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汤氏太极拳歌诀正误】陈氏太极拳74视频教程

    时间:2019-01-29 04:40: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歌诀一:   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   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   (姜容樵原注:“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   
      歌诀二:
      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
      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
      
      歌诀三:
      拿住丹田炼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
      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歌诀四: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
      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拔千运化良。
      
      歌诀五:
      �捋挤按四方正,搛别肘靠斜角成。
      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歌诀六:
      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
      开展紧凑乃缜密,待机而动如猫行。
      以上《太极拳谱歌决》六首出自姜容樵、姚馥春合编的《太极拳讲义》。《太极拳讲义》1930年上海武学书局发行,在书中自称太极拳谱是“乾隆旧本”,但也乏史可证。
      姜容樵、姚馥春的太极拳得自于其友人汤士林,汤氏的太极拳与社会上所流传的稍有不同,独具特点。汤士林不仅传授了十三式和长拳,还留给他们一本太极拳古拳谱,古拳谱有歌诀和注释,和世传的王宗岳抄本太极拳谱类似,但内容要多出三分之一。汤本太极拳谱包括歌诀七首,除《十三势行功歌》与世传本相同外,其余几首均不载于他谱。因为在书中姜容樵先生尊张三丰为太极拳始祖,史学家唐豪故此对姜先生抱有偏见,称其“最善扯谎”。因此,其书中的《太极拳谱歌诀》等也被抹杀,被认为是姜等自撰。唐豪的观点有点偏激,从汤本拳谱中保留的错误可见,此拳谱绝非姜等自撰,也非汤士林所撰,拳谱出处肯定在汤士林之前。姜、姚得到谱后曾得“汤君详细解说其原文”,但虽有汤君详细解说仍然有错误存在,可见即使汤士林自己也不能完全对其拳谱吃透。这一点正说明了汤本的可靠性,绝非姜氏造假也。就是连上帝尚且不能创造一块连他自己也搬不起来的石头,汤氏也必不能创造一篇自己也弄不懂的文字来。
      在《歌诀一》中有两处抄误,姜容樵原注曰:“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即姜氏是明知拳谱有误的,但无处得正,只好存阙。这两处错误现世久矣,有很多的太极拳研究者都试图做出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各种解释可谓千奇百怪,皆于理难通。其实“束烈”实是“束肋”之误,“胃音”其实是“背脊”之误,这一误竟致百年,从没有人将它纠正回来,可谓遗憾。
      我何以这么肯定呢?因为此术语在济源神拳里面有迹可循。2006年我在济源市寻访了当地的神拳(当地的武术拳种)。并在神拳传人那里得到了《神拳拳谱》。“束肋”乃是神拳拳论中的术语,在神拳中称作“束肋下气”或作“束肋下腰”,如有疑问者可寻神拳传人一问端的。原本我对于此太极拳歌诀并没有留意,因为对也好错也好,我们总是无能为力的,也没有幻想过能解历史谜团。但是看过了《神拳拳谱》之后,对于《歌诀一》中的“束烈下气把裆撑”一句却自然地看出了“束烈”是“束肋”之误。其实把“肋”读成“烈”正是怀庆府方言的口音。神拳是济源一带的地方拳种,大约起源于清初,其拳谱第一篇为《神拳身法》,谱曰:“两仪生于太极,一本发为万物。一者何?心也。万物者何?无不动也。太极者何?意也。两仪者何?腰胯导也。心意动,即下腰开胯,滚肩束肋,钻脑胫。自呼穴以致足心,一时皆动。所谓动无不动也,有次节,无先后。”实乃字字珠玑,用简练的语言道出了武术身法的总则。动作出于心意,心意一动,则从上至下动无不动,浑然一体。何为腰?身中也,内为肾,外为腰。何为胯?两股间为胯。开胯者何?开出孔也。脊背骨之下,砚窳平之上,两旁有眼处,腰从此下。站立时,豚板上两窳处,胯眼也,胯从此开。其间腰与胯错落之,胯开几分,腾出孔,腰下几分。用简单的话说,可以用“气沉丹田”概括,但又更加细致入微。“滚肩”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沉肩。对于“束肋”,拳谱叙述道:“束者何?如手之往下拘束也,日久则束到丹田。何为肋?肋骨也,即俗语所谓肋肢。肋从此束。束肋所以直体而扑身,所以亦下腰。”束肋即是使两侧肋骨内合,这是人体中节达到“一贯”状态的关键。而束肋的目的呢,还是为了气沉丹田,即“束到丹田”,另外还有“下腰”的作用。束肋后才可能使进身时保持整体,中节的一贯状态谱中称为“直体”。在神拳中束肋和下腰是相互关联的,而歌诀中“束肋下气”无论在语言上还是作用上与神拳的说法都相一致。
      其实《歌诀一》中的“束肋”之误是早就有人纠正的,早在沈寿先生点校的《太极拳谱》中已经做了收录,沈先生点评道:“有把‘束烈’改为‘束肋’的可通。”但由于没有人做出内涵分析并拿出证据佐证,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仍然有研究者见仁见智,另谋新说。笔者恰巧在近期杂志上看到了李秒丰先生的文章《遵化太极长拳小考》(《精武》2008年第3期),文内说:“把歌诀中‘束烈’改为‘束肋’虽可通。似乎是对的,但只要稍懂内家拳要领的人都能体会到束肋只能是提气,而不能下气,只有肋张才能气下。”这种体会似乎是对的,但岂不知束肋的目的正是下气而不是提而不下,束要往下束而不是往上束,《神拳拳谱》上明白地说“束到丹田”。如果把歌诀中的“束肋”和“下气”放在一起合参应该更容易解悟一点。
      《歌诀一》的另一处错误是“胃音开劲两捶争”,“胃音”其实是“背脊”的抄误,读者把字形放在一处比较就可知我说不谬。力由脊发,两手对争,其中道出了武术发力的秘密。《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曰:“力由脊发,步随身换。”劲力的来源在于脊背而不是手臂,这才是内家拳所修炼的力量来源。河南一带习惯上称拳为捶,两捶争即是说两臂对争,这也是通臂拳所说“通臂劲”的来源。当破解了“束肋”之谜之后,我自然考虑到“胃音”的问题,在看过神拳拳谱后,束肋的问题一眼就明白了,但这个“胃音”仍然费尽思量,毫无头绪,因此我拿起谱子请马雷石老师帮忙参详。我说:“能不能本着拳理,从音误和形误两方面来破解这个词呢?”记得当时马老师低头沉思了不到两分钟,然后说道:“可能是‘背脊开劲’吧。”我听罢不由得拍腿赞叹,以为绝妙,想不到问题的解决就这么简单!此问题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辗转不得其门而入,马师却轻轻一语道破,修养层次立判。而“背脊开劲”又是何其合理,一下子就从根本处把握了神髓。把两词比较,形误的痕迹历历可数!
      历来对于“束烈”、“胃音”二词,各位拳家却有着千奇百怪纷杂不一的解释。例如孟乃昌先生注:“‘束烈’略费解,‘束’,聚集收束之意,‘烈’,火盛或浓烈之意。合二字为聚集温热之意,应指气之汇聚于丹田。”又认为:“‘胃音’即胃部周围,指心胸部,并及于腹部。”沈寿《太极拳谱》上注有:“‘胃音’不可解,别本有作‘用意’,可 解。”也有把束肋解做“束敛”或“束腋”的;有把胃音当作“威音”、“背筋”等的。更有拳家认为:“‘束烈下气’是收束暴烈的意气,使得心安体舒,气沉丹田,松腰坐胯,撑裆以取其势。而‘胃音开劲两捶争’的意义是丹田哼哈二气发劲,以助两手出拳的猛锐。”在姜容樵早已注明有误的地方,偏偏还有许多人在此坠马,不仅如此,对于二词竟然还引经据典说出很多无谓的道理。在王志远先生的《校注诠释》中笔者看到这样的解释:“而‘胃音’之‘胃’,窃疑系胸字古异写‘胸’之误……‘音’即‘荫’之假借,作处、部位等解。故‘胃音’即‘胸音’,即‘胸荫’,亦即胸部。”并且还举出《说文解字》、《黄帝内经》等等,真正是掉书袋。以前在大学昕老师讲课说“有拐杖就有瘸子”不由得一愣,老师又说:“给你个拐杖就瘸了。”听后会心一笑,却又不免心里悲凉,感慨世事的复杂难预。在西方有个鸟和鸟笼的哲学命题,哲学家说:“给你个鸟笼,你就会放只鸟进去。”有人说:“不会的。我不喜欢养鸟,不会买鸟的。”于是二人打赌,哲学家送给他一只精致的鸟笼。那人把鸟笼子挂在客厅内,每当客人来访时总会问道:“你的鸟怎么死了?”或者:“这么漂亮的笼子,怎么不养只鸟呢?”于是他就向别人解释他并没有养鸟,没有死过鸟,也不喜欢养鸟。但客人接着还会问他,你不喜欢养鸟为什么要挂只鸟笼呢?经过千百次的重复之后,他终于不厌其烦,买了只鸟放进去了。试想想我们美妙抑或奇怪的理论当中,又有多少是因为有了笼子后填进去的鸟儿?为什么拳谱中的“虚领顶劲”,很多人宁肯相信是“虚灵顶劲”,因为“灵”字更符合道家的宗旨。为什么有很多人宁肯相信太极拳和修道有关,因为他们认定张三丰是祖师。
      歌诀一改正后如下:
      顺项贯顶两膀松,束肋下气把裆撑,
      背脊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指”是古人用法,毋须改。――作者注)
      “顺项贯顶”正是顶头悬的要领。一个“贯”字将“顶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顺项”又把脖子的松而不僵表达出来。项顺则头正,头正则身正。我们语言习惯上常将“肩”、“膀”合称,此处膀实是指肩关节,此处用“膀”字比用“肩”更符合音律,而表达效果来说“膀松”也优于说“肩松”。束肋下气则保证了身直和气沉丹田,不仅如此,束肋还保证了身体中节的整劲,更有利于进身和进步。“撑裆”和“圆裆”道理相通,而如何做到圆,各人的说法却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圆裆的目的在于裹胯,裹胯的目的在于左右两腿合住劲,否则,无论怎么“圆”也是徒劳的。“背脊开劲两捶争”句又说到了发力的要领,力源于-脊而通于臂,一个争字完美表达了通臂劲的内核。前面两句从头到腿的要领都做了描述,最后一句乃说到了对脚的要求。古文中“指”、“趾”不分,我们现在多写作“五趾”。步法要稳当,五趾要抓地,这样足心含空,足背微弯像弓一般,使步法更稳定也更灵敏。此歌诀寥寥几旬道尽了身法之秘,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放于卷首可谓恰当不过。总结出此拳谱者当之无愧为大家手笔。然此歌诀中的术语和济源的神拳颇为相通,并且又不见于后世的太极拳中,因此这些歌诀的作者和神拳或者神拳和太极拳也许还存在什么渊源。
      《歌诀二》就是《十三势论》一篇的总结,此篇曾由杜元化传播出来,杜声称是“蒋发受山西师傅传歌诀”,这种说法和姜容樵书中所说的“张三丰传,王宗岳注”的论调相同,杜又得自于何处,二者关系如何,有待于专家评定。《歌诀三》是来源于《太极拳论》,文日:“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只有前两句不见于他谱。传统上认为丹田是力量之根本,不仅武术这样,其他技艺诸如杂技、戏曲等等无不重视丹田的作用,无不要求“较起丹田劲”,有了丹田劲就有了所谓的内功。心意拳常讲一个“合”字,即上下左右往内合于丹田,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提肛收腹,束肋下腰,无非就是要求“合”住,说得华丽玄虚一点就是攒簇五行,又叫做和合四相、会聚中宫。“拿”字运用极妙,形象地表述了“合”之内涵。“哼哈二气”说的是吐声发力,少林拳中也常说哼哈二声,但是发音并不仅有“哼”、“哈”两个,而有多种,心意六合拳发音有五种,称为雷声五音,汤瓶七势拳又称七声拳,包含七种发音方式,太极拳谱中记载有“打手撒放”八种发声:“搠、业、噫、咳、呼、吭、呵、哈”。发声方式多样,哼哈二字只是概括,哼乃鼻腔发音,哈乃口腔发音,二字包括了发声的两种形式。《歌诀四》也是《太极拳论》的部分内容,文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欲长,退之则欲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耆能御众之形,快能何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歌诀五》则恰好是《十三势释名》的内容:“十三势者,搠捋挤按�捌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十三势也。�捋挤按即坎离震兑,正四方也;探捌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歌诀六》是对《十三势行功心解》的总结,谱曰:“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神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有意思的是,此歌诀包括了《心解》的两段,可见此歌诀作者所依不是经过武禹襄修订后的太极拳谱。唐豪先生曾认为是杨门弟子修改了武氏的拳谱,把两段合在了一起,我则认为杨氏谱是原状,武氏谱是经过改装的。如果认为此歌诀来源于张三丰,又认为武禹襄有著作权,在此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之中。
      汤氏太极拳谱为什么有其他拳谱没有的东西?为什么又与济源神拳有相像之处呢?济源位于太行山、王屋山脚下(愚公故事的发生地),自古以来便是道教兴盛之地,有很多著名的高道和道院。传说汤士林先生“十一岁时被太白山道人携往山中,传授太极拳及太上道诀”(见金恩忠《国术名人录》),窃以为“太白山”或为“太行山”之误,那么和济源神拳相似的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因此建议相关专家从这里入手,或许还有意外的收获。

    相关热词搜索: 正误 歌诀 太极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