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从儿童本位出发提升低段科学课教师语言魅力

    时间:2020-12-22 22:02: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孙楠

    《观察与比较》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中第3课的内容。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在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的基础上,首先经历单一感官观察、比较,然后经历多个感官综合观察、比较,在观察活动以及活动后的交流中体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与比较,可以发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并对事物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经过我的多次试教,发现从学生的状态、反应来看课堂效果并不理想。通过与老教师交流以及自己的反思重建,发现问题出在教师的语言上。在对教师语言进行彻底研究后,最终呈现了一节自己满意、听课老师满意、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满意的科学课。从最后的课堂效果看,孩子们听得投入,学得扎实,做得尽兴,最后说得也很透彻。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现将自己对低段儿童容易接受的语言特征归纳如下。

    一、简洁明了,减轻低龄儿童听课的负担

    低年段的学生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因此容易受外界新鲜、突变和运动的事物影响,从而分散注意力。如果教师的语言大段、冗长、力求完整,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分散注意力。学生“听不进去”,这无疑会影响接下来的教学,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简洁明了,才能抓住学生持续时间不长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探索部分的第二个活动“观察三个小球找不同”中,原先教师是这样抛出问题的:“今天啊,老师带了三个球,我们来看一下。请你看一看这三个球,它们有什么不同?”这么长的一段话,其表达的就是“观察三个球,有什么不同?”当我说出“老师带来了三个球时”,这个时候学生已经被吸引了注意力,在用眼睛观察,因此要趁学生注意力已经转移时,简明扼要地抛出问题,原先的长句子调整为“这里有三个球,观察一下,有什么不同?”学生立刻抓住“不同”两个字,开始观察找不同。再如在探索部分的两个活动结束后,教師要引导学生思考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与比较的好处,原先的教师语言是“运用一种感官观察、比较,和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比较相比,哪个好?好在哪里?”当教师说出这一大段拗口的话时,大多数学生愣在那里。于是我将问题调整为“跟用一种感官相比,用多种感官有什么好处啊?”学生快速反应,高高举起小手。

    由此可见,要想抓住学生持续时间不长的注意力,教师必须删繁就简,让语言简洁明了,降低学生的听课负担,这样学生才能听得清楚,想得明白,学得透彻。

    二、儿童视角,顺应低龄儿童思维的习惯

    教师从儿童的视角说话,才能符合儿童心理、语言习惯和接受水平,即教师的语言儿童化。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语言。因此,教师要从儿童视角说话,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课的开始,用“找不同”游戏导入:“同学们,玩过找不同的游戏吗?”一个“玩”字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听到“游戏”两个字,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几乎是喊着回答“玩过!”简简单单两个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快速地引入学习的状态。在拓展部分“找出仿真水果”活动开始时,教师先以“接下来,有个挑战!”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示一篮水果后,问“你能找出假水果吗?”这里用“假水果”而不是用“仿真水果”,这更符合学生的语言习惯。学生一下子就明白挑战是什么,接下来就是信心满满地“找假水果”。在展示“假水果”的环节中,学生热情高涨,积极举手发言。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这样表述“我找到了某某假水果,因为……”,例如学生说道:“我发现这个香蕉是假的,因为它摸起来的感觉是塑料的,不像真的香蕉那种感觉。”在我们成人看来,学生的理由表述得不是很有理有据,但却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共鸣,有的连连点头,有的说出了“我也感觉到了”。从生生互动的效果看得出,顺应低龄儿童的思维习惯利于学生理解。

    教师从儿童视角出发,课堂语言儿童化,顺应了低龄儿童的思维习惯,能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激励引导,增强低龄儿童思考的信心

    下面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是在试教过程中“听声辨物”环节遇到的情形。

    (听音频1)

    师:是什么?生:钥匙。

    师:理由呢?生:因为一串钥匙上有好多把,所以听起来有好多声音。

    (听音频2)

    生:硬币。师:理由呢?生:声音很清脆,硬币是圆的,它转起来也有声音。

    (听音频3)

    生:毛绒玩具。师:理由呢?生:因为声音很小。

    “听声辨物”环节一共听了钥匙、硬币、相片、毛绒玩具四个物品掉在桌子上的声音,从以上师生对话可以发现,教师锲而不舍地问“理由呢?”,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完整地叙述,让其他同学能听得明白,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但是,学生没有领会老师的意图,当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后,如果教师不追问就不会说出判断的理由,所以教师被动地重复提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以下教学片段是教师调整语言后发生的情形。

    (听音频1)

    师:是什么?生:钥匙。师:理由呢?生:声音很大,而且一串钥匙上有好多把,所以听起来有好多声音。

    师:你能连起来完整地说一遍吗?

    生:我认为是钥匙,因为听起来声音很大,而且一串钥匙上有好多把,所以听起来有好多声音。

    教师只在第一次听音频后,追问“理由呢?”当学生说出理由后,教师引导其完整地说一遍,然后表扬这位同学“说得真清楚!”当其他同学看到这样说会被表扬后,由于孩子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纷纷效仿,其表达与交流能力得到提升。由此可见,教师适时、有引导性的激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科学规范,提高低龄儿童表述的能力

    低年段的儿童乐于表达、展示自己的想法,但是受年龄特点和语言水平的限制,他们的语言往往缺乏逻辑、片面,甚至有科学性的错误。因此,在低年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规范语言,确保用词准确、合乎逻辑,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正确认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科学、规范地表达与交流。

    在本节课的“找出假水果”活动后,学生交流、展示,出现以下教学片段。

    生:我们组找到的假水果是香蕉(高举起来),我们是通过它们味道不同找到的。

    师:味道?你们是用什么观察到的?

    生:我们是用鼻子闻的,真水果有果香,假水果没有,而且假水果有点塑料的味道。

    师:同学们,用鼻子闻到的是什么啊?生齐答:是气味。

    师:现在你能再说说你们组的方法吗?

    生:我们是用鼻子闻的。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生齐答“明白!”)那怎么才能发现味道呢?

    生:要用舌头尝。

    对于“气味”和“味道”这两个特点,部分学生混淆。到二年级后,虽然学生理解了两者的不一样,但仍有个别同学在语言表达上会将两者混淆。为了加强学生科学表述的能力,教师不能忽略这个细节问题,而要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重新思考,重新表述,从而正确认识“气味”和“味道”,并且能科学地表达“闻到气味”和“尝出味道”。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教师语言简洁明了,降低了学生的听课负担,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从学生视角说话,即教师语言要生动、活泼、形象、有趣,顺应低龄儿童思维的习惯,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有引导性的激励语言,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语言科学、规范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科学表达。相信教师如果能从低龄儿童本位出发,提升自身科学课堂语言的魅力,定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

    相关热词搜索: 本位 出发 提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