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音乐意境表达

    时间:2021-03-09 07:58: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通过从声乐演唱艺术的美声演唱风格为主、并对民族演唱风格、流行演唱风格和原生态演唱风格分别描述音乐意境美,突出表现声乐演唱艺术的丰富多彩的艺术美。其中以多部声乐作品为例,证明每种声乐演唱风格的表达效果及作用。从流行歌曲美声化、民族化,美声歌曲民族化,民族歌曲美声化等现象中揭示了声乐演唱艺术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声乐演唱艺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声乐演唱;意境表达;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10-01

    一、声乐演唱中的音乐意境表达

    意境的“意”是主观联想,意境之“境”是客观存在,意境是人与自然的结合,虚与实的穿插。声乐演唱中的音乐意境主要是通过“实”的歌词和人的情感用过联想产生。声乐演唱艺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依靠感觉和听觉来体会音乐意境。不同风格的声乐演唱都有其妙不可言的音乐意境美。

    1.美声演唱风格的意境美。美声唱法是以音色优美,富于变化;声部区分严格,重视音区的和谐统一;发声方法科学,音量的可塑性大;气声一致,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为其特点。现在所说的美声唱法是以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尤其是以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体的演唱风格。演唱风格刚柔兼备,既有独立性、又具有丰富性、既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塑性的特征。例如,选自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木偶之歌》,是美声唱法中花腔女高音作品的代表作。其音域比一般女高音要高,就像笛子的声音一样轻快灵巧、表现丰富,演唱过程呈现奢华性和装饰性,以最为饱满的情绪抒发情感。

    2.民族演唱风格的意境美。民族演唱表现的是各民族的性格特征,精神风貌,字音语调、旋律特征的演唱风格。例如,内蒙民歌旋律悠长而舒展,节奏奔放自由,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豪爽奔放的性格和草原的辽阔;藏族歌曲则质朴细腻,节奏整齐;维吾尔族民歌则在委婉深情的旋律中彰显强烈的节奏感;苗族瑶歌古朴深厚,鄂伦春族民歌粗犷有力。我国北方的民歌粗犷奔放,旋律刚健流畅。

    3.流行演唱风格的意境美。流行演唱,也叫通俗唱法,是在歌唱方法、音色、个人风格表现上没有硬性规定的要求,具有推陈出新和彰显个性的艺术特点。它的曲调简练、歌词口语化、演唱自由,可以是微弱的气声、高亢激扬的呐喊、疲惫的嘶哑低音,也可以表达爱情的甜美,或者抒发心灵的伤痛等等。歌词往往都接近生活语言,最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和理解。此外,流行唱法可以根据演唱者的风格借鉴和吸收其他艺术形式或演唱方法,例如刘欢、韩红的演唱作品中分别借鉴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不仅得到更多听众的认同,也让流行歌曲有了创新和独特风格的艺术形式。

    4.原生态演唱风格的意境美。原生态演唱是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自古就有的,不断传承的民间的独特演唱形式,具有纯净、朴实、亲切、自然的演唱风格。例如,我国河套及周边地区的爬山调、陕北、陕西地区的信天游等都属于原生态演唱风格。通过以各民族各地区民族语言为基础,声音接地气、追求质朴、自然大方。原生态演唱的整体风格流畅自由,无刻意性,是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声乐艺术风格,它能弥补人们对原生态生活的向往和享受精神世界的纯粹与简单。

    二、声乐演唱艺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随着精神文明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声乐演唱艺术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现象,开始多元化、兼容性发展,出现了各种唱法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新趋势。面对声乐演唱的新形势,既有进步又有缺失,需要人们积极探索新的发展和努力方向才会让声乐演唱艺术不被淘汰,永远散发魅力。

    1.声乐演唱艺术的现状和建议。目前,声乐演唱艺术中,各种唱法和歌曲的演唱越来越多的融合,相互借鉴已成为普遍现象。例如,交响乐队与流行歌手组合出现,而一些流行歌曲也被改编成了美声和民族唱法展现在听众面前。如廖昌永演唱的《菊花台》;吴碧霞演唱的《橄榄树》等。还有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相互借鉴翻唱。如阎维文演唱的《举杯吧朋友》;常思思演唱的《春天的芭蕾》;殷秀梅演唱的《我爱你,塞北的雪》。以上各种声乐作品的不断翻新和尝试,给声乐演唱艺术增添了新的形式和活力,也使得传统唱法之间的界限不再那么清晰了。这种现象的出现,要求声乐演唱艺术今后要有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2.声乐演唱艺术今后的发展及努力方向。在新形势下的声乐艺术发展中,中国声乐演唱已经在传承民族声乐特点和精髓的基础上,不断“拿来”西方美声唱法中优秀的科学技巧和开放思维,开始新的生命力,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科学的中国民族声乐体系。这种唱法既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情,又不失国际范,可以出现在各种演出场合满足多种演唱范围,同时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是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必须做好接纳多元文化的准备,广泛接触和学习不同风格的作品。

    歌唱者面对于此,首先要学会适应新形势,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应对。其次,要求演唱者要同时掌握各种风格作品的演唱技巧,用多元化的技巧去学习一切优秀的东西。就是说可以根据现实情况要求,面对同一部作品可以演唱多种风格或者很好的将多种风格有机结合,提高表现力。声乐的发展,已不再是生理加上技巧的结合体,而是把生理、技巧和心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创作新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胡郁青.中外声乐发展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潘乃宪.声乐探索之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相关热词搜索: 声乐 浅谈 意境 表达 演唱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