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村民说事:乡村治理的象山“,妙方,”

    时间:2020-05-18 03:36: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席兴雷

    2019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首批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浙江省象山县的“村民说事”榜上有名。

    “有事坐在一起好好说”已成为象山县各村村民的口头禅。村委会会议室、路边“说事亭”,甚至地头、田尾,都成为说事的平台。

    象山的“村民说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从1.0版、2.0版升级到目前的3.0版。所说的“事”,也从开始的干群隔阂、村民纠纷,到村庄洁美、经济发展,到目前的乡村振兴、乡村治理。

    “村民说事”是如何进阶到3.0版本的?该项基层创新的不断优化与成功实践,对当下的乡村振兴有哪些参考借鉴?

    村民说事的十年进阶

    村民说事,十年前缘起于象山县西周镇。

    西周镇是象山县陆域面积最大、行政村最多的乡镇,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的阶段,在村民诉求激增与基层干部寻求善治的合力推进下,上演了基层制度创新的故事。

    村民说事这一乡村治理长效机制,成为宁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2009年初,西周镇杰下村白溪水库引水工程补偿款因信息不透明,导致流言四起,补偿款也因此分不下去。无奈之下,村两委想出了一个应对方案:将补偿款的每一笔去向、用途摆在桌面上,通知村民前去查看,说出自己的意见想法,所有“说法”交由全体村民评议,最终总算把补偿款的事说清楚了。

    由于治理效果明显,象山县将村民说事在全县490个村全面推广,在每个村成立说事组,每月设立固定说事日,围绕村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党群关系和廉政建设,开展村民干部说事议事。

    2014年开始,村民说事吸纳“村务会商”、“民事村办”、“村事民评”,形成了“说、议、办、评”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说事制度,采用固定日子集中说、党员联户上门说、面对面现场说、线上智慧说等形式,成为了一项常态化制度。

    2017年,警民说事、法律顾问进村、慈善村村通和网格员队伍,也纳入村民說事。在不断推广与演进过程中,该制度也日益系统化和普及化。

    2018年,象山县出台了“深化提升村民说事工作要点”,旨在构建升级版的村民说事制度。2019年,象山县发布《关于打造村民说事升级版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不断拓展和延伸村民说事的内涵和外延,为打造村民说事升级版、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提供实践探索。

    十年来,村民说事制度形成了“想说都能说”、“遇事要商议”、“有事马上办”、“好坏大家评”为一体的说事制度,并相继诞生“村务会商”、“民事村办”、“村事民评”等经验做法。仅在2018年,象山围绕村庄建设、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等开展主题说事3000余次,参与村民4万余人次、新乡贤1200余人次。2018年8月的一份报告称:“村民说事制度已在全县18个镇乡(街道)、490个行政村全覆盖,累计召开说事会10270余次,收到各类议题4.9万多项,解决率93.7%。”

    如今,不仅仅是象山,整个宁波都在推出“村民说事”制度。村民说事这一乡村治理长效机制,成为宁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完整的治理闭环

    截至目前,村民说事制度,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完整的制度,形成了一个闭环,有“说、议、办、评”四个环节。

    “说”:有事敞开说。立足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地组织、引导和动员村民通过个别访、网上聊、书面求、会上说等方式,充分表达意见、诉求和想法,把“事”亮出来,破解了民意不畅通问题。

    “议”:有事群众和干部一起来商议。每月根据村级事务类别及村级组织运行要求,通过党员大会议、联席会议议、代表会议议、镇村联合议等,集思广益,把“计”找出来,破解了决策不规范问题。

    “办”:有事马上来办。而且这个“办”,已经与“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对接起来,以基层党员干部为“办”的主体,依托县镇村三级服务平台,三轴连转为广大村民帮办家事、难事、发展大事,破解了服务不到位问题。

    “评”:好坏大家评。通过一事一评、联村评价、综合评价等,把民意评价作为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把村级权力运行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评”更多的是听群众讲,也有上级组织讲,所有评价汇总,共同形成完整的“评”,破解了考核评价难问题。

    2019年象山县推出村民说事的升级版,“说、议、办、评”四个环节进一步完善提升。

    以“说”和“办”为例,首先增强了“说”的广泛性。

    拓宽说的渠道,在落实固定日子集中说、党员联户上门说的同时,积极开展“网格说”、“线上说”等方式。扩大说的主体,发挥新乡贤、政法干警、法律顾问等群体作用,开展新乡贤说事和“警民说事”、“法官说法”、“检察官说案”、“律师e说事”等活动。丰富说的内容,组织引导村民围绕村庄建设、民生问题、集体经济、乡村旅游、村风民风、矛盾纠纷等开展主题说事。拓展说的区域,推动各有关村围绕乡村精品线、示范区等联创联建事项,开展片区说事。

    其次是突出“办”的实效性。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大力开展基层便民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编制统一的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和服务手册。指导镇乡(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有效承接下放事项,按照“3+X” 模式实行“一窗”受理,实现常用事项和民生事项全域通办。充分发挥村级事务员代办、帮办作用,借力“政银企”合作机制,积极推广不动产抵押登记、公积金贷款、人力社保等“银行+”模式,实现家门口办理。

    “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新体系

    构建乡村治理体系首要打造村庄层面的人心共同体,推动村民自治提高效能。分户承包和村民流动之下,村庄共同体逐步分化和涣散。村民说事,实际上是通过让村民直接参与的方式,实现了公开公正,先行在人心层面展开了村民间的合作,从聚心开始,一步步重新凝聚分化和涣散的村庄共同体,把村庄的多元分化转化成了资源,调动乡贤,整合村庄内外资源,同时以村庄为主体调动资源促进集体经济、产业振兴等全面乡村振兴。重建干群信任、加强民主协商使村民自治制度运转起来并不断提高效能,而提高了效能的村民自治又融入乡村治理全局,继而推动农村发展。

    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既要实现资源下沉,又要善于让各种治理机制发挥作用,为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足够空间。法治德治资源的下沉同时也是对法治德治机制、理念的利用和激发。被全面赋能的村民说事平台成功开启了多种治理机制: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机制,村庄公共事务参与的人力动员和公共倡导机制,村庄公益开发的资源和信息聚合机制,道德对于负面行为和观念的规劝矫正机制和众人支持瞩望对精英的声誉激励机制。在充分利用乡村善治特有的作用机制时,不能盲目加压,层层加码,使其偏离本源、模糊主线。要始终保持简约治理格局,避免各类形式主义的制度和组织叠床架屋。

    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不仅要构建在村,也要构建在乡、在县,要逐步完善县乡两级的农村工作体制。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必然触及县乡领导体制和县乡农村工作体制的调整。象山探索构建的乡村治理新体系,已经突破村庄治理的范围,逐步向乡域治理、县域治理延伸。只有让乡村治理体系贯通村、乡、县三级,乡村治理新体系才算构建成功。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必须探索如何把顶层设计与指导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要深入梳理乡村治理可资利用的全方位资源,科学调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及时研判乡村治理中的深层次矛盾,统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相关热词搜索: 象山 妙方 村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