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单元:类型决定读法

    时间:2021-02-08 12:06: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陈琳

    阅读门类的偏废直接影响思维的全面发展,文学作品阅读对发展形象思维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培养思辨思维、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面力有不逮;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说,在学校教育的阶段结束之后,依然需要主动阅读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学术著作,缺失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不利于阅读者保持良好的终身阅读习惯。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对接新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1“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以下简称“学习任务群1),是新课标和统编教材对阅读偏好的纠偏,值得一线教学实践花大力气去研究、落实。

    学术著作有三个特征:聚焦某一研究领域,讲究论述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追求理论发现的创新性。读《乡土中国》,是为了通过读“这一本”,掌握学术著作这一类的通用的读法,积累属于学生个体的阅读经验,准确把握学术特征。以下具体讨论阅读策略及其效果。

    一、学术著作的阅读顺序

    学生在学术著作阅读方面基本上是零基础,为此,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五单元在“阅读指导”中给出了一些阅读策略,其中包括“先粗后细,逐步推进”,这里的“粗”指的是通过序言、后记、目录,先大致了解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基本内容和章节结构;“细”指的是抓住概念、材料、论证、推理等要素,细致地深入建构理论的过程。

    “先粗后细”其实是关于阅读顺序的指导,它与原生态阅读顺序相对应。原生态阅读顺序即从正文开始,一页接着一页读下去,自然而然地完成整本书阅读;这种顺序在长篇小说阅读最为常见,因为文学作品的故事性强,能够唤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期待。学术著作没有故事性,以科学性、逻辑性见长,有些学术著作内容艰深晦涩,如果没有特定的阅读顺序,阅读者很容易半途而废。

    依照第五单元提供的阅读策略,《乡土中国》的阅读顺序应该是:序言——后记——目录——正文;我们依次介绍前三个步骤(粗的部分),把握其对建构学术著作的阅读经验的促进作用。

    《乡土中国》的“重刊序言”主要介绍成书经过,以及作者如何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先读“重刊序言”,有助于帮助阅读者确定自己的阅读期待,明确阅读该书的目的,是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历史与文化,还是学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抑或是为现代中国的农村问题寻找答案。

    《乡土中国》的“后记”介绍了三部分内容:本书的社区调查研究基础,社会学学术体系的源流、社会学研究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在“粗”的部分中,阅读收益最大最直接的莫过于“后记”部分:广西瑶山、江苏吴江、云南魁阁三地的实地社区研究,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化模式怎样从中国农业和农村生活中产生出来;对社会学学术体系的系统介绍,让我们懂得社会学的源起:孔德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并初步建立了社会学的理念和设想;介绍社会科学的两种研究对象,一是以各种制度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二是以全盘的社会结构的格式为研究对象;后者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具体社区,因为社区就是人们生活的时空的坐落,显然《乡土中国》就是建立在社区分析上的社会学研究。社区分析的工作分两步走,首先要描画出一个地方的人民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第二步是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社区的社会结构,发现不同社会结构配合的原则,由此提炼“格式”的概念。在这两种的研究方式之外,“后记”还介绍了第三种路线,不是从研究对象入手,而是从社会现象的共相上着手,以社会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说,“后记”为学术著作阅读开启了一扇大门。

    《乡土中国》的目录由14个短语构成,依次是: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这14个短语涵盖家、国、天下的伦常。

    有了重刊序言、后记、目录的铺垫之后,再进入全文阅读,阅读者已经有备而来,有了一个从宏观(社会学知识体系)到中观(目录)的准备,可以进入“细”的阅读了。为此,第五单元设计了四项单元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完成“概念——观点——框架——体系”的逐级搭建。以下逐项分析单元学习任务的教学建议。

    二、“差序格局”及其他核心概念的把握

    统编教材将“抓住核心概念”作为最关键的阅读策略。核心概念的掌握为什么对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如此重要呢?因为,核心概念既是从乡土社会中提炼出的理论精髓,也是作者用于讨论中国乡村社会的工具。它来自乡土社会与西方社会的比较分析,是作者对中国乡土性质、人际关系、治理秩序、社会结构在学理意义上的命名。统编教材特别提出了四个重要概念:礼俗社会、差序格局、无讼、无为政治。

    第五单元的学习任务1要求“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觀点”,其中专门提到了“差序格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任务1,一是核心概念的提炼过程,二是核心概念对理解作者观点的作用。先说提炼过程,这一核心概念在同名章节《差序格局》中提出,其行文逻辑大致为,先以西方“团体格局”为参照,对比中国乡土社会关系,而后描述中国乡土社会关系的特征:以“己”为中心,富于伸缩性的“同心圆水波纹”结构,并给这一结构命名为“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的提炼过程,除了运用中西方社会结构进行对比之外,还举了中国读者熟悉的《红楼梦》为例,以贾府盛衰时期容纳客人的数量进行对比,说明“水波纹”的伸缩性。费孝通自言“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是比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1]因此,也可以这么理解,“差序格局”不仅是对乡土社会结构的概括,也能用于描述整个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为便于分析,用表一呈现如下:

    根据表一可以发现,要掌握核心概念,首先将文本相应内容提取出来,转为“什么是什么”的句式,能转换为这种句式下定义就成功了一半,给概念下定义目的在于把握概念最本质的内涵;然后是找出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像水的波纹一般,为了形象说明差序格局的同圆心,有差序,再如正反论证,是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进行讨论:如果“己”逐圈外推,便可达致兼济天下,如果由外向内收缩,这种格局就是极度的自私;这是差序格局在同一条路径的相反方向;最后是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理解概念,体会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在天下与己这两端之间保持平衡,在差序格局的各个圈子之间灵活地扩展收缩。

    把握核心概念,是为了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思路。理解了差序格局,就把握住了自我主义与整体性乡土秩序的内在联系。如果没有把握住核心概念,学生往往会把《乡土中国》看做是由14篇文章组成的结构松散的“散文集”,不会去思考14篇文章之间的内在关联;实际上,如果将“差序格局”当作《乡土中国》最关键的“钥匙”,就可以发现14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围绕社会结构、社会秩序、权力、未来四个角度,来探讨乡土中国的文化。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14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整本书的框架。

    三、搭建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

    统编教材第五单元的学习任务2要求学生归纳14篇文章的主旨,撰写相应的内容摘要,讨论各篇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该书的知识体系。设置该任务意在帮助阅读者把握学术著作的逻辑思路,了解该书相对完整的学术知识体系。

    14篇文章从四个层面来讨论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是总论,《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探讨乡土社会中信息载体的问题;《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探讨乡土社会关系,《礼治秩序》《无为政治》《长老统治》探讨文化模式和权力结构,《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探讨社会变迁。

    《乡土本色》是总论,从“乡”与“土”的社会总体特征入手,将乡土社会定性为熟人社会,熟人社会有三个特征:一是靠血缘、姻缘关系联结;二是公私、群己关系的相对性,也就是弹性大;三是自我中心的伦理观。《差序格局》一章围绕后两个特征展开: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联结同心圆形状的社会关系,没有明确的边界,不讲权力和责任,只讲人际和关系。差序格局不仅概括了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的特征,也高度概括了中国的“人伦”关系。《家族》等章节接着《差序格局》展开,讨论各种社群的组合方式——亲属的伦常组合,由差序格局发展而来,如果社群经营各种事业,那么这些事业就会带上氏族的色彩。由此,又可以进一步推出,公私都成了相对的概念,所有的行为和价值判断以“己”为出发点。《礼治秩序》等章节讲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儒家文化互为因果:这种社会结构产生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又为这种社会结构中的人们提出了行为和道德的准则:“克己复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准则都是典型的礼治,它约束人们,不允许人们轻易地逾越和凌驾差序格局。《长老统治》等章节探讨这种社会格局产生的权力体制——“长老”统治,“长老”天然拥有的权力实际上来源于礼治秩序的教化性权力。

    一个总论,四个层面,共同从自然实体的乡土中搭建起文化意义上的乡土,传统伦理支配下的乡土。距离《乡土中国》问世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在中国城市化已经达到53%的现状下,阅读今天的乡土中国已经远远不是费氏当年笔下的样子,因此,不能满足于《乡土中国》文本阅读,要引导学生将自己体验、认识的现代中国与《乡土中国》建立联系,反思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要站在今天的立场上,读出它的现代意义。

    四、关注“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

    统编教材第五单元的学习任务3要求学生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为话题,从居住环境、精神风貌、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乡村管理等角度中任选一个,开展调查访问,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报告。该任务意在将学术著作阅读与现代中国建立起扎实的联系,将《乡土中国》作为有力的社会学工具,深刻地理解现代中国的乡土社会。因此,不能把这个任务当作“读”的附带的任务,而要当成完善学生对社会学研究范式认识的重要任务。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说到:“社会科学应该在指导文化变迁中起重要的作用。”[2]“费氏所面对的,却是一个内忧外患的祖国,而他不仅是其中普通的生活者,更怀有经世的抱负,要做一个社会变迁的引领者”[3]。八十年过去,经过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斗,费氏当年研讨的乡土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中国乡村“居住环境、精神风貌、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乡村管理”的变迁,就是一个大国在走向现代化过程的缩影。

    学术著作阅读的理想境界,是期待更有效地“卷入”阅读者,通过整本书与阅读者之间的最大限度的交融碰撞,进而促使阅读者不断校正、内化、诞生属于自己的阅读经验,不断推动个体真实成长。如何“卷入”呢?用自己的行动重温费氏成书的实践过程,显然是最活生生的“卷入”。调查所得的真实资料是形成对现代中国的认识的前提,将理论“放还”到现代中国的语境里,用现实对照费氏当初的创作语境和历史语境,促进学生对当今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深刻认识:传统与现代既有着绵密的交织,又发生着剧烈的碰撞;费氏那个时代的问题有些在今天已经不再成其问题了,例如“文字下乡”中的文盲问题,早就随着新中国的扫盲运动解决了;但是乡土社会的文化生活相比起城市,依然封闭、贫瘠、落后,这是随着时代发展产生的新问题,乡土社会中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乡村的基本上是老人与儿童,这对于乡村文化建设显然是新的困扰。

    在调查访问的基础上,撰写报告需要基于历史的视野,否则就无法在文本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并获得深刻的洞察。任务3提供了五个角度,其中有些角度能够与《乡土中国》直接对照,例如文化生活角度与“文字下乡”的对照,乡村管理的角度与“长老统治”的对照,提供这些角度是为了帮助学生见微知著,感知现代中国宏大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发现小环境与大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现代乡土社会中的个体困扰背后的时代成因。

    任务3还要求在撰写报告的基础上,制作手抄报、举行演讲、开展辩论、设计网页,与同学交流。这是为了弥合学生与《乡土中国》的历史鸿沟。学生对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乡土中国”所知甚少,仅仅以文本复原历史语境、定位时代背景,难以充分认识历史解释的复杂性和内在逻辑。所以,结合当今的调查报告,开展交流分享尤为必要,交流分享会可以围绕以下四个具体情境展开。

    1. 《乡土中国》的哪些描述在你现在的生活经验中依然能体会到?

    2. 《乡土中国》的哪些描述与你现在的生活经验相悖?

    3. 费孝通写《乡土中国》的初衷是“认识中国社会,改造中国社会”,你认为现在的中国社会符合作者的期待吗?

    4. 站在2018年的今天,《乡土中国》中有哪些社会理念是我们应该传承的,哪些是我们应该摒弃的?

    上述这些交流主题整合了现代中国与历史文本,将学生对《乡土中国》中的“文化下乡”“长者治理”“人情社會”等权力格局、文化背景的理解,融入到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进程中,是学生阅读经验与作者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和互动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费孝通.真知识和假知识[A].费孝通全集(第6卷) [C].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本文是2019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革命文化作品专题学习研究”(项目编号:MJYKT2019-016)的研究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 读法 本书 乡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