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垄断竞争模型

    时间:2019-02-05 04:48: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介绍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及其主要学术贡献。文章首先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作简要分析,然后介绍克鲁格曼在这两个领域的主要贡献,最后对其理论的政策含义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递增规模报酬 垄断竞争 空间集聚 诺贝尔经济学奖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9)01-0090-06
      
      200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教授,以表彰他在“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研究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保罗・克鲁格曼1953年生于美国纽约市,曾就读于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于1977年获MIT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任教,2000年至今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根据普林斯顿大学官方网站的介绍,克鲁格曼目前“至少有三份工作: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与国际问题教授,伦敦经济学院世纪讲座教授(Centenary Professor),《纽约时报》最具影响力的专栏作家”。对熟知克鲁格曼的人们来说,他的获奖是意料之中的事。早在1991年获得克拉克经济学奖的时候,很多人就预测他迟早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① 他先后出版过20多部专著,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200多篇高水平论文,这些论著大多涉及贸易与金融问题,是当今“国际贸易新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经济学运动的领军人物。先后担任过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团成员,美联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等机构的顾问。事实上,克鲁格曼在普通读者中的影响也非同一般,他先后为《财富》、《外交政策》、《石板》、《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纽约时报》等知名报刊撰写专栏文章。《亚洲周刊》称他是“最敢直言和最具影响力的政治经济权威”,《经济学家》杂志评论他是“同时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最近还获得了由西班牙国王授予的、被称为欧洲普利策奖的Asturias王子奖。
      为比较的方便,本文首先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作简要分析,然后介绍克鲁格曼在这两个领域的主要贡献,最后对其理论的政策含义进行简要评述。
      
      一、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学:背景知识
      
      国际贸易和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即使在今天,与此相关的自由贸易、全球化、城市化的形成和影响机制等既是学术界也是普通大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学术的传统来看,贸易理论和经济地理属于经济学的不同分支,但过去20多年来,这两个在历史上“不搭界”的领域因为新理论的出现而彼此融合,并认为经济中的一些相同影响力量决定了不同国家的生产专业化格局(贸易理论)和不同国家内生产要素的长期区位集聚格局(经济地理)。
      (一)关于传统贸易理论。就一般贸易理论而言,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国际贸易是怎么产生的?国际分工模式由什么决定?保护本国市场会产生什么结果?什么是最佳贸易政策?
      简单地说,贸易理论一般涉及国际贸易纯理论即贸易模式理论和贸易政策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的传统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在这一假设条件下产业(企业)的经济规模报酬不变,因此,国家之间的贸易,不是因为市场结构的原因导致竞争力的差异,而是因为国家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异。李嘉图对这种差异的解释是技术的差异导致国家间相对比较优势的不同,而俄林的解释更具一般性,他认为是由于国家之间存在要素禀赋的差异(Olin, 1933)。[1] 总之,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家之间在资源、技术甚至消费偏好方面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动因。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论,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际分工模式的产生是因为贸易本身的扩大。一些国家如果不进行贸易,国内产品的价格就显著低于从事贸易以后的情况,即贸易会改变国内产品的相对价格和相对获利结构。随着贸易的扩大,国际分工格局也因此发生变化。在贸易政策方面,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可以使国际分工达到最优,贸易参与国的福利可以实现最大化,因此,关税和配额等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会扭曲国际市场和价格,还会使政策制定国的福利受损,结果是谁也得不到好处的,对任何人绝对是得不偿失的。根据传统贸易理论,只有在技术和生产要素禀赋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生产率也存在差异)的国家之间才可能发生贸易,贸易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家之间专业化生产某些产品,以进口那些自己不具备比较优势、不生产(或者不应该生产)的产品。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观察到的现象是,国际贸易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突飞猛进地发展,比如,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领域的贸易份额快速增长,一些国家出口的产品同时也是它们主要进口和国内消费的产品,等等。这些现实经济问题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完全解释的。
      (二)关于传统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关于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一门科学,不仅研究特定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即生产什么产品,也研究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它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地域系统的形成、结构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早期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探讨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其核心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恢复和重建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区位论和景观类型论研究逐渐成为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地理学着重研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平衡、国土整治、环境保护、布局调整、区域和城市规划、产业和城市集聚等,探讨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经济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综合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地理学等三个分支。在历史上,经济地理学与国际贸易理论属于完全不同的分支,甚至各自使用完全不同的专业术语和分析框架。传统经济地理学基于完全竞争、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和同质需求的新古典假设,认为,在区域之间不存在基本差异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活动沿空间均匀分布,运输成本的变化对厂商区位抉择的影响是线性单调的,这从古典的屠能(von Thunen)模型及后来的阿隆索(Alonso)模型可见一斑(Alonso,1964;[2] von Thunen,1826[3])。然而,传统经济地理学无法清楚地解释现实世界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20世纪初马歇尔(Marshall) 用“外部经济”这一说法笼统地解释经济集聚。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用外部经济和产业联系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产业集聚,但是,传统地理经济学的缺陷是既没有明确定义外生规模报酬的性质,也没有清楚说明这种外部经济源于何方,因此无法在经验研究中实际地测度外部性以便检验相关的理论。
      
      二、克鲁格曼的主要贡献
      
      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领域最重要的贡献是基于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性等基本假设,创立了新的国际贸易模型,解释了为什么在不具备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差异的国家之间仍然有贸易发生等现实问题。他的贸易理论将许多学者的思想凝聚在一个框架之中,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集大成,创立了国际贸易新理论,促进了对贸易问题研究的深化。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克鲁格曼的一个主要贡献是将外部经济及区域产业聚集和贸易联系起来,他对不完全竞争和外部性的强调也揭示了传统经济地理文献中外部性概念的局限,并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路径依赖过程。
      (一)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克鲁格曼的主要贡献。1977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发表了题为《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化》的论文,建立了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选择模型(D-S模型)。按照他们的假设,生产具有规模经济,而消费者具有多样化偏好(Dixit and Stiglitz,1977)。[4] 这样,生产者希望生产的产品种类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偏好的产品种类则多多益善,由此产生了一个两难冲突。但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市场竞争能够对该两难冲突进行权衡,并达到某种垄断竞争均衡。这样,合理的结局是,一个规模扩大的统一市场更能够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从而更有利于解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由于贸易可以使市场规模扩大到全世界,并使更多的人有更多机会消费更多样化和更物美价廉的产品,因此均衡就更容易达到。按照这一逻辑,即使不存在技术和要素禀赋方面的比较优势,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也可以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①(RSAS,2008)。[5]
      秉承D-S模型的传统,克鲁格曼在“递增报酬、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和“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模式”等论文中,将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产品差异性和运输成本等因素相继引入模型,从一般均衡的层面论证了即使是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依然可以由规模报酬递增而产生贸易,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进而导致更低的产品价格和更大程度的商品多样化。克鲁格曼说:“贸易并不一定是国家之间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别的必然结果,相反,贸易很可能只是扩大的市场及促进规模经济出现的一种途径,而且贸易的作用与劳动力增长和地区集聚的作用是相似的。”②(Krugman,1979)[6]
      克鲁格曼所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是对李嘉图传统的背离。基于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模型(D-S模型)和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模型,克鲁格曼认为,即使在不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本身也可以是产生贸易的原因。此后,克鲁格曼更加关注市场的中心效应,即企业倾向于关注或选址于市场份额较大的区域。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在存在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的情况下,企业更乐于在市场规模最大的区域开展经营活动。在某一个区域集中可以使规模经济效应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并降低运输成本。当然,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并没有止步于此。在随后的研究中,克鲁格曼逐步将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于国际贸易来分析产业内贸易,其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相结合分析产业内贸易;二是分析可能有助于说明知识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态势的技术竞争理论。克鲁格曼通过该文不仅进一步阐述了产业内贸易理论,而且较早地提出并阐述了技术竞争理论(Krugman,1981)。[7]
      虽然历史上也曾有经济学家认识到规模经济是导致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他们没有将这种思想模型化并做出合乎逻辑的推论。克鲁格曼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关于“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的D-S模型拓展应用于具有可分性产品的国际贸易领域,从而构建了一个不仅是全新的,而且是综合了传统观点的新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模型。克鲁格曼认为,新贸易理论模型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因为,当交换基础是各种要素的禀赋差异时,开放贸易会有可能使贸易双方中某一方的利益受损;但如果交换是以规模收入递增为基础,贸易开放就会对双方均有利。
      基于克鲁格曼初期的研究中,学术界掀起了关于贸易新理论研究的高潮。兰卡斯特(Lancaster,1980)、[8] 迪克西特和诺曼(Dixit & Norman,1980)[9] 以及克鲁格曼(Krugman,1981)[7] 等都提供了综合的模型,进一步深化了最初的研究;而赫普曼(Helpman,1981)、[10] 赫普曼和克鲁格曼(Helpman & Krugman,1985)[11]又提供了改进的模型。这些工作让新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得到进一步融合,从而使得国家间的贸易模式变得可以预测,也为进一步对两种模式进行经验性的实证研究打下了基础。在实证研究方面,赫普曼(Helpman,1987)[12] 对14个工业化国家所作的经验研究证明了新贸易理论的正确性。雷默和莱维森(Leamer & Levinsohn,1995)[13] 在比较了发达国家间贸易(消费偏好多样化,企业产品多样化)和不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之后,发现实际的贸易模式对两种贸易理论都予以支持,结论是除了传统贸易理论中要素禀赋的原因外,新贸易理论关注的报酬递增和产品多样化也是形成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此外,安特维勒和泰福勒(Antweiler and Trefler,2002)[14] 证实了经济规模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发现大约1/3的企业可以归类为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埃文奈特和科勒(Evenett and Keller,2002)[15] 的研究表明,要素禀赋和规模报酬递增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解释现实世界。
      (二)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克鲁格曼的主要贡献。克鲁格曼的另一理论贡献是多年来致力于经济地理学的创新研究。他的新经济地理学思想萌芽于1979年关于贸易问题的论文,他在后来的研究中使其空间经济思想系统化,从而创立了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认为,以前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分析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有效工具,导致空间问题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之外,现在,由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分析工具的发展,可望将空间问题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Krugman,1979,1991)。[6] [16]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是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作为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过程的演进性以及动态模拟等研究方法引入模型,并建立了三个基础模型即中心―外围模型、历史和预期模型以及区域专业化模型(Krugman,1979,1980,[17] 1991)。①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一个最显著差别,在于采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多样化需求假设。在其1991年的论文中,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精致的“中心―外围”(core-periphery)模型。②
      事实上,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在大多数国家,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少数高度发达的都市(中心),极少数人生活在远离城市的落后农村(外围)。“中心―外围”理论试图解释这一经济活动的空间现象。克鲁格曼基于包含运输成本的贸易模型,建立了包含劳动力(消费者)流动的空间经济模型(没有人口迁移约束),其基本分析框架包含2个部门(农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具有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经济系统。这里,农业部门的特点是完全竞争和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生产单一、同质的产品(食品);制造业部门的特点为垄断竞争、报酬递增、生产大量的细分产品。两个部门分别使用劳动力这一种资源:农业雇佣劳动力要素不可流动,而制造业工人可以自由流动;农产品无运输成本,而制造品则存在“冰山成本”(iceberg cost)。在满足运输成本足够低、制造业的差异产品种类足够多、制造业份额足够大这三个条件时,经济的演化就有可能导致制造业“中心”和农业“外围”这样的格局,从而就可以解释两个初始条件完全相同的对称地区中,为何一个地区可以通过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实现集聚并成为相对发达的中心地区,而另一个则演变成相对落后的外围地区。模型中经济演化的机制在于厂商生产区位所决定的三种经济效应,分别是前向关联(forward linkage)、后向关联(backward linkage)和市场拥挤效应。其中前两种效应属于向心力,而第三种则是离心力,即抑制集聚的趋势。当前两者向心力大于市场挤出效应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在本地区集聚(Krugman,1991)。[17]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紧紧围绕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外部性等理论展开,解释了许多现实经济现象。该理论认为,作为经济中的需求方的消费者偏好多样化消费,而消费品的生产具有厂商层次上的递增报酬或规模经济(外生的),而整个产业的规模报酬则是内生的。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多样化消费与专业化生产的报酬递增之间出现两难冲突。如果经济规模或可用资源增加,则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来平衡上述冲突,专业化生产的报酬递增和多样化消费可以同时兼得。垄断竞争的性质决定了在一个市场中每一品种只由一个厂商专业化生产。单个厂商层次的(外生)报酬递增通过市场外部性与产业间联系触发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扩大的市场支持更多新的厂商以更低的成本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细分产品,增加的市场外部性对更多的厂商形成吸引,从而激活“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外部经济加强―分工深化/厂商集聚―市场扩张”的累积循环过程。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内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强度与运输成本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在中等大小的运输成本下,会产生较强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在较高与较低的运输成本下,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却都表现得比较弱(Krugman,1991; Ogawa and Krugman,1995;Ogawa, Krugman and Venables,1999)。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和城市的外部经济有其确定的来源或微观基础,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产业联系转化为市场范围的正外部经济。因此,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是内生性的,不需要通过外生差异(如山脉、河流、海港等自然条件的利弊)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通过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产业联系及市场外部性之间的动态、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可以内生出经济活动沿地理空间遵循“U”形轨迹演化的规律。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还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区域之间内生的工资差异来解释产业向不同地区或国家的渐次扩散。克鲁格曼进一步认为,技术创新并非是驱动产业集聚的唯一因素,而受“市场(正)外部经济”推进的产业集聚却相当普遍。
      
      三、简要评述
      
      克鲁格曼对现代经济学的贡献虽然主要在前述领域,但在其他领域也有丰硕成果,其中,他关于货币危机的早期理论研究,导致了后来被称为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的基础。他还创立了汇率目标区的第一个规范理论模型,并在1996年就直接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随后,克鲁格曼根据亚洲金融危机的材料出版了《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并提出了著名的“三元悖论”,明确指出各国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三个目标中只能同时实现两个,而不能同时实现三个。作为专栏作家和经济政策评论专家,克鲁格曼对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曾作过预见性的分析。早在2006年2月13日发表于《纽约时报》的专栏中他就指出,从进口与出口规模的简单比较就可以发现,美国人花费的比他们挣的要多57%。他认为,这样的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或早或晚,美国的贸易赤字将不得不下降,住房繁荣将会终结,美国的消费者和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回归到经济的基本面。他还指出,由于太多的经济参与者有着不切实际的预期,美国未来将面临的调整可能是一种“崩盘式”的调整。
      诚然,克鲁格曼的理论并非完美无缺,特别是在新地理经济学领域。比如,经济活动在空间的集聚和扩散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时间跨度很长的过程。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的参数则是不变的,如果研究的时间跨很大的话,有关参数的变化可能会相当大。比方说,“中心―外围”模型中的制造业工人的份额,国际专业化模型中的制成品在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和中间投入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所占的份额,区域专业化模型涉及的投入产出矩阵中的相关参数以及消费者对制成品的偏好强度(或制成品之间的替代弹性)等等,在长期之内并非固定不变,而由模型计算出的对称结构的破坏点和集聚状态的支持点的临界值对这些参数的变化极为敏感,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为在我国国内知名度极高的外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成就对我们启发很多。首先,他是一位横跨多个领域和多个时代的前沿学者。从贸易、金融到地理经济学,从区域经济到产业经济,从理论经济学到政策研究,从新古典框架到古典经济学传统,他无一不是执牛耳者。可以说,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学“天才”。第二,“天才”绝不是天生的,而是以他广博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知识,以及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敏锐观察作为依托。如果没有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通晓,没有对现代建模技术的熟练掌握,或者即便有这两个条件,而没有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敏锐和深入观察分析,克鲁格曼就不会与众不同!第三,经济理论和方法是为认识经济现象而产生的,而经济系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墨守成规、圄于已有理论和常识,轻视对经济活动实际运行情况的深入研究,不但无助理论的进步,也无助于对现实的理解,更不可能提出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① 最后,挑战传统理论的勇气,是学者的职责。真理与一个人的年龄和江湖地位没有必然联系!克鲁格曼的许多贡献源于他刚从学校毕业的最初十年左右,他奠基性的论文发表于26岁之时,那时他毫无学术上的江湖地位,但他成功了,且一如既往地坚持了下去,这与当今经济学领域大多数人的浮躁形成了鲜明对比!
      
      注:
       ①美国经济学会每两年颁发一次克拉克奖(the John Bates Clark Medal),获奖者必须是40岁以下的年轻经济学家且已经对经济学知识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获得这一奖项的很多经济学家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克拉克奖已经成为预测诺贝尔奖最重要的先行指标。
       ①本文关于克鲁格曼的学术贡献主要依据瑞典皇家科学院所发布的官方资料。为陈述方便,本文忽略了相关数学模型的介绍,尽量用简单易懂的文字表述。
       ②这最后一句结论已经暗含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思想,下文将予介绍。
       ①本文重点介绍“中心�外围”理论,以为这是新地理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②“中心―外围”最早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比什于1949年提出,是用来分析当时的世界经济体系的概念,当时用的词是center- periphery。“中心”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具有生产结构同质性和产品多样化的特点;“外围”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呈现出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传统产品专业化的特点。
       ①这是本人的“有感而发”。近日,一位博士生拟定了一份理论性很强的学位论文研究计划,当问及实证研究的打算时,令人惊讶地回答是:我不管那些,我感兴趣的是理论问题!
      
      [参考文献]
       [1]Olin, B.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3.
       [2]Alonso, W. Location and Land Use[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3]Von Thunen, J.H.(1826),(English Edition)The Isolated State[M]. Oxford: Pergamon, 1966.
       [4]Dixit, A. and J. Stiglitz.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 297-308.
       [5]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Scientific Background on 2008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Stockholm, Sweden.
       [6]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9)9, 469-479.
       [7]Krugman, P. 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 89.
       [8]Lancaster, K. Intra-industry Trade under Perfect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0)10, 151-171.
       [9]Dixit, A. and V. Norman.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 Dual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10]Helpman, 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esence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Economies of Scale,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1)11, 305-340.
       [11]Helpman, E. and P. Krugman.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Increasing Returns,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M]. Cambridge, MA: MIT Press,1985.
       [12]Helpman, E.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Evidence from Fourteen Industrial Countries[J].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7)92, 451-471.
       [13]Leamer, E. and J. Levinsh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The Evidence[Z]. in G. Grossman and K. Rogoff,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3, Amsterdam: Elzevier Science(1995)1339-1344.
       [14]Antweiler, W. and D. Trefler. Increseing Returns and All That: A View from Trad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 93-119.
       [15]Evenett, S.J. and W. Keller. On Theories Explaining the Success of the Gravity Equa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2)110, 281-316.
       [16]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 483-499.
       [17]Krugman, P.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 950-959.
       [18]Fujita, M. and P. Krugman. When is the Economy Monocentric? Von Thunen and Chamberlin Unified[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5)25, 505-528.
       [19]Fujita, M. and P. Krugman and T. Vanables.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Cambridge, MA: MIT Press,1999.
      责任编辑:黄振荣

    相关热词搜索: 集聚 垄断 规模经济 竞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