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意思_传道,以财富赞助思想

    时间:2019-01-04 04:44: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在拥有不菲的财富与人脉资源之后,一些资本大亨出于个人志趣,他们或聚拢政商学精英,组织读书沙龙,或金钱资助学者研究,在文化思想领域热心耕耘。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金钱慈善,这无疑是一种思想公益―推动知识的分享、智慧的传播。这些大佬,搏击商海前,或书生底色,或身具家国情怀,弘道之趣浓烈,功成名就之后,积极介入公众事务,从而实现个人对社会责任的另一种兑现。
      
      策划统筹|李军奇
      执行|李军奇 李旭明 王与菡
      场地|华远地产
      图|赵卫民
      
      文化夜场
      
      在任志强的设计中,读书沙龙是要拉近精英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最终让读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任氏公益,与其话语方式一样,从来是坚硬的―敢碰硬,不迎合。
      
      
      文|李军奇 李旭明 图|老赵
      “在商界经历了30年残酷的磨练,我们彼此间需要交流,也需要让年轻人来了解我们。”身材干练、精力旺盛的王巍是万盟投资管理公司总裁,同时还是全国工商联并购协会会长,他与华远地产的掌门人任志强,每年能接到无数论坛、沙龙邀请,但“上心的不多”。任志强在论坛上埋头狂发微博已成大众熟悉的标志性图景。如今还真没有一件事能像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的读书会那样能激发他们难得的热情。
      
      张维迎悄悄落座于观众席
      2011年12月20日17点半,位于北京展览馆后街的华远地产总部的一间室内多功能厅,工作人员忙着做最后的设备调试。“总管”任志强正在楼上以工作餐招呼当晚活动的主角―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知名媒体人许知远等。这是一个普通的周二傍晚,楼堂里的前台小姐已经习惯了这种加班,“每次在这里举办读书会的活动,都会忙到23点多。”
      
      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读书会的沙龙活动,是任志强2011年最重要的文化“例牌”。至12月20日,他已邀约各行业的精英举办7场活动,加上当晚的活动,已是本年度第8场了。这是任志强甚为看重的“文化夜场”。华远地产作为读书会的北京主场,专门将自家的多功能厅改造成一个演播厅。篮球架被拉入角落,灯光高照,幕布堂皇。距离沙龙开始尚有1个小时,观众席上已经散坐了三三两两的观众。
      
      19点30分,沙龙准时开启。讲座嘉宾陈志武和许知远在任志强的带领下步入会场。300座观众席早已挤满,没有座位的观众抢占了一切有利的位置。出人意料的是,北大校长助理张维迎亦悄悄地落座于台下的观众席中。
      
      “我们刚才在楼上讨论过今天来说点什么,虽然任总给我的题目叫‘金融与人生’,我准备了一个下午,再看了一遍陈教授的书(《金融的逻辑》),后来陈老师让步说,我还是可以问我原来准备的问题,但是他们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主持人、知名媒体人袁莉的开场白引来满场轰笑。
      
      主讲嘉宾陈志武已在两月前邀约,临近举办日期,才确定谈话主题。采访过京城众多巨贾名商的媒体人袁莉意想不到的是,与陈志武对话的嘉宾会是许知远。在她眼里,许知远经常批判金钱的傲慢,对自由的绑架。而陈志武,则是金融价值的鼓吹者。不过在她眼里,两人都符合她关于“才子”的定义―有真知,善表达。
      
      在对话中,外表谦和的陈志武在表示欣赏许知远的才华之外,总不忘提醒许知远的表达不要“走得太远”,“当然我非常喜欢知远,当然我也不是同性恋。”幽默之余,他提出自己的“补充”。
      
      而许知远面对享有国际声誉的学者,直接反击:“陈老师你误解了我的意思,这也是我对你一点点轻微的批评。在说话的时候本能性的,包括您这一代人普遍的特性,我觉得是一个线性的结构,和一个二元的关系。”许知远的坦率,赢得观众猛烈掌声。
      
      每期读书会伴随着微博传播赢得不少网友的追捧,在不限身份实名申请即可免费参加的沙龙活动上,除了学生群体,还能看到中老年长者。据任志强介绍,政府官员、中小企业主、专业领域精英不在少数。他们要传递的正是学者、企业家在各自领域所收获的精神食粮,这亦是吸引众多听众的主要原因。
      
      精神食粮的分享,似乎需要某种介质的催化。有人在现场直播的微博投影中惊喜发现:许知远带着酒气。有人进一步在微博八卦:为了让嘉宾畅所欲言,在共进工作餐时,东道主任志强劝嘉宾喝下不少私藏的红酒。微醺的许知远果然谈兴大发,就金融的价值与陈志武缠斗了好几个回合,高潮迭起。
      
      小圈子变成大圈子
      谈及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的成立,任志强轻描淡写。任志强喜欢读书,在圈内早有名气。2010年5月11日,华远地产公司图书馆正式对内开放,藏书共计1500多册(套),全部藏书及DVD均由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个人捐助。除了公司内部重视读书,他也在企业家朋友圈推荐读书。
      
      “这是个自己送上门的院长。”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曾这样告诉媒体。而中国金融博物馆则是作为并购专家的王巍的得意之作。普及金融知识、传播金融的价值,则是开馆的基本目的。2011年7月,为更大范围实现中国金融博物馆与公众的沟通,王巍欲发起一个以金融人、企业家、文化人为主讲人的读书沙龙活动。消息公布出去,百人观众的场地,居然有四五百人报名参加。正在发愁,“老任一个电话打过来说:‘干脆搬到我那儿去吧!’”
      
      是的,做房地产生意的任志强有的是地方。于是读书会转移到华远中心那座漂亮的行政楼。每天定量读书过6万字的任志强,当仁不让地担纲了第一期读书会的主讲嘉宾。那天,神情严肃的他,第一次在台上深情地回忆年少时被逼着读《牡丹亭》的经历。
      
      第一场完后,任志强就以主人的身份电话邀请柳传志、马云做后几期读书会的主讲人,马云又找了郭广昌和史玉柱。靠着圈内深厚的声望,任志强的读书会开始几期基本不愁主讲嘉宾,被邀请的朋友都能主动邀请“下线”。这些向来善谈经营哲学、中国式商道的名流,不惹尘埃地“谈谈人生”,观众的反响出人意料地好。这让王巍料想不到:做读书会原本只想聚集小圈子,没想到变成了大圈子。
      
      一个由知名企业家发起的名为“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的组织,就这样开始不定期地插足文化人遍地的北京“夜生活”。
      
      “或者中断了,就是没做好”
      尽管“打造金融人、经济学家和社会精英人群的读书夜场”是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的定位,但院长任志强告诉记者,书院不需要定义,也不会给自己强订一个标准。但聊到开心处,他说他希望更多观众能与知名金融人、企业家、政治家共同分享金融、艺术、历史、文化好书。“通过读书沙龙这个平台,拉近精英人士与大众读者之间的距离,交流读书感悟,分享人生故事”,最终让读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至于作为院长的责任,他说,“就是我能把每一期都办下去。当某一期办不下去了,或者中断了,就是没做好。”
      
      对于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来说,要持续性地发展,存在着三大问题:第一,嘉宾的邀请。目前基本上是靠任志强和王巍的个人名义在邀约,熟人好说,没打过交道的,就很难凑时间。请人,“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们我们在干什么。如果他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来?他也可能以为我们把书院搞成一种商业行为的东西。”
      
      第二,场地的寻找。作为一项公益事业,自然需要更多人参与,需要能将活动推广到更多城市。但合适的场地,一直困扰着任志强。书院的读书沙龙活动,目前已在北京、天津、杭州、温州等地开办。北京的活动地点就只有任志强的华远地产总部。
      
      第三,活动的费用。据任志强讲,“办一次至少得七八万块钱,这些场地、人员费用高了去了,你以为随随便便就能搞起来呢!”为了节约费用,同时为了体现公众的参与性,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通过官方微博招募志愿者,每次读书沙龙活动,都有志愿者活跃的身影。
      
      以好友身份被邀请来的著名学者金纲,在沙龙讨论期间,一直冷眼旁观。会后他以历史学者的冷静告诉记者,这场沙龙活动,不是自己理想中的读书交流会,只是“企业家小范围的一种自我形象塑造”。从功能上说,企业家一定要在社会上发出一种声音,要有自己说话的方式和模式,“这是财富阶层更高的需要”。
      
      读书沙龙活动结束,忙完微博的任志强抓起话筒,尽责地维护秩序。面对蜂拥而上争抢嘉宾签名的队伍,让他经常紧锁的“川”字眉难得舒展开来。
      
      
      
      任志强 不能解决无耻 就先解决无知
      
      『我们能做到的是鼓励你去读书,自己去选书读。希望你自己去独立思考,慢慢会学会,所以我还是强调,
      我们只是,点燃一个火种,把你领进门,打开大门以后怎么走是你的事儿。』
      
      
      
      文|李旭明 图|赵卫民
      自诩讲真话且每天定量阅读6万字的“任大炮”,自2011年7月担任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院长以来,半年时间,居然连办8场面向公众的读书沙龙活动。总因被断章取义而习惯被误解的任志强也习惯对抗性思维,面对采访,“不”,成为最频繁的回答。他不习惯别人为他的总结,他不领情,他不认为有不该说真话的时候,因为那是公民权利,更是义务。曾在部队当过参谋的任志强说他不会说假话,领导要靠真实的情报来做决策、下命令,关乎众人的命运甚至生命。在投入的精力上,他不习惯人们把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类比,“‘阿拉善’要看职务,我当什么官我就干什么事,这届我没当选的话我就什么也不是,别人让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甚至别人让干的事儿我还不一定去。”而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则是任志强的固定“工作”,他认为只要做下去就是最好的读书会。
      
      “请任何一个人都要付出一番心血”
      记者:怎么就想当书院的院长了?
      任志强:不是想当,做公益事业,让你当就得当。
      
      记者:只是个头衔么?
      任志强:对,我们没有任何分工。总要有一个头衔,不然怎么对外啊……从第一次王巍说要发起这个事情,从没有场地开始,我们就提供场地,因为他看到我们有场地,我们具备这个资格,也有这个号召能力。
      
      记者:你把书院活动看成是公益事业?
      任志强:本来就是公益事业。不是公益的谁会给钱啊,办一次至少得七八万块钱,你以为公益就能办得成?你以为随随便便就能搞起来呢!
      
      记者:有没有长远的规划?
      任志强:我们规划就是希望把这个书院办成全国最好的一个读书俱乐部。我们希望它能引起社会的关注,我们要让它超过中央电视台的经济节目―《对话》。我们不认为他们做得很好,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提高他们的深度,提高深度的其中一部分在于,像我们这样广泛地去扩大我们的线下的受众。
      
      记者:号召力还没那么强大?
      任志强:大家还没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你比说周文重,他也有很多的理由不来,他有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是他来了。最重要是我们要告诉他我们在干什么。如果他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来?他也可能以为我们在搞一种商业行为的东西。
      
      “只要能坚持下来就一定是最好的”
      记者:作者希望通过书院来推广自己和作品?
      任志强: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提出任何商业化的要求,我们的目的也不是为这个,更多的还是考虑到公益和教育问题。我们没有任何的限制,任何人可以从网上申请,来参加这场活动。我们没有做任何安排,谁愿意来谁就来,这种公益让所有人都是平等地和台上的人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记者:你如何定义金融博物馆书院的功能?
      任志强:需要定义么?我们只是希望扩大社会影响,希望只是办得越来越好。能不能做到就是要看所有人支持公益的力度。
      
      记者:越来越好,好到什么程度?
      任志强:没有!只要能做下去,我们就是最好,没有一个人坚持做下去,能坚持做下去就是最好!你们(总认为要)把一个目标设定成伟大的,不,冯仑先生说,伟大是渺小的,有时候渺小就是伟大。能不能坚持下来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只要能坚持下来就一定是最好的。你们还要有什么精益求精?没有,要有的话就不叫最好。
      
      记者:你当院长所肩负的责任是什么呢?
      任志强:就是我能把每一期都办下去。当某一期办不下去了,或者中断了,就是没做好。只要这个书院还能继续办下去,就说明它做好了。
      
      记者:这个要求很低啊。
      任志强:那是你的想法,你们可能以为要多辉煌才叫好,我们说的办下去,就是在保证它的运营质量的情况下把它办下去!我们不是无标准地办下去,我们也不会自己降低标准。
      
      “通过独立思考,你才能更清楚地认识世界”
      记者:那你现在心态是怎样的?玩票呢,还是别的什么?
      任志强:之前我们有很多很多的读书会,企业家论坛、中小企业协会、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等等好几个组织里,都有读书的圈子。王巍也是我们中间的一个,我们都叫做票友。大家互相选书,互相荐书。
      
      记者:年轻人获取信息太依赖于网络了?
      任志强:不,我们也依赖于网络。但是,年
      轻人最主要的问题是不系统,他们只看几句话,看几篇文章就下结论。我们说一个什么事,他们可能根本就没听过,但是他们已经开始骂人了。是因为他们无知,或者是因为无耻。我们可能解决不了无耻的问题,但我们可以解决无知的问题。而年轻人现在很多连无知的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
      
      记者: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平台除了启迪年轻人外,还有什么价值?
      任志强:不光是年轻人。我们举办读书沙龙活动,参与者中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哪怕他坐在那儿,我们也让年轻人看到,老人还这样去学习,你们更应该去学习。从现在看中年人占多数。中年人应该清楚,他们可能会选择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能做到的是鼓励你去读书,自己去选书读,希望你自己去独立思考,慢慢会学会,所以我还是强调,我们只是点燃一个火种,把你领进门,打开大门以后怎么走是你的事儿。
      
      
      
      中国式“表达”
      
      或许是中国的传统“士人”情怀使然,这些时代的财富明星,总有一种“表达”的冲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赚钱更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
      
      
      文|李军奇 李旭明 图|老赵
      一种由企业家本人主导的,注重文化思想传播的社交平台,开始在中国企业家圈里兴起。尽管读书会在城市中很普遍,但更多的是主办方本身为文化机构,他们操控的沙龙活动,有着扩大营销的功利目的。反而作为商人,他们容易放下谋利目的,有志于智思的公益分享。有别于读书会,另一种而更为积极主动的影响文化的方式―基金会,则是大佬们正在试水的弘道平台,它更加强调文化传播的专业性与可持续性。
      
      资本大佬的“书生活”
      经过三十多年时代风浪的拍打,如今功成名就的商人,基本上口才与文才都不错,他们受惠于知识、热爱读书,有的甚至直接著书立说。地产圈内最著名的“作家”莫过于万通的冯仑,他被冠以地产“思想家”之名,造房子不错,发段子出书,成绩亦斐然。潘石屹、王石的文字修养让人有点小惊艳,他们企业各自主办的企业内刊《SOHO小报》(后因故停刊)和《万科周刊》以思想性和人文性风靡南北文化圈。曾经是潘石屹、冯仑领导的风险投资家王功权,喜欢吟风弄月,除了微博里间歇露几手填词功夫,私下里亦赞助一家古诗词网站。在微博里,他自称“一个商人加半个文人”。熬吧读书会的创始人柳中谦本身藏书丰富,平日亦资助一本在长沙文艺青年中颇有影响力的电子杂志―《艺文志》……公允地讲,这些企业家,在创富之前就受过高等教育,对思维能力与表达方式有着偏爱;创富期间,知识为其助力,思想让其出众;事业有成后,特别看重书本的价值、思想的分享。
      
      2010年到2011年,是中国企业界权力者退隐的两年。冯仑卸任董事长,王石游学,柳传志交棒……尽管任志强调侃“老冯不是退休,只是换了张床,换了个睡觉的姿势”,但不能否认,这些资本大佬愿意开始人生的另一行程。王石的游学心得不时出现在个人微博、企业内刊或财经媒体上,冯仑出版了新书《理想丰满》,柳传志的文章散见媒体。是到了人生要总结、经验要分享的年纪了。
      
      2011年圣诞节前后,连一向严肃刻板的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也按捺不住,在公司内部发表《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文,首次披露了华为成立二十多年来自己的心路历程,文中谈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及对将来公司治理的安排。
      
      “今天中国的制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改革的地方,但我们肯定也不希望中国出任何问题,我们希望的是改革,而不是革命。”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最近在知名时政类媒体上发表《大时代成就企业家》一文,谈及民营企业家在当前的作为,就是“让社会空气和谐湿润”,这是“最重要的,是我们最尽力的”。类似柳传志这样在大众媒体发表对时务的见解,更多的是一种表态与象征,它是精英阶层愈发重视的“武器”。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有一种自我圆通、解释世界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传播,无疑是自我实现的最优方案。退隐者最集中体现着这一观念。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碰到了深藏于中国读书人内心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敏感地带,传统与现代,在此处相逢,电光火石,绝妙共鸣。他们当然需要倾听,需要重新在这个世界划定不是由金钱与物质就能确定的口碑与地位、声音与美誉。
      
      “92派”的崛起与独立意识
      1988年春天,27岁的王功权从吉林省委机关宣传部辞职,结束了一个体制内的小公务员按部就班的人生故事,他要去海南去寻找人生大梦。他居然一不小心,成为吉林省改革开放以来正式辞去职务的第一人。1991年,王功权与冯仑、刘军创立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公司(万通前身),王功权是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冯仑与刘军是副董事长,王启富是办公室主任,易小迪任总经理助理,后来加入的潘石屹主管财务。此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万通六君子”。
      
      几经周折,尽管“六君子”各奔东西,但各自成为“豪杰”。媒体上一度沉寂的王功权因名动江湖的“私奔”,再度闯入舆论中心。但这个已身为投资大佬的企业家,对自己的认识却是“理性的商人、感性的公民”。他曾在接受媒体访问时称,自己经商多年,时常会感到知识分子的人文和商业理性的冲突,这种冲突让他很痛苦。他常常会从一个知识分子文人的角度而非商业的角度去想很多,内心深处的那种对生命的悲悯,常常会和无情的商业决定产生尖锐的冲突。
      
      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是“92派”这个名词的发明者。“92派”专指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成长起来的一批企业家。1992年,一大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工作的知识分子受南巡讲话的影响,纷纷主动下海创业,形成了以陈东升、田源、毛振华、郭凡生、冯仑、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等为代表的企业家。
      
      他们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经历过太多的选择与挣扎,他们对精神生活的看重甚于财富生活。王功权曾发微博建议当代青年公民“在一片浮躁的‘快餐文化’氛围里,能与众不同地静下心来,读一些有思想和文学深度的大部头经典著作,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和人格气质;在一片缺少坚守的环境里,宁可个人利益和机会上有所失,也独善其身,绝不与专制权力和特权腐败合谋,不同流合污”。
      
      清华研究生,毕业后在海南闯荡过、后来成为知名商业观察家的伍继延记得很清楚,那时他任职的海南省体改办,硕士生易小迪曾经在那里实习,潘石屹则是当时挂靠在体改办下的一家公司的常务副总。伍继言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群当年戴着“红帽子”(任职于政府机构)和“黑帽子”(工作于学术机构)的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在“黄帽子”(市场经济)的诱惑下,学而优则仕,进而学而优则商,“也许他们相信在商业中能收获到独立与尊严。”海南于是成为“92派”的圣地,“我形容为抗战中的延安。”,
      
      伍继延称,这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衣食无忧后,对现状既满意又不满意,“因为现在的选择,和年轻的梦想有着很大的距离。”于是面临“集体中年危机”,每个人根据自己掌握的条件,进行各自的突破。他们更重视文化的价值。他们要么主动出击,写书著书,干预公共时务;要么赞助文化机构或撰文,做文化思想的沉默推动者;要么推动商会建设,以此催进公民社会的发展。
      
      大佬的天下情怀与现代精神
      2007年,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拿出上百万与何迪在香港成立了博源基金会。秦晓任理事长,何迪任总干事。何迪是前瑞银投资银行副主席,前农业部长何康之子,也是秦晓一起长大的好友。
      
      出身高干家庭,曾为政治局委员宋任穷的秘书秦晓计划是利用博源的平台做中长期中国社会和经济转型研究。金融风暴之后,市场上各种噪音很多。他们想把代表市场的经济学家集中起来,让决策部门听到真正代表市场的观点。博源基金会开展活动的形式有:组织、支援研究课题,召集年度论坛,组织年度专题讲座及出版专著及论文集等。基金会以自己组织参与研究课题为主,同时也向外部研究机构及个人提供经费,资助符合基金会研究方向的课题。
      
      除了经济、金融话题外,秦晓发起了一场中国现代性话题的讨论,他出人意料地呼吁一场新的启蒙,呼唤社会认同普世价值,并重新审视中国模式论。
      
      秦晓从一个商人突然变为耀眼的公众人物,始于他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演讲。那时他在演讲中并没有恭维地说些套话,而是大谈大学的功能与大学生的使命,并强调:“社会转型不是中国语境中的‘现代化建设’、‘国强民富’、‘大国崛起’,而是现代性社会的构建。现代性社会是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的,它的主要标志是以‘启蒙价值’,即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价值支撑的,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为制度框架的民族国家。”
      
      一位接近秦晓的人士说:“博源并不是秦晓心力最集中所在,但这是他的平台。”相比于其他企业家,秦晓,这个自诩为体制内的改革者,在影响公共事务的路上,走得更有章法、更为明确。
      
      据媒体报道,秦晓的一位朋友如此解释秦晓的转型:家庭出身与时代际遇注定了他关注的话题绝不局限在一家企业上;个人秉性让他十几岁时就已思考国家前途并介入其中,加上曾经的中南海经历,都会让他把目光投向更宏大的视野。这是一种接班人情怀的延续。
      
      秦晓以博源基金会的形式,部分地释放了个人关注社会的情怀。
      
      而基金会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资本大佬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基金会的好处在于,专业的事情交予专业的团队或人去办,而企业家,则不介入公益平台的维系与发展的具体事务中去。企业家只是单纯的出资人,一个赞助项目的关注者。但注册基金会运作这类项目,似乎不太符合国内这些喜欢亲力亲为、在具体操办中感受另一种成就感的霸气作风。
      
      
      
      
      一个读书沙龙策划人的年度检讨
      再熬熬吧
      
      
      在以娱乐文化发达著称的长沙,商人柳中谦力推一个以“推广优质阅读”为己任的熬吧文化读书会。熬吧读书会自2010年4月成立,已主办各类读书沙龙五十余次,前后邀请了雷颐、傅国涌、余世存、熊培云、何帆等知名学者,一时成为长沙的文化盛景。
      
      
      文|柳中谦
      熬吧读书会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名字,或者说费事―很多人都要问熬吧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叫熬吧。熬吧其实是长沙的一个会所―可以读书下棋聊天也可以吃饭喝茶,但是绝对不允许打牌的场所。因为熬吧是读书的地方,所以后来有了读书会,从全国各地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做讲座,频率基本保持在每周一次。
      
      一切就像一壶刚开始加热的水,安静而平和。
      
      不管怎样,真正的牛人都是读书人
      离熬吧直线距离千来米的地方,就是长沙著名的酒吧街,那里每天晚上热闹沸腾,清一色的牛人为来路不明的洋酒一掷千金,甚至为来历不明的女郎冲冠一怒。约莫凌晨三点的时候,热闹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和酒吧街相连的湘江边上,一望无际的觥筹交错,场面蔚为壮观。
      
      这里历来就是长沙的市中心,热闹是一种常态,附近有些老建筑,学校或者民居可以佐证,不过这些标准的呈堂证供一到晚上就到处黑漆漆的,尽管曾经这里出去的人,很多是轻松挥写中国历史的牛人。
      
      如果湖南卫视灵机一动穿针引线用轻车熟路的穿越手法让历史和现实叠印,牛人见牛人的场面可能煞是娱乐,也可能一言不和气冲斗牛大打出手。
      
      牛人大多是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或者被代表,整的是整个中国的事情,思想、斗争或者是感官,而且整的都很极致彻底,要命的是,所有牛人都认为自己的那一套是最先进的。
      
      单从这点出发,就可以体谅一般人很难弄懂湖湘文化这两百年是如何天衣无缝覆盖全国的,这种覆盖面,联通公司的信号都无法与之相比。
      
      这样的覆盖面并没有什么攀比性,重要的是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牛人,我们需要的牛人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或者他会不会出现。
      
      不管怎样,真正的牛人或者牛人候选人都是读书人,哪怕他们糊弄的是不读书的人。再说,读了书之后才有可能知道湖南那些挥写历史的牛人,原来都是传统观念里认为造反经历十年都不成的秀才。
      
      不知道再来时候我是否还在
      但是熬吧读书会出一个牛人的概率无异于电视直播下的福彩大奖中彩,事实上这也不是我的初衷,我只希望尽量影响到身边的人―毕竟熬吧只是一个小地方―我只是希望他们能正常地、安静地思考世界和未来,也许他们能影响到一个能影响牛人的人。
      
      湖湘文化的特点或许就是如此,一些四平八稳的文章上介绍这个文化的特点,就有“薪火相传”四字,每每看到这个词,我就冒冷汗:这个模式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方面如果搭都没搭好是不是就传不下去了,另一方面要是搭错了搭到了火药库又如何是好?所以我只想做好一个有质量的搭头,我不关心数量的问题,因为还有很多人在做,中国的人本来就多。
      
      湖南原本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地方,出周敦颐也就千把年的光景,尽管后来还有张、王夫之等一干人传来传去,若没有中原正脉文化体制改革和胡六安、朱熹、王明阳的文化交流等因素,只怕也没有后来的高潮迭起,所以熬吧读书会请了很多朋友来讲学。
      
      话说回来,正因为如此,熬吧除费解、费力外,还确实有点费钱。这一年熬吧读书会里里外外做了很多事情―据交上来的年度报告,熬吧在2011年共举办了32场讲座沙龙―叫好的说坏的都有,说的比较中肯的是你干了件费力费钱的事情。
      
      如果有专家告诉酒吧街的人们,他们那样的生活方式有害健康,或者读书比酗酒把妹更有意义,整条街一定会认为专家有病,那么专家会反过来更加认定这些人有病,甚至于大家互相认为有病,这样说有些拗口,不过很现实。
      
      有人帮我总结了熬吧读书会的商业模式是不成功的商业模式,我说这不是商业模式,他说你这怎么不是商业模式,你这就是商业模式,只是不成功的商业模式,要不你怎么会亏那么多钱,我说是吧,可能有病。
      
      我曾经也把外祖父的中医宝典拿出来自己对照把把脉,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些阳虚或者心虚。记得中秋时候,请了老师讲座,熬吧蓬荜生辉,高朋满座,讲完了大伙潮水般散去,而后我一个人呆在熬吧宽广的空中花园,像躺在沙滩上的鱼,望着月亮五味杂陈。荒凉和孤独。我不知道他们听清了什么,散去之后去了哪里,什么时候会再来,不知道再来的时候我是否还在。
      
      牛人都是熬出来的。那就,再熬熬吧。
      
      
      
      
      花钱的本事
      介入文化的西方模式
      
      有的赞助项目,深度介入区域经济、文化、政治时务,影响区域国家的发展,令基金会、智库的价值呈现出斑驳复杂的特色。
      尽管基金会、智库强调发展的独立性,但仍难以摆脱其背后资本大佬的掌控。
      
      文|徐志频
      富人、慈善、捐赠、公益,这八个字给社会带来激情、动力、梦想,同时也困扰许多人。相对于慈善事业十分发达的美国,中国的富人慈善一直在犹疑观望中纠结。此前,陈光标个人英雄,高调慈善,已在富人群体中产生骚动。有被媒体盯上、几要被逼捐的富豪,振振有辞地反问:发展才是最大的慈善,士兵可以交出枪支吗,农民可以捐掉种子吗?
      
      质疑不能说全无道理,毕竟捐赠式的慈善,是最原始与古朴的慈善方式之一种,而它对企业家而言,也不能说全无弊端。当一种技术含量过低、发展可能性几乎没有的捐赠遭遇接连的否定,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能给人以憧憬与梦想空间的慈善方式,他们找到了,那就是“思想慈善”。或者说,“思想公益”。
      
      对文化教育与学术研究的赞助体系,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发展健全。企业家们怀有各种目的,以能介入文化与思想领域为荣。他们中表现杰出者,也赢得“思想家”的社会头衔。2010年12月14日,美国杂志《外交政策》公布本年度“全球百大思想家”排名,微软创办人盖茨与股神巴菲特同列全球思想家榜首,美国总统奥巴马排名第三。这让人耳目一新。
      
      多年来,企业家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一直是困扰社会的话题。卡内基对此有句名言:“赚钱需要多大本领,花钱也需要多大本领。”他一直不主张把财富零零碎碎地分给老百姓,而是采取办企业的方式管理,目的却是为了公众利益。卡内基最后想到的办法,是尝试用办基金会的方式,向贫困人群、教育和文化事业提供资助。
      
      成立基金会也只是“思想公益”的一种,此外,常见的有捐助大学、创办智库等形式,以金钱影响文化,以赞助的项目体现企业家的价值取向。
      
      出于生存和发展的考虑,基金会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例如,国际研究与交流项目就将转型国家特别是前苏东国家作为自己关注的主要目标;亚洲基金会则主要关注亚洲的各项活动。从业务上看,各基金会也在逐渐调整,增强核心领域的竞争力。例如美国的兰德公司专注于外交和军事领域;福特基金会在教育领域享有盛誉。而组织形式则日趋多元化。日本的川和平财团主要通过课题研究影响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的相关因素;英国威尔顿庄园会议则通过“论坛会议”的形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高级别国际会议品牌。
      
      不可否认,有的赞助项目,深度介入区域经济、文化、政治时务,影响区域国家的发展,令基金会、智库的价值呈现出斑驳复杂的特色。尽管基金会、智库强调发展的独立性,但仍难以摆脱其背后资本大佬的掌控。这种掌控,并非是直接的,也不一定是出于邪恶的目的。但它始终体现一种价值观,结果的认定,不同人,自然不一而足。
      
      但不论如何,这种赞助文化与思想研究性质的行为,让企业家、富人从常见的捐赠形式中跳脱出来,从而实现他们对社会责任的另外一种兑现,丰富了企业家影响社会、关注社会的形式。
      
      
      饱暖安生 文明在野
      召唤新的诸子时代
      
      是贵族豪门、富商良贾的『饱暖思淫』、『别有用心』,是『礼失求诸野』『思想在民间』,齐人冯谖这才可以
      在孟尝君门前唱『弹铗无鱼』的咏叹调,孔子这才可以在中原大地『周游列国』、『抚琴容与』。
      
      文| 孟 泽
      “饱暖生淫欲”,在汉语世界中似乎从来就是一个真理性的表述,无可置疑。其实,这个词的构成在宋明以后,见于话本小说。此之前,国人并不反感饱暖安逸,对于“淫欲”甚至也别有诠释。
      
      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亚圣强调的是“教”―教育、教养、教化,他的意思是说,吃好穿好住好了还得有教养,否则就容易回到动物世界去。至于“淫欲”,连固执的道学家也认为,“天理”、“人欲”是互相包含着的,离开人欲,天理何在,离开天理,人欲何为,而“淫”的本意,是“多”,是“雨水奔流”“覆水难收”,并不是后世不肖者直指脐下三寸的所谓“万恶淫为首”的“淫”。当我们一度把人之所以为人的某些基本欲望,界定为不可宽容的罪错时,人的世界自然也颠倒了,这正是华夏子孙很长时间以来不得安生的重要原因。
      
      “仓廪实而知礼节”,管子当年作为国家管理者的心得,如今已成为我们投奔小康的共识,丰盛的物质财富,并不一定是破坏性和腐蚀性的,只有当它与垄断性的威权合而为一时,才会辅成人性的卑污与堕落,以至智力全无,羞耻尽丧,文明只剩躯壳。
      
      两千多年前,是华夏文明鼎盛的诸子时代,史称“王纲解纽,礼崩乐坏”的时代,造就了我们梦寐以求的“百花齐放”盛况的,是诸侯、大夫、士人的“良性互动”,是贵族豪门、富商良贾的“饱暖思淫”、“别有用心”,是“礼失求诸野”、“思想在民间”,齐人冯谖这才可以在孟尝君门前唱“弹铗无鱼”的咏叹调,孔子这才可以在中原大地“周游列国”、“抚琴容与”。自然,纯粹以政权为轴心的思想,最终不免演绎为工具性的技术和手艺,体现在帝国晚期幕府翰院中的“人文”,尤其不堪。
      
      没有古希腊的商业文明,苏格拉底们的思想和人格是不可想象的,没有美蒂奇家族,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不可想象的,没有非政府的社会组织,没有由工商业供养的财团基金,眼花缭乱的现代思想与现代艺术,更加不可想象。一个只有宫廷文明的国度,其精神世界难免是空虚与荒寒的。还好,我们已经走出饥馑和恐慌,因为对于完全市场经济的信仰,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崭新意义的诸子时代,也许正在到来。
      
      以前大家聚会就是聊天打牌玩高尔夫,但现在我们这代人都到了岁数,谈生意太累,打高尔夫又没意思,想做一些更有影响力和社会效应的事情。
      
      王巍 著名并购专家,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创始人之一。
      
      
      乔布斯没有官位,却比最近几届总统更深远地影响了美国和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一百年后人们可能会忘记布什、奥巴马,但可能还知道乔布斯。
      
      陈志武 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著有畅销书《金融的逻辑》等,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第八期读书会主讲嘉宾。
      
      
      任志强 北京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是素以“敢言”著称的企业领袖。
      
      
      大人物讲的越短越好,剩下时间和大家互动。类似古希腊雅典或中国古代孔孟时期的那种古典的师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一种你知道我、我知道你的境界。
      
      金纲 原名李作乾,曾参加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第八期读书会活动,著有《论语鼓吹》等,曾为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思想史研究和学术规划工作。
      
      
      由企业家筹划面向公众的读书会,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从嘉宾的人选到话题的确立,显示了组织者的诚意与实力。这亦是各方合力支持的结果。
      
      袁莉 知名媒体人,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第八期读书会主持人。
      
      柳中谦 《黎明前的暗战》、《毛泽东遗物的故事》等影视剧、纪录片制片人;湖南缘润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熬吧・文化主题会所总经理。
      
      徐志频 商业观察家,著有《当商帮已成浮云》等书。
      
      孟泽 中南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著有《洋务先知――郭嵩焘》等书。

    相关热词搜索: 传道 赞助 思想 财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