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广东省)2019年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18

    时间:2020-05-13 07:14: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16年10月19日在广州市增城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理区长 陈勇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增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增城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紧紧把握撤市设区带来的发展机遇,全面融入广州发展新格局,迈上了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五年来,我们积极实施开发区带动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深化战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明显提升,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我们全力以赴抓发展,经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5.6亿元,是2019年的1.59 倍,年均增长9.67%;
    工业总产值1649.71亿元,是2019年的1.69 倍;
    农业总产值91.84亿元,是2019年的1.08倍;
    全口径财政总收入224.65亿元,是2019年的1.42倍;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11亿元,是2019年的1.81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5.58亿元,是2019年的2.46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78亿元,是2019年的2.03倍;
    外贸出口总额36.2亿美元,是2019年的1.5 倍。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这五年,我们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次产业比重由2019年的7.12︰54.46︰38.42调整为2019年的5︰51.96︰43.04。建载体、招项目,积极谋划推动国家级开发区、挂绿新城等一批重大发展平台建设,引进华电冷热电三联供等优质项目329个,现代产业不断集聚。既抓存量又抓增量,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广本第三工厂、广本研发中心、北汽华南生产基地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运营,国家级侨梦苑、广本销售公司落户增城,广州电装、日立汽车系统等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集聚提升,汽车产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五羊本田、珠江钢琴、索菲亚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快发展,牛仔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着力发展和培育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引进了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新区、低碳总部园等一批创新型总部经济项目;
    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阿里巴巴华南物联网营运中心等高端服务平台,万达广场、锦绣香江温泉酒店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建成运营。推动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建成现代农业园区6个,规模种养基地144个,其中国家蔬菜标准化基地4个。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成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0家,省级技术中心6家,市级技术中心14家;
    累计专利申请量4788件,专利授权量3305件;
    新培育国家驰名商标9件、省著名商标21件。抓好节能环保,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全区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93%。  ——这五年,我们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深化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多规合一”,科学规划配置新增用地规模,城乡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完成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挂绿新城等重点片区控规编制,城乡总体规划覆盖率、村庄规划覆盖率均达到100%。五年来,累计投入155.4亿元推进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建设,全力配合广州地铁13号线和21号线、穗莞深城际、东北货车外绕线建设,广河、增从高速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达里程达到160公里,基本实现镇镇通高速;
    广惠高速西延线、新城大道等骨干交通项目顺利推进;
    新增城大桥、广汕公路增江段、朱宁公路等路桥工程建设全面完工。投资12.04亿元,完成10项输变电工程建设,新投产5座110千伏变电站;
    推进天然气“一张网”建设,完成中心城区、新塘地区天然气置换工程,建成天然气管网88.57公里,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完成7288家“散小乱”养猪场规范整治,拆除违法建设76.92万平方米。推进12宗河涌整治,建成6个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完成了158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启动广州第六资源热力电厂建设,建成一镇一个垃圾压缩转运站,成为广州首个全面普及省级卫生镇的地区。完成农村道路“亮化”工程,实现行政村路灯100%全覆盖。五年来,建设了488公里休闲绿道,建设了小公园、小花园1100多个,建设了11条主干道景观林带,建设了18个市级美丽乡村和30个幸福社区。充分利用优美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发展了632家“万家旅舍”,成功创建首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  ——这五年,我们统筹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五年来,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及各项公共事业支出324.3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4.33%,年均增长25.1%。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普惠型社会保险体系,社会保险参保人次比2019年提高10.58%;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近32万人,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9.9%。五年来,共投入资金23.82亿元,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08万套,完成1.57万户农村泥砖房和危房改造。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累计9.7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8万人次。扶贫开发取得实效,建设96个扶贫项目,全区207个贫困村、6837户、16769名贫困户实现全面脱贫。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累计投入近2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优质学校,全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通过国家验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比重提高到59%;
    投入4.75亿元率先实施12年免费教育,惠及学生31万人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2%。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区人民医院升级为三级医院,区中心医院与南方医院合作共建,区妇幼保健院启动迁建工作,4家镇级医院完成标准化建设,269间卫生站完成标准化改造,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运动人才,增城籍运动员荣获奥运冠军2项次,连续23年荣获“广东省体育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社会治安持续好转,案件类警情从2019年开始连续三年下降,2019年比2019年下降27.6%。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人口计生、武装、侨务外事、对台事务、口岸、民族宗教、档案、气象、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事业都取得新的进步。  ——这五年,我们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政情,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五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045件,办复率100%。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和常务会议制度,健全土地管理委员会、规划委员会集体表决制度,集体研究涉及“三重一大”的决策事项,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实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新塘镇行政区划调整。完成撤市设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全面融入广州发展大格局。完成391个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9项、备案32项,行政审批时限压缩52.81%。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前置审批事项精简88%,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新增市场主体31930户。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狠抓“四风”整治,政府勤政廉政水平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推动增城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融入广州建设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大广州战略部署,科学谋划和推动地区发展;
    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必须保持开拓奋进的激情,勇于突破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观念束缚,强化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凝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城乡之间、南北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民生为重,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市委、市政府和增城区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上级垂直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外来工作者、驻增城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关心和支持增城建设的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增城正处在爬坡越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大,发展的质量效益不高,新旧动能转换不快,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增长新亮点不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是发展方式比较粗放,集聚技术、资金、人才等高端要素的能力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强,科技创新基础和平台建设比较薄弱;
    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均等化、优质化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与市民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仍有待加强;
    四是社会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交通、治安、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管理压力还比较大;
    五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提升行政效能、反腐倡廉任务还比较艰巨,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努力把政府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和主要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既是我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又是全面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的关键时期。广州市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构建枢纽型网络城市,重点强化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功能,突出各区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形成多点支撑格局;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增城将按照2020年人口规模210万的目标,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这是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增城的战略使命,也为增城承接广州中心城区的人口外溢及产业转移、打造广州枢纽型网络城市骨干节点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区第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借力新枢纽、培育新动能,为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而努力奋斗”的宏伟目标,明确了增城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要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任务光荣而艰巨。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第一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围绕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的发展目标,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发展环境;
    促进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进步,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努力实现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按照这一总体思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到2020年末突破130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以上,突破200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以上,突破1000亿元;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突破100亿元;
    提前实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9年翻一番的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后五年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紧围绕引资引技引智,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引资引技引智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扩投资的重要动力、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提升城市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要把引资引技引智作为抓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突出抓好开发区和各类产业园区建设,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发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科技研发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努力抢占经济制高点。  大踏步推进增城开发区建设。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企业服务”三大主线,着力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力争未来五年开发区新增工业产值1000亿元。创新招商模式,提升项目质量,力争每年引进10-20个产值10亿元以上、税收亿元以上的骨干项目。将汽车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大力引进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提升整车制造产能和研发能力,力争把汽车产业打造成千亿级支柱产业。引进培育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2-3个主导产业,集聚形成创新产业集群。扶持一批优质企业上市,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力争五年内50亿元、10亿元、亿元产值企业数量分别比2019年翻一番,着力打造广州经济发展主引擎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突出城市功能升级和生态化建设,加快建设完善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农民新社区、高端人才公寓等公共配套设施,提升开发区环境品位,增强对高端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各镇街要进一步强化和落实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责任,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抓增量引优、存量提升,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优质量,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塘镇要围绕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建设,积极发展高端商贸业,力争引进5-10家高端商贸企业,加快推进华电冷热电三联供项目、珠江智能科技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建设,促进产城融合;
    综合运用技术创新、品牌打造、设计研发和电子商务,加快牛仔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永宁街要主动服务好增城开发区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
    加快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建设和南香山景区开发,积极打造宁西智能家居产业园,带动产业和城镇整体转型升级。仙村镇要加快盘活闲置废旧厂房用地,推动连片土地开发,培育集聚新兴产业;
    以广州第六资源热力电厂项目带动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打造环保装备产业基地。荔城街要加快推进挂绿新城开发建设,深化产城融合,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等城市经济产业,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打造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核心区。石滩镇要依托增城火车站规划建设,谋划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平台;
    依托石滩创意产业园和低碳总部园建设,打造绿色低碳总部新区;
    借力广东国际铁路物流基地和中俄贸易产业园,带动沙庄片区新发展。增江街要以增江高新科技园和荔三产业带为平台,以北汽华南生产基地为龙头,推动周边土地整合,引进集聚一批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创新产业项目;
    大力推动东湖公园周边、增江东岸沿线的微改造,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新镇要依托广州地铁21号线,推动中新镇墟旧城改造,打造广州东部中高端商业圈;
    以提升建设中新科技创新产业园为抓手,重点发展高端智能装备、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产业。朱村街要以电子信息、健康产业为主导,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力争引进5-10家龙头骨干项目,推动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点。派潭镇要加快建设高滩健康特色小镇,力争引进3-5家高端健康服务业项目;
    积极创建白水仙瀑国家5A级景区,连片开发白水寨、大丰门、牛牯嶂景区,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小楼镇要着力推动何仙姑景区、二龙山生态园区、小楼人家集约创业园区联动发展,引进一批生态旅游和都市农业项目,力争到2020年创建1个以上4A级旅游景区,建设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特色镇。正果镇要重点推进镇区微改造和蒙花布特色小镇、兰溪荔枝沟特色小镇建设,力争到2020年创建1个以上4A级旅游景区,培育2个以上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龙头企业,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民俗文化独特的文化旅游特色镇。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推进低碳总部园、珠江智能科技产业园、万达科创广场等创新载体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盘活利用旧工业园,改造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加大土地、资金、政策措施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重点发展健康小镇、基金小镇、科教小镇等10个特色小镇,打造特色产业集聚的创新创业平台。推动创新型产业发展,紧盯科技资源富集、高新技术密集地区开展招商,引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小巨人”,力争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0家,科技创新小巨人达到120家,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达到120家。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大力引进和发展智能机器人、3D打印、精准医疗、可穿戴设备等以信息技术及其创新为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交融互动发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构筑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引进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大力引进创投、风投、天使投资等机构,支持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创新发展,做强做稳南粤基金,优化创新土壤。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加大科技经费投入,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完善扶持创新政策,优化人才服务体系,顺应周边城市因高生活成本的挤出效应造成的人才流动,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以人才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依托国家级侨梦苑高端平台,以侨为桥,打造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综合服务枢纽,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区。  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清单化、电子化,实施审批前置、并联审批制度改革,力争再取消25%的行政审批事项,压缩30%的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高标准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创新“一门式”、“一窗式”服务模式;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网上办事大厅服务功能,整合各职能部门数据,构建政务大数据系统,推进审批材料电子化流转,政务信息和数据共享,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合一通办。建立企业联系服务网络,完善服务企业机制和评价制度,积极开展亲商暖企行动,实行全程“保姆式”、“亲情式”服务,实施“人盯人”式的帮助,重点解决企业发展、上市、人才引进等问题,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创新发展。持续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探索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统一的招商引资工作体系,研究制定一批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扶持政策,形成区镇合力引进项目、技术、人才智力的工作局面。建立项目引进与土地供应联动、低效闲置用地退出机制,强化项目建设考核问责,以项目落地倒逼进度,进度倒逼程序,程序倒逼服务,督查倒逼落实,形成全区上下“比学赶超”抓项目、促投资的良好氛围。  (二)着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品质和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广州枢纽型网络城市的东部重要支撑。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是广州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强化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思维,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空间的枢纽与节点、网络与连接,形成多极发展、多点支撑、多带联动的城市发展格局。  打造“南聚北优多组团”的区域发展体系。主动适应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新要求,强化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构建中南部产城融合发展、北部生态保育发展的“南聚北优”空间布局,形成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协调统一的规划体系。科学统筹空间、规模和产业结构,确保城市开发边界、生态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底线。结合“多规合一”,优化和加强年度项目计划、投资计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计划的衔接,形成全区规划“一张图”管理,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南部以新塘镇—永宁街—仙村镇为组团,按照广州沿增江—东江区域的规划布局,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和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强化产业集聚、交通枢纽、物流枢纽及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广州东部综合服务中心。中部以荔城街—增江街—石滩镇为组团,打造增江“一江两岸三带”高端发展平台,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和产业集聚发展能力。西部以中新镇—朱村街为组团,依托广州地铁21号线以及广州教育城、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新区等项目建设,整合利用周边土地资源,谋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动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北部以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为组团,突出生态、休闲、养生主题,协力发展绿色经济。  构建以三大交通枢纽为核心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全力推动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增城火车站、增城货运站等三大交通枢纽建设,形成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体系,成为广州建设互联互通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轨道交通网络,保障广州地铁13号线和21号线、穗莞深城际、广汕高铁、东北货车外绕线等轨道交通按规划建设运营,争取京九客专支线引入增城火车站,争取东北客运联络线和松山湖至增城联络线纳入广州枢纽总体规划。积极谋划北部地区直达广州中心城区的快速轨道交通。依托轨道交通建设,及早规划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的产业布局,形成一个轨道站点建设一个产业商圈的地铁经济格局。推动广惠高速西延线、北三环二期、花莞、增从、新派等高速路加快建设,尽快形成三纵三横的高快速路网。实施交通道路三年投资计划,完成新城大道、正果大桥的建设,推进北环路、增莞大道、新107国道(新塘段)东延线等道路的规划建设,实施新新公路、新新公路跨广深铁路桥的升级改造,形成层级清晰、功能明确、方便快捷的城市骨干路网体系。全面完善开发区、永宁地区交通路网规划,实现路网结构升级改造,全线贯通沙宁公路、永宁大道、创业大道、创誉路等主干道路,打通与周边高快速路的对接,将开发区全面融入到珠三角的交通网络。  积极推进城市转型和更新改造。坚持城市功能布局和生产力布局相结合,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谋划和推动城市的转型升级。做好增江这篇水文章,打造“一江两岸三带”,重点提升增江画廊,加强生态绿芯建设;
    结合“三旧”改造,整合增江两岸旧城区、旧村庄、旧厂房和闲置用地,高标准抓好沿岸城市功能布局和商务、居住、旅游的统筹开发建设;
    完善沿岸道路交通设施,完成初溪拦河坝船闸建设,实现全线通航,建设东门桥、光辉大桥,打造高品质生态景观带;
    推进城市中轴线规划建设,打造购物娱乐、金融服务、文化体验、亲民政务等主题平台,加快挂绿湖安置区建设,加强挂绿新城已征土地的管理和利用,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经济带;
    抓好增江高新科技园、荔三产业带等沿江产业载体规划建设,打造广州东部沿江创新带。提高城市建设品质,立足解决市民居住刚性需求和广州中心城区的人口疏解,坚持产城融合、商住结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城市有序更新,围绕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引导特色旧村场、旧墟镇整体改造,鼓励采取多种模式盘活农村集体留用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城市建筑质量,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和节能环保。高标准建设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电子商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和政府电子政务提供技术支撑。  努力补齐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强化城乡统筹,形成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增城少年宫、挂绿湖三甲医院、区妇幼保健院迁建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城市电力、消防设施、污水处理、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长效机制,完善供电、供气、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优先解决城市防洪排涝、雨水收集等问题;
    以增城广场、地铁廊道为试点,建立综合管廊、交通设施、商业设施等组成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谋划建设增城客运站等交通配套设施,推进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城区镇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缓解城区拥堵和停车难问题。加强城乡管理和服务智能化,积极发展智慧水务、智慧管网、智慧建筑和智慧社区,拓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实现城市智慧管理。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高素质有品位、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正确把握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通过构建生态空间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  优化“一江两河三山”生态景观布局。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进程,推进生态要素的网络化、体系化,构建以“一江两河三山”(即增江,西福河、派潭河,南香山、白水山、白水寨)为主核的生态走廊,把山系、绿系、水系等生态空间连成一体,形成贯通全区域的自然生态网络。坚持产业升级、城市更新、水系治理、景观绿化和人文环境建设相结合,抓好增江“一江两岸”及东江北岸综合整治,推进增江、西福河、派潭河治理。加强“千园计划”、森林公园、景观林带和绿道网络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开发区绿色低碳园区、北部生态区、增江画廊等三大绿色品牌建设,打造高品质核心景观带,构建人性化的绿色公共空间体系。  保护好增城的绿水青山。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实施生态红线保护管控,北部800平方公里,坚决不发展工业,构建北部生态产业区。健全绿道和公园常态化、精细化管护机制,稳步实施速生丰产桉树林退出和改造工程,切实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完善生态补偿、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促进生态发展。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加快岭南特色村落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美丽乡村由单村向连线成片升级拓展。深化名镇名村创建工作,加强古村落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建成一批彰显地方特色的名镇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村。  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严格环境准入门槛,建立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积极引进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小、资源循环利用的项目。推动生产方式低碳化,通过华电冷热电三联供等项目建设,推进重点园区集中供热、治污等循环化改造,实现清洁生产。严格监管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确保完成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任务。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全区域网格化监管体系,重点破解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等难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小流域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南部打好黑臭河涌治理攻坚战,北部以河道清淤疏浚和堤防加固为重点,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推进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扬尘等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综合整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中有害成分的检测和使用管理。大力发展新型基础设施,支持新建充电桩、换电站,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和生活,推进低碳社区、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引导市民绿色消费。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利用和整合各类资源,引导和规范发展乡村旅游、精品旅游和“万家旅舍”,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着力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进一步细化城市管理事权和责任划分,把城市道路标识标线、园林绿化、路灯维护、环境保洁等方面的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主体,以责任落实推动城市环境治理上水平。大力推进高快速路出入口以及与周边行政区划交界区域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形成常态化规范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加强垃圾压缩转运站建设和管理,推进棠厦、陈家林垃圾填埋场等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疏通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各类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及处置渠道,化解垃圾围城风险。健全城乡保洁队伍、保洁设施、保洁标准,全面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把保洁工作渗入到内街内巷、偏僻角落,确保不留死角。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卫生、出租屋、重点地区“六乱”等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消除脏乱隐患,保持市容市貌的干净整洁。  (四)推动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建立健全更高层次的就业、社保、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更高质量的民生供给,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确保增城平安有序,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把促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农村劳动力就业帮扶,努力实现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约1.2万人,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000人次以上。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统筹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以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区颐养院、新塘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建设,到2020年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40张。建立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完善购租并举住房制度,健全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危旧房改造,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资源多元参与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提升养老、社区等服务的专业水平和品牌效应。开展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以积分制为办法的来穗人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有序促进来穗人员融入增城。  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健全扶贫协作机制、定点扶贫机制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北部山区和中新镇福和片区要依托生态资源,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现代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项目,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稳定脱贫。中南部地区要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施分类施策帮扶,对有劳动能力、能通过就业创业等帮扶工作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脱贫;
    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兜底扶贫,确保率先实现稳定脱贫。  坚定不移保障安全发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底线、红线和警戒线意识,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健全安全生产防控体系,建立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完善全区重大风险点“一张图”,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基层专职安监员队伍建设,筑牢安全生产基础。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和整治,对中心城区和南部镇街主干道、商业区、客运站等区域,重点开展以摩托车为主的“五类车”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从源头上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抗灾综合能力,健全应急防控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平安有序。健全反恐工作机制和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对城中村、出租屋、专业批发市场、学校周边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员及寄递物流行业管理,深入开展禁毒行动,建设平安增城。落实党政一把手维稳第一责任,全力做好维稳工作,坚持守土有责、属地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应急处置机制,深入开展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和积案化解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保持查违控违高压态势,严查抢建违建、违法用地行为,严控新增违法建设;
    积极探索农村合法建房路径,推进空心村连片改造试点工作。抓好村改社区试点工作,加强村(居)民民主议事厅建设和管理,推进幸福社区提升计划,夯实基层治理基础,确保社会大局平安有序、和谐稳定。  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公益性、普惠性优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实施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完成15所学校建设,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着力解决荔城、新塘、永宁等重点区域以及来穗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4所以上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推进健康增城建设,整合提升医疗卫生资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区,建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家、二级综合医院7家;
    支持镇级医院创强创优,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健全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大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全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人文增城建设,完善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推进老年大学等老人学习活动场所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推进莲花书院等文化遗迹遗址的恢复修缮重建工作,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全民健身运动,扩大全区体育设施的覆盖面,促进基本体育服务均等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稳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继续做好统计调查、科技、武装、侨务外事、民族宗教、“双拥”、国防动员、对台事务、口岸、保密、档案、地方志、气象、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各项工作。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把握新常态,融入大广州,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切实增强抓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要求自己,提振精气神,激发新活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动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和责任法定化。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健全依法决策的体制机制,严格执行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发挥社会决策咨询力量的作用,探索第三方机构参与决策风险评估制度,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切实将政府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大力推进政务公开,重点公开部门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逐步实现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加快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强化政府法治形象和公信力。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政情,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扎实做好“七五”普法工作,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大北部镇一般性公共转移支付力度,合理界定和划分区、镇街两级事权和支出责任。深化区、镇街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开拓股权投资市场,强化直接融资方式,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盘活整合国有资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设施的建设运营,形成多元化的公用事业投资运营机制。  坚持勤政廉政。始终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对每项工作任务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目标、责任时间和责任人,以责任倒逼工作落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对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严守安全、稳定、廉洁底线,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从严整治庸政懒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严防“四风”反弹。建立预防腐败清单制度,强化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坚持标本兼治,强化行政监察,创新问责机制,推进审计全覆盖,推动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  各位代表,增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人民群众寄予我们新的期盼。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增城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扎扎实实把事情一件一件做好,把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好,为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增城 广东省 广州市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