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党建材料 > 正文

    让作文力求文从字顺

    时间:2020-08-30 08:21:5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让作文力求文从字顺》教学设计

     何向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写作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作文文从字顺的基本方法。

     2、运用学到的基本方法,分步骤修改问题语段并试着将自己的作品修改得文从字顺。

     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共同探讨、学生练习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在校园中找到最美的一角,仔细观察并用一段文字去描绘。

     教师根据对学生文段内容的分析归类,发现主要问题,用于课堂集中探讨。

     教学过程:

     一、准确释义 导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我是谁吗?谢谢,今天我们来谈谈写作。

     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这是哪里?这里美么?

     这是我们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写作训练。我们在一个初秋的清晨探访了校园,找到了校园里最美的一角,通过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我们用文字将这幅美景定格。

     用一段文字描绘校园里最美的一角。200字左右。

     何老师认真地阅读了同学们的作品,写得很细腻,也很美。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文从字顺”方面拿捏得还不够好。(板书:文从字顺)什么是“文从字顺”呢?谁能谈谈自己的理解吗。(一生答)这位同学的理解是否准确呢,我们先通过一个例子来感受一下,这里有A、B两段意思相近的文字,你觉得哪段读着不顺口?你们读A,我读B,边读边思考。

     A他不能把我体会得很好。

     B他不能很好地理解我。(板书:词与词)

     A句不顺口的原因是?

     看得出来,在一个句子中,词语应该恰当地运用,词与词之间应该有合理的排序。

     这一组呢?

     A门前是一条河,山门里有一个穿堂,弥勒佛供在迎面。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河边是一个很大的打谷场。

      B门前是一条河,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板书:句与句)

     A句不顺口的原因是?

     不难看出,在一个长句中,每个短句也应该用合理的顺序来安排。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发现,“文从字顺”顾名思义就是文句通顺、用词恰当。简单地说,就是文章清楚通顺。这是我们写作的基本要求。它看似简单,但有时候我们写的往往没有心里想的那样清楚通顺;有时候我们自认为写得清楚通顺了,别人却不一定读得懂。因此,我们有必要《让作文力求文从字顺》。(板书:让作文力求文从字顺)

     二、例文评改 收获方法

     写作其实有两个过程,一个是写作本身,还有一个就是修改了。以某同学的写作片段为例,大家看一看他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到文从字顺。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朗读几遍,一边读一边用红笔批注。

     ①今天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校园的最美一角。②草丛里有两块刻着“金石为开”的大石头。③一棵大榕树静静地立在这田园风光里。④几朵白花可怜地缀在小草中间,苍白得可怕。⑤在这里还能听到九年级同学的读书声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现问题,

     教师引导分别归类:

     1、词与词(用词恰当)

     ③一棵大榕树静静地立在这田园风光里。(范围)

     ④几朵白花可怜地缀在小草中间,苍白得可怕。(感情色彩)

     (学生动笔改)

     就词语本身而言,我们在平时掌握了大量修饰性词语,这些词语在具体描绘事物时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包括范围、程度、感情色彩、修辞等,所以我们应该反复斟酌,仔细选词,努力做到“用词恰当”。比如,

     这里的草很多,如同人茂密的头发,一簇一簇的。(比喻不恰当 一簇一簇:聚集成团或成堆地生长)

     可见,用词不当是会闹笑话的。

     2、词与词(排序合理)

     ②草丛里有两块刻着“金石为开”的大石头。(有歧义)

     (学生动笔改)改为“这里有两块石头,一块刻着‘金石’,一块刻着‘为开’。

     词与词之间排序要合理通顺,表意清晰,尽量符合现代人的表达习惯,避免出现表意不明、重复、矛盾等现象。

     借鉴其他同学的,

     W: 似乎一条小路把原本的一整块巨石劈成了两半。左边一半刻着“金石”,右边一半刻着“为开”。

     H:这里有两块大石头,上面各刻有两个红字,一个是“金石”,另一个是“为开”。

     可见,词与词排序合理会让句子变得更清楚更通顺。

     3、句与句(排序合理)

     ②草丛里有两块刻着“金石为开”的大石头。③一棵大榕树静静地立在这田园风光里。④几朵白花可怜地缀在小草中间,苍白得可怕。(从下到上)

     (学生口头调换顺序)

     句与句之间要意思连贯。它们的关系就好像链条,一方面,它们是按顺序依次紧扣的,也就是说我们观察景物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等顺序。前一个句子的意思没说完,后一个句子要接着说下去;写完一个意思再写另一个意思。比如这段文字,我们就是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来修改的。

     4、句与句(过渡自然)

     ④几朵白花可怜地缀在小草中间,苍白得可怕。⑤在这里还能听到九年级同学的读书声呢!(无过渡语衔接)

     (学生动笔修改)④几朵白花可怜地缀在小草中间,苍白得可怕。⑤在这宁静优美的一角偶尔还能听到九年级同学的读书声呢!

     链条缺少其中任何一环都会断裂,过渡语就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它承上启下让句与句之间衔接更紧密更自然。

     小结:回头来看,我们分别从“用词恰当”、“词与词排序合理”、“句与句排序合理”和“句与句过渡自然”四个方面成功地修改了这段文字。

     三、自改互改 交流展示

     但是,改别人的容易,改自己的却容易犯迷糊。接下来让我们从上面学到的四个方面来改改自己的文段,看能否努力达到文从字顺。

     (自己修改)

     哪位同学能对比着读读自己改得最得意的一句?

     (学生展示)

     但是否到这里,我们的文段就一定文从字顺了呢。不一定。

     白居易每次做完诗都要读给小孩子或不识字的老人听,并一直改到他们听懂了为止。久而久之,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明白流畅,使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伟大诗人。我们写好作文后,也可以读给同学听,请同学提点修改意见,换个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文章。

     请同桌交换作文,相互交流评改。注意从“用词恰当”、“词与词排序合理”、“句与句排序合理”和“句与句过渡自然”四个方面入手看他是否做到了文从字顺。

     (交流互改)

     哪位同学能对比着读读经过同桌提醒之后,你改得最得意的一句?

     (学生展示)

     最后,请一位同学完整地读一读自己修改过后的文章,看看他是否完全实现了文从字顺。

     (学生展示)

     适时点评:同学们的进步让我惊喜,除了老师教的方法,你们还有明晰的写作思路、合理的逻辑关系、甚至做到了情景和谐、句式协调……真好,其实这些都是一篇文从字顺的文章所必须具备的,在今后的作文课里我们还会陆续谈到。

     小结:现在的我们还没有掌握系统的语言、语法知识,写作时主要是靠感觉来感受语言。因此,一定要养成多读、多改、多交流的写作习惯,如此,你将受益终身。

     最后,祝四班的孩子们在写作的天空飞得更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