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时间:2021-01-02 10:03: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主持人:韩志柏

    在阅读中发现“自我”

    读《最后的常春藤叶》,我有过三种不同阶段的感受。

    第一阶段,大概可以用“人云亦云”来概括,也就是无条件地认同书中的结论。参考书上说:“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中,作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特别是老画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书上怎么说,我们也就向那个方向去理解,他人的感受也就很容易地成了我们自己的感受;现在想来,这样的理解虽不无道理,却有着经不起质疑的破绽:比如,“相濡以沫”说的是双方,可是小说中似乎只是贝尔曼主动地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再比如,“贝尔曼舍己救人”,显然是针对最后令人意外的结果“贝尔曼去世”说的,贝尔曼去画那幅“杰作”时,应该不会想到这个结果,应该不会有“舍已”的壮烈感。

    第二个阶段,就是努力地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去读,带着像上面说到的质疑的态度去读,不断地用小说中的细节检验自己的感受与结论。这时,我们尊重事实,得承认,也许是贝尔曼缺少艺术的天赋,也许是贝尔曼性格偏执,总之最后他成了“在艺术界的失意之人”。不过,在这成功与失败、得志与失意之外,你得承认,贝尔曼是个曾经富有“画出杰作”的理想的人,是一个在脾气“暴躁”“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的外表下富有自尊、坚守理想的人,还是一个要做“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的善良的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作者的写作意图,重在用贝尔曼的死引发读者的思考,思考人生的失意与得意,思考所谓的成功与失败,意在向贝尔曼这样的“失意的人”献上应有的尊敬。

    第三个阶段,就是在细究小说本身之后,再把目光放到美国文化的广阔背景中,这便有了新的发现。这个发现是:贝尔曼通过最后的“杰作”完成了“自我救赎”。用我们常说的话就是,人生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在与外在于自己的世界的不断冲突碰撞中找到自我,成就自我,做最好的自己。用我们带有点传统文化味道的语言说,那就是“求仁得仁”。一個善良的人,最后为自己的善行而死而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是死得其所吗?这样想来,联系小说的细节,我们会发现,贝尔曼身上最重要的品质是善良,而这恰恰不是成为艺术家最重要的前提。

    说阅读的三个阶段,并不是要以第三阶段去否定前面两个阶段的阅读感受,更不是说第一阶段的阅读感受是错误的。而是,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我们更贴近了小说中的人物、作者和世界,也更理解了自己。我们越是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困惑、迟疑、怯懦、不完善,我们便越容易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越是容易理解他人,越容易理解这个世界。同样,我们越是相信这个世界纷繁却有序、无穷却完整,我们便越容易认清自我,进而热爱自己的人生。为此,我们编选了下面一组文章,其共同的主题是:他们爱这个世界,爱自己的人生,忧伤也快乐地行走大地上。

    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

    阅读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是准确理解“心安”的含义。这里的“心安”就是“平静地接受生命”“认识并接纳不完美的自我和生存的世界”以及“有力量为爱而做些什么”。当然,也可以高度概括为“以爱为生”——因为“爱”,无论这个世界如何,我的心都是“安静”的。

    相关热词搜索: 为生 眺望 境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