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数学课上,您让学生看书了吗?

    时间:2020-05-11 08:06: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实施课程改革几年下来,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收到抽屉里,身体坐正,这一节课我们研究……”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课本。

    笔者以为:数学课上必要的翻书(即数学课本的阅读)不仅不能被淘汰,在某些时候还应该强化。

    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课堂强化和实践尝试。

    (一)激发阅读兴趣,以“疑”引发欲望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基础科学,要想使儿童有很强的求知欲,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之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本,并促进思维发展。教学中教师应围绕知识要点,制造悬念,能诱发学生迫切阅读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特征”时,为引导学生对这一内容产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让学生任意报一些数,老师很快说是不是3的倍数,验证过后,确实正确。于是,学生充满了好奇,对这一知识产生了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认真阅读课本,寻求其中的奥秘。因此,“读”是理解的前提,“疑”是思维的开端。

    (二)培养预习习惯,重构教学模式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学生通过预习对一些容易的知识已基本掌握,教师则要引导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穿针引线.融会贯通。因此我们的“教”要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批准教学起点,把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重难点及知识的拓展运用上,重构教学模式。

    例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时,首先让学生举例说说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接着引导学生能从大量的例子中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有3种基本情况:倍数关系、互质关系及一般关系。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着重探讨在什么情况下两个数肯定是互质数,什么情况下肯定不是互质数。学生通过相互争论,相互补充,思维相互碰撞,从而对互质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在预习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把零碎的知识点整理成块,形成知识网络。

    (三)针对学习内容,划分阅读层次

    数学学习内容的精炼性、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决定了数学阅读不宜采用阅读小说的方法来简单地浏览课本,要避免学生无目的地“走马观花”或“囫囵吞枣”式地阅读。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特点,划分阅读层次,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

    1.整体感知。开始阅读时,可要求学生把教学的有关内容从头到尾认真地阅读一遍,大体了解教材内容,再想一下,它与前面所学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从而来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与建构。特级教师夏青峰执教“分数的意义”一课就是如此,课始他提了这几个问题:(1)今天学的是分数,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已有知识)(2)关于分数,我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自学课本)(3)关于分数,自学课本后,我又知道了什么?(建构新知)(4)我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质疑新知)

    2.提纲导航。由于学生年龄及知识等因素的限制,为提高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出示阅读提纲.学生对照提纲有目的地阅读教材,从而理解教材意图,了解教材的内涵。例如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时,笔者出示以下提纲:(1)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2)若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又是怎样变化的?(3)它们的变化规律又是怎样的?把这种关系写成式子又是怎样的?(4)这两种量叫做什么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什么关系?通过以上—一系列问题的提示,学生阅读起来就觉得有章可循,从而初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达成目的。

    3.解决重难。在预习中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或疑难问题,此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疑难的地方标注出来,可以请教他人,也可以在课堂上专注听老师讲解。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后,针对结语“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要求学生充分理解为什么0要除外,从而使学生在把握教材重点的同时引起对重点内容的注意,培养通过阅读课本理解知识的一种自学能力。

    (四)适时拓展延伸,提升数学素养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实际上数学阅读不只包括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因此可以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实施“课内学一点,课外带几点”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应用,真正让学生“吃饱”、“吃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在学习“比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比”,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课外书籍知道了东方明珠塔、古埃及金字塔、维纳斯、雅典娜女神像等建筑物和艺术品都蕴藏着“黄金分割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蕴藏着“黄金分割点”的作品,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溧水县和凤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 伟

    相关热词搜索: 课上 看书 数学 学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