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分析《西厢记》艺术形式上的创新

    时间:2020-11-17 10:06: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郝玉红

    摘  要:《西厢记》是我国最为经典的古典戏曲之一,作品反映出了反封建礼教的思想,展现出了精湛唯美的艺术形式,得到了大众的喜爱。它对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进行了表达,愿普天下的有情人都能成眷属,对人民淳朴而美好的愿望进行充分的反映。《西厢记》突破了传统的体制并进行了创新,改变了元杂剧的一人独唱的惯例,采取了轮唱方式,利用矛盾突出了主题,并且利用精彩的场面丰富了情节。本文对《西厢记》艺术形式上的创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西厢记;艺术形式;创新形式

    王实甫是我国元代的戏曲作家,《西厢记》是其最为得意的作品,也是元杂剧的经典剧目。当时很多文学作品都以唯美的爱情故事作为作品的主题,而对这一主题呈现最为成功的就是《西厢记》。和其他元代的杂剧作品相比较来说,《西厢记》创新了艺术形式,成为了文学史上千古流传的不朽作品。

    一、根据内容进行调整,打破了传统体制的一本四折模式

    《西厢记》的故事源自唐代元稹所著的《莺莺传》,主要讲述了张生和崔莺莺从恋爱到被抛弃的悲剧爱情故事,小说对张生的做法颇为赞许,反而对崔莺莺大肆指责,认为莺莺是妖孽,整篇文章都体现出来女人是祸水,男尊女卑的封建主义思想[1]。在宋代和金代,很多说唱艺术中常常能听到崔莺莺的故事,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秦观的作品《調笑令·莺莺》,利用了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调笑转踏,对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进行了描写,作品虽然内容上和原作极为接近,但是作者对崔莺莺的遭遇表现出了同情。历史中记载了,当宋代和金代对抗时,南戏中也有了《莺莺西厢记》,但是没有历史记录,无从考证其内容。同时,北方有了董解元的作品《西厢记诸宫调》,这部作品颠覆了原作,将爱情悲剧变为张生和崔莺莺一起和封建的家长抗争,获取了婚姻自由的爱情喜剧,同时也将张生刻画为对爱情忠贞的正面形象,而崔莺莺则被描写为勇于破除封建礼教,能够战胜自我的新型女性形象,对男女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进行了赞扬,对封建社会传统的婚姻模式进行了抨击,充满了反封建的思想。《西厢记诸宫调》用来五万字来描写了这个曲折婉转的爱情故事,但是元杂剧在当时的通例为一本四折,不能容纳下如此繁多的内容,为了能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感情波折更好的呈现,王实甫的《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的惯例,进行了创新,最终完成了长篇的作品,共五本二十一折。

    元杂剧的一本四折主唱为一个角色,其他的角色都是说白。而创新的五本作品改变了这一传统的表现方法,在其中的几本中,崔莺莺、张生和红娘都有唱段。元杂剧常用的宫调为五宫、四调,而王实甫的《西厢记》只用了其中的三宫、三调,韵部用了十八个,而且一韵在一般情况下只用一次,同时使用多样化的宫调,并且用韵变化极多,极大地丰富了《西厢记》的音乐语言。创新的结构和音乐语言,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展现剧情[2]。

    二、利用两组互相制约的矛盾突出了主题

    《西厢记》的剧情始终围绕着能否使有情人成眷属这一主题。故事结构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为张生崔莺莺、红娘和老妇人相互之间的矛盾;另一条主线为崔莺莺、张生和红娘的性格冲突。其中第一条主线体现了对封建礼教和门第观念的蔑视,传统的封建礼教和反抗传统追求婚姻自由两者直接的矛盾,这个矛盾在整个戏剧中都有体现。两条主线联系密切又互相制约,有极强的戏剧性。

    三、词章优美,富有极强的语言技巧性

    王实甫在作品中精心的设计了很多优美的唱词语言以及各种具有内涵的道白语言,让人物语言更具戏剧性和个性,能够更好地营造戏剧氛围,并且深层次的表达出人物的情感。王实甫的《西厢记》不仅是剧的语言,还包括诗的语言,将文学和戏剧进行结合,既体现出前期作品的本色又兼顾了后期作品的文学性,是语言的过渡时期,将通俗诙谐和文采清丽相结合,将语言的特色进行合理的融合。《西厢记》的语言另一特点是引用唐诗宋词,并且赋予诗词新的意境,给人以新鲜感[3]。比如将范仲淹的《苏幕遮》中咏秋的名句:碧云天、黄叶地,进行改写,将叶字由花字替换,变为碧云天,黄花地,并在第四本中使用,形成了千古佳句。

    四、利用精彩的戏剧场面展现剧情

    戏剧讲究结构完整,《西厢记》的首为主要人物出现并有了感情的交流,体现于惊艳到闹斋;全剧之身为剧中的寺警和哭宴,全面的展示主要思想和人物的性格;全剧之尾为团圆和惊梦,呈现了故事的结局,并对剧中的悬念和冲突进行解释。王实甫将复杂的情节展现了极为有条理,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从而做到情景交融,在景中融入情,对人物的感情和心理活动进行展现。

    《西厢记》具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从二人一见倾心,遇到了孙飞虎抢亲,危机化解后二人觉得婚姻有望,没想到老妇人又赖婚,心情从幸福变为忧郁,亏得红娘一直在中间传递书简。后来老妇人被迫同意二人的婚事,但是还是采取逼试想使二人分开。张生高中后,婚事已经基本落定,又出现了争婚的郑恒,平添了波折。在这一过程中,虽然都是日常生活的描写,但是剧情却高潮迭起,表现丰富。

    结束语:

    《西厢记》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极大地影响了后期的戏曲和小说等艺术创造,汤显祖传承了它的艺术形态和写作手法写出了《牡丹亭》,并且在很多文学巨作中也对这部作品称赞有加,比如红楼梦中黛玉和贾宝玉也表达出对作品的称赞之情。将传统的剧目进行创新的展现,《西厢记》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形式上都称得上是不朽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黄晓玲. 论《西厢记》艺术形式上的创新[J]. 人文天下, 2018, No.122(12):5-6.

    [2]郭爱荣. 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老夫人的形象分析[J]. 牡丹, 2017(8Z):30-32.

    [3]陈芳.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西厢记》的戏剧冲突说起——浅谈中西文化差异[J]. 长江丛刊, 2017(6):65-65.

    相关热词搜索: 西厢记 形式上 创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