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时间:2021-03-26 08:14: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甘南地处甘肃南部,古为雍州之地,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500多种,是甘南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精神文化,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是维系国家、民族团结的基础。甘南州委十一届二次全委会通过了《关于实施文化撑州战略建设文化甘南的意见》,科学提出了实施“文化撑州”战略、建设“文化甘南”的思路,为建设文化甘南乃至文化大省、文化强国注入了强劲活力,带来了蓬勃生机。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丝绸之路文化经济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已经刻不容缓,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普遍推开,其中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内容之一。

    一、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古属雍州之地,历史灿烂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纯朴。甘南藏族自治州属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中国的西南部、甘肃省南部,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东与定西、陇南两地区毗邻,南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交界,西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靠臨夏回族自治州,全州国土总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下辖玛曲、碌曲、夏河、临潭、卓尼、迭部、舟曲、合作7县1市,州内现有藏族、汉族、回族、土族、蒙古族等24个民族,总人口73万,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因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藏汉文化交汇融合的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绚丽灿烂的民俗风情、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数量众多的历史遗存、美轮美奂的生态环境,使甘南成为安多藏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成为承接卫藏、连接安多、辐射蒙康、沟通中原的文化枢纽,起到了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作用。

    甘南从久远历史深处缓缓走向现代文明,完整地积淀和保存了藏民族传统游牧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形成了藏、汉、佛、儒、伊斯兰文化兼容并蓄、互相辉映的独特的区域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甘南全面实施“文化撑州”战略、着力推进“文化甘南”、文化大省乃至文化强国建设,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与数量

    1、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

    根据已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甘肃省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南州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为10大类,分别是: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2、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

    (1)国家级保护名录8项。分别是甘南“南木特”藏戏、甘南藏医药、甘南藏族唐卡、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卓尼巴郎鼓舞、卓尼洮砚制作技艺、舟曲多地舞和甘南藏族民歌。

    (2)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分别是:甘南州插箭节、迭部尕巴舞、甘南锅庄舞、临潭新城“花儿”会、夏河金属饰品制作技艺、甘南“则肉”演唱、舟曲博峪采花节、临潭“万人扯绳”赛、玛曲藏族民间弹唱、舟曲织锦带、舟曲巴寨朝水节、舟曲摆阵舞、夏河擦擦佛像印版制作技艺、甘南藏族服饰、甘南藏族婚礼、迭部踏板房制作技艺、舟曲东山转灯、卓尼木雕、格萨尔说唱、哈欠木、拉卜楞民间舞、毛兰木法会、甘南民间故事、甘南民间谚语、玛曲牛角琴演奏技艺、舟曲天干吉祥节、卓尼土族民歌、夏河县香浪节、舟曲正月十九迎婆婆、卓尼藏族服饰,其中还包括已晋身为国家级的8项名录。

    (3)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1项。包括藏族神话故事、藏族民间故事、迭部苯教僧乐、口弦演奏技艺、尕巴舞、酥油花、木雕、藏式建筑技艺、榻板房制作技艺、青稞酿酒工艺等211项,其中部分晋升为省级保护项目。

    (4)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18项。包括勒、僧乐、壁画、灯笼裤、谜语、歌谣、祝词、迭部方言、民歌(酒歌、山歌、情歌、劳动号子)、器乐(鹰笛、口弦乐、唢呐、啰、鼓、钵)、琼琼等518项,其中部分晋升为州级保护项目。

    (二)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1、民族精神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也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既需要各部门团结协作又需要确定各自的职能、履行相关的责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精神家园的维护、和谐文化的建设,关系到民族文化身份和国家文化主权的维护,关系到人类文化多样性及其可持续性的发展。

    2、群众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的文化,它的价值不单体现在传承人创作的作品,更在于传承人所拥有的技艺技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间,生存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没有任何文化形式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3、不可再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是人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失去了传承和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复存在。所有的古老的传统包括我们的民俗,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都是弱势文化,不进行生产性保护、创新性传承,非遗就会消亡。正因为非遗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保护非遗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保护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现状

    (一)甘南州开展了非遗普查工作

    甘南州政府组织开展对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普查,通过普查,确定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别和形态、蕴藏情况、传承范围、传统脉络、衍变情况以及采集历史。发现承载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而又独具天才的讲述者、传承者、表演者,从他们的讲述或表演中记录,采集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二)建立了四级保护名录体系

    在调查、普查的基础上,用文学、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甘南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初步建立了8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38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211项州级保护名录、518项縣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按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制度。

    (三)非遗传承人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目前,全州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4名。这些代表性传承人大多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保护非遗技艺及艺术,甘南藏族唐卡、甘南藏药、南木特藏戏、舟曲织锦带、青稞酿酒技艺等一大批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同时是文化产业蓬勃兴起,繁荣了文化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

    甘南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制度评审标准,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对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进行说明;对未来十年的保护目标、措施、步骤和管理机制等进行说明,使申报工作顺利通过,达到保护的目标。

    三、甘南州非遗传承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

    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性没有正确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未得到充分认可和尊重。州县市文化部门只是在“世界遗产日”进行了展览和宣传,全州仅仅举办了两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未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和传播形式,没有制作和持续展播形象生动的公益广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不到位,各级各类学校未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成地方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在学生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不够,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没有激发出来。

    (二)传承人青黄不接

    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大多数只有1名代表性传承人,州级、县级非遗保护项目基本没有代表性传承人,非遗项目传承人面临断代现实危险,情况十分严重。同时,一些老艺人由于生活窘迫、健康状况不佳、文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基本不从事非遗保护活动,甚至出现了“艺随人亡”的不良现象。加之社会进步快、经济收入低等原因,青壮年都不愿从事非遗活动,导致非遗传承人队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三)保护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甘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非遗保护经费严重不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只有1万元补助资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只有5000元补助资金,州级、县级非遗传承人没有补助资金。因此,要切实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将其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优惠政策。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投入机制。通过多措并举、拓宽渠道,切实解决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四)基层专职保护队伍不健全

    由于主观上思想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客观上受到编制、专项资金、工作经费的影响,导致专职保护队伍不健全,个别县市甚至没有设立专职保护人员,工作都由兼职人员承担,因此影响了非遗的保护、传承。从长远发展和常态保护的角度出发,要积极争取、及时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充实保护工作人员,真正建立起专门的保护工作机构和一支稳定的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保护工作队伍。

    (五)重申报、轻保护

    申报是一个过程,其目的是通过申报推动和落实具体保护措施,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意识,申报的过程就是提升人们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意识的过程。但事实上出现了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有两种表现:一是申报前期普查调研做得不扎实,对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资源没有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而更关心的是有多少项目能进入更高一级的名录,把进入名录看成终极目标。这种状况已经背离了抢救保护文化遗产的宗旨,对保护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另一种现象是一些县(市)看重的是申报成功带来的名声,关注的是如何以此去获取利益,把文化保护行为变成商业经济活动,没有理清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片面追求经济价值,在没有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开发,就可能会造成开发一个破坏一个的恶果。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将会给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的保存带来很大破坏性,不仅达不到保护的目的,甚至会加速文化遗产的消亡。

    四、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对策

    甘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

    (一)加大普查力度,建立数字档案

    州县市政府要组织开展对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普查,掌握本地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手段,对甘南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出台文化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的认定工作、评审标准相关规定,对甘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实行分级保护制度。通过构建强大的网络数字资源库,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手段,资源共享,使浏览者跨越地域限制,坐在家里就能受到非物质文化的熏陶。同时为研究者提供便利,通过搜索引擎轻松查阅相关资料,不仅提高了研究效率,而且节约研究成本,拓展保护思路,有利于整体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水平。

    (二)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我们对传承人应从经济帮助、社会保障与精神关怀三方面落实具体的保护措施,让传承人有宽松的创作环境,有传承文化的自觉意愿,这是我们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1、经济生活保障

    政府应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好方法向传承人提供生活补助。定期的生活补助对多数传承人来说十分必要。同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传承人授予名誉称号,助力传承人的作品成为收藏市场的宠儿,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生活保障。

    2、社会声望评价与社会福利保障

    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声望与社会地位,为其提供相关社会保障。应对传承人健全相關保障制度,为他们购买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服务,主管部门也应该督促安排他们定期检查身体,保证传承人良好的身体传承条件,控制、降低因为生命健康问题给文化传承带来的风险。

    3、精神关怀与鼓励

    尊重他们的人格,了解他们的想法。应重视与传承人的思想交流,让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延续中华文化文脉的自觉。同时,为调动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政府相关部门或社会团体可举行定期的表彰奖励,在提升传承人社会声望的同时,也让他们明白是在为传承中华文明、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贡献。

    (三)建立专职保护机构,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通过调查、普查,确定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别和形态、蕴藏情况、传承范围、传统脉络、衍变情况以及采集历史。发展承载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而又独具天才的讲述者、传承者、表演者,从他们的讲述或表演中记录,采集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记录或录制流传了千年,与民众生活有密切关系,甚至影响着民众生活和群体社会的各类民间作品和民间技艺,以及岁时节日、庆典仪式、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民俗事项。以“传、帮、带”、“师带徒”、各类专业技能培训、高校培养等方式,极大培养非遗人才,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保证所有非遗项目都能得到保护和传承。

    (四)加大资金扶持,建立长效机制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用足用活优惠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意见》第五部分第21条明确指出“将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流散文物尤其是珍贵民族文物征集纳入扶持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甘肃省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函》《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落实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意见》《甘肃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若干政策规定》等优惠政策措施,为甘南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在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的基础上,适时推动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变,“一手抓繁荣,一手抓发展”,保护和开发齐头并进。

    二要整合甘南境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非遗保护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和城市建设整体规划,重点建设“甘南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展演中心”。内设一个大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中心,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研发展示中心。分别建设甘南藏族民歌传习馆等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习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动态管理系统,使之成为我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最丰富、展示手段最先进、服务最广泛的标志性文化设施。运用科学的保护方式对收集、整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有效保护和集中展示。

    三要加大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力度,推动非遗项目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演艺、旅游、科技、金融、体育等融合程度,培育民间艺术特色文化产业和基地,开发生产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服饰、饮食、工艺品、纪念品等特色文化产业门类,增强民俗旅游的吸引力。通过文化企业实行生产性保护,使各类非遗项目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

    (五)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整体性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增强甘南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宣传普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提高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对甘南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且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的整体保护。同时,在甘南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创建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之乡、文化历史名城、名镇、名村,积极申报、尽快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实施“一县一特色”品牌战略进行生产性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打造文化产品特色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从而实现整体性保护。

    (六)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公民的文化自觉

    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日”开展讲座、演出、比赛,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论坛,举办成果展等;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开设专栏、专题、专刊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全州人民关心爱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良好氛围,培养公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凝心聚力、增进团结的重要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对高龄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有效的抢救保护。扶持资助他们通过带徒传艺、举办相关传习班等形式培养新一代传人。积极开展成果编纂,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编写民间艺术乡土教材,在中小学、职业学校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州非遗保护中心继续举办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示,县(市)乡镇要积极开展相应的文艺汇演、比赛和民间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参考文献:

    [1]裴张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9.

    [2]谭必勇,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04.

    [3]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06,01.

    [4]龙先琼.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及其保护原则的理论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5]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

    [6]时吉光,喻学才.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J].长沙大学学报,2006,(01).

    [7]李欣.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8]彭冬梅.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中国书画,2006(4).

    [9]蔡群,任荣喜,邱望标.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10]苏有文.甘南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0,1期.

    [11]方李莉.全球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以贵州从江县的实践为例.

    [12]陈华文.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3]吴斌.电视传播与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8(5).

    [14]甘南州地方史编纂委员会 .甘南州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9.

    [15]甘南州概况委员会.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

    [16]李振翼.甘南藏区考古集[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

    [17]何效祖.走进甘南——寻香巴拉[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青海省文化馆文艺活动部)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遗产 传承 物质 保护 甘南州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