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全周期管理视域下高校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建构

    时间:2024-03-13 15:00: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全周期管理视域下高校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建构

    重视抓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既是我们党的干部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现实要求。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专章部署,指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高校优秀年轻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健全高校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促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担当作为,是新时代高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党管干部原则的重要内容,关乎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进程,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全周期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强调管理过程中的周期性和过程性问题,与干部成长的规律和特点相契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领域反复强调全周期管理,强调要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健全新时代高校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常态化机制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新时代新征程,要运用全周期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在时间维度的周期性和空间维度的整体性中,坚持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把握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像园丁栽种树苗一样,构建高校优秀年轻干部育选管用一体化常态化工作机制,增强培养选拔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高校优秀年轻干部健康快速成长,为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干部人才支持。

      一、全链条战略种苗:健全推动优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领航”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加强高校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培养选拔的组织领导,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为推动优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提供方向指引。

      (一)在组织领导上聚神

      重视抓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既是我们党的干部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现实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出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全党重视年轻干部成长作出了示范,对年轻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培养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高度,落实党管干部的原则,把培养选拔高校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高校党委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的重要工作,作为校院两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抓党建述职评议和巡视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等重要内容,推动主要负责同志真重视、亲自抓,切实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常态化把讲政治、懂教育、善管理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起来、发现出来、使用起来,推动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承的生动局面。

      (二)在科学规划上聚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前有的高校受编制等因素影响,停招机关部门的行政干部,只公开招聘专职辅导员和专任教师,导致优秀年轻干部的来源渠道窄化,一些高校干部队伍梯队建设不尽如人意。《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高校党委应当建立健全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制度,制定并落实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大胆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高校应根据事业中长期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做好不同年龄段干部的储备规划工作。组织人事主管部门应坚持干部工作“一盘棋”,统筹抓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国企、科研院所等各领域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形成科学规划、着眼长远、落在当下的制度性安排。根据5年、10年、15年等不同时期事业发展的需求,科学编制高校年轻干部队伍短中长期建设专门规划,分类型分层次制定高校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分步骤分阶段有序组织实施。省(区、市)应建设高校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管理数字化信息系统,每年对不同层次和类别高校的领导班子结构、岗位空缺、年轻干部配备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研判,科学测算配备需求,精准提前做好安排,及时督促高校落实年轻干部配备比例要求。

      (三)在工作机制上聚力

      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是高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机制建设是一项长远性、根本性和基础性建设,是促进优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根本保障。要建立健全以高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完善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密切配合、共同落实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生动局面。高校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专题研究1次年轻干部工作,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全面做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各环节工作,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提供组织保障。

      二、全领域拓源选苗:健全促使优秀年轻干部竞相涌现的“启航”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坚持“选苗”“育苗”并重,拓展选人用人视野和领域,构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发现识别机制,培养储备一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

      (一)建立定期调研制度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法宝,是了解干部情况、做好干部工作的科学方法。组织人事部门要善用调查研究这个法宝,每年或每半年深入高校开展一次校级领导班子和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分专业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等类别,深入分析年轻干部成长背景、专业特长和成长需求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措施。综合运用干部考察、年度考核、干部调研等工作,及时把各高校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选出来。建立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制度,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年轻干部解除后顾之忧,促其脱颖而出、迅速成长。

      (二)拓展干部储备渠道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 坚持把源头储备作为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高校每年通过公开招录一批党务行政人员、引进一批高层次紧缺人才、面向二级院(系)遴选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畅通渠道入口、广开进贤之路,有效扩大优秀年轻干部队伍“蓄水池”。实施优秀年轻干部“789”储备工程,高校组织部门会同统战、人事等部门,分级分类建立“75后”“80后”“90后”机关干部、专任教师、思政辅导员,以及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三方面”干部储备库,全面掌握不同年龄段优秀年轻干部的数量、专长、分布等情况。

      (三)强化正确用人导向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用人导向是方向、是标杆。选用什么样的干部,直接关乎党的形象、关系事业的发展。全面历史辩证地考察年轻干部,把敢于担当、善于斗争作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重要标准,注重在教学科研一线、关键时刻和重大斗争考验中发现识别年轻干部,重点关注长期在吃劲岗位默默奉献、业绩突出,以及在深化教育改革中敢啃“硬骨头”、推进“双一流”建设中勇挑重担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大胆使用、加快培养。对深耕教学科研一线,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组织协调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管理工作经验的青年人才,要有意识地加强培养历练,推动各类人才各尽其职、各履其责、各展其长。

      (四)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密切相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青年长江学者等“四青”人才纳入“年轻干部”范围,加强对各类创新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培养使用。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各类人才项目和科研平台,突出有组织科研攻关,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学术造诣深厚、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科带头人和年富力强、开拓创新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有组织地选育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打造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青年人才力量。

      三、全要素修枝壮苗:健全提升优秀年轻干部素质能力的“续航”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年轻干部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要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坚持把组织培养和年轻干部个人成长结合起来,把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突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全面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

      (一)加强思想淬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年轻干部朝气蓬勃,阅历相对较浅,只有不断强化思想淬炼,才能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建立常态化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机制,经常性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四史”、党性等专题教育,引导年轻干部系统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必修课,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永葆应有的清澈和纯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不仅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这一科学思想作为高校年轻干部必修第一课,促使年轻干部深刻领悟好这一科学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把握好贯穿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切实打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二)加强政治历练

      政治能力是年轻干部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政治历练是提升干部政治能力的重点工作。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三会一课”等制度,用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约束年轻干部,引导年轻干部不断增强党性意识和组织观念。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政治训练,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跟岗锻炼,参加各级巡视巡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干部考察考核等政治性强的工作,促使年轻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年轻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引导年轻干部善于从政治上看教育,分析、发展教育,始终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和育人导向,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政治家。

      (三)加强实践锻炼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基层和艰苦岗位是年轻干部增强本领的大课堂、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毛泽东同志说:“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遵循干部成长的客观规律,坚持递进式培养、多岗位锻炼,注重基层一线墩苗,通过调任、挂职、兼职、驻村、科技特派员等途径,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乡村振兴等矛盾问题集中、任务艰巨繁重、局面纷繁复杂的一线环境中锤炼,促使优秀年轻干部既“接地气”又“增底气”,提高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完善高校内部轮岗交流制度,探索建立党政优秀年轻干部到科研平台任职兼职、优秀年轻教学骨干到机关任职兼职制度,完善校级机关部门和二级院(系)干部轮岗交流制度,推动干部到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锻炼。完善高校与地方干部双向交流制度,常态化开展高校优秀年轻干部到省直单位、中央部委、地方政府等挂职工作。

      (四)加强专业训练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核心素养。198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今后的干部选择,特别要重视专业知识。我们长期都没有重视,现在再不特别重视,就不可能进行现代化建设。”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既面临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对干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分层次、分领域开展高校年轻干部培训需求调研,按照“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量身制定专业能力提升方案,精准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针对校级领导、中层领导、科级干部等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年轻干部群体,细化党务、行政、教学科研等不同岗位类型,实施分级分类培养计划;根据年轻干部成长情况和事业发展需要,对近期可提拔、经短期培养历练可提拔、需中长期培养历练后可提拔人选进行分类培养、精准滴灌;建立支持“双肩挑”年轻干部成长机制,通过减少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实行弹性工作制、搭建坚强有力的党政班子等途径,为“双肩挑”干部能力提升和专业成长创造条件。

      四、全方位压担墩苗:健全激发优秀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竞航”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坚持事业为上、以岗择人、人岗相适,切实改变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有效消除隐形台阶,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做到用当其时、人尽其才。

      (一)突出政治标准

      纵观党的百余年历史,我们党始终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革命化是摆在最首要的位置。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通过查阅档案、一线调研、谈心谈话等途径,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政治体检”,强化知事识人,全方位、近距离观察年轻干部的政治表现,重点考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央关于高等教育工作的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推进“双一流”建设等情况,建立有潜力优秀年轻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对政治上不合格实行“一票否决”,做到既不唯年龄是举,也不降格以求。

      (二)突出适时选用

      年轻干部精力旺盛、事业心强,正处在干事业、创新业的黄金期,只有用当其时、人适其岗,才能充分激励优秀年轻干部担当作为、建功立业。牢固树立“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理念,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对具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乐于“搭台子”、善于“压担子”、敢于“给位子”,及时把敢担当、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放到关键吃劲岗位磨砺,增强斗争本领和综合能力。深入分析高校不同管理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应遵循年轻干部成长的规律,坚持人岗相适的原则选配干部,看准一个培养一个,成熟一个使用一个。比如,教务、科研、研究生等管理岗位的业务性较强,应优先选配优秀年轻“双肩挑”干部。

      (三)突出结构优化

      结构优化的干部队伍,是形成工作合力、促进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从各个方面选拔专业化人才,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既注重当前又着眼长远,合理设定高校不同职级年轻干部的数量和比例,从制度上保障年轻干部成长有空间、有前景。规范干部选任程序,综合运用“定向推荐”和“非定向推荐”,完善“无任用考察”机制,努力拓展年轻干部成长通道。既要大胆选用优秀年轻干部,也要统筹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注重“老中青”结合,梯次配备不同年龄段的干部,让各年龄段干部都有奔头、都发挥好作用。立足事业发展与班子建设需求,注重班子成员年龄梯次性、能力互补性、气质相融性,优选个体、优化组合,切实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运转效能。

      五、全过程防病护苗:健全保障优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护航”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年轻干部要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年轻干部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活力缺定力、不缺情感缺情怀,防腐拒变能力相对不足,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严管厚爱贯穿于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全过程,经常“修枝剪叶”“驱虫防病”,落实“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推动年轻干部健康茁壮成长。

      (一)健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年轻干部正处在事业上升期,其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就是最好的爱护和培养。一体推进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把监督挺在前面,加强对基建后勤、招生考试、职称评聘等资金密集或权力集中的关键岗位年轻干部的监督,既要严格落实好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等制度,也要注重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增强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结合高校特点常态化、多样化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年轻干部严格自我要求、强化自我约束,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抓早抓小抓预防,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有针对性地开展温情提醒、约谈警醒,促使高校年轻干部扣紧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第一粒扣子”。坚持全面从严、有腐必反,对涉及年轻干部的问题线索提级办、优先办、重点办,精准执纪问责,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二)健全跟踪管理评价机制

      优秀年轻干部不是头顶的光环,而是更大的责任,不能以一次选拔定终身。健全和落实“能上能下”制度,完善常态化考核机制,坚持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相结合,健全上级点评、同级互评、下级测评、群众参评、服务对象反评的考察考核评价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重点解决能“下”的问题,引导年轻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落实“能进能出”,定期更新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构建持续发现、跟踪管理、动态更新的长效机制,全方位了解优秀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及时将“好苗”补充入库、“病苗”调整出库,做到存量优化、增量补充相统一。

      (三)健全人文关怀激励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从严管理和监督的同时,还应及时了解年轻干部的“烦心事”“操心事”,精准做好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切实消除其后顾之忧,营造组织关心年轻干部、年轻干部专心工作的良好氛围。坚持“四必谈”“三必访”,在年轻干部受到处分处理、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思想波动、岗位调整时必谈,面临重大困难、重大疾病、重大变故时必访,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帮助消除认识偏差、缓解心理压力。年轻干部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敢闯敢试敢担当。健全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年轻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推动高校年轻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双一流”建设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