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夜行侠”的行动秘籍

    时间:2020-10-15 04:16: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杨瑞军

    超强的视力

    大大的眼睛

    夜行性动物在黑暗的夜间出没,总要有傍身的“利器”。对眼镜猴来说,这“利器”就是超强的视力。眼镜猴拥有小身材、大眼睛,它们体长只有10~15厘米,眼球直径却达到了1.6厘米!

    眼睛越大,瞳孔就可以扩张得越大。即使夜间的光线十分微弱,眼镜猴也能靠着这双大得似乎有些夸张的眼睛,捕捉到足够多的光线。

    另类的眼睛

    世间万物都会发出红外线,只不过,红外线是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但是响尾蛇能“看见”红外线。响尾蛇可以通过眼睛和鼻孔间的两个颊窝(即“热眼”)感知温血动物的热图像,从而探测到周围的老鼠等猎物。

    出色的听觉

    调整脸盘,听得更清楚

    仓鸮俗称猴面鹰,是猫头鹰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和眼镜猴一样,仓鸮也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比眼镜猴更厉害的是,它们的听力也极好。

    仓鸮的脸部四周覆盖着羽毛,露出来的脸盘刚好是个心形,造型十分独特。仓鸮通过竖起或收紧羽毛调整脸盘形状,这样能够将声波很好地聚集起来,再传递到耳朵中。另外,仓鸮的外耳被脸部羽毛覆盖,一高一低,便于根据双耳接收到声波信号的时间差来精准识别声音来源。

    另类的听觉

    蝙蝠是出了名的听力“达人”,很多人误以为蝙蝠是看不见的。其实,蝙蝠有视觉,只是在捕食时,听觉比视觉更好用一些。它们的绝技是回声定位法:在喉部产生超声波,然后超声波从口腔或鼻腔发射出去,撞到物体后弹回,接着蝙蝠利用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来确定物体位置。这种方法能大大提高捕食效率和精准度。

    充分发动身体的各种器官

    自己会发光

    夜间没点光亮怎么行?萤火虫才不怕黑呢!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里面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这样,萤火虫就发出我们看到的星星点点的光啦!

    触角的本事大着呢

    天蛾的触角位于头部,大多呈丝线状,末端弯曲呈钩状。触角上分布着很多感受器,能接收和分辨气味。靠着触角,天蛾可以在夜间寻找到钟爱的仙人掌花,通过高频拍动翅膀让自己悬停在空中,然后伸出口器畅饮花蜜。

    蚕蛾也不甘落后,它们也是追踪气味的好手。雄性蚕蛾的触角大且呈羽毛状,除了能帮它们找到花蜜,还能感知到几千米外雌性蚕蛾的存在。科学家从蚕蛾身上获得灵感,正在研制探测气味的机器人。

    胡须是个好帮手

    大多数猫科动物都是夜行性的,它们的胡须又长又粗,其末端连接着感觉神经,十分敏感。胡须可以帮助它们测量前方通道的宽度,判断自己能否通过;
    还能帮助它们感知极其轻微的气流变化,觉察到猎物及天敌的行踪。

    不光在陆地上,在水中也有夜行动物,例如北美洲很常见的褐首鲇。它们白天大多藏在池塘、湖泊等水域的幽暗底层或者水草下方,夜间才出来觅食。鲇鱼是个大家族,已经发现的有2400余种。对鲇鱼来说,嘴巴旁边的“须”不叫胡须,而叫作触须。鲇鱼的头大而扁平,嘴大、眼小、触须长,视力很弱。触须上有味蕾,帮助其在黑暗中行进探路和觅食。

    这些“夜行侠”之所以选择在黑夜出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为了躲避天敌,有些是因为猎物只在夜间出没,有些则是和身体构造相关。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它们都具备良好的感官和超高的警惕性。

    水云间摘自《科学画报·校园版》

    相关热词搜索: 夜行 秘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