因素,作为文学的唯一对象,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对作品的价值和地位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作家和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是否能够流传下来,能否产生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与是否得到读者的承认并为读者所欣赏和接受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依赖于读者能动的阅读活动。“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的作出反应的环节,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接受者能动的参予是不可想象的。”(注2)

    二、文学的历史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史,是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传统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认为,作家和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由作家的全部创作活动与各个作品的客观价值所决定的,是始终不变的,因而文学作品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在历史进程中应当是一致的、恒定的。在某些历史时期,读者由于理解水平的差异而对作品评价的不一致,并不能改变作家的历史地位与作品的客观价值。接受美学却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和作家的历史地位是两种因素——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在作品中的作家的创作意识只是一种主观的意图,这种意图能否得到认可,直接依赖于接受意识,即读者能动的理解活动。在某种意义上,接受意识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地位。“文学的历史是一种美学接受与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要通过接受的读者、反思的批评家和再创作的作家将作品现实化才能进行。”(注3)在文学史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个默默无闻的作家或某一部影响甚微的作品若干年后忽然被“发现”,为读者所欢迎,所喜爱,甚至掀起一股热潮;而某些作家和作品在某个时期可能红极一时,若干年后却被读者遗忘,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大大降低。这就是接受意识作用的结果。因此,要革新文学史,首先要摆脱“客观主义”的桎梏,因为客观主义往往把文学事实和事件的罗列当成文学的历史,而“传统文学史中不可预见、不断增长的文学事实只是文学接受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沉淀物,只是积累起来并被分类的过去。它并不是历史本身,而是伪历史”(注4)。必须用文学的接受史和作用史去取代文学的创作史和美学表现史,用接受过程的描述去代替文学事实的罗列。

    三、文学的接受过程在作家进行创作构思时便已开始。这时,他必须对读者的“期待视野”(注5)作出预测,预先考虑自己的新作能否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并引起读者的兴趣,能否为读者理解与接受,必须预先确定自己对现存的社会观念与道德常规以及不同的欣赏趣味的态度。在创作过程中,他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断修改自己的构思,以适应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无论作家承认与否,这种接受的“准备过程”是客观存在的,没有一个作家会盲目地创作。但是,真正的接受过程却是在作品发表之后才开始的。“一部文学作品,即使是最新发表的作品,也不是信息真空里出现的绝对的新事物……它总是要唤醒读者对已阅读过的作品的记忆,使读者进入某种情绪状态,一开始便唤起读者对作品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在阅读过程中又会依照文学种类的一定规律或一定的作品形式保持、变化、转移或消失。”(注6)一部新作发表后,第一代读者的理解、判断和评价往往构成下一代读者接受的基础和起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作品在某一时期的价值。“一部文学作品在它发表的历史时刻以何种方式适应、超越、辜负或驳斥读者的期待,显然为确定它的美学价值提供了一种标准。”(注7)在世代相传的接受链条中,一部作品的接受需要经过不断加深、巩固、发展或修正甚至推翻的过程,只要人类存在,这一过程便会无限延续下去,永远不会终结。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文学的下属概念、判断原则和标准在这一过程中将会不断地变迁和更新。“某些作品在发表时还没有专门的读者,它们完全突破了文学期待所熟悉的视野,以致后来才能形成自己的读者。当新的期待视野获得普遍的性质后,改变了的美学标准便会显示其威力:读者将发现以前的成功之作已经陈旧并失去对它们的兴趣。只有从期待视野变迁的角度去观察,在文学史的写作中对文学作品效果的分析才能把读者的因素考虑进去。”(注8)

    四、文学的接受包括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vertikale und horizontale Rezeption)。所谓垂直接受即从历史延续的角度来考察文学作品被读者接受的情况及其变化。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同一作家,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判断和评价往往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有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作品在美学和内容上的“潜藏含义”(Bedeutungspotential)逐渐为接受者所发现。一部作品的全部含义不会也不可能为某一时代的读者所穷尽,只有在不断延伸的接受链条中才能逐渐为读者发掘出来。“一部新作品的首批读者对该作品的抗拒可能会如此之大,以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接受过程才能使突然出现在首批读者视野中的、未被认可的因素得到肯定。”(注9)

    水平接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不同的读者、读者集团和社会阶层对同一部作品的接受状况。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受教育水平、生活经历和欣赏趣味不同,不同的读者和读者集团对作品的解释和评价,即接受程度和接受内容必然也不同。而占主导地位的接受状况往往决定某一时代对某个作家或某部作品的接受状况。接受美学在考察某一时代的接受状况时,必须考虑到文学接受过程的复杂性,不仅要注意占支配地位的接受事实,还要了解不占主导地位的接受状况,以检验占主导地位的接受状况的可靠性,这样才能就某一时代对某一作品的接受状况作出符合实际的综合性结论。文学的上述两种接受_——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包含了接受的全部广度和深度。

    五、读者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它能够影响甚至决定文学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接受状况,即不同时期的评价和地位,而且还表现在它能够间接地影响文学的再生产。“接受过程不是对作品简单的复制和还原,而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反作用。”(注10)这种作用包括三方面:1.一部作品发表后,从读者对它的接受程度(反应、判断、评价)可以看出作家创作过程中所设想的预期效果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是否一致(超过预期效果,离预期效果有距离,反应冷淡、反感甚至拒绝),这就促使作家分析其中的原因,决定自己的态度,以便在再创作时考虑是否保留、加深或修改自己的道德与艺术主张。这便是对作家的创作意图进行检验的过程。2.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更迭,读者的期待视野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引起文学评判标准的变化,它体现在旧的题材、形式和表现技巧的死亡和淘汰,新的题材、形式和技巧的产生和运用。文学不但必须不断适应并在生产中体现这一变化,而且要求作家走在这种变化的前面。3.读者在阅读中和阅读后的反思过程中,会逐步由被动的接受过渡到积极、主动的接受,并提出一系列道德和艺术方面的新问题、新要求。作家在再创作时,必须对这些问题作出反应和回答,并提供解决办法。“而新的作品又将产生出新的问题。”(注11)文学正是在这种生产和接受的复杂交错的、无限延续的过程中不断“进化”的。

    六、文学作品的效果取决于两种因素——作品本身的道德与美学内涵和读者能动的接受意识,而后者又是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把效果看成是作品单方面作用的结果,无疑是一种“文学拜物教”。由于接受意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地域的不同、接受者的不同而变异,所以文学作品的效果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一部作品的效果是超时空、超个性的。效果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运用以往的阅读经验去理解、诠释作品。2.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以及生活与美学的经验对作品进行反思、联想,把作品提供的道德观与美学观与现实世界的状况以及自己对这种状况的观念进行对比,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这种判断和结论可能是对作品提供的道德观与艺术观的补充、扩展,也可能是对它的反驳或修正。3.从阅读中获得的道德与美学认识以及自己对这种认识的判断和结论作为补充和修正进入读者的生活经验与期待视野,并体现在他的行为中。“作品的社会效果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充分体现其真正的可能性:接受者从阅读中获得的经验进入他生活实践的期待视野,修正他对于世界的理解并且反过来作用于他的社会行为。”(注12)“它将使人们看到尚未实现的可能性,扩大人们社会行为的有限活动范围并为它开辟新的愿望、要求和目标。”(注13)

    七、文学的功能是建筑在作品的社会效果之上的,是作品效果总和的抽象与概括。文学的功能表现在:它是一种潜在的引导力量。能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知觉、意识、判断以至行为,这种引导力最终会起到改造历史的作用。它能够促使人们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以及现实世界的合理性提出疑问。“文学以美的形式向读者提出宗教或国家认可的道德所无法解答的问题。世俗法则终止之处即文学法则开始之时。文学能够通过艺术的媒介把读者同‘混沌的世界’对立起来。”(注14)它能够改变社会习俗,冲破陈旧的道德常规,为新的道德准则的确立开辟道路。“文学在社会存在中的特殊功能恰恰在于,它能冲破统治道德的禁区,为人们生活实践中出现的道德疑难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而新的解决办法将在全体读者的支持下逐渐为社会认可。”(注15)

    伊瑟尔的理论

    康士坦茨学派的另一创始人伊瑟尔在《本文的召唤结构》(1970)中,对姚斯的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与补充。在这篇文章中,伊瑟尔从分析一般性著作和文学作品的本文入手,考察了文学作品对读者产生效果的特殊方式。他认为:

    一、与一般性著作的本文(Text)相比,文学作品的本文有着根本的区别。一般性著作(如学术著作、理论论文、新闻报道性文章等)的本文只是说明某个事实或阐明一种道理,用的是“解释性语言”(erluternde Sprache),而文学作品是用形象的艺术表现人们生活和想象的世界,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它的本文用的是“描写性语言”(darstellende Sprache)。文学作品的语言包含许多“意义不确定性”(Sinnunbestimmtheit)和“意义空白”(Sinnleerstellen)。这种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是文学作品被读者接受与产生效果的基本条件。

    二、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象传统的诠释学所相信的那样存在于作品本身。一部作品,尽管它的每个字母、每个单词、每个句子并无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意义却不断地变化、更新。这说明,“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诠释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注16)。在接受过程中,作品的内容不仅被读者“现实化”,而且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社会和个人条件下获得新的、不同的含义。作品意义的时间、空间和个性变异的原因是由于它的现实性存在于读者的想象力之中。

    三、作品本文中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是联结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们的作用在于能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赋予作品本文的意义不确定性以确定的含义,填补本文中的意义空白。体现在作品中的创作意识只有通过读者才能以不同的方式得到现实化和具体化,并作为效果以不同的面貌重新出现。“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注17)因此,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这就是作品所谓的“召唤结构”(Appellstruktur)。

    四、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世界与读者的生活世界不同,因为后者是现实的,而前者是虚构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要调动自己从生活世界中获得的经验,还要动员他的想象力。由于一部文学作品所描写的世界与读者的经验世界决不会相同,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的想象也不会完全吻合,因此,从一部作品中得到的道德与美学结论也必然会不同,有时差异甚至相当大,而这种差异正是不同的读者运用各自的想象力所赋予意义不确定性的不同含义以及填补在意义空白中的不同内容在起作用。“意义不确定性与空白在任何情况下都给予读者如下可能:把作品与自身的经验以及自己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产生意义反思。这种反思是歧异百出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接受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注18)

    相关热词搜索: 文学理论 美学 接受 国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