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外贸突破万亿美元的八大支柱 tpm的八大支柱

    时间:2019-02-03 04:38: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04年1-10月,我国实现进出口总额9264.7亿美元,同比猛增35.8%。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必将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万亿美元,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国。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197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仅206亿美元,2003年达到8512亿美元,25年增长了40倍。2004年1-10月,我国实现进出口总额9264.7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其中,出口4687.2亿美元,增长34.5%;进口4577.5亿美元,增长37.2%;进出口贸易顺差109.7亿美元,同比减少26%。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必将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万亿美元,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国。
      
      因素一 以加入WTO为代表的贸易自由化举措产生贸易创造效应
      
      2002年中国实现了加入WTO后的平稳过渡,2003年中国认真履行承诺,积极参与WTO新一轮谈判,对外开放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是中国加入WTO后履行有关承诺的关键一年,大部分过渡措施将在2004年底到期。比如,2003年12月后,所有外资企业应被给予完全的贸易权,2004年12月中国将全部放开外贸经营权;从2003年12月起,分销、保险、银行、运输、电讯、广告等服务部门,不但开放地域扩大,而且外资股比增加,准入门槛降低;2004年将取消成品油、天然橡胶、部分汽车及零部件等50个税号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农产品及化肥的关税配额量将进一步增加。按照我国入世承诺,我国将分5年的时间将关税平均税率由15.3%降至10%,并取消一系列非关税进口措施,同时也获得了其他WTO成员提高对我国商品市场准入的待遇。此外,近年我国在进一步巩固双边经贸关系的同时,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CEPA、中俄“绥芬河-波格拉尼奇自由贸易区”等区域贸易自由化安排取得实质性进展。以上贸易自由化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进一步发挥我国的贸易比较优势,推动我国外贸增长驶入快车道。据某些学者推算近期仅关税下降产生的贸易创造系数就超过10%。
      
      因素二 中国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对外贸易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把对外开放确立为长期的基本国策以来,中国政府始终视外贸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并采取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措施保证外贸良性发展。为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政府还针对外贸发展面临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外贸的战略,先后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1990年,在继续巩固和扩大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要重视开拓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以质取胜战略(1991年,通过在出口商品的各个环节都确保质量来推动我国外贸由粗放型增长转变到集约型增长)、大经贸战略(1994年,通过外经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外经贸业务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外经贸主管部门与各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开拓国际市场的合力)和科技兴贸战略(1999年,通过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跨越),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近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也为双边贸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将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作为重要议题对外交涉,充分说明我国政府对外贸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所做的大量工作。
      
      因素三 体制政策环境趋于改善及经济快速发展,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条件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2004年,中国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预计GDP可望增长8%以上。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全面规划和工作部署,提出了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及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等主要任务。这将为加快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进而为中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创造更加完善的体制环境,对2004年及较长时期中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会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克服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带来的严重困难,国内投资、消费及对外贸易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整体经济形势为近年来比较好的一年。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经济发展的环境继续改善,国内需求规模有所扩大,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004年,中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健康发展。1-9月,国内生产总值93144亿元,同比增长9.5%,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实现利润8088亿元,同比增长39.8%。国内经济的较快增长,既为扩大出口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也拉动了进口增长速度的提高。
      
      因素四 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为我国外贸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近十年来,世界经济保持了3%以上的平均增长率,特别是我国出口第一大市场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拉动了我国商品的国际需求,刺激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2004年,从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形势看,全球经济加快复苏的迹象日益明显。美国经济自今年第二季度起,受军费开支剧增和私人消费回升的带动,复苏势头较为明显。日本经济总体上尽管仍处低谷,但由于国际收支盈余剧增、企业投资和私人消费缓慢回升等有利因素的支撑,经济发展正呈缓慢回升迹象。今年5月1日的欧盟东扩为欧盟经济带来新的生机,东扩后,欧盟成员国增至25个。新入盟国将废除原有的单独贸易政策而转为执行统一的欧盟“共同贸易政策”,其贸易秩序将更为规范。但与美、日相比,目前欧元区的经济复苏显得十分艰难,主要原因是缺乏个人消费的有力支持,欧元强势对出口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相比之下,欧盟国家由于内需不振和出口受阻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复苏的步伐较慢。
      在日美经济复苏加快、世界投资回暖等多种有利因素带动下,世界经济贸易形势总体上将进一步好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2.9%和5.0%,均高于去年水平。世界贸易也将继续回升,全球货物贸易年增长率可望达到5.4%,大大高于2003年的2.9%。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也将止跌回稳,有可能出现温和复苏。在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趋于强劲的情况下,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普遍看好世界经济前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全球经济将增长4.6%,达到近3年来最高水平。
      
      因素五 吸引外资政策产生附带效应
      
      受我国巨大的市场、丰富低廉的人力资源、极其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以及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生产力量移师中国,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加工基地的趋势日益明显。加入WTO后,我国政府认真兑现入世承诺、改善市场环境,加之“9.11”事件使我国被视为世界上投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热点地区。跨国公司纷纷加大对我国的投资转移力度,推动了我国外贸特别是出口快速增长。2001年、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长率分别达到15.0%和12.5%的高水平,2002年成为世界上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2003年在基数较大的情况下也维持了1.4%的低速增长。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54.8%,进口额占全国外贸进口额的56.2%,并且其外贸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例如,全球IT100强企业中的90%以上均已在我国投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的80%是外商投资企业创造。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04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将增长10%左右。前三季度,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487亿美元,增长21%,有力带动了外贸发展。
      
      因素六 加工贸易政策推动我国贸易超常规增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加工贸易已发展成为中国主要的贸易方式,为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际分工原理,加入WTO后,加工贸易必然继续成为世界制造业进入中国的基本方式。加之加工贸易的政策优惠刺激了出口企业的加工贸易倾向,更加强化了加工贸易在我国贸易中的地位。而加工贸易的特点就是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基本不受资源条件和经济增长情况的制约,反映在贸易统计上则是远远快于一般贸易的增长。例如:如果完全国产化的产品出口额增长10亿美元,GDP必须增长10亿美元;而加工贸易出口额增长10亿美元,如果进口料件9亿美元,则GDP仅增长1亿美元。因此,加工贸易相对于一般贸易的出口放大率是1+1/国内增值率。2003年,我国加工贸易额增长34.0%,占全国外贸额的47.6%,增值率48.4%,出口放大率是3.1。今年1-9月份,加工贸易进出口3879.2亿美元,增长36.9%,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出口2288.1亿美元,增长35.9%;进口1591.1亿美元,增长38.5%。
      
      因素七 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弱化了我国出口增长的资源约束条件
      
      由于资源匮乏,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约束将更加明显。我国经济增长消耗的资源量较大,按现在的发展趋势,到2010年时,我国石油需求缺口将达50%,铜、铝、铁缺口分别达到75%、60%、55%,电力、煤炭、土地、水、森林等资源也日趋紧张。因此,在外贸基数很大的情况下我国必须摆脱资源约束才有可能继续保持出口高速发展。鉴于以上考虑,我国政府提出科技兴贸等外贸发展思路和相应政策,大力推动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和升级,大力促进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促进劳动密集型深加工产品出口,降低资源产品、初级产品和资源消耗大的产品出口的比例,保证了外贸出口的持续、稳定、较快发展。2003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机电产品全年实现进出口4524. 4亿美元,同比增长44.7%,高于整体进出口增幅7.6个百分点,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53.2%,比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2296.2亿美元,同比增长52.4%,高于整体进出口增幅15个百分点,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27.0%,净增789.3亿美元,占全部进出口增加额的34.3%。今年前三个季度,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分别达到44%和54.3%,比总出口增幅高8.7和19个百分点,在总出口中的比重分别上升到54.1%和27.1%。手提电脑、手机和液晶显示器的出口额增长均在1倍以上。
      
      因素八 近年相对稳定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提高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汇率制度保证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使我国与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的贸易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而美国近十年经济增长强劲,为中美贸易高速增长创造了条件。而且近年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贬值,与美元保持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也随之下跌,增强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另外,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是美元,较为稳定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大减少了影响贸易的汇率风险,保证了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美元也是我国外贸的统计货币,因此,外贸统计基本体现不出其他结算货币汇率的影响。
      (作者介绍:韩玉军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付英晟系商务部机电产品进出口司人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博士生)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支柱 外贸 突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