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人际归因与行为责任推断研究综述] 人际归因的四个维度

    时间:2019-01-27 04:35: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人际归因是归因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现代归因与行为责任推断研究除了关注动机归因理论的构建之外,还十分重视将该理论运用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并初步建立了归因与行为责任推断的理论模型,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代表了现代归因研究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关键词归因理论,人际归因,责任推断。
      分类号B844
      
      归因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自我归因(intrapersonal attribution,或译作个人归因),即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另一种为人际归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或译作他人归因),即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与之相对应的由归因所形成的动机分别称为个人动机(personal motivation)和社会动机(social motivation)[1]。最初的归因研究主要集中于成就领域的自我归因和个人动机研究,在有关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后,又将其扩展到人际归因和社会动机领域,即对他人的归因领域,从而使归因理论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Farwell,Struthers以及Zucker等对行为责任的推断、惩罚决定、攻击行为、利他行为、艾滋病、抑郁症、同性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2~4]。
      
      1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模型
      
      传统的归因研究主要在成就领域中开展,但由于个人行为的成功和失败并非发生于真空之中,有很多的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到成就行为表现,或受到成就行为表现的影响。这种社会环境包括同事、同辈、领导、教师和父母,他们会对他人的行为表现感到高兴或沮丧,表现出愤怒或同情,并对这种行为给以奖赏、帮助或者惩罚、斥责。这些对他人行为表现的反应,成为当今归因与责任推断研究的新领域,属于人际归因理论研究的范畴。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基本模型如下[1]:
      (1)事件(像失败)→可控制性归因(缺乏努力)→有责任→生气→责备、报复和忽视等。
      (2)事件(像失败)→不可控归因(缺乏能力)→无责任→同情→不责备、不报复和帮助等。
      从模型(1和2)来看,动机序列始于成就结果,如失败行为,然后是因果寻求过程。和自我归因不同的是:它不是由行动者进行归因,而是由观察者如老师或父母作出归因。在考虑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归因推断。当然,这种归因与对行为失败学生的归因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种归因内容同样可以置于一定的结构维度之中,从模型中可以看出,这里控制性归因是最为重要的。假如失败被归为由于缺乏努力造成的,它属于意志可以控制的归因,即可控制的原因。如果消极事件的原因由行为者可以控制,即如果它是“可以具有其他结果的”,那么这个人被视为对此结果负有责任[5]。这样,动机过程由原因推测过渡到对行为者这个人的推断。对消极后果的责任还可引起气愤的情感。当学生因为不好好学习而考试不及格时,家长会感到愤怒,这正如一个人对室友饭后不擦干净桌子会感到生气一样。“气愤”会反过来引发“反社会行为”,像惩罚、谴责等[1]。
      假如考试失败是由于缺乏能力引起的,这里能力被人们视为一种先天倾向,是一种不可控制的原因。由于它不能随意改变,所以该生不负有个人的责任。对消极结果没有责任会引起同情。如我们会对弱智者不能很好地进行认知活动感到遗憾,或对具有生理缺陷者不能执行动作任务感到怜悯和同情,这会进一步引起亲社会行为。可见,像个人自我动机归因理论一样,这里有一个“思想―情感―行动”序列,并且责任推断在此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自我归因与人际归因、责任推断的相互作用
      
      尽管自我归因和人际归因两种动机过程是各自独立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是相互交织并相互作用的。例如,如果一位学生由于缺乏能力而表现很差,这是一种不可控制的原因造成的,观察者会对这个人表示同情和怜悯。这种交流又增加更多的这个人“无能”的信息,这会进一步引起行为者个人的羞愧感。即,如果接受他人的同情与怜悯,这种情感就会转化为低能力归因的前提,进而引起羞愧[6]。另外,如果学生由于缺乏努力而失败,那么教师就会表现出生气。生气然后成为该生对其失败负有责任以及该结果是可以避免的线索。如果这种情感被接受,那么该生就会将其个人的失败归为缺乏努力,这会进一步增加内疚感。可见,两种动机理论是相互交织的,并且既影响到行为者又影响到观察者的思想、情感以及行动。
      通过对个体成就追求(个人动机)理论与社会动机(人际动机)理论的对比可以看出,它们是可以相互联系的,因为无论是与自我有关的或是他人指向的动机序列大都始于某种结果,这种结果归为某种特殊的原因,该原因可以根据其基本特性进行分类,这些特性具有情感的和(或)认知的后果,而这种后果又具有动机含义。
      自我指向的动机与成功的期望相联合,并且特定的情绪(内疚和羞愧)是自我指向的。而社会动机包括与他人责任推断有关的责任过程,并且情绪(生气和同情)是指向他人的。但是,这两种理论的基本结构是同一的。
      对同一事件来说,自我指向的情绪(个人动机的一部分)和指向他人的情绪(社会动机的一部分)并非截然分开的情绪系统,而是高度相互作用的。因此,这种动机系统也是交织到一起的。
      实际上,对自己的责任推断和对他人的责任推断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Weiner指出有时人们还将责任推卸给他人,并将其社会行为建立在这种推断之上。对他人的责任推断需要根据他人是否“故意在做某事”或者是“不受意志控制的”、“无知”或“带有好的意愿”等来进行[5]。就人类来说,在有意图的与无意图的行为之间,或者在某人对其行动是否有责任之间做出区分也是十分困难的。如受尽折磨的妻子杀死其丈夫是一时冲动,还是一种有预谋的报复,还是由于“没有其他选择”。一位丈夫因其妻子的风流韵事而杀害她,是出于难以自控的激情呢,还是一种计划好的谋杀呢?一位朋友没有参加你的聚会是“有意的”呢,还是由于他有其他特殊的事情呢?这种有关他人的推断是十分复杂的,为此,也引发了人们的大量研究。
      
      3人际归因与行为责任推断的普遍性
      
      人际归因探索不仅仅局限于解释成就领域的行为,许多其他的观察事实也可以在该理论框架之中得到解释。如对厌恶事件的反应,助人行为,攻击行为等。如果认为一个人对一个消极事件负有责任(行为粗野,由于懒惰而需要救济,或故意攻击他人),那么便会体验到生气,并做出消极的行为反应。相反,如果个人的错误是由于不可控制的原因造成的(如失明或由于生病造成的贫困),在需要帮助时,便会引起同情和亲社会行为。
      Weiner指出,观察者就好比是一位法庭的审判官。审判官有权决定他人是无辜的或是有罪的,并且根据这些信念与情绪体验来进行审判。课堂学习生活也可以比作“法庭”,观察者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因果决策,并且以审判官一样的行为方式行事,做出有关对与错、好与坏的道德判断[1]。
      行为责任推断的过程始于事件的发生,然后当事人和他人寻求这种原因。事件知觉之后,责任过程的第一步涉及对是否存在个人的或情景的原因的确定,只有原因属于个人时,才可能认为个人负有责任。由于人们具有从行为者自身寻求原因的倾向,所以,对他人行为责任的推断在现实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
      归因理论的有关研究表明,如果行为原因属于个人,并且这种原因具有更大的可控制性,这成为将他人看作有责任的前提条件。在当今社会中,从他人身上寻求原因对于行为责任的推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往往与社会公正、事故认定、司法审判以及经济利益相联系[5]。例如,同样的人命案,过失伤人和故意伤人在量刑上有很大的不同。又如,职工因纪律观念淡漠而经常迟到和由于交通阻塞偶尔的迟到会受到不同的对待等。
      另外,有关研究还表明,找出另外一个人或一个更大的实体对某个消极事件的责任可以使个体免于自我责任的嫌疑[5]。例如,如果个体将学业失败归为老师的不公正或学校体制的偏见而非将其归为个人的不努力,这有利于找出他人的责任,以混淆视听。有研究表明,当代很多美国人倾向于让他人为自己的问题受到责难,而往往不会接受自己所承担的责任。这些“他人”包括对其孩子的抚养负有责任的父母和更大的成为责任判断目标的组织。例如,一位失业者开枪打死很多工作于政府操纵的福利机构和职业介绍所的职员,这里失业所引起的挫折,伴随着他人(像政府官员)责任推断和愤怒,成为对政府官员施暴的根源[5]。
      当然,通常受害者也具有一定的实际责任,那么,责任的适当分配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有研究表明,那些属于外归因的非洲裔美国人和那些内归因的相比更倾向于从事社会激进事务[5]。
      
      4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关系的证实
      
      行为责任的归因与推断研究涉及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归因以及有关行为责任的推断。已有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归因会影响到责任的推断。如,同样是失败的行为,由缺乏努力所造成的失败,行为者对其失败负有责任;而由于生理疾病所造成的失败则没有责任[6]。Weiner(1995)的研究发现,行为原因的控制性影响到行为责任的推断,如他指出:“我认为人们所具有的因果归因推理能力是责任推断的前提,并且如果个人具有责任,那么其行为的起因必须是可以控制的。”[5]
      在新近的研究中,Graham和Weiner认为不应该将“控制性”和“责任”混为一谈,它们是不同的概念,应加以区分[7,1]。为此,Weiner还提出将控制性归因看作是责任变量的前提假设,即结果归因→知觉到的控制性→责任推断→情感→行动序列。
      责任推断又成为管理和教育等领域中人事处罚决定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在失败行为中,个体对其行为所承担的责任,会影响到处罚的程度。Reyna和Struthers、Weiner的研究表明,由缺乏努力这种可以控制的原因所引起的失败,行为者负有较高的责任,会受到较严重的惩罚[8,3]。
      随着归因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实验研究对有关假设的逐步证实,人们对行为责任推断的认识愈来愈深入,并且已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如对于归因与责任推断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探索,初步证实了前述的理论假设,进一步探明了归因内容、结构以及情感过程与责任推断的关系[9~11]。现代的研究除了探讨控制性归因与责任推断的关系外,还关注部位及稳定性归因与责任推断、期望改变以及后继行为反应和干预策略的研究[12,8]。这些研究为归因理论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并为行为责任的推断及其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总之,现代归因与行为责任推断研究除了对动机归因理论的建设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探索之外,还十分重视将其理论运用于社会生活以及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研究。这些实际应用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像人际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归因分析;攻击与亲社会行为研究;艾滋病、肥胖症、同性恋、社会救济、虐待等等都涉及行为责任的推断。这些广泛领域的应用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代表了现代归因研究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由此,可以预言:在新的世纪里,归因与行为责任推断研究将会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复杂的社会行为以及改善其社会生活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Weiner B. Intra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theories of motivation from an attributional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00, 12: 1~14
       2 Farwell L. Bleeding hearts and the heartless: Popular perceptions of liberal and conservative ideologi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0, 26: 845~852
       3 Struhers C W. Effects of causal attributions on personnel decisions: A social motivation perspective. Basic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20: 155~166
       4 Zucker G S. Conservatism and perception of poverty: An attribut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23: 925~943
       5 Weiner B. Judgments of Responsibility: A Foundation for a Theory of Social Conduct.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995
       6 Weiner B, and Juvonen J. An Attributional Analysis of students Interactions: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perceived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993, 5: 331~339
       7 Graham S. An attributional analysis of punishment goals and public reactions to O. J. Simps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7, 23: 331~346
       8 Reyna C, Weiner B. Justice and utility in the classroom: An attributional analysis of the goals of teachers' punishment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1, 93: 309~319
       9 林钟敏. 大学生对学习行为的责任归因. 心理学报, 2001, 33: 37~42
      10 张爱卿, 刘华山. 责任推断与助人行为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18: 1~5
      11 张爱卿, 刘华山. 人际责任推断与行为反应策略的归因分析. 心理学报, 2003, 35: 231~236
      12 Zhang A, Guan P, Zhou F, Lu Q. The model of judgment of responsibility in Chinese culture from attributional perspective.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03, 31: 205~214

    相关热词搜索: 归因 推断 综述 人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