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文化大视野下的文献整理与文本研读——陈庆浩研究员访谈录

    时间:2021-02-27 07:56: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陈庆浩先生,祖籍广东澄海,1941年生于香港,1978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东方学博士学位,现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客座研究员。早年主要致力于《红楼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整理世界各地的汉文小说和汉文化整体研究,主持整理、编辑《古本小说丛刊》(41辑共205册)、《思无邪汇宝——明清艳情小说丛刊》(41册)、《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第1辑7册、第2辑5册)、《日本汉文小说丛刊》(第1辑5册)、《中国民间故事全集》(40册)、“中国域外汉文小说丛刊”(待出)等大型丛书。其代表性中文著作和论文有《红楼梦脂评研究》、《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推动汉文化的整体研究》、《八十回本〈石头记〉成书初考》、《一部佚失了三百多年的短篇小说集〈型世言〉的发现和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的展望》、《八十回本〈石头记〉成书再考》、《新发现的天主教基督教古本汉文小说》和《第一部翻译成西方文字的中国书——〈明心宝鉴〉》等。本刊特委托北京语言大学段江丽教授就有关学术问题采访陈庆浩先生,整理出此篇访谈录,以飨读者。

    段江丽 陈先生,我在以往的研究中,曾拜读过您关于《型世言》和《姑妄言》的研究著述,知道您不仅在国外发现了这两部重要的小说,还凭借广博扎实的学术功底,解决了小说史上一些久悬未决的问题,比如说,《幻影》、《三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别本)与《型世言》之间的关系问题。您对《姑妄言》的研究则直接启发、影响了我对该小说的判断和评价。我对您的这些研究成果印象深刻,非常敬佩。今天,有机会向您当面请教,感到非常荣幸。据了解,除了《型世言》与《姑妄言》之外,您对《红楼梦》、传教士小说、民间文学等领域都很有研究,尤其是您对域外汉文小说的整理,以及由汉文小说切入、推动汉文化整体研究的构想和思路,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次,趁您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邀请,前来中国做学术研究的机会,我受《文艺研究》杂志的委托,想请您把自己的学术经历、方法和经验等等介绍给读者。

    陈庆浩谢谢。我只能就我所知,回答您提出的问题,要是对大家有点用处,我会感到高兴。

    一、《红楼梦》研究:

    个人兴趣与学术热点的结合

    段江丽您上世纪60年代末在香港中文大学师从潘重规先生读硕士前,即开始了对《红楼梦》的研究,并主编《红楼梦研究专刊》,写了大量有关红学方面的文章,编写了《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后来在法国又完成了博士论文《脂砚斋评语研究》。《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最早于1972年在香港出版,后来分别在中国台湾、大陆出版,广受关注和好评,冯其庸先生在1987年大陆版的《序》中即誉之为“脂评之渊薮,红学之宝藏”。该书不仅如冯先生所云“于脂评收网罗一切之功”,而且在篇幅宏大的“导论”中对脂评资料来源、分类、批书人和批书情况等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还提出了使用脂评要注意批语分期等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可以说,这部著作已经成为今后研究脂评不可绕过的一座高峰。另外,您还曾两次撰写专文讨论《红楼梦》的成书问题,利用丰富的版本知识、脂评知识,从人物年龄、情节、贾府、大观园等几个方面对《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做了许多合情合理的探讨。拜读您的红学著作和论文,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这些都是坐冷板凳做出来的扎扎实实的学问,令人敬佩。首先,请谈谈您的红学研究情况。

    陈庆浩我最初走上学术之路,切入点是《红楼梦》。一方面是有兴趣,我很喜欢《红楼梦》;另一方面,当时《红楼梦》研究也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我发现参与研究的不仅有学者,还有社会各界人士如政治家等,这对学术史来说是个很好的个案。因为政治家研究《红楼梦》,其思路、思考方式也影响到社会,如毛泽东对《红楼梦》的思考方式就在他的政治实践中有体现。我的《红楼梦》研究,除了小说文本,主要还在研究脂评。走的路子与俞平伯先生一样,首先是要提供正确的资料,然后再进一步研究。脂评辑校工作到目前仍在继续做,具体的做法是对每一条脂评都进行校勘,并搜集相关的值得参考的研究成果放在注释中,供研究者参考,争取2008年出《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增订版。

    段江丽您这部著作在大陆的再版,对脂评以及《红楼梦》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都将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帮助,我本人就非常期待。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学术热点结合起来,应该是一件很幸运也很幸福的事。我注意到,您在接受刘倩博士的采访时,曾就上世纪90年代曾引起激烈争论的“脂评作伪”或者说“程前脂后”这一说法谈了自己的看法。这里,请您谈谈对索隐派红学的看法。

    陈庆浩索隐是《红楼梦》阅读的一个特殊的角度,是《红楼梦》研究的一大流派。而且,因为索隐派不断推出新的说法,也就不断引起新的关注,吸引了许许多多的“红迷”,对《红楼梦》的普及,也有它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指出,索隐和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是两回事。索隐一派的趣味主要在于好奇或者欣赏小说文本背后的“本事”,而清末民初的索隐派则是别有政治怀抱。严格地说,索隐与学术研究无关。

    段江丽据了解,您的导师潘重规先生曾于1959年在新加坡出版《红楼梦新解》,提出《红楼梦》是一部“汉族志士用隐语写隐痛隐事的隐书”,其创作目的是反清复明;还认为,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明末清初一位隐姓埋名的遗民志士。可以说,潘先生是蔡元培先生之后索隐派红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冒昧地请问,您当时同意潘先生的这些观点吗?再有,索隐红学目前在国内仍大有市场,不知海外汉学界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能否谈谈您个人对过去两年曾经热闹一时的“秦学”的看法?刘心武先生说,他的“秦学”曾得到夏志清、余英时等著名汉学家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并以余先生信函为证。不知您是否对夏先生、余先生的态度和观点有所了解?

    陈庆浩我不赞同潘公的反清复明说,潘公也很清楚我的想法。我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严谨的学者,潘公并没有因为索隐而影响到他在版本考证方面的成就,也并没有用他自己的观点来约束学生们的研究。至于刘心武先生,他以《红楼》故事为素材创作小说,我们没有必要反对,但他也没有必要一定把自己的那一套说成是学术研究。索隐与学术研究,本来是两种思路。问题是,目前做索隐的人都将自己说成是学术研究,这样一来,就将两者混为一谈,把本来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对于索隐派,梅节先生有“龙门红学”的说法,比较贴切。至于余英时先生写给刘心武先生的信札,我个人认为,不过是文人之间的客套话,不必认真,也不必深求。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对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判断,我们要有客观科学的态度,同时也离不开常识。

    段江丽谢谢您的坦诚。

    二、《型世言》与《姑妄言》研究:

    专家的“看见”

    段江丽大陆的学者对您的了解,很多都源于您对《型世言》的发现、介绍和研究。请您谈谈《型世言》的发现过程以及研究情况。

    陈庆浩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世界各地搜集汉文文献。1987年,与台湾的王国良教授一起去韩国搜集资料,得到韩国学术界的配合和支持。我还在他们的东方比较文学会上作过演讲,也谈到了汉文化整体研究尤其是汉文小说编纂问题。在韩国学界的支持下,我们到很多图书馆搜集资料,奎章阁是重要地方之一。我在奎章阁的目录上看到了《型世言》,调出来一看,发现是一部当年仍未被注意到的明末短篇小说集。离开韩国之后,在崔溶澈教授的大力帮助之下得到了复印件。后来有学者问到,当时为什么没有马上向学界公开,我正好借此机会做一个解释。当时拿到的《型世言》,没头没脑,没有序没有回目,也没有图。后来,通过对《幻影》、《三刻拍案惊奇》等小说,顺藤摸瓜,仔细比对,才弄清楚一些基本问题,包括《二刻拍案惊奇》(别本)的17页共34面插图中有14页28面原是《型世言》的插图。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之后,才于1992年在台湾正式出版这部小说,并附上我写的《一部佚失了四百多年的短篇小说集〈型世言〉的发现和研究》一文作为“导言”,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这部小说的发现和研究情况,给学界提供研究的方便。文中的“四百多年”应该改正为“三百多年”。

    相关热词搜索: 研读 研究员 文献 访谈录 大视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