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不忘初心 > 正文

    当代西方经济思潮评介

    时间:2020-08-21 09:20: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

     第一代凯恩斯男爵,一般称作凯恩斯,英国经济学家。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一反自18世纪亚当·斯密以来尊重市场机制、反对人为干预的经济学思想,凯恩斯主张政府应积极扮演经济舵手的角色,透过财政与货币政策来对抗景气衰退乃至于经济萧条。凯恩斯的思想不仅是书本里的学说,也成为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世界性经济萧条时的有效对策,以及构筑起1950年代至1960年代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繁荣期的政策思维,因而被人夸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或译救世主)”、“战后繁荣之父”等。

     学说概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一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可谓经济学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发表于1936年的主要作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起了经济学的革命。这部作品使人们对经济学和政府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凯恩斯发展了关于生产和就业水平的一般理论。其具有革命性的理论主要是:1、关于存在非自愿失业条件下的均衡:在有效需求处于一定水平下的时候,非自愿失业是可能的。与古典经济学派相反,认为单纯的价格机制无法解决失业问题。2、引入不稳定和预期性,建立流动性偏好倾向基础上的货币理论:投资边际效应概念引入推翻了扎伊尔定律和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因果关系。

     他的这些思想为政府干涉经济以摆脱经济萧条和防止经济过热提供了理论依据,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不过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的政策也带来停滞性通货膨胀,因此也称他为“战后滞胀病之母”。

     第一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50-70年代时,部分经济学家为应对第一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挑战而提出的。差异有以下二点:1、保罗·萨缪尔森等第一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学者把国家干预不只视为为应对经济危机的应急措施,而当作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主张在萧条时采用扩张性政策刺激经济,在繁荣时采用紧缩性政策抑制经济,以求让经济平稳发展。2、第一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除了凯恩斯学派一样重视财政政策外,也主张同时调整货币政策,以对经济的刺激更为有力。

     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劳伦斯·鲍尔、N.格里高利·曼昆、戴维·罗默、奥利维尔·布兰查德、乔治·阿克洛夫、珍妮特·耶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时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第一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由于无法解释该现象受到了怀疑,因此经济学家们提出了新兴凯恩斯学。主要特色是基于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展开分析,它假设名义工资和产品价格是可以调整的,但是调整速度十分缓慢。

     主导经济理论

      凯恩斯以前的主导经济理论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自由放任经济学说,又称传统经济学。这种学说是建立在“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的五大原则基础上的,其核心是“自动均衡”理论。认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经济都能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达到均衡;商品的价格波动能使商品供求均衡;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变动能使储蓄与投资趋于均衡;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的涨跌能使劳工市场供求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因此,一切人为的干预,特别是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什么也不管的政府是最会管理的政府,应该信守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只会破坏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反而引起经济的动荡或失衡。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

     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

      总之,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从而既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又引起投资需求不足,使得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失业,这是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

     凯恩斯三大基本理论: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3流动偏好规律 

      凯恩斯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由于这些规律的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停产乃至破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

     国家干预理论

     凯恩斯全面地论述了其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萨伊定律”并不成立,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也不能自动地达到均衡。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凯恩斯主张放弃经济自由主义,代之以国家干预的方针和政策。国家干预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实现赤字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增加公共投资和公共消费指出,实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有效方法。由此而产生的财政赤字不仅无害,而且有助于把经济运行中的“漏出”或“呆滞”的财富重新用于生产和消费,从而可以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

     结论:资本主义市场中不存在一个能把私人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看不见的手,资本主义危机和失业不可能消除,只有依靠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摆脱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为此,凯恩斯主张政府通过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有效需求来达到充分就业。为刺激社会投资需求的增加,他主张政府采取扩大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开支,增加货币供应量,实行赤字预算来刺激国民经济活动,以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

     主要著作:《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货币改革论》(1923)、《货币论》(1930)、《劝说集》(1932)、《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凯恩斯一反过去的立场,转而强调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信保护政策如能带来贸易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扩大就业,最终导致经济繁荣。

     保罗·萨缪尔森 (1915-2009)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创始者之一,他是凯恩斯学派能在美国推广的重要学界领导者之一,为盐水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47年在《经济分析基础》中提出比较静态经济分析方法,同年获得约翰·贝茨·克拉克奖。1948年出版《经济学》,它是美国第二本以凯恩斯学派为主的经济学教科书,也是第一本成功推广凯恩斯学派的教科书,它成为史上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

     代表作品:《经济学》、《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经济分析基础》

     《经济学》:三大部分: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他从宏观经济学到微观经济学,从生产到消费,从经济思想史到经济制度都比前人有新的创见。

     《经济学》一书中论述的税收理论和政策:

     税收性质:萨缪尔森企图通过对税收经济性质的分析来说明资本主义国家是一种公平分配,它抹杀了资本主义税收的根本性质,掩盖了资本主义国家税收的真正来源。

     税收原则:萨缪尔森对传统理论中的“利益原则”和“牺牲原则”两个税收原则进行了分析,采用兼顾两个原则的公平合理原则,分别按横的公平和纵的公平征税。

     税收影响:

      一是影响收入分配。萨缪尔森是通过洛伦茨曲线来说明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的。

      二是税收对劳动力的影响。在一些场合,如劳动力工资较低或税率较低,所得税可以刺激劳动者努力,而在另一些场合,如累进税率较高,所得税则可能妨碍劳动者努力。

     三是税收对投资的影响。萨缪尔森认为,累进税会给风险投资带来不利影响,累进程度越大,这种影响就越大。但是,累进税同时也有对这种影响的抵消作用,因为“税款取自仅仅花费其增长的收入的微小部分的节俭的富人,而不取自花费其一切的穷人。以此而论,累进税可以把消费的力量保持在高水平”。消费水平高,自然对投资有利。

     四是税收对消费和国民收入的影响。萨缪尔森认为,税收对消费的影响是巨大的,政府增加税收,使得“我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将降低,而可支配收入的降低又使我们减少消费支出”。他分析到,消费支出的减少必然使消费曲线下移,较低的消费曲线自然相交于较低的国民收入曲线,导致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结论是,税收的增加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国民收入下降。

     《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1958年,他和R·多夫曼合著,为经济学界新诞生的经济计量学做出了贡献。这部书成功地把价格理论、线性规划和增长理论结合起来。

     《经济分析基础》:以数学为工具,使各种理论和方法获得基本统一的表述,并以此总结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成就。这本书把最大化原理和均衡原理结合在一起。

     经济成就:1将数学引进了经济学 2帮助在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3影响了数代人的巨著《经济学》

     乘数—加速原理

     萨缪尔森注意到了乘数论和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关系,他在导师的提示下巧妙地把两者合为一体,于1939年发表了他的处女作《乘数分析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并首创经济波动的模型,指出政府开支对国民收入的重大作用。西方经济学界认为,这一开创性的研究是他在经济周期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之一。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结论:长期来看,开展国际贸易后,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也就是本国充裕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会提高,而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也就是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会下降,而且无论这些生产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都是如此。这个结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论证的,因此称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只要存在产品价格的差异,两国就会继续开展贸易,但最终的结果将是两国两种产品的价格完全相等,而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完全相等,此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贸易也就停止。两国间开展贸易的结果会使两国的生产要素价格最终相等这一趋势被称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由于这一定理是由萨缪尔森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逻辑论证的,因此该定理又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 (1921.8—)

     美国经济学家,于1972年在一般均衡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与约翰·希克斯共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在微观经济学、社会选择等方面卓有成就,被认为是战后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创者之一。除了在一般均衡领域的成就之外,他还在风险决策、组织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政治民主理论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他是保险经济学发展的先驱,更一般意义上讲,他是不确定性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沟通经济学的发展先驱。

     学术贡献

     1、社会选择论

      在社会选择理论方面,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由阿罗提出的,而且阿罗几乎对所有的问题都做出了创新性的解答。比较先进的经济理论学者都主张,各种架构中的经济行为,都是在有限的选择方案中从事本质上理性的抉择。

     2、投票悖论:多数决投票,并不一定会具备传递性。

     3、由个人偏好到社会选择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来加总个人偏好顺序而产生社会选择,而且社会选择也符合某些非常自然的条件,总会存在一些个人偏好顺序,让社会选择不具传递性。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1899-1992)

     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知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以坚持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凯恩斯主义和集体主义而著称。他是20世纪的主要政治思想家,他所提出的价格信号在协助经济里的个体协调经济活动上的角色一理论,被认为是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哈耶克被广泛视为是奥地利经济学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他对于法学、系统思维、思想史、认知科学领域也有相当重要的贡献。他在1974年和他理论的对手贡纳尔·默达尔一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们在货币政策和商业周期上的开创性研究,以及他们对于经济、社会和制度互动影响的敏锐分析。”在1991年,哈耶克获颁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以表扬他“终身的高瞻远瞩”。

     主张

     1、经济计算问题

      哈耶克是20世纪学术界对于集体主义的主要批评者之一。在哈耶克的观点来看,国家的主要角色应该是维持法治,并且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介入其他领域。他主张极权主义独裁者的崛起是由于政府对市场进行了太多干预和管制,造成政治和公民自由的丧失而导致的。哈耶克认为极权主义政权如法西斯、纳粹、和共产主义都是同样的极权主义流派;因为这些政权都试着抹灭经济的自由。对哈耶克而言他认为抹灭经济的自由即代表抹灭政治的自由,因此他相信纳粹和共产主义间的差别仅仅是名称上的不同罢了。

      哈耶克主张经济上的自由是公民和政治自由所不可或缺的要件。他认为,只要政府试着以政策来控制个人的自由(如凯恩斯和罗斯福主张的新政),相同的极权主义后果也可能发生在英国(或任何其他地方)。

     2、自愿秩序

      哈耶克认为自由价格机制并不是经过刻意介入产生的(亦即事先由人们刻意加以设计),而是由“自发社会秩序”—或者称之为“由人类行为而非人类设计”产生的秩序所领导。他在1988年的《致命的自负》一书中主张人类文明的诞生是起源于私人财产的制度。依据他的说法,价格是唯一一种能使经济决策者们透过隐性知识和分散知识互相沟通的方式,如此一来才能解决经济计算问题。

     3、商业周期

      哈耶克对于资本、货币、和商业周期的著作被广泛视为是他对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在后来被称为“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他解释商业周期的起源是政府中央银行在信用扩张的过程中刻意压低利率导致资本被错误分配而造成的。

     4、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

      他主张一个以市场秩序为轴心组织的社会(之中国家所扮演的角色仅只限于保护必要的市场和个人运作安全),这便是从他对于人类知识有限的道德哲学理论所衍生的。在他的科学哲学理论中,哈耶克大力的批评所谓的科学万能主义—错误的将科学研究方式强加于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上,导致在实践上产生相反的结果。通常这牵涉到在哲学上强行要求明确验证,错误的认为所有科学解释都可以简 单的用二维的线形图表进行。哈耶克延伸的“赫比突触”对全球的人脑研究有相当大的贡献,并且持续在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界发挥影响力直到今日。

     西奥多·舒尔茨 (1902—1998)

     美国经济学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从而获得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研究领域

     农业研究

     舒尔茨研究农业政策的成果,集中表现在他从1943~1953年间陆续发表的四本著作之中。这四本书是:《重新调整农业政策》(1943)、《不稳定经济条件下的农业》(1945)、《农业生产和福利》(1949)和《农业的经济组织》(1953)。后来他又把注意力转到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上。

     经济研究

     舒尔茨感兴趣的第二大问题是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他通过自己的著述,向人们解释应当如何理解经济增长,怎样才能促使经济增长。舒尔茨还注意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如何提高低收入国家食品生产和增加农业收入的一些措施。

     学术贡献

     1、农业经济理论

      舒尔茨坚决反对轻视农业的观点,在他看来,农业绝不是那么消极无为,相反,它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但舒尔茨同时也强调,对于经济增长,传统农业很难做出什么贡献,惟有现代化的农业。因此,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也就很自然地成了要讨论的中心问题。

      人力资本是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这是舒尔茨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舒尔茨乐观地指出,农业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已不容置疑。但是,政府必须向农业投资,这不仅要注意投向,还要对农民给予指导和鼓励。“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

     2、人力资本理论

      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并对经济发展动力做出全新解释的是舒尔茨。他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力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技能与知识的提高。同时,他发现工人工资大幅度增长中有一部分尚未得到解释。他将这一部分归功于人力投资的结果。于是,舒尔茨在1960年提出人力资本学说,其中心论点就是,人力资源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

     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一种资源总称。它的最主要特点是人力资源天然属于个人,可以交易。而企业,就是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种契约关系。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二,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作用。三,具体数量化计算。进一步加以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 (1883~1950)

     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社会科学家,是西方经济学界公认的博学多闻、兼收并蓄的经济学大师。一生共发表论文200多篇,著作15部,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创新理论,被誉为“创新经济学之父”。

     学说主张

     1、景气循环:根据其说法,类似“景气循环”的主张早在19世纪的1830年代就被英国经济学家图克采用其时代的经济学术语提出过了,他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将景气循环的定义与作用给明确地展示出来之人而已。其中他对朱格拉周期、基钦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进行了综合分折。

     2、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破坏: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在熊彼得的经济模型中,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淘汰。

     3、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破坏:当景气循环到谷底的同时,也是某些企业家不得不考虑退出市场或是另一些企业家必须要“创新”以求生存的时候。在熊彼得看来,资本主义的创造性与毁灭性因此是同源的。但熊彼得并不认为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便是由于其自己产生的动力将而不停地推动自身发展,他相信资本主义经济最终将因为无法承受其快速膨胀带来的能量而崩溃于其自身的规模。

     4、“菁英民主理论”—民主程序论或称为“菁英竞争式民主理论”。在其代表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熊彼德采用他那德国历史学派的老成语调提出了他对于民主理论的观察。他主张:西方两百年间主要的民主理论皆建立在不真实的前提之上,他认为这样的民主学说仅仅是空想,与事实完全脱节,更没有真实地阐述政府权力的来源。熊彼得认为他的看法才是符合人类历史经验的:民主仅是产生治理者的一个过程,而且还不是一个必要过程,无论人民参与民主的程度有多少,政治权力始终都是在菁英阶层当中转让。

     主要著作

     《国民经济理论的实质和主要内容》(1908),《经济发展理论》(1912),《教条与方法论的时代》(1914),《经济周期》(1939),《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1950),以及遗著《经济分析史》(1954)

     米尔顿·弗里德曼 (1912—2006)

     美国经济学家,货币主义大师,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他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中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他的政治哲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并反对政府的干预。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里根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

     学说主张

     1、站在凯恩斯的对面

     弗里德曼的理论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坚持经济自由,强调货币作用。

      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思想。他认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市场经济具有达到充分就业的自然趋势,只是因为价格和工资的调整相对缓慢,所以要达到充分就业的状况可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如果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就将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或加剧经济的动荡。

      他还强劲地攻击凯恩斯所倡导的财政政策。他认为,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增加开支将导致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将引起私人投资和消费的缩减,从而产生“挤出效应”,抵消增加的政府支出,因此货币政策才是一切经济政策的重心。

     2、反通货膨胀的旗手

      弗里德曼认为,根治通货膨胀的惟一出路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控制货币增长。控制货币增长的方法是实行“单一规则”,即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时候要“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货币学派一时声誉鹊起,被普遍看作凯恩斯学派之后的替代者,弗里德曼更是被称为“反通货膨胀的旗手”。

     学术贡献:

     1、芝加哥经济学派:他主张经济学身为一种学科,应该免于客观的价值衡量。除此之外,一个经济理论有用与否,不应该是以它对现实的描述(例如头发颜色)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应该以它能否有效作为对未来情况的预测为基准。

     2、货币主义:他提出的货币供给作为决定生产价值基准的因素,通货膨胀在根本上源自于货币供给量的主张。

     政治观点

     弗里德曼是货币主义经济学派的主要提倡者。他主张在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之间有着一个紧密而稳定的连结关系,亦即通货膨胀的现象应该是以联邦储备银行对全国经济提供的货币数量为基准;他强烈反对以金融政策作为需求管理的手段,并且主张政府在经济上扮演的角色应该被严格限制。他亦深信经济自由,最终将导致政治自由。

     1、大萧条:在他各项主张中,影响最大的论说是对大萧条的批判。他主张大萧条并非“自由放任”造成的,反而是政府对市场过多的干预和管制造成的。

     2、自由意志主义政策:支持

     3、学券制:1955年弗里德曼在《经济学和公共利益》,首次提出把学校的管理和运作,从负责发放教育拨款的官僚手上释放出来。在该制度下,家长会发获一批学券,自行选择学校,取得学券的学校将可凭此向政府拿取资源,以鼓励学校改善教学质素,并将选择权交回家长。不过,学券制遭到广泛争议,部分教师工会指控这是把教育商品化,影响教师铁饭碗,又认为该政策违宪,改革一直未能落实。1996年他成立弗里德曼基金会,研究各地学券制成效,并向公众宣扬学券制的优点和教育改革的迫切性。

     理论贡献

     1、现代货币数量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即通货膨胀起源于“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货币增长来遏制通胀。这被视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一场革命。

     2、消费函数理论

     消费函数理论,对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边际消费递减规律进行驳斥。凯恩斯认为,随着社会财富和个人收入的增加,人们用于消费方面的支出呈递减趋势,与此同时储蓄则越来越多。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抵消个人消费的减少,从而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弗里德曼指出,这一理论站不住脚,因为人们的欲望实际上永无止境,原有的得到满足后,新的随即产生。

     3、“自然率假说”理论

     1968年,弗里德曼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菲尔普同时提出“自然率假说”理论。他们发现,长期来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并没有必然联系。自然失业率永远存在,是不可消除的。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长期来看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罗纳德·哈里·科斯(1910—2013)

     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科斯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两篇代表作《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之中,科斯首次创造性地通过提出“交易费用”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以及企业扩展的边界问题。科斯还认为,一旦交易费用为零,而且产权界定是清晰的,那么法律不会影响合约的结果。瑞典皇家科学委员会因此说一门新的科学——法律经济学应运而生。”“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并命名为“科斯定理”。

     学术成就

     罗纳德·哈里·科斯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揭示了“交易价值”在经济组织结构的产权和功能中的重要性。他的杰出贡献是发现并阐明了交换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科斯的代表作是两篇著名的论文。其一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该文独辟蹊径地讨论了产业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扩展规模的界限问题,科斯创造了“交易成本”这一重要的范畴来予以解释。所谓交易成本,即“利用价格机制的费用”或“利用市场的交换手段进行交易的费用”,包括提供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和执行合同的费用等。科斯认为,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成本时,企业便产生了,企业的存在正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当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的边际成本时,就是企业规模扩张的界限。

     另一篇著名论文是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该文重新研究了交易成本为零时合约行为的特征,批评了庇古关于“外部性”问题的补偿原则(政府干预),并论证了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市场交易即使在出现社会成本(即外部性)的场合也同样有效。施蒂格勒将科斯的这一思想概括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并命名为“科斯定理”。科斯被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

     罗纳德·哈里·科斯是产权理论的创始人,早在1937年,在以他的本科论文为基础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就阐明了该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

     著作:《企业的性质》、《美国广播业:垄断研究》、《联邦通讯委员会》、《社会成本问题》、《经济学中的灯塔问题》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1933—2012)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行政学家和政策分析学家,美国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之一。2009年,她与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威廉森由于在经济管理分析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首位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多中心理论创立者。

     研究

     她在政治学、政治经济学、行政学、公共政策、发展研究等诸多领域享受很高的学术声誉,其手创的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已经被公认为美国公共选择的三大学派之一。

     她的研究特色是在富有系统性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广泛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理论和方法,分析公共事务,尤其是警察服务、公共池塘资源的自主治理问题,她对于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对于公共政策研究和新政治经济的研究,作出了举世瞩目的杰出贡献。

     1、方向:如何利用认识科学中的研究成果建立可行的模型,以探讨和解释人类在不同制度安排下的选择问题;各种制度如何产生帮助个体进行决策的信息;在不同方式的集体决策过程中存在哪些偏差和调整;在各种制度架构中的互动过程里,不同的偏好是如何被放大和修正的。

     2、学术地位:真正对公共事务从建设性角度提出新的集体行动和自主组织的创新方案的人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公共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正是她的研究冲破了公共事务只能由政府管理的唯一性教条,冲破了政府既是公共事务的安排者又是提供者的传统教条,提出了公共事务管理可以有多种组织和多种机制(多中心主义)的新看法。这就是所谓公共管理的印第安纳学派或制度分析学派。

     3、思路:在1990年的《治理公共事务》中提出基本思路,首先,她指出传统的分析公共事务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三个,即哈丁的公地悲剧(1968)、Dawes 等人的囚徒困境(1973,1975)以及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1965),但是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不是市场的就是政府的,而且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悲观的;然后,她指出当前解决公共事务问题的或者以政府途径(利维坦)为唯一或者以市场途径为唯一的途径是有问题的,她怀疑仅仅在这样两种途径中寻找解决方法的思路的合理性;最后,她从理论与案例的结合上提出了通过自治组织管理公共物品的新途径,但同时她也不认为这是唯一的途径,因为不同的事物都可以有一种以上的管理机制,关键是取决于管理的效果、效益和公平。

     4、研究对象:奥斯特罗姆是在宽泛的公共事务意义上进行研究的,但是她的案例研究却集中在公共池塘物品上,这类物品具有竞争性但是非排他性的特点。

     自主治理理论

     奥斯特罗姆在《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等著作中通过实证方法的研究和隐含的博弈结构的分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主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1、影响理性个人策略选择的四个内部变量

     自主治理理论的中心内容是研究 “一群相互依赖的委托人如何才能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形态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她在讨论这一问题的时候将复杂不确定环境下影响个人策略选择的内部变量确定为四个:即预期收益、预期成本、内在规范和贴现率。

     2、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

     对于制度供给问题,奥斯特罗姆认为要评价一套制度的总收益,需要确定9个环境变量:占用者人数、公共资源规模、资源单位在时空上的冲突性、公共资源的现有条件、资源单位的市场条件、冲突的数量和类型、这些变量资料的可获得性、所使用的现行规则、所提出的规则。她认为要了解一套规则制度所可能产生的收益,是非常复杂的,取决于当前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并对人们公开的信息的类型以及替代方案所提出的制度规则。

     对于自主治理中面临的可信承诺问题,她认为,复杂的和不确定的环境下的个人通常会采取权变策略,即根据全部现实条件灵活变化的行动方案。

     相互监督问题。她认为基于对自主治理成功案例的研究表明,许多自治组织自主设计的治理规则本身既增强了组织成员进行相互监督的积极性,又使监督成本变得很低。

     3、自主治理的具体原则

     她总结和界定了其中8项原则。(1)清晰界定边界。有权从公共池塘资源中提取一定资源单位的个人或家庭也必须予以明确规定。(2)规定占用的时间、地点、技术或资源单位数量的规则,要与当地条件及所需劳动、物资或资金的供应规则保持一致。(3)集体选择的安排。绝大多数受操作规则影响的个人应该能够参与对操作规则的修改。(4)监督。积极检查公共池塘资源状况和占用者行为的监督者,或是对占用者负责的人,或是占用者本人。(5)分级制裁。违反操作规则的占用者很可能要受到其他占用者、有关官员或他们两者的分级的制裁,制裁的程度取决于违规的内容和严重性。(6)冲突解决机制。占用者和他们的官员能迅速通过低成本的地方公共论坛,来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7)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占用者设计自己制度的权利不受外部政府权威的挑战。(8)分权制企业。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权制企业中,对占用、供应、监督、强制执行、冲突解决和治理活动加以组织。

     多中心理论

     多中心理论为美国印弟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夫妇共同创立。在二战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并被统一标签为新政治经济学的诸多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的流派之中,这一理论以严谨的理论关怀、实践关怀精神展示了其颇具现实解释力的理论风采,以严密的制度分析、理性选择的逻辑论证展示了其制度理性选择学派的独到魅力。

     制度理性选择框架

     1、理论基础

     她分别探讨了集权的制度、分权的制度及多中心的制度对于可持续发展及自然资源的管理诸方面的不同绩效和影响,结合理性分析的方法,为公共政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制度理性选择框架解析

     她在《制度性理陛选择:对制度分析和发展框架的评估》一文中,较为全面地描述了其最新的制度理性选择框架。她试图把制度理性选择框架打造成“能够研究一切制度的总括性的方法论”。

     3、制度理性选选择框架的应用

     制度理性选择框架是一个“关于规则、自然和物质条件以及共同体属性如何影响行动舞台的结构、个体所面对的激励以及其结果产出的通用术语。”它在多个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一个广泛的领域是在实证研究中对合适的研究对象和分析层次准确定位;第二个广泛的领域是对公共池塘资源的研究。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

     后凯恩斯主流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分支,它又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由于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大都在美国,因而这一经济学派又被称为美国凯恩斯学派。

     主要观点 (关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在方法论上应当应用凯恩斯以前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分析对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进行补充,使宏观的分析与微观的分析“综合”在一起。

     2、在没有达到潜在产出时,增加总需求可以便利产出增加,而对价格影响较少;当到达潜在产出附近时,扩大总需求主要增加价格总水平。

     3、在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水平时,通货膨胀与失业存在明显的交替关系;而在自然率水平时,菲利普斯曲线倾向于是垂直。

     相关介绍

     新凯恩斯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吸取非凯恩斯主义某些观点与方法形成的理论。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福利经济学(经济学分支学科)

     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庇古在其代表作《福利经济学》、《产业变动论》、《财政学研究》中提出了“经济福利”的概念,主张国民收入均等化,且建立了效用基数论等。

     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区别了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据称,实证经济学是排除了社会评价的理论经济学,它研究经济体系的运行,说明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运行,回答“是”和“不是”的问题。规范经济学的任务是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作出社会评价,回答是“好”和“不好”的问题。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主张收入均等化,由此出现了“福利国家”。国家在国民收入调节过程中作用的加强,出现了使国民收入呈现均等化趋势。

     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经济运行的目标,或称检验社会经济行为好坏的标准;实现社会经济运行目标所需的生产、交换、分配的一般最适度的条件及其政策建议等。

     代表人物

     意大利的帕累托;美国的勒纳、霍特林、萨缪尔森;英国的卡尔多等人。他们提出了假想的“补偿原理”,建立了效用序数论,并编造了“社会福利函数”。代表作:帕累托的《政治经济学讲义》,《政治经济学提要》,《普通社会学》

     主要内容:社会经济运行的目标,或称检验社会经济行为好坏的标准;实现社会经济运行目标所需的生产、交换、分配的一般最适度的条件及其政策建议等。

     基本定律

     一:不管初始资源配置怎样,分散化的竞争市场可以通过个人自利的交易行为达到瓦尔拉斯均衡,而这个均衡一定是帕雷托有效的配置,既符合帕累托最优效应。

     二: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人们所应做的一切只是使政府进行某些初始的总量再分配。

     三:也叫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其意思是说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特点作用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庇古是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他把福利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对增进世界或一个国家经济福利的研究。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历史发展

     福利经济学作为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体系,首先出现于20世纪初期的英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英美等国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补充。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被称做旧福利经济学,庇古以后的福利经济学则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英美等国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补充。

     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研究理论

     1、功利论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①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②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2、新福利

     30年代,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受到L.C.罗宾斯等人的批判。福利经济学的主张和要求没有科学根据。卡尔多、希克斯、勒纳、西托夫斯基等人建立在帕累托理论基础上的福利经济学被称作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主张效用序数论,认为边际效用不能衡量,个人间效用无法比较,不能用基数数词表示效用数值的大小,只能用序数数词表示效用水平的高低。新福利经济学根据效用序数论反对旧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命题,特别是第二个命题,反对将高收入阶层的货币收入转移一部分给穷人的主张。

     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①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②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③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末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前两个命题是为了回避效用的计算和个人间福利的比较,从而回避收入分配问题,后一个命题则公然把垄断资产阶级福利的增进说成是社会福利的增进。

     新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福利经济学应当研究效率而不是研究水平,只有经济效率问题才是最大福利的内容。

     补偿原则是新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福利经济学认为,帕累托的最优状态“具有高度限制性”,不利于用来为资本主义辩解,为了扩大帕累托最优条件的适用性,一些新福利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福利标准和补偿原则。

     3、函数论派

     社会福利函数论者认为,社会福利是社会所有个人购买的商品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关变量的函数,这些变量包括所有家庭或个人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所有个人从事的每一种劳动的数量,所有资本投入的数量。社会福利函数论者通常用多元函数来表示。

     社会福利函数论者认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不是一个,而是有许多个。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K.J.阿罗(1921~ )继续研究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提出的社会福利函数。

     主要影响

     福利经济学是以“完全竞争”的形式出现的标榜研究福利或最大化原则的为垄断资本获取最大利润辩护的一种经济理论。无论是主张既要经济效率又要公平分配的福利经济学家,也无论是强调经济效率而不讨论公平分配的福利经济学家,都只是借助纯粹形式主义的分析来为西方国家的经济现状进行辩解,并企图为垄断组织利用国家制定有利于自己的“福利国家”政策、价格和产量政策以及对外贸易政策出谋献策。

     经济学帝国主义

     经济学帝国主义指用经济学的思想和分析方法研究和解释其他社会科学所研究的问题,经济学主要有三大分析方法,即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和边际分析方法。

     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贝克尔出版了《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书,尝试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概念——如理性选择、利益最大化行为、交换等等来解释一些非经济问题(如犯罪、家庭、教育等),并取得了出于意料的好效果。这种成功不仅表明许多传统意义上的“非经济学”研究领域被纳入经济学研究范畴的可能性,而且在更高的层次上也意味着经济学家向原来的学科分工发起了挑战。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贝克尔的这本著作被视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最强音,是经济学家“入侵”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号角。

     经济学帝国主义概述

     由于经济学在一个强调经济增长与繁荣的时代日益彭显,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逐渐流行起来。经济学帝国主义一词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拉尔夫·苏特在一次经济学讨论中提出的,主要意思是指经济学家们使用经济学工具(主要指理性选择理论)不断向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扩展。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这一趋势更是有增无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他利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家庭,教育,歧视,犯罪等社会问题进行了卓有见地的分析,在西方被称为将新古典经济学用于非经济分析的第一人。

     经济学帝国主义原因分析

     经济学(微观)有三个基本论题:第一,假定个人以最大化的理性行为从事活动;第二严格地坚持均衡概念,把它作为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突出强调效率概念。这三个论题是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根本之点,也是经济学可以征服其他社会科学的力量之所在。

     经济理论的出发点是个人追求救用的最大化和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他们一般都把限制最大化的实现看作是构筑某种理论的基本障碍。许多经验分析都旨在寻求基于大化行为的检验模型。当经济学家所得到的一些结果似乎背离从个人角度看是合理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就重新检查作为证明的数据或修改理论本身。但是,理论的修改却从不放弃最大化的假定。。根据最大化或最优化假定,便可以推导出一个充分确定的和可以预见的对某种激励的反应。而缺乏最大化假定的其他社会科学便不能做到这一点。

     均衡也是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概念。经济理论强调均衡的重要性,常常把在市场关系下个别经济活动者的行为加总,考察其行为的相互影响及其后果。其分析方法是供求分析,揭示供求曲线背后个人行为的利益关系。均衡把经济学同其他社会科学区分开来。

     经济学家还异常重视效率概念。这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看不见的手概念是经济学的指导性原理,按其私利进行活动的个人将推进社会一般目标的实现,即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福利均衡。斯密还特别强调自由意志或自由选择观念,并把它们改造成为一种限制或否认政府作用的实证经济理论。自马歇尔时代以来,竞争均衡是有效率的思想一直贯穿于经济学文献中。

     效率概念同均衡概念相结合,推动经济学家做一种特别的分析。效率是一个有实际影响的概念,它刺激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推动较深入的分析,并使经济学家做清晰的 明确的政策表述。效率概念使经济学家以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待问题。

     经济学家相信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由于思考范围较为广泛,可能在证明问题上比较好,但不能提供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答案。把经济学的边界向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扩展,一方面会使经济学家从其他社会科学家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另一方面也可以克服其他社会科学不能提供较好答案的弱点。使用精确的经济学方法和提供特别的、具有充分推理的答案的能力,给了经济学家以一种重大的分析上的比较优势。这是经济学之所以是“帝国主义”的原因,也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可以成功的原因。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在经济学上博奕论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事实上,博弈论正是衍生于古老的游戏或曰博弈如象棋、扑克等。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自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研究其规律及变化。

     信息经济学的分类

     80年代和90年代,世界经济学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是信息经济学逐渐进入主流经济学,进而成为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199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3位研究与信息经济学有关的博弈论的学者,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士·莫里斯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维克瑞教授,这表明信息经济学己成为经济学最具发展前途的领域,它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乌家培教授按研究性质将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划分如下:

     1、理论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按其研究的性质,可分为理论信息经济学和应用信息经济学。

     理论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信息及其特性对经济主体的行为与相互关系的影响,旨在借助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市场的、技术的、政策的以及其他的不确定性因素。

     应用信息经济学是从研究信息产业(包括知识产业)和信息职业(包括知识职业)开始的。它主要研究信息产品(包括服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经济问题。在信息革命推动下,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应用信息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多。信息经济的研究成了应用信息经济学的重点领域。

     2、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按其研究的层次或范围,还可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

     微观信息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独立出来的。由于信息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中只是一个常数,以往的经济学家们把它看作像空气和阳光一样,认为信息总是充分的、完备的,得到它不需要任何成本,对它的特性和作用也缺乏认识,他们就在这样的前提下导出了一系列经济理论的结论。

     微观信息经济学是研究在不确定、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何寻求一种契约和制度安排来规范当事者双方的经济行为,又称为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或契约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理性的经济人和“完备信息”。

     行为经济学(经济学下属学科)

     行为经济学概述

     行为经济学是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

     狭义而言,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的产物。广义而言,行为经济学把五类要素引入经济分析框架:⑴“认知不协调-C-D gap”;⑵“身份-社会地位”;⑶“人格-情绪定势”;⑷“个性-偏好演化”;⑸情境理性与局部知识。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而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传统经济学说在一些理论推演过程中始终陷入“瓶颈”以及在解释及指导现实经济生活时表现得欲振乏力,以理查德·泰勒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开始对作为传统理论对理论的立论根本的“理性人”假设提出置疑。他们尝试将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引入到经济学研究中来,提出了将非理性的经济主体作为微观研究的对象,从而开创了对微观经济主体非理性规律进行研究的先河,行为经济学由此诞生。

     西方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半个世纪以来,主流经济学一直将其理论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基础之上.即人们的行为准则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筏利益。以后主流经济学将所有行为视为理性,即认为所有非理性的行为皆不存在。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基于对精神心理因素的研究。第二,行为经济学拓宽了正统经济学的领域。经济学家一向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即人总是倾向于追求最大收益或承担最小成本。但人类行为固然有其理性一面,也有其非理性的一面。第三,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而现代经济学提出,经济学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人类社会化的行为受复杂的社会关系制约,从而导致人的行为选择并非都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

     行为经济学的立论依据:行为经济学区别于传统经济学的关键是其关于“非理性人”的理论前提。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将理性人或称经纪人定义为:以完全利己为目的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即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的人。这种理性人具备了以下三个显著特点:无限理性,无限意志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而行为经济学正是基于对以上三个“无限性”的反对提出了自己关于非理性人的新观点。即:正常生活中(或者说更具备研究价值)的经济个体应该是非理性的,这样一个非理性的人:并不具备稳定和连续的偏好以及使这些偏好最大化的无限理性;即使知道效用最大化的最优解也有可能因为自我控制意志力方面的原因而无法做出相应的最优决策;其经济决策的过程中包含了相当的非物质动机和非经济动机权重,“事实上,人们经常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他人”。

     应该说,关于非理性人的假设是行为经济学相对于传统经济学来说最具有颠覆性意义的理论突破。理性人的假设条件是整个传统的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存在于微观经济学所有不同的理论之中。非理性人的假设意味着对传统微观经济理论的全面革新(至少是修正)。

     行为经济学理论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泰勒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提出,这三个特征都有待于进一步修正。

     首先, “经济学假设个人具有稳定和连续的偏好,并用无限理性使这些偏好最大化”,这种假设过于简单。其次,理性经济人假定每个人都具有无限意志力追求效用最大化。在经济实践中

    相关热词搜索: 反科技思潮 评介 西方经济 思潮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