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敢问路在何方

    时间:2020-11-09 03:58: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马忠军

    内容摘要:2016年9月13日,“核心素养”一词在北师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正式予以公布。这项权威成果历时三年,关涉课标修订、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教师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对于语文教师们来说,更值得深思,这份责任可谓任重而道远。本文旨在浅析提高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课内到课外,从“教书”到“育人”,从“核心素养”到“综合素养”,希望从中获得些许启示。

    关键词:立德树人 核心素养 实践 探索 综合素养

    2016年,“核心素养”这个词语在中国教育界火得一塌糊涂,人们把许多美好的词汇和愿景都给了她,期许她能把教育的欢乐带给千家万户,更加希望她能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一缕春风,一束光芒,一片灿烂。

    一.“核心素养”概念的内涵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15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为了落实深化课程改革的目标、加强立德树人的基础地位,教育界同仁也将其称为影响我国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

    核心素养体系明确了各学段学生应具备的适应未来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突出能力,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

    该理论的提出,不仅是我国基础教育深化的需要,更是世界未来教育的一种趋势。

    本世纪初期,世界经合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的雏形。它希望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突出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与良好的情感态度,这样才能迅速融入社会,才能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他的社会价值。

    这么多年来,很多国家都在做着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美国、日本等国的教育机构都着手启动有效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高速发展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方案。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智联时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国教育的一些阶段和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重视智力测试,轻视能力培养,学校和家长盲目追求升学率和分数,导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創新能力和协作精神欠缺。核心素养体系就是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来解决这些难题,既顺应了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也为增强国家竞争力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二.“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四大部分构成,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这里,我只阐述前两部分。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对话中,通过词汇的积累与整合,逐步理解并掌握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语法规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高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这种能力是四部分中最基础的,也是最核心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主要有:

    1.积累。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古典诗词或语言片段。当然,我觉得这项工作要从小学做起,培养积累的习惯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建构起形成语言的最基本单位——字、词、句。

    2.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能澄澈净化一个人的灵魂。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也来自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3.培养语感。汉字是“有血有肉由灵魂的生命个体”,汉字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有着超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超强的语体感。进行语感教学才能强化学生对言语的体验和感受,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使学生对言语作品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学生对作品的创造性解析和批判式阅读的综合能力。

    培养语感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诵读。诵读是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最重要的手段,心口耳并用的一阅读方式对于语文教学,非常适用。只有引导学生调动全身细胞去诵读,才能使学生高效的感知言语的优美韵律、感受作品的真正内涵,形成对言语的超强感应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高中教师担负的使命就是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着重体现在问题的设计上。

    1.如何设置高质量的问题。

    每节课都要设置问题,问题如何展开,如何结束,怎样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和深度思考。当然,问题的设计不能太简单,哪些学生们回答“是或者不是”,“对或是不对”的问题都不能称其为问题,应大胆地把它砍掉,真正的问题应该具备引领性、挑战性、开放性、层次性。

    比如,讲授鲁迅的小说《祝福》时,与其分析一处又一处的人物肖像描写,不如提出一个具有引领性的问题,此时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把刀来,上面滴着几滴血,然后问学生,“小说的主人公是祥林嫂,她,死了,死因是什么?”此时,同学们会在文本中寻找祥林嫂是怎么样的人,也会寻找鲁镇的人们是如何对待她的,甚至会分析到小说中“我”那含糊的回答,更会分析到那吃人的封建旧制度……如此一来,小说的语言、人物形象和主题自然而然就凸显出来了。

    只有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够拉大思维长度、加大思维深度,拓宽思维广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2.如何打造高阶思维课堂。

    打造思维课堂要做到“三高四有”,即高听课率、高吸收率、高自主性;目标有达成度、思维有长度、情感有浓度、活动有强度。评价标准在于:高自主性和思维有长度。

    在提高学生自主性上,我们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转为主动。课堂上,教师应该讲些什么,不讲什么,在什么时候讲,怎么讲成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拉大思维长度上,我们要做到在富有梯度性的问题中,步步设疑,经过学生研讨可以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让学生的思维静待花开。

    三.“核心素养”之我见

    我认为,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只讲“核心素养”是不够的,应该重视“综合素养”。试问:一个学生如果只知道“之乎者也”,也能灵活解答各类试题,思维开阔而深刻,就能算得上是一个优秀学生吗?一个人如果只具备了核心素养而不具备其他素养,是否可以游刃有余地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核心素养是否就是一个人素养的全部?语文教师如果一味地追求培养所谓“学科核心素养”会不会有失偏颇?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真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吗?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也是一名班主任,我既要在语文课上传播知识答疑解惑,又要肩负“育人”的使命。而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我觉得后者更为重要。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是不是一味地重视语文的“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培养他们做人的准则了呢?

    现在我带的学生都是“00后”,他们和我两年前带的学生表现出来的素质大不相同。比如,我在教室里扫地,原来的学生会马上接过扫帚说老师我来扫,而现在呢,常常是他们会把脚抬起来,“老师,这里还有垃圾……”再比如,他们对别人的遭遇比较默然,没有同情心,在和别人相处过程中比较自我,不会关心人体谅人,不能为别人着想,在社会中,盲目跟风,甚至做了“键盘侠”,在虚拟的世界里对别人进行着肆意的伤害……难以想象,这样一群孩童,如何肩负起治国安邦的大业呢!这样一群孩子,谁又能简单地评价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不够呢!这说明综合素养不够!

    我认为,做人要“厚道、善良、忍让、宽容、真诚、饶恕、情义、糊涂”!选择厚道,不是因为笨拙,而是因为厚德能载物,助人能快乐;选择善良,不是因为软弱,而是因为善良是本性,做人不能太恶,恶必有报应;选择忍让,不是因为退缩,而是因为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海阔天空;选择宽容,不是因为怯懦,而是因为宽容是美德,美德不会错;选择真诚,不是因为没有话语权,而是因为奉承是應付,忠言逆耳是负责;选择饶恕,不是因为没有原则,而是因为得饶人处且饶人;选择情义,不是因为太执着,而是因为割舍不掉那份珍贵的缘分和友谊;选择糊涂,不是因为真的糊涂,而是因为面对误解、委屈和不公,不能计较,大度应对,难得糊涂,笑看世态沧桑变化!人如果具备了以上八种品质,就能真正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具有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全面发展的人!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也要培养学生一种博大的胸襟,一份浓重的家国情怀,更要交给学生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法则!

    如火如荼的“学科核心素养”方兴未艾,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予以落实,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对于当前规划的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把每一步走得坚实有力!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与意境》,第1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德国艾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第13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第266页,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素养 敢问 路在何方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