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羔羊》与《老虎》:一元到二元化的疑问】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羔羊的成语

    时间:2019-02-03 04:30:5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在威廉・布莱克的《羔羊》与《老虎》诗中,有着十分明显修辞问句,这些问句与基督教颇有渊源,有的还难以定论,它们展示了诗人世界观从一元到二元化的两种状态或阶段。在诗中诗人还采用了不同的角度和写作技巧,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人、社会和世界的认识和态度。
      关键词: 《羔羊》 《老虎》 二元对立
      
      《羔羊》与《老虎》被视为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姊妹诗,分别收录在《天真之歌》(1789)和《经验之歌》(1793.4)里。布莱克善于把想象力提高到视觉的高度,他的诗纯真清新、情感真挚,自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两首诗虽思想迥异,却能相辅相成,其中提出了诸多耐人寻味的、有宗教哲理性质的疑问,表现了诗人作为一个深入人类灵魂的探索者善于诉求宇宙奥秘和心灵的真实,展示了诗人在不同时期对宇宙、宗教、社会和人生的哲学思考,以及逐渐成熟的世界观和宇宙观。
      只有两个诗节的《羔羊》一开始就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发问:“羔羊,是谁造了你?/你可知道谁造了你吗?”(L1―2)这两个问句天真而又深邃,它们显然相辅相成,如果缺少后一句,就失去了应有的童真之味,且不能进一步引领读者思索万物之起源。羔羊源自何处,如何形成,如何获得独特的食草方式,以及它的“可爱的衣裳”和“娇嫩的声音”,诗的第一节把人带入一个田园般的童真世界。
      诗人在描述过如此可爱的被造物之后,末尾再次问及:“羔羊,你是谁造的?/你可知道谁造你的?”表达了诗人对造物主的敬重之情。而第二节则聚焦抽象的精神问题,并附有孩子的解释和类比,不过发问者的回答颇似谜语一般。羔羊是由把“自己称之为Lamb”的人造的,是由一个在柔顺方面跟孩子和羔羊相像的人造的,诗末以“羔羊,愿神祝福你!(Little Lamb,God bless thee!)”为结束语。这里的“He”就是“Jesus the Lamb of God”(辜正坤,2000:80)。这样,诗人就把羔羊、耶稣和小孩,以及神联系在一起,使它们具有丰富的象征内涵。
      《老虎》中以一个成人身份面对威风凛凛的老虎发问是什么神力创造了它:“是怎样的神手和天眼/造就你这样的威武堂堂?”(L3―4)发问者不愧是敏锐的观察家,在下面的诗节里他连续对虎炯炯的目光、强劲的心脏发问。带着畏惧,发问者不禁疑惑谁能铸造出这令人胆战心惊的、威力无穷的巨兽呢?它将需要“怎样的槌?怎样的链子?”(L12)它将需要什么样的铁砧和熔炉?它将需要什么样的技艺把老虎“心脏的筋肉捏成”?当那可怕的心脏开始跳动,制造者是否还有勇气继续制造?当完成制造时,制造者又感想如何呢?发问者思索着谁可能是这猛兽的造物主呢,铁匠还是上帝?“他创造了你,也创造了羔羊?”(L20)在最后一节里,诗人继续惊疑:谁“敢铸造了那威武的巨兽?”但是对这些问题诗人并没有给出答案。
      从表面上看,这两首诗是对造物主提出了很多的疑问,但实质上是诗人借助羔羊和老虎的意象对上帝的本质,宇宙的秩序,社会的构成,以及人类的本性的深刻思考。《羔羊》是一首童真之歌,它以自问自答式表达童年的天真无邪,显示诗人当初纯朴的基督信仰和对上帝创造世界的天真看法。通过问答的方式,诗人赋予了《羔羊》丰富的象征意义。在诗中温顺、和善的羔羊象征着天真、祥和、顺从,所以它明显地象征着耶稣(Lamb Jesus),因为在基督教思想里耶稣是一贯温和、仁慈和甘于牺牲的,《新约》福音书中描述了童年时代的耶稣的率真和顺从。同时孩子的名字和形象也与耶稣联系在一起,在福音书中也歌颂了耶稣对孩子的慈爱之心。这首诗像《天真之歌》的其它诗一样是“幸福的歌――每个孩子都喜爱听的”(Gilchrist,1998:73),它传递了布莱克对基督信仰的虔诚看法。在孩子看来羔羊是善良的象征,既然孩子一直被告知上帝是善良和慈悲的,那么这样的羔羊肯定是由上帝造出来的。诗中从孩子的角度赞美了高贵而又温和的上帝,相信上帝造出了像羔羊一样美丽的生物来。孩子把羔羊的造物主描绘成“他是温顺的,他是和蔼的”,造物主造出这样的生灵,那他本质一定是善良的,正如布莱克在《神圣的形象》一诗里所写:“爱、仁慈、怜悯、和平/是上帝――我们亲爱的父亲。”[5](P280)总之,在这首诗中诗人描述了一幅轻快、和谐、和平和爱的画面,充分表达了布莱克对田园牧歌式的和谐、仁爱的憧憬和向往。不过,“天真”只是人类心灵的一种状态而已,它集中表现于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天真看法。儿童的天真状态固然表现于对生活的肯定、热爱和享受,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和轻信无知紧密相连。儿童的轻信表现在他不假思索就对长辈的话信以为真,把事物的表面现象、只鳞片爪当作全部真理。因此,《羔羊》只表现了单方面的幼稚观,并不对其观察的世界有所怀疑。在表现被庇护的幻想世界里快乐生活的同时,无法看待世界的潜在的危险性、片面性。
      而它的姊妹诗《老虎》却并非如此,它表达了凶猛、复杂和可怕的一面。《老虎》中一系列疑问也赋予了虎丰富的象征内涵。诗中反复问及是什么样的外在创造力让虎具有这“可怕的对称”,诗人暗示只有神力才能有这样的创造。因此,Jacob Bronowski认为,“基督成为‘虎’,成为在黑夜燃烧的能量象征。”(Bronowski,1947:116)同样的,Jospeh.H.Wicksteed在研究整个《经验之歌》后总结道:老虎“是造物主自己的精神显现”,这首诗“是阐明上帝真实本性的强有力的论述,即显示了上帝的万能与可怕”(Wicksteed,1928:192)。总之,这两首诗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补充,并通过“他创造了羔羊也创造了你?”(Did he who made the Lamb make thee?)一句巧妙地将“羊”与“虎”、善与恶、柔与刚、弱与强等二元对立的现象和概念联系起来,从而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也显示了布莱克世界观的成长历程。
      从《老虎》中虎的象征内涵和层层叠问可以看出,诗人对造物主的看法远不像在《羔羊》中的那么单纯。《老虎》重点描述了虎的创造过程,惊叹造物主创造如此猛兽的手段,表达了诗人对造物本质的怀疑。在第四节中的锻冶厂代表着传统的技艺制造,而在诗中布莱克则形象地用来说明神是如何创造自然世界的。老虎就是这种锻冶厂的一种具体的、费力的和精心的制造物,它被铸造得威武堂堂却又凶猛可怕,显然这样的创造绝非偶然为之。层层反问的方式让读者感到诗人既天真又严肃,既单纯又深邃,从而唤起人们对造物主动机的好奇,凸显出造物主的简单与复杂、亲善与威猛、慈悲与严酷等对立而又统一的层面。
      是怎样的槌?怎样的链子?
      在怎样的熔炉中炼成你的脑筋?
      是怎样的铁钻?怎样的铁臂?
      敢于捉着这可怖的凶神?(L15―16)
      这首诗不仅涉及谁制造了老虎这样的生物,而且问及是谁履行这一行为的。这是一个创造者的责任问题,诗人惊叹虎的外表和艺术之美,但一想到虎的铸造的道德内涵就不寒而栗。他疑惑是谁创造了虎这样的可怖之物,对天真的人来说难以理解的是上帝为什么创造了善还要创造恶(没有恶,善将不存,反之亦然)。在第三、四节中,诗人使用“威猛的”一词来表明他的疑惑:“上帝创造如此凶猛的野兽他真的能控制它吗?”而下面这诗句更加表达了诗人的忧虑:“怎样的铁臂敢于捉这可怖的凶神?”(L14―15)他显然给读者印象是“这个制造者可能是一个凶悍的造物主”(Burke,1958:58);另外,诗人后来特意使用“敢于”而非“能够”来凸显造物主令人不寒而栗的意志。这里不言而喻,怀疑上帝就意味着对基督信仰的背叛,是对“正统神学的挑战”(Basler,1948:67),诗人也就不是原来那个写《羔羊》的虔诚的诗人了。诗人在对老虎的质疑中反复使用“什么”一词,而“谁”字却用得很少,所以诗中暗含着对伦理道德的考查,而这种考查其实是对宇宙秩序的探索,也是对人类内心宇宙的拷问。
      另外,诗人不断地疑问逼迫读者去思考,什么样的上帝能构思出如此凶恶的猛兽?世界上不可否认地存在着邪恶与暴力,但是也存在着正义与友善,这不就显示了上帝的本性吗?当世上既有美好又有恐怖的生命时,那生活在这世上意味着什么呢?这就表明了布莱克的相互对立的世界观,即“二元对立的逻辑”(Adams,1992:116)。诗从开始就描述虎的形象,接着又刻画了火的意象,同时包含了建造与拆毁的概念。虎在开始展现了惊人的外表之美,然而随着诗歌的进一步展开,《老虎》就体现了这首诗所探讨的精神和道德的问题:那么完美但又那么具有破坏性,布莱克笔下的虎成了美与力的完美结合。正是上帝创造了羔羊的温驯和善,同时也造出了老虎的威猛可怖,只有上帝才有能力给予温顺和凶猛。由此,布莱克的《羔羊》与《老虎》就是一个二元对立的统一,是美好与邪恶、创造与破坏、温顺与凶猛、天真与成熟的统一,象征着世间万物的秩序或相生相克的功能。正因如此,有人把《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称之为“人类心灵的两种对立的状态”,也就是说这两部诗集分别是从乐观和悲观的角度去审视人性和社会,表明了布莱克用二元法观察事实真相的世界观。
      在写作技巧上,诗人也是别具匠心,他采用的不同手段使其疑问铿锵有力、跌宕深晦。在《羔羊》中诗人巧妙地采用儿歌、反复和指定的合唱节奏等形式使该诗“稚嫩、童真的甜美表达出温顺的永久形象”(Gilchrist,1998:73)。疑问中诗的韵律充分地表达孩子的天真并强化了羔羊的温和。而《老虎》是由六个四行诗组成,每四行中的排比式问句都是层层递进的。这些问句大都采用扬抑格再加上一个重读音节的对偶句,这种首尾均要重读的诗行使疑问句的力度大为加强。强弱音节组成的音步创造出铿锵和谐的韵律,这种模式产生了野性的鼓点(如弱辅音和强元音韵脚:aspire和the fire,to beat和dread feet,dread grasp和terrors clasp,等等),它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森林中虎的刚猛形象。另外,诗中还采用副歌和头韵(如burning bright,frame thy fearful)等技巧。这些都有助于塑造虎的威猛可怖的形象,同时也激起对创造物的畏惧。《老虎》与《羔羊》都是关于物的创造,也都有极其相似的尾韵律。都用了“ee”音(如,thee、see、feed、mead、beat、feat)、重复与明显的排比结构,它们有助于把二者联系起来,特别是二者的主题思想。
      诗中的羔羊和老虎都是由上帝创造的,那么通过疑问就形成了“天真”和“成熟”观的对比,这种对比显示诗人完成了从“天真”到“成熟”的进程,其思想也更辩证更深入了。在《羔羊》中那些简单的问答表明孩子幼稚地相信仁慈的世界和诗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而创作于法国革命(1789)年之后的《老虎》是对《羔羊》的发展,它包含了未回答的问题,通过未回答的问题,诗歌隐含了宇宙的二元对立机制,从而显示出诗人对人类灵魂两种相互对立的状态的关注及其探求世相的轨迹。这就迫使读者去思忖和敬畏造物主的复杂性和神秘性,探索宇宙和自然界的深不可测的力和无法预知的量,同时也要考察人的善与恶,以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的潜在良莠。
      
      参考文献:
      [1]http://www.省略/yuedu/ShowArticle.asp?ArticleID=4563.
      [2]辜正坤.英文明篇鉴赏金库・诗歌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http://www.省略/forum/view.asp?id=1295.
      [4][12]Gilchrist,Alexander.Life of William Blake with Selections from His Poems and Other Writings,vol.1[M].England:Antony Rowe Ltd,Chippenham,1998.
      [5]Blake,William.The Divine Image[A].In Anne K.Mellor and Richard E.Matlak(ed.).British Literature:1780-1830[M].Fort Worth:Harcourt Brace,1996.
      [6]Bronowski,J.A Man Without a Mask[M].London:Secker & Warburg,Ltd.,1947.
      [7]Wicksteed,Jospeh H.Blake’s Innocence and Experience:A Study of the Songs and Manuscripts[M].New York:E.P.Dutton,1928.
      [8]Burke,Edmund.A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M].New York:Columbia UP,1958.
      [9]Basler,Roy P.Sex,Symbolism and Psychology in Literature[M].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48.
      [10]Hazard Adams,ed.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M].San Diego:Harcourt-Brace,1992.
      [11]Poems by William Blake――study guide[A].http://www.省略.uk/poetry/blake.htm.

    相关热词搜索: 羔羊 老虎 疑问 二元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