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航拍中国》:国家形象的奇观化表达

    时间:2021-01-29 12:02:3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肖楠 陈红梅

    摘要:《航拍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航拍纪录片。纪录片《航拍中国》对于国家形象的建构具有奇观化的特点,而奇观化的表达层面是多维宽广的,从纪录片本身看,可分为影像、音乐与解说词三个维度。在影像上,《航拍中国》采用上帝视角,同时运用动画图册以及卫星影像拓展视角,塑造空间,给人以审美上的奇观冲击,拨动心弦。在音乐上,《航拍中国》全片以一首曲调为主旋律,同时辅之以多元的音乐,达到音乐与画面交相呼应之奇观感,传达大国之情怀。在解说词上,《航拍中国》的语言既诗情画意又通俗易懂,既书写历史亦关照当下,在追溯华夏文明之旅中彰显大国风范。《航拍中国》中奇观化的表达对于国家形象的传达与建构具有历久弥新的意义。

    关键词:《航拍中国》;国家形象;奇观化

    中图分类号:J9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8-0105-03

    《航拍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大型航拍纪录片,该系列片拟定覆盖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目前已播出两季,省份的选择都是遵循“东西南北中”的地理布局。

    奇观化指的是“影像(声像)与观影主体既有感知方式和表象经验的微妙偏离,其美学目的是强化对影像(声像)的感知,以情感能量刺激观众”[1]。纪录片《航拍中国》在影像、音乐、解说词三个维度上共同诠释了奇观的意义,彰显了一种大国形象。影像上以一种全新的空中航拍视角,鸟瞰中国的大江南北,带来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盛宴,而其音乐与画面交相呼应,书写大国篇章,以期带给观众视觉和听觉兼备的享受,解说词更是细腻温情,娓娓道来,传达大国情怀。

    一、影像:上帝视角开启中国之旅

    影视自诞生之初所呈现的视角都是人类所能触及的角度,高空对于人类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想象空间。“想象是以感知过的事物为基础,进行加工改造而成的,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造”[2],而奇观化的景象恰恰满足了人们这种想象心理,使人们想象的视角景观成为现实,《航拍中国》是我国首部全程用航拍视角俯瞰中国大地的纪录片,在过去航拍技术并不成熟之时,人们拍摄航拍影像往往是人为走向高处取景,随着技术的发展,航拍纪录片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体验,而航拍中国正是全程使用这种全新视角,对奇观化特征进行完美诠释。

    (一)动画图册,卫星影像

    “动画的基础是美术,无论是平面的或者立体的动画形象,都是建立在美术造型的艺术基础之上的”[3]。《航拍中国》每一集都以动画地图册的形式开篇,使得航行路线一目了然。如《航拍中国》第一季《海南》这一集中,片头过后,画面用动画的形式将海南岛展示出来,整体轮廓清晰可见,随后镜头一拉,大地全景将处于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身边拥有众多小岛屿的画面展现得生动形象。

    而动画同样具有叙事功能,“动画叙事特征的逐渐强大彻底改变了动画的审美观念,也让动画处于动态美术与电影叙事之间”[4],《航拍中国》用动画更加生动形象地将途经地点展示清楚,同时增加了趣味性。在有趣味性的同时,厘清了叙事线索,使整体结构更加流畅有序。如《航拍中国·海南》一集中,用六个虚拟动画图册将这一集分成了六个部分,分别是2分05秒处开始的马鞍岭火山——海口市——木栏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10分45秒处开始的文昌东郊椰林——东寨港红树林——儋州红树林——英潮港红树林;17分07秒处开始的博鳌镇——疍家渔排——南湾半岛——蜈支洲岛——三亚;28分12秒处船型屋——保亭槟榔谷——牙胡梯田——南渡江——万泉河;36分37秒处儋州古盐田——莺歌海盐场——文昌航天发射场;39分52秒处大洲岛——潭门镇——七连屿——永兴岛——三洲永乐龙洞,虚拟动画将每一集的每个部分分隔,但同时发挥着指引功能,串起每集的叙事线。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卫星影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影视中,画面中的卫星影像将更广阔的存在空间真实地展现出来,增加了视觉冲击力,奇观化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 拓展视角,塑造空间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高楼建筑,对人们来说都是高大伟岸的,《航拍中国》所选的素材都是国人生活着且熟悉的祖国大地,而“一览众山小”的高空俯瞰视角,给观众带来未曾体验过的壮美和触碰心灵的感动,甚至有了像飞鸟一般遨游天际的体验。

    1.拓展多元视角

    人类的视觉有一定限度,难以全方位感知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而航拍则拓展了高空视角,宛若身处高空翱翔,给人們带来一种漫步云端的享受。《航拍中国》全片都使用航拍的手法,弥补了人们视角上的局限。

    航拍也被喻为“天空中的稳定器”,就算是航拍的拍摄手法,《航拍中国》也能抓取细节,如《航拍中国·黑龙江》一集中,在介绍漠河县北极村时,航拍器围绕房屋顶部超过180度旋转,在白雪皑皑的冬日,袅袅炊烟尽显烟火气息,细节增添了全片极致极美的感官。在介绍大庆奥林匹克公园时,航拍器以俯拍角度拍摄正在游泳的人们,俯拍将人们游泳的动作更加完整直观地展现,细致入微。

    2.塑造多维空间

    在客观空间的塑造上,为了展现国家的整体风貌,《航拍中国》所选取的大部分地点都是人们所熟知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景观,而航拍的视角使得观众感受到的空间更加立体,将熟悉的事物变得更加非凡。

    再者,空间同样也能带来主观感性,纪录片影像素材具有真实客观性,而“真实”本就是一种哲学概念,因此,艺术作品的最终目的是能给观众带来感性的触动,其塑造的空间同样也是多维感性的空间。如《航拍中国·陕西》一集中,在拍摄秦岭的景观时,运用航拍的连续性、旋转性、渐变性、交错性等,使得原本单一的山脉变得更加有韵律感,打破了单调的画面,最终实现触动情感的艺术审美境界。

    (三)审美奇观,触动心弦

    美学的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航拍在拍摄时都会与被拍摄物体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与航拍器材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画面的景别和构图相关。如《航拍中国·新疆》一集中,新疆给人以一种伟岸又神秘的感觉,在拍摄博格达峰时,采用远眺的手段展现博格达峰的全体风貌,本身不对外开放的博格达峰,远眺能够满足人们一定的窥视心理,产生距离美。

    中国百分之九十五的薰衣草都来自新疆伊犁,在拍摄伊犁薰衣草时,空中俯拍视角将大片薰衣草展现于画面中,同时飞行器飞行运动的轨迹将满地紫色尽收眼底,唯美梦幻的画面让人叹为观止,拨动情丝。

    二、音乐:款款柔情与大国情怀

    林格伦在他的《论电影艺术》一书中提到,音乐可以“加强影片情绪上的高潮,偶然也可以用来缓和情绪上的冲动”[5],声音作为客观世界组成元素之一,在影视作品的创造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而音乐增添了其中的审美情趣。

    (一)一曲为主,多元相辅

    《航拍中国》全片都以王备创作的音乐为主体,然而目前并没有为曲目取名,给人留下遐想空间。每当画面进入高潮时,这首音乐就会奏响,时而使用清脆的钢琴声或小提琴声,时而使用低调内敛的鼓声或大提琴声。每一集的片头中都使用这首音乐,首先是钢琴的音色,随后钢琴与小提琴交互作响,犹如清晨的流水清新悦耳,随之入耳的是鼓声与大提琴的中低音,二者完美融合,一个把握音乐的整体节奏,一个引领音乐旋律调动情感,符合东方的古典美;片头后半部分是女声高音吟唱并伴随着弦乐配乐,达到了情感的最高潮。

    以一首音乐为主体并适当融合多种旋律能为纪录片增添多元化色彩。如《航拍中国·上海》一集,作为第一季中的最后一站——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现代化的繁华大都市,其景观也是多元的,故依托着多元的音乐与之相衬。在介绍上海外滩信号塔时,使用钢琴纯音乐作为背景配乐,并在后半部分加入音量相对小点的弦乐,二者结合彰显信号塔的宏伟与历史悠久。当画面呈现朱家角古镇时,悠扬笛声款款而来,配上小桥、流水与人家的景观,古镇的温婉内敛得以完美展现。

    (二)音景交融,表达情怀

    正如林格尔所说,“最好的音乐是听不见的”,影视中的音乐应与画面相互适应、交融。在《航拍中国》第二季《浙江》一集中,当画面进入杭州湾跨海大桥时,用的是与之对应的空灵音乐,随后切换到桥面镜头,稍显沉重的一声响与之对应,音乐节奏與镜头的组接节奏交相呼应,音景交融,跨海大桥的宏伟壮丽得以展示。

    音乐具有传情表意的功能,在画面进入普陀山时,配以古筝演奏的音乐,传达出一种对宗教崇敬的情感。在表现宁波舟山岛时,采用节奏更加欢快的音乐,表达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三、解说词:追溯华夏文明,展望无限风光影像取材于真实素材的纪录片,不同于故事片那样人为编排剧情,因此,解说词在纪录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航拍中国》是一种自然风光纪录片,解说词在风光纪录片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一)诗景相应,书写历史步伐

    纪录片《航拍中国》的解说词独具中华古典韵味,善于融入诗词元素,诗歌与景色交相呼应,共同追溯中华悠久文明之踪迹。如《航拍中国》第一季《江西》一集,解说词将古典诗词运用到对应景观——庐山,富有诗意,文化底蕴丰厚悠久的中国形象得以完美展现。

    追溯历史,寻觅江西的简称“赣”之由来,“赣江贯穿江西南北,这就是赣的由来”,基于解说词观众得以了解,“赣”的简称源于河流赣江。江西分为赣南与赣北两部分,赣南具有客家文化,“唐宋年间,为了躲避北方战乱,一群来自中原的移民,翻山越岭来到这里”,通过语言的解说打开了观众思维的联想,宛若移民的景象近在眼前,弥补了历史画面素材的不足,增添全片叙事的连贯。

    (二)横亘古今,彰显大国风范

    《航拍中国》“一集一座城”,每座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与故事,而解说词,犹如在给观众讲述故事,将每座城市的历史与今天娓娓道来。

    仔细体味解说词,既有中国历史渊源,也有当下中国现状,解说词的跨度横亘古今。如在《江苏》一集中,既有发展迅速的工业园,也有千年古寺的晨钟暮鼓;既有现代摩登的南京大桥,亦有独具历史特色的紫金山。

    四、小结

    《航拍中国》以高空视角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其奇观化的手法中有细腻也有震撼,展现出高大伟岸的同时,亦有款款柔情。多元化的奇观手法表现了一种格外有温度的国家形象,中国有壮丽,有历史,更有情怀与大国风范。每一句解说词都蕴含着文化底色,将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描摹得更加形象,彰显出大国的气质和一个有温度的国度。

    参考文献:

    [1]汪方华.现代电影:极致为美 后新浪潮导演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85.

    [2]张驰.一口气读遍心理学常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6:64.

    [3]韩斌生,孙佶,王中州.动画艺术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16.

    [4]吴思淼.数字艺术应用:商业动画美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4.

    [5](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著.何力,李庄藩,刘芸译.论电影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141.

    [责任编辑:杨楚珺]

    收稿日期:2020-03-16

    作者简介:肖楠,女,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戏剧与影视学研究;陈红梅(通讯作者),女,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戏剧与影视学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奇观 中国 表达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