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中泰民间关系的演进:以隆都镇为视域的研究

    时间:2021-02-11 07:57: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基于泰国华侨华人的人口构成,中泰民间关系主要体现为在泰潮人与潮汕侨乡的天然联系;由于在泰潮人移民历史悠久、融入程度深、参政程度高,从而奠定了“中泰一家亲”的坚实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新移民断层及其对中泰民间关系的社会基础造成的严重影响,致使改革开放后侨乡与海外的关系逐渐由三代以内直系亲属之间的交往演变为三代以外直系亲属及旁系亲属的交往,老一代移民的回馈行为亦呈现出“黄昏之恋”的浓郁色彩。随着潮人第一代移民群在泰国的式微和在原乡影响力的下降,侨乡进入“断乳”后的转型发展期,潮泰关系逐渐为“走亲串友”式的新型民间关系所取代。新时期中泰两国均应加强对潮泰之间的官方友好交往、民间经贸活动和宗教文化交流的引导和支持,培育民间关系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中泰关系;华侨华人;隆都

    中图分类号:D6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13)03-0023-12

    广东省潮汕地区是中国著名侨乡。据估计,当今海外潮人多达1000余万(约占海外华人总数的1/4),与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所辖人口不相上下,其中以分布在泰国的为最多;而在泰国的730万华侨华人中,则有400余万原籍为潮汕地区,其中八成以上定居在曼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潮汕地区民众的对泰交往,实为中泰民间关系中最具代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

    基于此种认识,笔者尝试在回顾、总结中泰涉侨关系基本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撷取潮汕侨乡的个案素材,着重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泰民间关系的发展进行解读,并对施政方向提出建议。本文研究素材,主要来自笔者近期在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所做田野考察,隆都镇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西北部,距离市区15公里,北与潮州市潮安县官塘镇、磷溪镇毗邻。辖区地势平坦,面积34平方公里,有15个行政村(居)委会、38个自然村、46个经联社,人口7.4万,历史上为潮、澄、饶三县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隆都镇也是潮汕地区著名侨乡之一,全镇2010年有18631户,76393人,其中侨户数6018,侨眷数48956。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97236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东南亚各国,尤以泰国为最。 2011年8月,笔者与本校教师杨姝、熊燕军、李坚及部分历史专业的学生赴该镇进行以"潮汕侨乡的海外联系"为主题的田野考察,历时10天,走遍了15个行政村。此后笔者又多次前往该镇,并在曼谷接触到该镇部分乡贤,接触到大量涉及中泰民间交往的口述、文献资料及碑铭、建筑遗存。 辅之以相关地方志书、研究成果。

    一 “中泰一家亲”:关于潮泰融合的历史反思

    众所周知,中国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华工移民,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与此相联系,中国侨乡的形成时间大致在清末民初,而在上世纪20、30年代成型,它们大多数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著名的有广府侨乡、闽南侨乡、潮汕侨乡、客家侨乡和海南侨乡五大侨乡。其共同点是,海外侨民众多,分布广泛,为侨居地做出了很大贡献和牺牲;与海外华侨有着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海外华侨的深刻影响;海内外文化交流比较频繁,对侨乡与侨社均产生广泛的影响,等等。

    就潮汕侨乡而言,其海外移民似乎对泰王国情有独钟,并带来有别于其它侨乡的若干鲜明特色。

    特色一:延绵两个世纪的对泰移民传统。

    潮汕地区依山临海,自古以来便有舟楫之利,民众侨外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至唐宋时期的海商“住冬”,以及宋末勤王抗元、崖山兵败后大量潮籍将士逃亡南洋。明代,以林道乾为首的海上武装集团与朝廷为敌,失利后率部两千余人避居今泰国南部,被北大年国王招为“驸马”,乐不思蜀;其妹林姑娘南下寻兄、劝其回国未果,乃以死相谏,至今仍留下受人进香膜拜的坟冢和美丽凄婉的传说。

    不过,潮人大规模出洋侨居,还是始自清代乾隆十二年(1746年)。这一年,清廷海禁稍驰,潮人及福建人获准持照到暹罗贩运大米、木材。特别是郑王复国后,泰国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先后在湄南河两岸建都,吸引了大批来自潮州的能工巧匠。他们以自由劳动力的身份和善于经商的传统,利用当地市场经济的宽松有利环境从事各种商业贸易活动,获得了成功。伴随着“红头船”清制,福建出海民船船头一律涂青(绿)漆,粤船则着以红色,以示区别。据考,“红头船”一般长约30余米,宽10余米,有舱房若干层,分三桅和双桅。船头画大眼,冀能识水路。贸易的兴起,位于澄海的樟林渔港迅速发展为繁华的“粤东通洋总汇”,潮梅乃至闽西南先人多由此乘船“过番”谋生。距樟林港仅十余公里的隆都前埔,其村民许可均等人即于彼时“合伙租船往暹罗贩运大米,每年农历八、九月从樟林港扬帆出海,翌年春季才运载回归;碰到天时不利无法按时归棹,有的人看那里地缘好,便设法藏匿起来”,[1]28是为隆都最早侨泰的先民。此后零星过番或成批下海往暹罗谋生的隆都乡民渐多。如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后溪人金罗星乘红头船抵暹,创“宝记”号经营航运业、进出口贸易及土产,该商号现仍座落在曼谷吞府湄南河边,与黉利为近邻;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溪陈村沟头人陈少林因家贫“过番”去暹罗,一年后即开始有“番批”寄回家,其父母妻儿在村中引以为豪;咸丰四年(1854年),前埔黄厝堤段崩溃,洪水冲毁家园,灾民纷纷设法到暹罗,至清末时共达180人。[2]1据估计,从1782年至1868年,乘红头船移民暹罗的潮人即达150万人之多。

    1867年汕头港轮船开航后,前往国外更加便捷。同治十年(1871年),隆都前美村前溪人陈宣衣长子陈慈黉,从香港“乾泰隆”商行过海到暹京曼谷创办黉利行和火砻厂,专营暹米加工、运销和批发,并相继把事业扩展到南洋各地,将暹京黉利行与新加坡陈生利行(后改组为陈元利行)、香港乾泰隆行和汕头黉利栈连成一体,生意火爆,富甲南洋,促成前美村人相继去“过番”,很多人侨居暹罗。

    据估计,从汕头开埠到辛亥革命,潮汕移民海外人数大增,约有294万人出洋谋生,其中含有大量的猪仔华工。民国时期,中国政府严禁猪仔贸易,但向海外的自由移民在潮汕地区仍然得以持续进行,他们大多前往泰国。与此相关的是,潮汕地区迅速成为与海外潮人联系密切的著名侨乡。

    相关热词搜索: 视域 演进 中泰 民间 关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