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后华语电影”:“跨地”的流动与多元性的文化生产

    时间:2020-09-09 07:59:0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华语电影”术语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中华文化、华语的独特性,但经济领域的合作,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则是必要的外部条件。“华语电影”的提出代表了电影研究的新视野,是一个适时的富有整体意识和理论延展性的术语。“后华语电影”专指CEPA 和ECFA之后的华语电影,因为此后华语电影进入到一个有体制性、政策法规性保障的新时期。“后华语电影”的文化生产在大中华地区展开,表现为三地文化或电影文化的跨地流动、拼贴、融合,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和新的文化符号、文化意义的生产,新形态文化、新型亚类型电影的创生等。其中有主流文化与商业文化、市民文化、青年文化等亚文化,传统文化、香港文化、台湾文化和外来文化(韩国、日本、泰国,尤其是好莱坞电影文化)的流动、冲突、影响与流变。这些复杂多元的文化资源的冲突、拼贴、融合乃至错位,营造了多元化的“后华语电影”生态景观与文化格局。

    关键词:电影艺术;华语电影;后华语电影;文化融合;多元性;跨地流动;文化生产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

    一、“华语电影”与“后华语电影”:概念阐释与界定

    “华语电影”这一术语的成型与地缘经济文化术语大中华地区有关。大中华地区,又称大中华区,是一个源于地域关联于经济或商业的名词,所指的地域包含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管辖的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以及由中华民国所管辖的台澎金马地区。有些时候,也会包括有许多华人居住的新加坡;或是泛指有华人居住及活动的地区。大中华地区是个政治中立的词语,不对上述地区的政治地位或统分状态做任何暗示。无疑,正是在经济领域这一术语的存在,使得华语电影这一“后设性”术语得以产生。当然,“华语电影”这一术语产生的内在的、本质的原因是中华文化、中华语言暨华语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但经济领域的合作,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则是必要的外部条件。美籍华人学者鲁晓鹏、叶月瑜等提出的“华语电影”(Chinese Language Cinema)概念,显然有别于常用的中国电影(Chinese Cinema),意为更偏重于使用汉语语言的标准。①毫无疑问,“华语电影”的提出并逐渐为学界甚至业界和官方接受并非偶然。它由海外华人学者提出,代表了电影研究的全球化新视野和文化整合的新视角,是一个应时应运而生的富有整体意识和理论延展性的术语。这一术语把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乃至世界其他华语地区的电影整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的思考,使我们能在一个全新的、广阔的前瞻性视野中,来理解与把握全球化背景下华语电影发展的整体状态。更为与时俱进的是,两岸三地乃至多地、跨国的合作拍片方式渐成趋势并越来越普遍,局限于一地的封闭式拍片方式无论是数量还是影响力都渐趋衰落,两岸三地乃至部分海外的电影开始进入一个跨越区域、国家、甚至民族疆界而互相渗透、合作、融合的状态,在此种态势之下,伴随着“大中华文化圈”的强势崛起,“华语电影”越来越显露出其颇为强大的现实概括力和灵活的理论活力。显而易见的是,以往我们常用的“中国电影”、“香港电影”、“台湾电影”等术语越来越捉襟见肘了,用“华语电影”来指代“中国电影”、“香港电影”、“台湾电影”越来越凸显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阐释的有效性。但笔者认为,从学理上说,“华语电影”这一术语应加以适当的定位和限制,不能说只要是剧中人讲“华语”就是“华语电影”。究其实,它的成型是远远后于诸如中国大陆电影、台湾电影、香港电影等的一种“后设性”的理论术语,是“全球化”进程加剧的产物。这一术语成型的前后,在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中,诸如国际范围内东西方“冷战”的结束,福山所谓的“意识形态的终结”,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加速,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加入WTO,台湾的政治变动……等重要事件,都已经发生或还在持续发生并强劲影响着既作为资本生产也是文化生产的华语电影工业。

    正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华语电影”的发展愈来愈呈现出混合性、含混性、“多地性”或“跨地性”。海外华人学者提出以电影中是否讲华语来界定华语电影,表现了界定者在开阔的全球化视野下的某种整合的努力和一种“语言的自觉”意识。但是,在笔者看来,华语电影中的“语言”应该重新定义,我们应该尊重电影自身的本体语言特性,更要考虑电影主要是通过独特的电影语言(而非文字语言)与文化传统发生关联的。电影是一种影像的艺术,影像(视听觉、造型、色彩、符号等),才是电影最为重要的“语言”,文字语言在其中并非占有本体性地位,电影语言也不等同于文字语言。在电影中,作为对白或画外音的语言在电影这门“视听艺术”中的重要性比之于文学这样的以文字语言为本位的艺术要弱得多。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曾认为印刷文字是维系作为一个民族的“想象的共同体”的重要媒介,“印刷语言是民族意识产生的基础”,但自从电影产生以来,电影毫无疑问也加入到这一建构“想象的共同体”的过程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电影不是以文字语言、印刷语言的方式,而是以影像、符号的方式来发挥作用的。尤其是,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不少华语电影都有或隐或显的全球传播和国际票房的诉求,实际上部分华语电影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华语地区(即或目前国际影响力、海外票房不佳,但这也是一个华人电影人的强烈的“中国梦”),而一旦发行到了海外,讲不讲中文对于非华人观众和不少不懂汉语的华人观众还很重要吗?他们难道不是通过视觉语言以及翻译的英文或当地语言来感知中华文化的?从某种角度看,作为一种“世界语”的电影是以影像的方式对原来蕴含于语言文学、美术、音乐、戏剧戏曲、舞蹈等艺术门类中的艺术精神、意蕴、伦理观、价值观等进行影像化表现的现代大众媒介。现代传播学认为,在一种民族文化向另一种异质文化的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形、磨损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折扣”(culture discount,也有译成“文化贴现”)。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传播也会与此相似:电影是一种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从经典、高雅文化通过影像向通俗、大众文化的转换必然会有变异、磨损,甚至文化的扭曲、变形和新的混杂性的文化的重构和创生。

    相关热词搜索: 多元性 华语 流动 生产 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