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读后感 > 正文

    读鲁迅先生《说 “面子”》有感精选范文

    时间:2021-12-30 08:44:5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读鲁迅先生《说 “面子”》有感精选范文

      读鲁迅先生《说 “面子”》有感精选范文

      虽然我写好了读后感,不过我还是觉得大家看一下原文更好

      对于中国人来说,面子可以说是一门大学问。从古至今中国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做了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甚至是违背了自己良心的事情。那么鲁迅先生是怎么看待面子问题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面子”,是我们在谈话里常常听到的,因为好像一听就懂,所以细想的人大约不是很多。

      但最近从外国人的嘴里,有时也听到这两个音,他们似乎在研究。他们以为这一件事情,很不容易懂,然而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二十四年前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

      运用了反讽的手法,把中国人的面子工程比作“中国精神纲领”,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中国人无比看重“面子”这个现象的辛辣讽刺,以及对中国人这一可笑破绽的嘲弄。

      读书笔记

      相传前清时候,洋人到总理衙门去要求利益,一通威吓,吓得大官们满口答应,但临走时,却被从边门送出去。不给他走正门,就是他没有面子;他既然没有了面子,自然就是中国有了面子,也就是占了上风了。这是不是事实,我断不定,但这故事,“中外名士”中颇有些人知道的。

      这里运用一个传闻将中国人爱讲面子的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讽刺了那些自欺欺人的嘴脸。

      读书笔记

      因此,我颇疑心他们专想将“面子”给我们。

      这里的“面子”在我的理解中指的是“高帽子”的意思。表现了外国人的不怀好意和险恶用心。

      读书笔记

      但“面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不想还好,一想可就觉得糊涂。它像是很有几种,每一种身价,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

      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作“丢脸”。不怕“丢脸”便是“不要脸”。但尙使做了超出这条线以上的事,就“有面子”或曰“露脸”。

      这段话鲁迅先生巧妙地运用一条线把复杂的,不太好讲的“面子”分成了几种“身价”,生动形象而又清晰地指出了中国人的“面子”具体内容,表现出中国人面子工程的“博大精深”。

      读书笔记

      而“丢脸”之道,则因人不同,例如车夫坐在路边赤膊捉虱子,并不算什么,富家姑爷坐在路边赤膊捉虱子,才成为“丢脸”。但车夫也并非没有“脸”,不过这时不算“丢”,要给老婆踢了一脚,就躺倒哭起来,这才成为他的“丢脸”。

      这一条“丢脸”律,是也适用于上等人的。这样看来,“丢脸”的机会,似乎上等人比较的多,但也不一定,例如车夫偷一个钱袋,被人发见,是失了面子的,而上等人大捞一批金珠珍玩,却仿佛也不见得怎样“丢脸”,况且还有“出洋考察”,是改头换面的良方。

      原来“面子”也是分人,分阶级的。同样是偷窃,上等人即资本家、统治阶级等一类的人伸进老百姓口袋“偷”钱却是“不丢脸”的,老百姓偷钱袋就是“丢脸”。

      嘴上说着奉公廉洁的官僚们,实际却是贪污成风,这本该是“丢脸”的事,实际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自觉本事大,是“有面子”的。

      这里通过描写不同的人“丢脸”方式的不同,表现了鲁迅先生

      对“丢脸”这一可笑现象的讽刺,其中通过描写上等人“丢脸”的与众不同,更是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上等人”的批判。

      “出洋考察”“改头换面”是一种客气的说法。好像出国转一圈,回来后便是“有面子”、“高人一等”了,运用反讽的手法批判苛责了那些崇洋媚外的人们。

      读书笔记

      谁都要“面子”(这里的“面子”我理解为自尊、尊严),当然也可以说是好事情,但“面子”这东西,却实在有些怪。九月三十日的《申报》就告诉我们一条新闻:

      沪西有业木匠大包作头之罗立鸿,为其母出殡,邀开“贳器店之王树宝夫妇帮忙,因来宾众多,所备白衣,不敷分配,其时适有名王道才,绰号三喜子,亦到来送殡,争穿白衣不遂,以为有失体面,心中怀恨,······邀集徒党数十人,各执铁棍,据说尙有持手枪者多人,将王树宝家人乱打,一时双方有剧烈之战争,头破血流,多人有重伤。······”

      白衣是亲族有服者所穿的,现在必须“争穿”而又“不遂”,足见并非亲族,但竟以为“有失体面”,演成这样的大战了。

      鲁迅先生以一个真实的案例,道出了中国人的“面子”是多么荒唐!

      读书笔记

      这时候,好像只要和普通有些不同便是“有面子”,而自己成什么,却可以完全不管。

      这类脾气,是“绅商”也不免发露的:袁世凯将要称帝的时候,有人以列名于劝进表中为“有面子”;有一国从xx撤兵的时候,有人以列名于万民伞上为“有面子”。

      这一段鲁迅先生批判了那些只是做做样子,沽名钓誉之辈。那些所谓的“绅商”的可笑嘴脸跃然于纸上,实在让人痛恨。

      读书笔记

      所以,要“面子”也可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情——但我并非说,人应该“不要脸”。现在说话难,如果主张“非孝”,就有人会说你在煽动打父母,主张男女平等,就有人会说你在提倡乱交——这声明是万不可少的。

      通过这段话可以感受到当时的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是多么暗无天日。尙不说言论自由,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是需要十分小心的。

      总有些人恶意曲解话语,进行言语攻击,从而阻止人们突破思想牢笼,接受先进的思想。即使是真理,也难以在世上长存,传播出去。

      那时的统治者总归是不希望人们“变聪明的”。

      读书笔记

      况且,“要面子”和“不要脸”实在也可以有很难分辨的时候。不是有一个笑话么。一个绅士有钱有势,我假定他叫四大人罢,人们都以能够和他扳谈为荣。有一个专爱炫耀的小瘪三,一天高兴的告诉别人道:“四大人和我讲过话了!”人问他:“说什么呢?”答道:“我站在他门口,四大人出来了,对我说:滚开去!”当然,这是笑话,是形容这人的“不要脸”,但在他本人,是以为“有面子”的,如此的人一多,也就真成为“有面子”了。别的许多人,不是四大人连“滚开去”也不对他说么?

      这种“面子”完全就是自轻自贱来获得的,是完全取决于他人及社会对个人的看法如何来决定的,不关注事情的本质,扭曲事实,毫无个人对事件的独立见解。

      这时的“人”已经不是独立的个体了,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更像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与海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什么样子完全靠海浪推涌。

      读书笔记

      在xx,“吃外国火腿”虽然还不是“有面子”。却也不算怎么“丢脸”了,然而比起被一个本国人的下等人所踢来,又仿佛近于“有面子”。

      鲁迅先生再次批判了国人的崇洋媚外!

      读书笔记

      中国人要“面子”(自尊、尊严,我是这么理解的),是好的,可惜的是这“面子”是“圆机活法”,善于变化,于是就和“不要脸”混起来了。长谷川如是闲说“盗泉”云:“古之君子,恶其名而不饮。今之君子,改其名而饮之。”也说穿了“今之君子”的“面子”的秘密。

      我理解的“今之君子”的“面子”的秘密是:“面子“是他们自圆其说,自欺欺人得来的。

      读书笔记

      总结

      中国人素以讲面子闻名,外国人都知道这是“中国精神纲领”,是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东西。“面子”。简单来说,就是人们的形象工程、形式主义。

      鲁迅先生开篇先用洋人似乎在研究中国人所说的“面子”和前清的例子引出论题,然后再论述“面子”问题,因人而异。再次议论现在很多时候“要面子”和“不要脸”实在也很难分辨。

      最后用长谷川的话揭示“今之君子”的“面子”的本质。

      整篇文章既辛辣又耐人寻味。

     

    相关热词搜索: 鲁迅先生 面子 读后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