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读后感 > 正文

    新时代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研究

    时间:2020-09-16 09:29: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新时代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研究

      社区是宏观社会的缩影,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社区的和谐稳定直接决定社会治理水平的高低。习总书记强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积极回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探索构建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有效模式和路径已成为一项全新课题。

     一、新时代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意义

     1.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九大上,党中央高瞻远瞩,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贯彻落实这一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并明确要求:“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全国组织工作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可以说,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举措。

      2.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积极回应社区治理难题的迫切需要。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向社区聚居,各种利益诉求、矛盾冲突不断在社区集中凸显,相互交织。部分社区规模商住小区较多,少数商住小区存在开发遗留问题,居民意见大、诉求多,问题处理难度大。部分社区,老旧小区较多,无保洁、安保人员,无物防技防人防消防设施,小区脏乱差,安全隐患突出,群众意见大。少数小区业委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双方互不买帐,矛盾难以调和。等等。这些问题源头在小区,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调处,就会大量囤积甚至发酵,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考量着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有利于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更好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把好维稳的第一道关口,有效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3.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提升组织力的重要途径。社区居委会是我国目前的社区自治组织,社区治理是其首要之责、基本之责。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因此,社区自治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的自治,社区党组织必须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同时,社区党组织也只有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利益诉求、开展普惠共享的志愿服务,才能更好提升组织力,实现党的建设与社区治理双促共赢。

     二、新时代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赤壁探索实践及工作成效

     (一)探索实践

     1.注重提升自治能力,以“三建”为支撑,推进社区组织体系向小区延伸。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坚持治理关口前移,抓好抓实“三建”工作。一是建立完善社区党组织体系。以强化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为重点,建立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体系,推进党的“神经末梢”向居民小区、楼栋延伸。目前,全市27个城市社区、271个小区,已建立小区党支部210个,成立党小组511个,建立党员中心户2600多个。二是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组织体系。指导各小区按规定程序成立业主委员会,着力构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推进“两长四员”进楼栋。目前,已建立小区业主委员会89个,其中新增49个;推进“两长四员”覆盖624个楼栋,其中新增455个。三是建立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体系。由街道办事处牵头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降低注册登记门槛,按照“壮大服务类、培育事务类、规范文体类、发展慈善类”的工作思路,有计划、有重点地孵化发展四类社区社会组织。目前,已成立街道办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4个,发展培育各类社会组织183个。

     2.注重凝聚共治合力,以“三进”为抓手,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社区下移。坚持大抓基层、夯实基础,组织动员三支力量入网进格,把服务、资源和管理力量沉到基层。一是强化单位部门进社区。实行社区工作包保责任制,明确包保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形成领导亲自部署推动、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包保单位共同参与的生动局面。全市110多家机关单位深入相关社区对接,调研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不断深化共驻共建。二是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在职党员“一员双岗三联评”工作,引导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进小区认领公益服务事项,深化党员志愿服务。目前,已有4000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组建“社区先锋”共建功能型党组织139个,参与党员志愿者注册3750余人,认领“两长四员”服务岗1200多个,推荐或帮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0多名,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800多条。三是鼓励基层服务力量进小区。按照“六必访”“六必报”要求,组织600多名社区工作人员、城管公安进小区、楼栋,全面开展“走街巷·连民心”活动,参与小区服务,落实包保责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3.注重激发自我服务力,以“三引”为重点,培育壮大多元化服务队伍。注重提升社区居民自我服务意识,统筹协调“多元主体”参与,逐渐构建起普惠共享的社会化服务机制。一是引导“五老”人员服务社区。按照“奉献+才艺”模式,吸纳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进入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等,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优势,实行小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近年来,全市有近4000名“五老”人员进入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和“两长四员”队伍,共接待群众来访2800多人次,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600余起。二是引领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居民自我服务能力。桃花坪社区“情暖暮阳互助社”采取老帮少、强帮弱、富帮穷等形式,积极开展邻里抱团互助活动。“爱心妈妈巾帼志愿团”“朵朵开流动课桌”等社团一对一帮扶留守儿童,送母爱上门。“阳光医疗志愿团”为失能半失能老人送医上门,给予心理疏导、医疗保健咨询等关爱行动。“帮帮维修服务队”随叫随到,常年免费为空巢老人提供维修服务。三是引入市场化主体进驻服务社区。支持金融、电信、供电、供水、供气等公共事业单位在小区设立便民服务网点,鼓励家政服务、水电维修、快递收发、法律援助、心理辅导、信息中介等服务进小区,把为小区居民的服务“帮到家”。目前,全市共设立各类便民服务网点1000多个,居民在小区便可享受到的便民服务事项达20余项。六米桥社区率先引入北京爱康云医疗科技公司,设立居家智慧康养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高科技免费康养服务。

     4.注重强化基层保障力,以“三度”为目标,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紧扣提升居民治安满意度、卫生满意度、服务满意度,整合多方资源,强化基层保障,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提档升级。一是提升服务阵地综合功能。整合区域党建、智慧养老、群团服务、会议培训、人才交流、代办服务等功能,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不断建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综合服务平台。近年来,已高标准新建区域性党建综合体1个,完成1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提档升级,建成小区服务阵地60多个。二是规范社区服务队伍的管理。制定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对社区工作人员实行“逢进必考”、公开竞聘,把严“入口”;实行年度考核和预警管理制度,坚决解聘不称职人员,倒逼社区工作人员干事创业、务实担当,畅通“出口”。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改造配备力度。整合老城区改造项目和天网工程,对背街小巷、“三无”小区进行美化、绿化、亮化,疏通排污管网,加装消防设施,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投入专项经费,为社区治安巡逻队配备巡逻服装、防暴警棍、照明手电等装备,促进人防、技防、物防“三防融合”,逐步完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由60多名志愿者开展的多轮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治安、卫生、服务满意度有了较大提升。四是强化工作经费保障水平。制定印发《赤壁市社区建设“费随事转”暂行办法》,以“费随事转”不断拓宽社区增收渠道。按每年20万元标准足额落实社区惠民资金,按不低于2万元标准,对运转有序、发挥作用明显的小区党支部进行奖补。采取社区和小区自筹一点、共驻共建单位支持一点、街道办投入一点、党费奖补一点、财政补助一点渠道,解决社区党建经费不足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每年落实社区工作经费1800万元左右,其中,惠民资金540万元,“费随事转”经费400多万元,党费奖补200多万元,市财政补助640余万元。

      (二)主要工作成效

     1.无中生有,探索建立两种创新模式。“三无”小区是大家普遍感到头痛的治理难题。面对这一难题,赤壁市注重发挥群众智慧、调动基层治理力量,探索形成并推广“三无”小区治理问题的两种创新模式。没有物业服务企业的小区,倡导学习火车站小区成功经验,以建立小区管理委员会方式,适当向居民住户收取一定的费用,承担小区物业管理职责,实行小区居民自治;鼓励借鉴陆水社区特色做法,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成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物业服务企业,为“三无”小区管理托底。目前,已新建“三无”小区管理委员会8个,托底管理“三无”小区5个。实践证明,这两种模式,务实管用,便于复制,能较大节约政府治理成本,提升治理实效。

     2.借势发力,点燃烧旺社区“三味真火”。借城市基层党建强劲东风,大力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壮大激活社区各类社会组织,较好实现了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社区人气暴增,朝气逢勃,充满“三味”。在社区治理中,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始终发挥着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政治功能得到充分彰显,组织力有了很大提升,较好实现了党建带团建促妇建强群建,不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社区充满“红火味”。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楼栋“两长四员”和各类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社区治理工作井然有序、热火朝天,充满“热火味”。社区各类文体活动、便民服务、关爱行动如火如荼,贴近群众生活、贴近基层实际,贴近弱势群体需求,充满“烟火味”。

     3.排兵布阵,初步形成“四三”联动机制。坚持以“三进”“三建”“三引”“三度”为抓手,持续深化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引领社区治理提档升级。理顺其内在逻辑关联,则是以“三进”落实“三建”、“三建”强化“三引”、“三引”提升“三度”、“三度”倒逼“三进”,基本形成闭环型“四三”联动机制,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立好了“四梁八柱”,成为赤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模式。

     4.纵横联合,大力构建“五联”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以单位部门进社区、在职党员“一员双岗三联评”工作为抓手,以支部主题党日、基层工作日、红色周末志愿服务、万人洁城等活动为载体,强化机关基层双联互动,破除行业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壁垒,着力构建了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服务联动、矛盾联解的“五联”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是守摊求稳思想作祟,消极应付不愿引领。少数社区思想僵化,贪图安逸,面对市委决策部署,工作要求不高,执行不严,被动消极应付,遇事有畏难情绪,不愿“啃硬骨头”。二是行政化倾向严重,精力有限不能引领。随着社会转型,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承接了百余项政府交办的任务和行政性事务,实质上已成为基层政府的延伸,各项任务应接不暇,社区是“小马拉大车”,不堪重负,谋划引领社区治理显得力不从心。三是队伍建设滞后,能力不足不善引领。大多数社区工作报酬偏低,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差距较大,缺乏足够吸引力,优秀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同时,由于县乡两级和相关职能部门对社区副职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教育培训不够经常、覆盖不全,社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不足问题比较突出。

     2.小区组织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方面是小区组织覆盖不全面。截止目前,全市271个小区,没有建立党组织的小区61个,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182个,分别占小区总数的22.5%和67.2%,小区治理组织体系覆盖不全,而且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另一方面是小区工作开展不平衡。受文化底蕴、人口综合素质、服务意识和带头人队伍良莠不齐等因素影响,小区治理工作开展不平衡。总体上看,国有改制企业型社区工作开展情况优于城区社区,城区社区又强于涉农社区。

     3.社区共治合力有待强化。一是部门参与主动性不够强。通过单位部门进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共治的力度有了较大提升,但大多停留在给钱给物层面上,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意识主体意识不够,整合人力物力、配合区域联动上力度欠缺。二是党员参与积极性不够高。部分年轻在职党员受精力和服务理念影响,住在社区却不能很好融入社区、服务社区;老年党员有足够时间和精力,但兼备奉献精神和服务意愿的还不特别多,骨干力量明显不足。三是群众参与广泛性不够好。志愿者注册比例偏低。截止今年8月,全市城市社区人口注册志愿者1.6万余,仅占城区总人口的6%左右,与文明城市8%的比例有一定差距。社区社会组织数量不足。全市183个社区社会组织,平均每个社区不足7个,服务类、慈善类相对偏少。邻里互助参与人数不多。除桃花坪、六米桥等4个社区外,其他23个社区邻里互助机制没有很好建立起来,群众互助意识相对薄弱。

      4.制度机制亟待健全规范。一是党组织设置亟待研究规范。绝大多数商住小区,党员组织关系隶属情况复杂,党支部设置不够规范且面临两难:一方面,如果保留当前作法作功能型党组织设置,小区常住党员的组织关系无法转入,其党内政治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如果作体制内党支部设置,其大部分支部成员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老党员,且不愿把组织关系转入小区,其任职资格存疑,“另起炉灶”一时难以选出其他合适人选。二是运行制度亟待完善。街道党工委、街道综合党委和社区大党委成立后,相关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等不够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缺乏刚性约束。小区值班、议事决策、矛盾调处、社会组织管理等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功能型党组织的职责尚不十分明确,小区自治组织运转不够规范有序,缺少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三是激励机制亟待健全。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工作,靠的纯粹是奉献精神,光凭热情和思想觉悟难以维持长久并形成良性循环,不利于激励吸引更多人自觉加入社区治理行列。

     四、对策建议

     1.坚持抓基层、强基础。一是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抓住村(社区)“两委”班子集中换届重大契机,拓宽选人渠道,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整合组织部门、党校、民政、人社等资源,加大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推进社区工作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淘汰解聘不担当不作为人员,进一步解决人员超员、人浮于事问题。二是强化社区工作减负实效。再加措施和力度,认真做好社区代办事项的核查清理,严格执行“费随事转”相关规定,让社区轻装上阵,有足够精力谋划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三是强化社区岗位吸引力。逐渐将社区工作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其工作报酬纳入财政预算,增强社区工作岗位吸引力。开展“优秀社区干部”“最美社工”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激励社区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2.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一是补“三建”扩面短板,提升覆盖力。“三建”工作很重要,抓不到位,小区、楼栋很多工作就无人抓、无人管。要继续以建强小区党组织为抓手,逐渐建立健全小区业主委员会和各类社会组织,不断提升覆盖力。二是补带头人队伍短板,提升组织力。兵强强一个,将熊熊一窝。要结合“六必访”“六必报”工作,准确掌握各小区党员和居民基本情况,发现培养和及时调整运转不畅的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及社会组织骨干力量,持续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三是补制度建设短板,提升规范发展力。学习借鉴外地制度建设的先进经验,总结提炼本地好的实践探索,统筹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两项内容,涵盖街道办、社区、小区三个层级,制定形成一整套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推进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依规有序开展。

     3.坚持持续抓、抓持续。一是持续加强组织领导。行百里者半九十。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久发力、久久为功,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要继续上紧发条,开足马力,一环紧扣一环抓筹统谋划、抓推进落实。要坚持定期督查、定期会商、定期通报,努力做到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二是持续做好分类指导。深入商住小区调研,坚持务实管用原则,指导小区因地制宜科学设置党组织类型,不搞一刀切、一窝煮。党员党组织关系转入需求人数较多、且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提倡设置规范的体制内党组织;党员党组织关系转入需求人数较少或暂时没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建议保持原有功能型党组织模式不变。三是持续强化部门联动。进一步强化区域理念和主体意识,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形成社区与驻区单位社区治理工作联动机制。优化综合治理考评工作,赋予社区对驻区单位综治工作的评价权。突出“联评”要求,把好社区党组织和文明办考核评价双重关口,扎实推进“一员双岗三联评”工作,倒逼在职党员主动融入社区,积极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四是持续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公益和志愿服务积分制、积分兑换制,使公益和志愿服务惠及每一个服务对象和服务者本身,形成爱心“双向循环”,激励更多人从事公益和志愿服务。建立完善公益和志愿服务专用网络平台,推动社区治理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坚持开展公益创投项目的征集、遴选工作,设立专项资金,为入选项目提供必要的“种子资金”,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热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