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中国汉字书法八要诀

    时间:2021-02-05 08:03:2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中国汉字书法的发生、发展与演变

    中国书法是随着汉字的产生、发展而来的,汉字是书法的基础,书法是汉字的完美表现形式。是我国独有特色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宝藏。什么是中国汉字书法呢?从字面上看,古代“书”字是由“聿”和“曰”两部分组成的,“聿”乃笔之意,指书写工具。“曰”字古汉语作讲话解。组合起来,“书”就是人用笔来说话,也就是写的意思。“法”是指方法和法则。因此,“书法”最初是指书写的方法与法则。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汉字的书写体例也逐步地发生着变化,产生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书法已具备了独立的审美功能,完全摆脱了汉字基本的记事功能,而转向抒情达意,成为表达创作者情感世界的物化表象,一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抽象的线条美学的专用名词。

    在古代中国的美学思想中,汉字书法所表达的情绪因素远不止于其抽象美的形式——用笔、结体、意态、风神等等这些书法自身外在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汉字书法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力量。“书如其人”,书法家人格品质的崇高卑下,直接通过其书法作品得以展现。

    中国汉字书法的书体演化是在漫长的文字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一)苍茂古朴的篆书。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是指小篆前的所有书体,包括甲骨文、金文和籀文,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系统化的成熟文字。最初发现于殷墟安阳,是一些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用于记载占卜、祭祀活动的文字。艺术上,这些文字以刀代笔,线条方折有力,已具备了抽象、简洁的汉字书法结构和意趣,具有一种撩人遐想的天然古拙之美。甲骨文的书风,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早期严正宽厚、沉着雄放;中期自然生姿、纵肆疏朗;晚期工整严肃、契刻精丽。甲骨文的产生、发展为我国汉字书法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金文,又称“钟鼎文”。大都镌铸在钟、鼎、盘等青铜器上,战国前称铜为金,故名“金文”。“金文”始于商代前期,盛于西周,延续至春秋战国。“金文”有阴文和阳文两种铸法。前者叫“款”后者叫“识”。金文比甲骨文用笔显得厚朴而少有尖锐劲利之感。晚期金文字形以长取势、遒劲苍健,字体结构更有规律性,为后世石鼓文和秦小篆奠定了用笔和结字基础。金文存世名作有《大盂鼎》、《大克鼎》、《虢季子白盘》、《敬氏盘》、《毛公鼎》等。籀文也称籀书,传说周文王时因史籀编《史籀篇》而得名。许慎《说文解字》收录的223字和唐代发现于宝鸡的战国时秦国刻在10个鼓形墩上的文字,即石鼓文。因其文字所载为秦国国君田猎、游乐的情况,故又称“碣”。它是目前我国存世最早的石刻。

    石鼓文笔法继承了甲骨文、金文的挺拔凝重风格,划如屈铁,线条饱满圆厚,中锋用笔粗细匀称,出笔入笔,藏头护尾,沉着含蓄,用笔、结体更加线条化和规范。使汉字书法艺术创作第一次从不自觉的天然状态进入理性的空间塑造阶段,对后世书法的审美意向和篆刻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小篆是由籀文演变而来的。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始皇命李斯等人对各国文字进行整理改革,颁行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是为小篆。小篆同大篆相比,具有定型化、符号化的特征。异体字减少,书写更加规律,结体讲究对称、均匀。在行文格式上,确定了从右向左的规则,对后世汉字书写产生了长时间的影响。秦小篆今尚存《泰山》、《琅琊》残石上的几个字。历代书法家以小篆著称者不在少数,如唐代的李阳冰,有石刻《三坟记》、《城隍庙碑》等,五代徐铉及《篆书千字文残卷》等。到了明清,更有李东阳、王澍、邓石如、吴让之等名家辈出。

    (二)扁长舒展的隶书。隶书是由小篆演化而成的,传为秦代小史程邈损益小篆而创制,因其有助于地位低微,识篆不易的吏役书写,故名“隶书”。“隶书”产生于秦统一六国前一百年,成熟于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中期后,隶书的发展风格各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隶书”的产生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文字学所称的“隶变”,就是指隶书取代了篆书的变化。它标志着古汉字书体的结束和今汉字书体的开端。这是因为隶书的组成结构在形体上一改篆书单一的线条造型而代之以由几种不同的点画形态,成为组成文字的基本元素,使汉字书法体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隶书有古隶与今隶之分。古隶是指汉以前隶书,又称“草隶”,是介于篆隶之间的过渡性书体,字形较方,少有波折,在结构用笔上都未脱篆书的痕迹。今隶是指汉及其后的隶书,亦称“汉隶”、“八分书”。它打破了小篆的长条形结构,以取扁方横势为其基本结构特征,用笔舒展自如,蚕头燕尾的用笔和挑法使隶书有较强的动感,节奏明快。布局的分布,字距大于行距,更加强化了左右开张之势。同时,隶书比较平直的笔画使书写大为便捷。汉隶碑刻流传至今的精品不下百种,最具代表性的有《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石门颂》、《西岳华山庙碑》、《孔庙碑》等,蔚为大观。

    (三)变化无穷的草书。草书是一种快写的汉子书体,东汉赵壹指出草书是“删难省繁、损复为草”。草书分章草和今草两种。

    章草是带有隶书特点的草书。它结构平正,点画隶意明显,字与字之间未出现萦带现象,其最大特色是笔画间的牵连笔势。章草是书苑中的一朵奇葩。代表人物主要有魏晋时的杜度、韦诞、皇象、钟会、陆机,明朝宋克,现代郑涌等。

    今草起源于汉代中叶,传为东汉张芝所创。今草的特点是“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它比章草更加笔势圆动,点画字间体态连绵、恣肆放纵。历代今草名品甚众、书家辈出。有晋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献之《鸭头丸帖》,唐孙过庭《书谱》、张旭《肚痛帖》、怀素《自序帖》,宋黄庭坚《李太白忆旧游诗》,元鲜于枢《韩愈石鼓歌》,清王铎《草书学大帖》、傅山《草书孟浩然诗》等,现代的于右任、毛泽东、林散之等,各有佳趣。

    (四)端庄严正的楷书。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人们用它取代隶书而作为汉字书写的楷模,故称“楷书”。楷书的特点是字形方块化,笔画横平竖直,一丝不苟,“字体端正、用笔合法”,完成了汉字由象形向表意的过渡。

    楷书始于汉末,发展于六朝,鼎盛于唐代。六朝楷书言之“魏碑”,用笔方正便利,体格雄健朴实。代表作有《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龙藏寺碑》、《郑文公碑》等等。唐代楷书代表着中国汉字楷书的最高成就,结体平正严整,用笔方圆结合,以中锋、藏锋为基本运笔方法,字态更加含蓄深沉。存世作品众多,流派纷呈,风格各异。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有虞世南《夫子庙堂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李邕《法华寺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等,都对后世汉字书法楷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五)潇洒流利的行书。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唐代张怀瓘说:“不真不草,是曰行书”。原认为是东汉刘德升所创,事实证明,早于刘德升的崔瑗等人已有成熟的汉字行书作品了。汉字行书最突出的特点是:既有楷书的体势、点画,又具草书简便书写的快捷,形体变化灵活自由,易于辨认,因之为历代书家喜爱。东晋王羲之因行书《兰亭序》而被誉为“天下第一”书圣的。行书的主要代表作品还有东晋王殉《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唐李邕《麓山寺碑》、欧阳询《卜商读书帖》、颜真卿《祭侄稿》、柳公权《蒙诏帖》、李白《上阳台帖》、杜牧《张好好诗》,五代李建中《土母帖》,宋苏轼《黄州寒食帖》、黄庭坚《松风阁诗》、米芾《蜀素帖》、蔡襄《自书诗札》,元赵孟頫《归去来辞》、鲜于枢《苏轼海棠诗》,明文征明《赤壁赋》、董其昌《琵琶行》等,还有清代的翁方纲、刘墉、何绍基、赵之谦,现代的邓散木、沈尹默、郭沫若等人擅长行书,并有大量作品行世。

    二、中国汉字书写“八要诀”

    我国汉字书法的学习看似简单,但中国书法是节奏化的自然,表达着对深一层的生命形象的构思,是反映生命的艺术。因此,离开了对书写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缺乏正确有效的训练方法,是很难学好中国书法的。下面就我几十年学习汉字书法的经验体会作一简单的介绍,简称之:“中国汉字书写八要诀”。

    (一)执笔要指实掌虚。笔管应放在食指第一个指节的节弯里,中指指尖紧贴食指第一节,在笔管前面朝身体方向钩,拇指第一指节在笔管左面往右贴,拇指第一节与食指第一节握住笔杆形成一个圆形,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为钩押方,拇指第一节为顶抵方,十个指头的力全部用在笔杆上,这样,就能使全身之力通过臂力一腕力一指力,集中在笔尖上。写出的字苍劲有力、运腕灵动自如。而传统的执笔方法是食指和中指与无名指和小指紧扣笔管之势。拇指右贴笔管左面,这样,笔管是握紧了,但五指的力度则分散了,根本无法形成合力。所以,我在执笔方法上大胆反传统,创立了新的指实掌虚执笔法。凡按此法执笔习字者,事半功倍,效果很好。

    (二)造帖要适合本意。要学习中国汉字书法,必须有一个好蓝本,即字帖。选学谁的字帖好?我认为要从本人爱好和意愿出发。假如你喜欢颜字,逼迫你去学柳字,捆绑的夫妻无恩爱。所以,我觉得选学谁的字体好?要从个人实际出发,自己喜好谁的就选学谁的。只有贴近实际才能贴近生活,也方能产生和培养兴趣。

    (三)临摹要心、眼、手三主到位。汉字书法临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临摹从何人手?有的主张先篆、隶后楷、行、草,有的主张先楷书而后隶、篆。而从实际出发,应该是从楷书人手,练写一定程度后再学习行、草、隶、篆。

    临摹分二步走:第一步是对临,即把选定的字帖摆在桌面上直接对临,也可以用描红的办法先勾后填,待熟悉字的点画结构后再对临。第二步是背临,当你对临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把字帖收起来,凭自己的记忆默写字形,然后再和字帖对照,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临摹是一个扎扎实实的学习过程,必须心、眼、手三主到位,即要专心读帖,用心钻研帖,细心观察帖,灵心把握帖,倾心关注帖,临摹时要心到、眼到、手到,多想、多看、多体察、多琢磨、多专注。决不能敷衍。同时,临摹时既不能搞流水作业,不断换字,见异思迁,朝秦暮楚,反复换帖,更不能矜奇求异,专挑生僻、残损或字形古怪的字帖,结果误人歧途,枉费精力,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四)运笔要凌空悬腕。运笔方式十分重要,必须把握好。所谓凌空就是手腕要悬空起来,不能挨着书写载体,只有这样才能运筹帷幄。如果手腕紧贴着书写载体,就无法施展开来,特别是写大字,不仅要凌空悬腕,而且要悬肘,即整个手臂离开桌面站着书写。只有让手腕离开桌面,使之悬空才能运转自如。所以,运笔的开始,首先要练习悬腕。初学者不习惯悬腕,一定要下苦功夫练习,练习的方法有三:一是在空闲时手握笔管或筷子,悬腕在桌面上画圈,时间一长就自然了。二是写字时把左手平覆在桌面上,右手腕搁在左手背上写,练一段时间后,抽出左手,右手自然能稳定了。三是站着写,写大字,挺胸悬腕。学习汉字书法要从学写大字人手,用大笔写大字,大字写好了,框架结构就稳了。

    (五)书写要把握重心。把握重心,关键要把握运笔的方法(即笔法),这是汉字书写练习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古人云“力透纸背”,就是针对笔法而言的。笔法的要诀,简言之就是“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意思是说无论点、横、竖、撇、捺任何笔画,都要有去有来,不能只去不回。换句话说,汉字毛笔书法中的每一个笔画都要“逆笔回锋”,即起笔时笔锋逆入,收笔时笔锋回收。使笔锋藏于笔肚中,笔心始终在点画中行,保持中锋用笔,这样写出来的字就不会浮在纸面上,而是笔锋踏实,用墨到家,力透纸背。

    这里要突出讲一下汉字毛笔书法的重心问题。我国汉字是方块字,一般比例,宽是长的三分之二,书写时如何掌握它的重心很重要。不少人的字在桌面上很好看,而一旦上了墙壁就东倒西歪,为什么?就是字的重心不稳。我们在书写楷书和行书时,应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重心要略高”,根据这个基本原则,你在书写时对上紧下松的字,上松下紧的字,上繁下简的字,上简下繁的字,左繁右简的字,左简右繁的字如何布局心中要有数。只有这样写出来的字挂上墙后稳重、美观、大方,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隶书和狂草可以例外。我们在学习汉字书法时,一定要把“重心”学放在首位,多琢磨、多研习,日久天长,自然天成。

    (六)继承与创新要紧密结合。书法创作,继承是根,创新是本,不继承传统书法则是无根之木。不创新,书法则没有生命力,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发展。作为中国书法,所以能历经数千载而不衰,主要是它在不断地“应时而替”的创新。中国汉字书法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的历史。

    中国汉字书法,从象形文字到篆书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演变时期,秦之后,逐兴隶书,结束了篆书匀描线条的用笔方法,使毛笔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特长得到了新的发挥,初则“随时从宜,靡有常制”(卫恒《四体书势》),用笔修短、粗细、起倒,纯任自然。后来,在此基础上经过总结提高,立成规矩,方有提按、转折等笔法,使书法逐渐形成一门有法可依的艺术,这是我国汉字书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进步。汉末至魏晋,楷书初兴,行草也逐渐风行,王羲之、王献之为此树立了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唐朝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器、闻鼓吹,见担夫争道等等一系列生活现象中受到启示,对汉字书写的传统笔法作了大胆的革新尝试,他在今草的基础上,“始弘八法,次演王势,更备九用,则万事无不皆于此”(唐朝方明《援笔要读》),新辟出狂草之路,“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前所未有,堪称“神妙”,被人们誉为“草圣”。狂颠怀素对张旭仰慕之至,但他却不被师辈的杰出成就所震慑,敢于以“狂”继“颠”,创汉字书法连绵草新姿。他以“狂”传神,以“怪”得韵,那种前无古人的豪迈气概,痛快淋漓的创新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朝的苏东坡,敢于“老夫聊发少年狂”,遣兴纵笔,随意所至,或运笔姿,作书丰满豪放,或点画长枪大戟,得字体势舒展。创中国汉字书法第三行书,作品流传千古,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敢于发狂创新,独擎一帜,别具风格的结果。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作书融楷、隶、行于一体,奇态百出,人称“乱石铺街”体。因其极具独创性,格外令人倾倒。

    颜真卿立意绝去隶意,创造出了完整的楷书笔法,在我国汉字书法发展史上,树立了继王羲之之后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证明,中国汉字书法艺术的魅力和生命力在于独创性和富于个性。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死追某家的书法风格,以追“象”为终极理想,不求“形神兼备”。他们不懂得“形”是汉字书法的躯干,是外在的可见的感性的东西,“神”是汉字书法的灵魂,是内在的抽象的理性的东西,“形”靠“神”主宰,“神”以“形”为依托,只有“形”“神”统一,水乳交融,方成大作。如果只求“形”似,不求“神”通,那么必定是人而不能出,更不能由神韵的必然王国到达创新的自由王国。另一种是立意博采众长,把各家书法风采融为己有,通过自身的嫁接、杂交、传承、变异,就是说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熔炼出一种体现时代风貌的新书体。名重巴蜀的现代汉字书法家刘孟伉先生把继承与创新概括为“一收一放”。“收”是指对碑帖的研读临习,是继承传统,“放”指放胆创新。“收”是为了“放”,在“放”的指导下“收”,才易于深入,融会贯通,集各家于一体。在“收”的基础上“放”,才能从心所欲而不越矩,始终坚持以汉字为依凭原则,在正确的美学思想指导下,采用合理的手法,遵循正确的途径,法我为用,因意变化,从“必然”进入“自由”,充分写出自己的个性来。袁牧先生在《随园诗话》中写道“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深刻地阐明了汉字书法继承与创新的基本原则。当今有的书法家违背这个基本原则,只讲“放”,不讲“收”,随心所欲搞所谓的“创新”,结果字不像字,画又不像画,违背了中国汉字书法线条美的本源。

    (七)学遍百家要学透一家。学透一家是奠基,把握汉字书法规范和基本法则。学遍百家是搭建高楼,取众长,纵览和把握全局。中国汉字书法独具中国特色,是国际艺术舞台的“中国队”,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气质、风格和神韵,具有中国独特的气派和独特的风貌,是世界上其他任何艺术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学透一家,首先,要学习中国汉字独特的构成特征。中国汉字是象形的,有形象的,这种象形的本身具备了人格的象征和艺术构成的基础;其次,要把握汉字“形、声、义”三者兼而有之的突出特点,从而与老师的书作情景交融,心声相印,自己书写起来,仿佛见到一个呼之欲出的潜在的生命象征,给自己以开拓形象思维和追念遐想的广阔天地。第三,要从一家中学会和掌握中国汉字书法的独立性以及特殊的艺术手法。中国汉字书法,它依凭汉字,而又超越汉字本身,它是借助汉字内容来再现客观、表现审美理想。它既不同于绘画,也不同于音乐,更不同于哲学。它是在一整套严格的用笔、运笔理论指导下,运用富有力度、节奏、粗细、快慢、浓淡的表现手法和带有强烈主观情调的线条,创造出既不违背汉字造型规律,但又打破造型格局的全新的书体结构和书法的章法。学透一家就是夯实这些基础,然后,学遍百家,博采众长,全面升华自己汉字书法的艺术品位,成为名符其实的书法家。

    (八)章法布局要道法自然。汉字书法创作要讲究章法,楷、行、隶、草、篆五体各有其内在的书写规律和要求。只有将人类真善的心灵,化作制成美的艺术形象,构筑起原生态的精神产品,服务民众,贡献社会,才能形成欢快的心理效益和深广的社会效益。

    我们在书作时讲章法,就是要由文“心”而造作的化态,进而衍生的物品,即书作,不只是书者自身知识、潜能、创造精神和人格魅力、格调的全方位凸现,而且通过书者用笔的抑扬顿挫,用墨的气韵律动,以及点画结构的和谐美,引发观赏者的欢乐感,激发观赏者的欣慰感,从而使大家在“无声之音”中获得“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道法自然的书作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有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心畅神怡”。我们的一幅完美的作品,它包括三个大的组成部分,一是书写的内容要反映时代的主旋律,健康向上,字距、行距布局合理,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是题款要得当。题款分上款和下款,上款一般低于主题第一行第一个字开笔,下款要低于上款一个字开笔。上款一般是作者赠予别人的话,下款是作者书写的时间、地点和作者姓名。三是钤印。题完款后要钤印,钤印有引首章,一般盖在第一行第一个字与第二个字之间;姓名章,一般姓和名各一枚,且阴阳搭配,姓和名二章钤时的距离一般应是相隔一枚章的空间。另外,书写作品时,一幅作品要求保持上齐下略齐,整幅作品的上头一定要齐整。我们所提倡的章法布局要道法自然,就是遵循中国汉字书法的基本规律去创作完成每一幅作品,不故意做作,不背离中国汉字书法美的基本因素。

    三、中国汉字书法的发展方向。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汉字书法是一门永不衰退的象形艺术,是世界上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它会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中国汉字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需求会越来越多,赏藏的品味会越来越浓。因此,对中国汉字书法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时代在召唤我们弘扬汉字书法,历史在期求我们全力传承中华民族汉字书法这支千古流芳的文脉。每一个有良知有责任心的中华炎黄子孙,都应勇敢地肩负起传承和发展汉字书法重任。当今,有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认为,现在科学发达了,用的是电脑,不用手提毛笔写字了,对汉字书法淡化了,宁愿玩电脑游戏,不愿提笔习字。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倾向。我们要大声疾呼唤醒这些人:目前孔子学院遍及世界各地,全世界已掀起学习中文的热潮,中文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世界的共同语言。据此,学好、练好、用好汉字是历史赋予的光荣责任。我们要继承汉字书法传统,但不囿于传统,要放胆创新,但不脱轨,要学习西方,但不能西化,努力让中国特色的汉字书法大放异彩,永远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

    相关热词搜索: 汉字 要诀 中国 书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