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大数据背景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31 13:10: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大数据背景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内部控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分析了传统模式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并从实用角度对如何利用大数据完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了论述。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随着公立医院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数据共同汇聚成了医院运营的大数据。大数据具有信息量大、实时性强、种类多样等特点。利用好大数据的这些特点,可以为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手段,使医院摆脱传统内控模式下固有的限制,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

      一、医院传统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一)风险评估耗时长、时效性差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预警等内部控制措施都是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建立高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对完善内部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模式下,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部分环节的风险评估通常是周期性开展,且流程持续时间较长,实效性较差。例如对重点固定资产运营效益的风险评估一般按月份进行,需要在月度终了后从不同管理系统采集相关数据,分析后将结果逐级上报,由决策层根据控制目标确定是否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整个风险评估过程的效率和时效性都不尽人意。

      (二)控制活动执行不到位

      控制活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得到有效执行才能发挥其自身作用。但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持,部分控制活动往往因数据失真或人为判断的主观因素占比过高而失效,造成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无法起到应有的风险防控作用。例如采购论证制度是固定资产采购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内控措施。传统论证环节由于数据来源有限,论证所需数据的颗粒度往往无法满足要求,数据准确性也难以保证,论证结论失真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固定资产引进后无法达到预期使用效果。

      (三)信息传递不畅

      信息的及时传递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实践中,由于部分信息无法及时共享,造成内控信息只能单向传递,如果发生内控措施由于人为原因未发挥作用的情况,相关风险将很难被及时发现和控制。例如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医院内部调配使用的过程中,虽有相应制度和流程予以规范,但难以避免人为原因致使内部控制措施失效的可能。当此类情况发生时,若资产调入和调出科室不能及时掌握资产流向,仅依靠定期盘点资产很难及时发现并纠正调配错误,可能造成因发现时间过晚或同类资产太多而难以追溯调整的后果。

      (四)内部监督不充分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由于医院固定资产存在数量众多、使用期长、放置分散等特点,内部监督部门在对固定资产内控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时,往往采取抽样分析的方法。受制于所抽取的样本数量和质量,内部审计效率不高,线索寻找比较困难。例如在对固定资产的交货、验收等采购流程的风险点进行审查时,一般会根据重要性原则对资产进行抽查,但由于涉及环节多、资料繁杂,不仅占据大量的审计资源,而且无法做到应审尽审,存在较高的审计风险。

      二、大数据环境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完善

      (一)依托大数据建立高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大数据具有实时性强的特点,可将这一特点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相结合,建立风险指标模型,自动从数据池中提取相关数据,完成风险指标的计算,并将指标结果与预先设定的风险承受度进行比较后输出,从而实现对管理风险的自动评估,大大缩短风险评估时间和周期,为及时采取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达到提高资产经营效率和效果的目的。例如通过建立医院重点固定资产运营风险评估模型,实时从数据池中提取相关数据进行资产效益指标分析,并根据资产引进时的预计现金净流量、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设置预警阈值,将效益指标与预警阈值的对比结果进行可视化输出,从而使资产使用科室、管理科室和决策层均可以随时直观的了解重点固定资产实际运营情况与预期的偏差程度,有助于从不同层级和角度采取措施及时纠正资产运营偏差,实现对固定资产运营的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各流程的无缝衔接,提高风险评估效率,避免重点固定资产运营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

      (二)利用大数据为内控执行提供数据支持

      内控措施的执行要发挥大数据的数据海量的优势,充分整合HIS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HRP系统、设备使用监测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等与固定资产运营有关的信息系统所产生的数据,为医院相关决策指标的计算提供支持。从而做到决策过程以数据为准绳,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使内控措施切实执行到位,发挥其应有的风险防控作用。例如通过依托不同信息系统的原始数据建立固定资产购置、维保、报废等环节的决策支持模型,从数据池中提取数据计算相关决策指标,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使内控措施得到切实执行。

      (三)共享大数据保证信息传递畅通

      通过实现数据共享,打破科室之间、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可以保证内控信息在相关部门之间得以畅通传递,有利于预测和发现风险因素,尽早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维护固定资产安全。例如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将固定资产状态查询权限分配至各资产使用科室,使其可以实时掌握资产的入出库、调配、维修、处置等相关信息,若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与资产管理科室沟通,实现内控信息的双向传递,从而在不影响临床工作效率的情况下建立资产使用科室与管理科室相互监督的机制,避免出现的人为失误或串通造成账实不符等情况,进一步完善财产保护控制,织密内控体系。

      (四)挖掘大数据提高内部监督效率

      在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内部监督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种类多样的特点,打破各信息系统界限,根据监督对象的特点多角度寻找突破口,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对监督对象进行全样本分析,在经验和数据的双重指引下进行风险定位,从而避免抽样分析的弊端,实现对监督对象高效、全面的评价。如在对固定资产采购情况进行内部审计时,可以时间为突破口,从数据池中提取合同签订、各阶段验收、入库、付款、首次报修等关键节点的时间数据,按内控制度和合同约定建立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即可完成对全部采购进度及首次报修时间异常的资产的确定,为后续审计提供方向和线索,大大提高了监督效率。

      三、大数据环境下固定资产内控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确保基础数据的可靠性

      固定资产运营过程产生的数据中,有的是由系统自动生成,有的则是依靠人工录入产生。对于人工录入的数据,应确保录入过程符合内部控制要求。同时应建立数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分配数据接触权限,确保数据运维过程中的不相容职位相互分离。此外要建立数据接触追溯制度,确保对基础数据的操作过程留有痕迹,从而保证数据安全,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

      (二)对数据进行有效清洗

      大数据信息量大,单位信息价值较低,需对其进行有效清洗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要做到有效的数据清洗,首先需要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各环节有清晰的认识,明确相关控制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关联关系等逻辑关系。然后根据逻辑关系选取特征明显的某种或某一类关键信息,并进一步确定获取信息所需的数据类型、获取路径,利用Python等工具有针对性的对数据进行提取,通过建立有效的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得出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用的指向性明确的信息。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是医院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建立完善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固定资产安全高效运营,对医院实现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管理人员应转变思维方式,从大数据的视角,重新审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各要素,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信息优势对其进行完善,以建立更加精细高效的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