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林黛玉诗词“读”与“赏”教学设计

    时间:2020-09-03 04:13: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余一繁

    内容摘要:2020年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审美发现与鉴赏,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本教学设计利用信息化手段,设置有效课堂环节,巧用诵读与赏析两种教学方法,让中职学生在诗词诵读中体验情感、品味语言艺术,获得审美发现,促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继承。

    关键词:黛玉诗词 诵读 赏析

    本教学设计是广州教育学会中职语文与文秘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7-2019年教育科研课题《经典诵读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成果之一。教学设计主要由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构成。

    1.教学分析

    1.1教学对象分析:该班为《经典诵读与中职语文教学整合研究》课题实验班。本班学生已学习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林黛玉进贾府》和课题自编教材《经典诵读读本》(二)第三章《名著诗情》中《红楼梦》相关诗词,对《红楼梦》小说主旨、整体情节、重要人物形象已有基础认识。本班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虽然对古典文学赏读兴趣不太浓厚,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大部分同学仍能认真投入到文学赏读课堂中。

    1.2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在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和课题自编教材《经典诵读读本》(二)第三章《名著诗情》中《红楼梦》诗词的学习基础上,精选小说中林黛玉所作具有典型意义的诗词为本课精讲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和命运,立体感受《红楼梦》中曲词隐喻之美,激发学生朗诵、阅读古诗词的兴趣,为自主阅读《红楼梦》打下基础。

    1.3教学目标

    1.3.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游戏等方式增加学生《红楼梦》诗词积累;提高诗词诵读技巧。

    1.3.2能力目标:通过品读黛玉诗词,使学生理解《红楼梦》中以诗词来反映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命运遭遇的写作特点;通过诵读和赏析黛玉诗词,培养学生对古典小说中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古典文学底蕴。1.3.3情感目标:以读促赏,引起学生对《红楼梦》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1.3.4教学重点:通过诵读训练和展示,增加学生诗词积累及提高学生的诵读技巧;通过朗诵与赏析4首重点诗词,让学生体会黛玉人物性格和命运遭遇;理解《红楼梦》中以诗词来反映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命运遭遇的写作特点。1.3.5教学难点:诗词朗诵技巧和情感的把握;培养学生对古典小说中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古典文学底蕴。

    2.教学策略

    2.1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云班课”开展充分的前置性学习,为新课讲授打好基础,扫清障碍。

    2.2充分利用《红楼梦》现有的音乐、影视等资源为课堂渲染氛围、入境入情,使学生能更好地投入诗词“读”与“赏”的教学情景。

    2.3开展头脑风暴,使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对学习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最终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2.4竞赛法、小组合作学习、诵读法。

    3.教学时数:1课时

    4.教学过程

    4.1前置性学习

    4.1.1教师在“蓝墨云班课”资源库发布主题为《我心中的林黛玉》文件夹,文件中提供黛玉诗词选篇共15首:《钗黛判词》、《葬花词》、《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桃花行》、《唐多令·咏絮》、《咏菊》、《问菊》、《菊梦》、《咏白海棠》、《五美吟》、《螃蟹诗》、凹晶馆联句等。学生登录客户端进行自学和诵读练习,积累经验值。4.1.2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搜索、浏览黛玉诗词文本及解析,感受诗词风貌意蕴,并逐渐体会曹雪芹如何从诗词中塑造林黛玉人物形象。4.1.3学生可借阅《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蔡义江)、《红楼梦俞平伯点评》、《红楼梦小讲》(周汝昌)等红学诗词经典入门读物,进一步了解红学家对黛玉诗词的研读和见解。

    4.2导入:创设情境,播放87《红楼梦》《终身误》音乐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体会黛玉多愁善感的人物性格和对自由爱情、独立人格的执着追求,为下面教学环节的开展营造基调及铺设氛围。

    4.3新课学习

    4.3.1游戏环节——黛玉诗词知多少:黛玉诗词知识竞猜

    (1)教师出示5道与主题相关的题目,各组参与抢答。题目展示(PPT):

    1)“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所指的是哪两个人物?2)《葬花词》中你爱喜爱的句子是?3)“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两句诗歌以落花来比喻什么?4)《桃花行》是什么体裁的古诗?5)《五美吟》中歌咏的是哪些历史人物?(最少能说出三个)

    (2)教师点评答案,并适当点拨提示相关知识点。

    (3)各组答对一条得一张选票。根据各组抢答正确的数量,累积积分。

    4.3.2各组发言——“我心中的林黛玉”

    小组讨论,课前预习阶段在云班课《我心中的林黛玉》资源库中选取一首你认为最能体现黛玉人物特征的诗词,并说说选擇的原因。小组各派代表上台发言,教师点评。小组讨论,选出本组认为所选诗词富有代表性及阐述理由充分合理或有创新之处的两组,予以投票,教师也参与投票。

    4.3.3林黛玉诗词“读”与“赏”

    (1)小组代表配乐朗诵《秋窗风雨夕》。教师点评朗诵:读音、节奏、思想感情。教师提出问题:1)诗中的秋夜秋风秋雨给人一种什么感觉?2)本诗抒发了黛玉怎样的情怀?3)本诗体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特点?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诗歌与人物形象的关系:1)“秋风秋雨愁煞人”,萧瑟凄凉之感。2)孤寂凄苦、哀怨苦闷的情怀抒发。3)多愁善感,哀怨多情的性格特征。

    (2)小组代表配乐朗诵《唐多令·咏絮》。

    教师点评朗诵:读出长短句抑扬顿挫的节奏之美;黛玉以柳絮自况,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愁,因此在朗诵中要体现出悲戚缠绵之感。

    教师点拨诗歌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本词多双关语,以柳絮比因悲愁而青春老死,也完全切合黛玉的性格及其遭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宝钗的《临江仙》,同是咏柳絮,一者欢欣自信,一者悲戚缠绵,这不仅是艺术风格上的区别,更重要是人物性格特征和命运的差别。

    (3)小组代表配乐朗诵《咏菊》。

    教师点评朗诵:“满纸自怜题素怨”一句要读出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要读出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千古高风说到今”歌颂菊花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傲气暗示了出来,语气可稍激越高昂。

    (4)小组代表情景表演朗诵《葬花词》(服装、道具、视频)。

    教师点评表演:朗诵的读音、节奏、语气、情感抒发是否到位,人物形象塑造是否形神俱备?

    教师点拨诗歌与人物形象关系:1)《葬花词》反映黛玉多愁善感、敏而多虑的人物性格;孤苦伶仃、寄人篱下的凄凉心态;孤傲不阿、追求人格尊严的抗争精神。2)本诗以花喻人,一语成谶。暗示了黛玉的爱情悲剧和夭折而亡的命运。

    小组讨论,选出本组认为最优的两组诵读并投票,教师也参与投票。此时可以对此前所有环节中各组所得票数汇总,对优胜组口头表扬。

    4.3.4黛玉人物形象思维导图: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每组完成一份黛玉人物形象特点——诗词(依据)思维导图。教师到每个小组进行启发、引导、点拨。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有机组合各组思维导图,运用希沃白板中的SmartArt工具制作出班级思维导图。示例:

    4.3.5《葬花词》吟诵表演:教师配乐吟诵《葬花词》,学生聆听并体会诗歌思想感情,进一步领悟借物抒怀的写作手法。

    4.3.6布置作业:小组为单位,以黛玉诗词为主题制作A4规格手抄报,下节课评比交流。

    5.教学评价

    5.1小组评价表(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对小组的评价皆使用下表)

    5.2教师教学评价

    学生课后填写教师教学评价调查问卷(问卷星),反馈结果如下:87.3%学生认为教师诵读指导清晰有效;92.8%学生认为赏析教学深入明了;81.4%学生认可本课教学环节合理流畅;86.4%学生认同课堂上师生交流互动融洽。可见,学生对本课教学效果总体评价较好。

    6.教学反思

    本课立足教材,辐射课外,将零散的黛玉诗词整合成相对集中的学习链,强调诵读,以读促赏,帮助学生深化诗词理解,领会《红楼梦》用诗词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主动参与前置学习和各课堂环节,课后积极评价,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个别学生前置学习储备不足,影响教学环节的流畅性和课堂学习效果。解决方法:前置学习平台中设置打卡模式,打卡次数可積累课程积分,通过激励机制使学生重视预学工作。

    如何进一步完善师生互评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学习动力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4

    (作者单位: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设计 诗词 林黛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