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自查报告 > 正文

    党建工作案例合集

    时间:2020-09-02 08:17: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党建工作案例合集

     党建工作案例合集最近几年来,**县**镇始终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促乡村振兴为基本导向,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获得初步成效。

      1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动“1抓双促”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对软弱散漫村和落后村党组织存在问题对症下药,确保如期完成整改,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堡垒作用。

      实行党建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以党建工作规范化领航脱贫攻坚,实现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党组织书记带头致富、带领大众共同致富、带动村集体增收作用发挥明显,村“两委”班子在引领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方面调和高效,履行力和战役力明显提升。

      2是狠抓党员干部培养。**镇坚持以工作识人材,重视对工作冲锋在前、实绩突出的基层干部优先提拔重用;

      重视从青年农民、农民工中发展党员;

      重视从致富能手、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中储备提拔村级班子气力。加强党员干部在常规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基础上,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能力素质教育。坚持“严管”“厚爱”有机结合,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正向鼓励,充分激起基层人员在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党员发挥作用处径,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3是突动身展质效。找准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落脚点,继续扎实推动脱贫攻坚,依照“精准扶贫、不落1人”的总要求,全力抓好“两不愁、3保障、1安全”和“354+n”巡查巡察整改工作;

      继续抓好产业扶贫,全镇建立6个产业扶贫基地,把产业发展作为实现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稳定脱贫的主要抓手;

      全面落实各项帮扶政策,抓实精准帮扶,发挥好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作用,更加重视激起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确保帮扶精准、大众满意;

      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提早谋划乡村振兴先锋队伍,有力带动全镇各项工作有序推动。

      党建工作案例合集1、背景资料

      灵武市城区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6年3月,是灵武市委、政府驻地,也是灵武市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辖西湖、谢家井、西苑、鼓楼、人民街、朔方路、东盛街、水木灵州、西昌街、育才街、兴业路、西平路、镇河塔、农场14个社区,住户48488户143589人。街道党工委下设15个党支部,其中社区党支部13个,街道机关党支部1个,非公制企业党支部1个,直管党员869名。

      2、主要做法及成效

      最近几年来,灵武市城区街道党工委牢牢围绕自治区党委、银川市委和灵武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逐渐构成了“13361”党建工作法,有效提升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获得了较好成效。

      强化1个核心。坚持每个月召开专题党工委会,讨论研究党建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党工委委员党建工作“5个1”联系点,定期到联系点讲党课、调研工作、听取民意、解决问题。党工委与社区书记签订党建责任书,细化任务,量化目标,明确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具体责任,构成了党工委统1领导、1级抓1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管好3支队伍。从严管理党员队伍,从严落实“3会1课”、“支部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扎实推动“两学1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行“1网格、1功能党小组、1党员服务团队”模式,将党员的评星定格与网格服务结合起来,不断壮大社区服务气力。抓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建立新录人员教育、专业学历教育、职业资历教育、岗位继续教育“4类教育”相结合机制,定期组织干部参加能力提升、“小巷总理”、公共礼仪等培训班,积极鼓励社区干部参加全国社会工作师资历考试,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服务大众水平,现有职业化社会工作师18名。

      扩充志愿者服务队伍,延续深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加大志愿者注册力度,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全覆盖。巩固壮大21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积极动员广大市民广泛展开城乡环境美化、文明行动劝导、扶贫济困帮扶、弱势群体关爱等活动,增进志愿服务活动多元化、规范化、常态化。

      提高社区管理3有水平。强队伍,实现社区有人管事。以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选好配强社区“两委”班子,采取专题培训、理论研讨、外出考察等情势,组织49名社区党务工作者、综治专干到上海学习城市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先进经验,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坚持社区工作者报酬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评星定级考核结果相挂钩,命名为“1至5”星级的党组织,其社区工作者月基本报酬分别按上年度本地区社会最低工资的1.7倍、2倍、2.3倍、2.6倍和3倍履行,同时设立岗位补助、工龄补助、学历补助、职称补助,激起社区工作者工作豪情。

      强投入,实现社区有钱办事。将社区办公运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每一个社区每一年办公经费不低于5万元的基础上,依照社区常住户数3000户以下的每一年补助3万元,3000—5000户的每一年补助4万元,5000户以上的每一年补助5万元,社区办公运转经费每一年到达8⑴0万元。设立社区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命名为“1至5”星级的党组织,其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补助标准分别为14万元、15万元、16万元、17万元、18万元,切实为社区各项工作展开提供经费保障。

      强阵地,实现社区有场所议事。依照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质量良好的阵地建设标准,进1步完善1站式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党务政务公然栏等设施,在现有社区和新建小区建立集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等为1体的文化服务中心,把社区阵地真正建设成为集党员活动、民主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文娱和信息交换为1体的社区党群活动服务站,年内13个社区阵地建设面积都到达500平米以上。

      推动6化服务。服务精细化,探索推行党工委领导、办事处负责、社会协同、社区全程代办、公众参与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建设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社区社会管理服务站,将14个社区划分为112个网格,通过整合社区、公安、城管、工商、消防、物业、志愿者等多种管理服务气力进入网格,采取“上门式”“联合式”“预约式”“结对式”等服务模式展开精细化服务,构成了以便民利民、就业劳保、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

      建立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包片管理责任机制,做到“5必问”(特困家庭情况必问、孤寡老人情况必问、零就业家庭情况必问、矛盾纠纷情况必问、物业管理情况必问),大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平台信息化,依托灵武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居民(社区)信息化管理,重点将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情等6类基础信息,残疾人、低保户、改正人员等105类特殊信息,和网格内基础设施、住宅等地理信息全部收集录入信息管理平台,实行动态化管理更新,实现便民服务信息化,提高服务居民水平。

      将申请低保、廉租房、大病救助、社保补贴、独生子女光荣证等触及民生的22项行政审批事项推行网上办公,大众办事由过去自己跑变成“网上走”,买通服务大众“最后1千米”。

      机制规范化,建立健全“规范、高效、便捷、利民”的社区服务体制,完善了《城区街道办事处考勤及请销假制度》《灵武市城区街道机关干部年度考核办法》《灵武市城区街道社区干部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了《灵武市城区街道办事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规范》,增进干部风格进1步转变,实现社区干部在思想和行动上高效服务、便捷服务,勤政为民、廉政为民的高度统1。

      活动常常化,以“6城联创”为抓手,以提升市民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市民道德讲堂、职业技能培训等载体,对居民大众进行文明礼仪、文明公约、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教育,逐渐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

      广泛展开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评选出“最美灵武人”“和谐家庭”“金婚夫妇”“好婆媳”等先进典型人物,用“身旁事”教育“身旁人”,构成文明向上的社会主流意识。建立扩大14支社区文艺社团,组织展开精品文艺展演、文化进小区、进军营等活动100场次,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

      管理民主化,依照城区现有计划,规范和加强社区居委会职能,理顺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组织和辖区单位的关系,完善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展开无物业老旧小区环境卫生整治、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和管理力度,逐渐探索建立社区监督、业主理财、物业自助的管理模式。

      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严格落实“两排查1分析”制度,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积极做好领导包案稳控工作,减少杜绝群体性上访产生,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共建区域化,成立街道“大工委”和13个社区“联合党委”,每一年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定期召开议事调和会议,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和社区居民关心的重大问题。同时,通过“联动联评”考核赋分制,催促“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展开共驻共建服务、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促使在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实现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弄、资源联用、服务联做。

      实现1居1品。根据辖区服务群体的不同需求,充分展开党员网格化管理、夕阳联手、1联多带、爱心帮扶1+3、相约周末社区文化广场等载体活动,构成了1批社区基层党建品牌。

      如:朔方路社区打造“智慧党建添活力 5彩家园促和谐”党建品牌,通过标准化阵地、长效化制度、信息化平台、流程化服务、项目化带动、模范化作用“6化建设”,应用红色家园“暖心”、架起服务“连心桥”;智慧家园“省心”、开动服务“直通车”;文化家园“乐心”、畅享服务“欢乐谷”;幸福家园“贴心”、打造服务“温馨港”;和谐家园“安心”、共建服务“阳光城”“5个载体”,培养了“爱心敲门队”“爱花护绿队”“爱心帮扶队”“治安巡查队”“青春飞扬队 ”等5支志愿者队伍,展开了“联合党委聚力,聚焦百姓心声”、“网络心连心、格格都有你”“圆梦微心愿”等活动,把社区建成依法治理、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民族团结、文明平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谢家井打造 “6个院落”

      即:不忘初心的红色院落。通过举行红色经典朗读、红色故事宣讲、革命歌曲大家唱、我与党心连心演讲等活动,将红色教育、党史教育融入平常。服务精细的网格院落。社区划分4个网格,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包片区”的3定1包责任制,建立微信群、QQ群等信息化服务,做到大事不出社区精细化管理。

      民主管理的阳光院落。坚持“支部主题党日”+“民主议政日”,约请“两代表1委员”及居民代表,对社区重大事务、触及居民大众切身利益的如城市低保、廉租住房、春节慰劳等各类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利用“3化1满意”网格信息平台、社区党务居务公然栏进行公示,做到“阳光操作”。安心居家的温暖院落。借助“3化1满意”和政务云平台将触及民生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网上代办,实现不见面,马上办,终究到达 “3减两提高”的目的。活动常常的康乐院落。

      社区院内搭建社区大舞台,充分发挥社区艺术团气力,常常性展开服务文化、共建文化、和谐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文艺演出,使社区居民乐在常常。民族团结的和谐院落。联合辖区单位、企业,常常为居民发放宣扬单,举行培训班,展开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禁毒、打击传销、民族政策等进行宣扬,增进辖区居民了解相干政策法规。

      3、几点启示和体会

      城区街道党工委通过“13361”党建工作法,获得了以下几点启示和体会。

      1是有效解决了基层党建抽象空洞、责任落实敷衍,工作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将党建“软任务”量化为“硬指标”,把“抓组织覆盖、抓班子建设、抓党员管理、抓薄弱环节、抓品牌示范、抓服务保障”等内容落实到党建的各个方面,着力避免了社区基层党组织展开服务工作重情势轻内容、满足于应付检查汇报现象。

      2是构成了奋勇争先、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重视发挥正向鼓励导向作用,让社区干部切实感遭到“干与不干不1样、干多干少不1样、干好干坏不1样”,既提升了“老黄牛”干部的自豪感、取得感,又倒逼“混日子”干部增强了紧急感、危机感,最大限度激起和调动了社区干部干事创业动力。3是实现了党务业务的有效融会,有力推动党务工作和重点业务的完成。

      激起了党员干部的活力,着眼以学促做,以做促学,业务工作和党务工作的高度融会,聚焦中心任务的完成,以此作为评先争优重要的衡量标准,有效克服了“两张皮”现象。

      党建工作案例合集1、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2015年3月5日上午102届全国人大3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央、省市级政府纷纭探索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会。

      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中共中央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遵守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应用包括网络培训在内的多种培训方式,并明确要求网络培训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网络培训制度,建立兼容、开放、同享、规范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

      最近几年来,各级各地干部培训机构纷纭尝试改革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获得了1定的成效。但目前这些做法仅仅解决了“教”的问题,对参训学员的学习意愿、工作实际、知识短板等“学”的问题触及较少,这就造成“教”与“学”的分离,培训效果难以提升。其次,单纯的指标调训常常造成“重复培训”、“培训专业户”等问题,从而致使培训针对性差、实效性不足。

      第3,就大多数组织部门已建立的干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来看,其只是对干部培训学时学分等量的记录,对参训内容、干部参训知识储备度等培训结果性数据体现不足,且各部门之间没有实现数据互通,培训结果自然难以与干部任用挂钩,从而构成了1个个信息孤岛,囤积了大量“无效”数据。

      基于以上困难,成都市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展开培训管理的优势,以网络化手段加强培训管理载体建设,突破培训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和受训干部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搭建组织部门和培训机构之间的网络化桥梁,科学应用培训数据,实现培训管理和数据使用“1体化”,利用移动终端、pc机等多种方式连接参训干部,构成干部教育培训的闭环式管理,聚集平台化数据,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组织需求及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从管理理念、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共同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

      成都市率先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先进经验得到了全国的广泛关注,大力展开网络培训的创新型做法也到了相干领导的肯定性指示,相干负责人屡次应邀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做经验性发言,中组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深圳市委党校等多家单位前后对成都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2、具体做法

      (1)闭环管理,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

      “1锅煮”、“大杂烩”是传统干部教育培训的弊端,在传统培训模式下,培训组织部门采取指标调训方式,培训机构承接并实行培训任务,参训单位安排干部学习,学员干部参加学习,4者实际只构成了单向静态的关系(如图1所示),培训组织部门在调训干部与选用干部之间、培训机构在实行培训与培训组织部门调剂计划之间、参训单位在安排干部学习与干部本身意愿之间、学员在参加学习与工作实际之间都没有构成良好的数据互通,从而致使培训实效性差、针对性不足。

      组织部门的职能是培训计划、调训管理及干部提拔与任用,培训机构的职能是制定培训计划与实行培训,参训单位组织干部参加培训,参训干部的职能是参加学习与应用工作实际,将4者的职能与活动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才能构成干部教育培训生态链。在该生态链中,将组织部门、培训机构、参训单位、参训干部4者有机结合起来,构成动态的闭环管理体系,将实时培训数据聚集起来,科学应用分析培训数据,由此就可以实现培训管理和数据使用“1体化”。

      首先,搭建信息化培训管理平台。坚持全域覆盖、流程联通,突破培训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建设覆盖所有市级部门和区(市)县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网络管控,使培训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干部本身及其所在单位融为1体,构成了市和区(市)县分级干部教育培训大数据库。其次,建立实名调训制度,统1计划各类板块培训项目,将“学员管理”、“培训电子档案”、“教学管理”、“培训结果分析”连接起来,构成了全程闭环式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干部教育培训闭环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

      在该体系中,组织部门坐拥干训系统管理,对干部培训工作进行整体计划,对干部采取实名调训制度,根据学员的参训情况、知识储备等多方面的数据有针对性地调训与任用干部。培训机构在组织部门的宏观把控下,在干部培训工作中采取“训前需求分析、训中监督考核、训后评价总结和对学员的个性化服务”的3机制1服务模式。参训干部在完成组织部门的调训要求的同时,还能根据本身兴趣、岗位需求及工作进度在1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参训项目,实现组织需求与岗位需求的结合,实现“要我培训”和“我要培训”的统1

      (2)互联互通,聚集平台化数据

      通过干部教育闭环管理体系连接起来的组织部门、培训机构、参训单位、参训干部之间不再是单向的直线关系,而是多向互动流通的关系。将干训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培训平台、移动真个数据接口进行对接,实现管理、培训、参训3类数据互联互通,聚集的平台化数据为精准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基础。

      首先,为单位、干部、师资、教学基地等信息建立实名电子档案,坚持全覆盖、实时更新,在符合国家保密法的条件下1手掌握到学员的基本信息、职务特点,随时完善更新师资库、教学基地等信息。其次,统1计划培训模块,根据培训模块的不同特点设立相应的培训种别,建立脱产培训、专题网络培训、网络自主选学、移动学习等多种学习途径,融会实体培训、网络培训、混合式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掌握多方培训数据。第3,对接收理平台与培训平台的数据接口,将培训数据实时传送到管理平台中,实现各级各类平台数据的互联互通。

      (3)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组织需求及岗位需求

      培训平台的数据通过数据接口与干部培训管理系统互联互通,从而能对聚集起来的学员基本数据、培训进程数据、培训结果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1方面组织部门能够根据学员的参训情况与参训知识储备度等信息更加针对性地调训与任用干部,提高干部供给质量,将干部实际供给与组织部提拔任用需求进行对接。另外一方面组织部门够根据这些平台化数据计划、调剂培训布局,培训机构进行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等1系列培训实行活动,提高培训内容供给质量,将培训内容供给与组织需求和岗位学习需求进行对接。

      如图3所示,通过平台化数据聚集和大数据分析得到了某干部参训知识储备度,组织部便可以根据该图对该干部进行调训安排(如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干部在理想信心、道德品行方面的知识储备度薄弱,即需要加强该干部在相应专题的学习)。

      在培训机构的内容供给与培训需求对接方面,培训机构通过平台化数据掌握学员基本信息、培训专题、培训课程、历史培训记录等数据分析出干部参训知识储备度、学习需求、课程评分、教学评价等信息。图4展现了某市某单位最近几年培训布局情况,根据该图不但能够了解到该单位培训薄弱点,还能够针对该单位的培训现状进行专题培训设计,提供符合该单位实际情况的培训内容,解决其培训需求;根据学员对所学课程的评分,对主讲教师的评分,挑选出真正优良、受欢迎的课程;根据学员的历史培训记录调剂其所在班级的专题配置、课程配置、师资配置等信息;对干部教育培训中的教辅管理人员,一样根据其专业背景及学员对其的评分将其配置到最适合的班级中去,使他们对学员的服务到达个性化,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3、成效

      在闭环管理体系下,秉承“统1建设、自主管理、资源同享”的原则,成都市建立了成都市干部培训管理系统和成都市干部网络培训平台,采取实体培训和网络培训左右开弓的模式,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创新各级各类培训的教学方式,化单1培训为多样化培训,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干部的学习需求,培训范围涵盖市级部门处级领导干部、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区(市)县部门主要负责人,其中仅网络培训版块培训总人次达10万。参训干部的学习数据经过搜集、整理与分析,初步构成干部的参训知识储备状态,既为组织部门对干部的调训与提拔任用提供了参考,也为组织部门计划培训布局提供了根据,还为培训机构展开、调剂培训提供了反馈,同时为干部查缺补漏提供了方向。成都市由此将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平台的数据聚集起来,构成“1系统,两平台,3机制1服务,6大板块”的良好布局。

      依托大数据技术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因此在全国取得了广泛关注,相干做法和经验也得到了国家级干部培训机构领导的肯定性指示,相干负责人屡次受邀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作经验发言,《学习时报》、《全国教育干部通讯》、《中华工商时报》、《4川日报》、《成都日报》等刊物屡次作了专题报导,相干新闻屡次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转载,如图5所示。

      4、启示

      从成都市依托“大数据分析”进行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

      第1,干部教育培训要主动应用新思惟、新技术。面对“4个全面”战略布局和“5大发展理念”,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创新思惟,主动应用“互联网+”思惟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以提高培训效能和质量。

      第2,科学规范培训管理,建立调和、创新、同享的干部教育培训生态链。干部培训工作中,组织部门、培训机构、参训干部及其所在单位职能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如果将4方数据聚集起来,建立起立体化的闭环干部培训管理系统,实现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网络培训、涉外培训、高端培训等网络化、平台化管理,就可以为干部培训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打下基础。

      第3,应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供给侧与需求侧。针对性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根据聚集的平台化数据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其1,可以分析领导干部个人参训知识储备结构,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重点专项培训,弥补其专业知识的缺点,实现培训内容供给与组织学习需求的对接。其2,组织部门在实行干部调训时,可针对性地调训配置学员,实现干部实际供给与组织提拔需求的对接。

      其3,可以根据学员的历史培训记录,针对性调剂其班级培训课程、培训师资等方面内容,避免重复培训,实现培训内容供给与个体学习需求的对接。同时,可以分析学员个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调研等微观状态,对调剂干部培训行动,实现个性化服务、需求培训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而真正实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遵守干部个人成长规律”和“以人为本”的培训目标。

      其4,通过应用大数据,使干部培训与干部任用有机结合,通过建立起干部培训的电子档案,使干部培训管理数字化,通过查看培训档案和分析培训结果,可以动态了解干部在若干年内的参训知识储备,能更好地实现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培养干部、发现干部、考察辨认干部重要渠道的目的,提高干部任用的匹配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