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稻花香”里的“新农”梦

    时间:2021-01-28 06:03: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杨雪

    一望无际的水田里,随着微风吹过,稻浪此起彼伏;
    眨眼间,满眼绿色已被金黄取代,随着小磨转动,饱满的穗子里蹦出一颗颗白净的米粒,丰收的味道扑面而来……

    “这就是稻子从种植到磨成米的全过程,让您看得安心、吃得放心。”把上面那段画面优美的视频配上这段朴实的文字,张雪发到了微信朋友圈,随即收到扑面而来的点赞。有人耐不住性子,直接通过微信下订单,让张雪把今年的新米提前留出来。

    “今年咱们合作社的米销路不愁,还是老张家那闺女有本事!”村民的话不假。现在的张雪,别看只有30岁,俨然是村里水稻产销的“核心人物”。

    然而,在田地里耕耘出的“新农”梦,张雪实现得并不轻松。

    跳回“农门”,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11年前,拿到东北农业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张雪,承载着父母“成为城里人”的希望,一跃跳出“农门”。

    2013年7月,张雪大学毕业后,顺利入职北京的一家农贸公司,凭借出色的业绩,不到两年就成为销售区域经理。在职场得意的同时,张雪也收获了爱情,与河南小伙儿杜坤鹏相识相悦。就在两人准备在北京闯出一片天地时,一通电话改变了张雪的人生规划。

    2014年秋天,张雪家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可眼看到了年底,大米还没有全部卖出去。“不只咱家,村里普遍都出现了卖不动米的情况。”父亲张国祥在电话中不经意的一番话,不禁让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张雪产生了疑惑:五常“稻花香”大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为何家乡的大米会出现滞销?

    在向父母和亲戚详细询问了情况,并与几位从事农业研究的同学深入交流后,张雪找到了原因——五常的纯正“稻花香”大米年产量在320万吨左右,而近年来进入市场销售的五常大米却超过实际产量的四倍。因为外地品质较差的米进入五常地区“鱼目混珠”,导致总量过剩、信誉降低,而纯正的五常大米因为成本太高,粮贩们的收购意愿不强。

    看着家乡久负盛名的优质大米卖不动,消费者花高价买到的又是掺假米,张雪陷入了沉思。在北京,她和杜坤鹏拼得很有劲头,已列出买车、买房计划,但家乡优质大米难销的困顿局面使张雪忽然意识到,物质上的需求并不是她奋斗的唯一动力,如果回到家乡,把自己做农产品销售的经验、理念、渠道传授给村里人,让家乡的大米持续畅销,这样的人生更有价值。

    2015年年初,张雪与杜坤鹏在深思熟虑后决定辞职,回家乡创业。但是,当她把回乡的想法和父母说明后,却遭到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回家务农,那你当初还上大学干什么?好不容易走出农村,在北京也有份体面的工作,再回来不丢人吗?”

    父母的反对,在张雪意料之中——毕竟跳回“农门”在当时还是“非主流”做法。但是,“把家乡优质特产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吃到放心的五常大米”的想法一旦发芽,就像稻穗一樣疯长。

    在张雪心中,家乡的黑土地就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为“梦”坚守,“新农人”有新思路

    回村之初,张雪通过借鉴其他村屯的经验,形成了本村稻米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成立合作社,以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的方式,实现品牌化经营、规模化营销。

    然而,这个想法一出,一些村民不仅不买账,还等着看她的笑话——“在城里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的吧?”“一个黄毛丫头,还想做咱的主!”

    面对村民的讥讽、父母的叹息,张雪没有退缩,她挨家挨户宣传讲解,最终打动了6户村民,在2015年5月成立了五常市亿品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虽然合作社的规模很小,水稻种植面积只有105亩,但张雪把它当珍宝一样看待。为了让合作社不断壮大,也打破村民对自己“成不了事”的偏见,张雪发动同学、朋友和做农资销售时积攒的客户,拿着米样上门拜访,以拓展销售渠道。

    那段时间,张雪和杜坤鹏的足迹遍及北京、武汉、广州、深圳等地。差旅费不够,小两口儿就挤在火车硬座上,互相依靠着度过漫漫长夜。一次,为了能与北京的一位客户洽谈,张雪在客户的公司楼下执着地等了七天。客户被她的诚意打动,到村里实地考察后,签下了一笔大单。

    就这样,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与坚持,张雪将六户合作社社员的存米全部售完,不仅积累了一批忠实客户,也让村民对她刮目相看。

    随着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日渐增多,建设基地、购买机器、雇用人力的成本也在增加。为了保证合作社的正常运营,张雪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婚房,东拼西凑了30万元项目资金。

    就在张雪准备大干一场时,无情的现实又向她泼了一盆冷水。因为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种子、化肥、种植方式都由张雪统一找农业专家订制,成本比较高,很多农户不愿配合,吵着要退社。眼看梦想将要化为泡影,张雪一咬牙,向农户做出承诺:稻谷回收价格每斤高于当地市场价一毛钱,同时实行股份制分红,净利润的20%返还给农户,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受益。

    虽然这样做等于“白赚吆喝”,但张雪的这股实在劲儿再次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合作社的规模逐渐扩大到82户、2350亩,“亿品农”品牌大米也逐渐走向全国,她这个“新农人”终于在村里站住了脚。

    初衷不改,追求梦想永不止步

    “亿品农”合作社发展壮大的这几年,也是五常大米阔步走向全国各地的黄金期,外地经销商经常不等水稻成熟就找农户签订单,村民卖粮难的问题早已成为历史。

    而当初张雪承诺的合作社高于当地市场价一毛钱收购稻谷的“豪言”,与资金雄厚的收购商给出的高价相比,也已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合作社农户还是愿意把米卖给张雪:“这孩子帮了村里不少,吃水可不能忘了挖井人。”

    由于过去很多农户种植方式粗放,导致水稻产量低、土壤破坏严重。合作社成立初期,在资金紧缺、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张雪花重金请来种植专家,手把手地教农户先进技术,并连续两年帮助土地肥力薄弱的农户改良土壤,即使土地不产粮,也照样给分红,目的就是让土地实现永续利用,让稻米品质更上一层楼。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入社农户平均每亩水稻增产200斤,户均年增收1万多元。除了带动合作社成员致富,张雪还给村里的困难户拉上一把,致富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小雪这丫头有头脑、心眼实,不仅高价收我们的米,还让我们到合作社工作,教我们销售方法,处处为我们着想。”村民高凤兰由于身体不好,无法外出打工,多年来生活一直很拮据。张雪聘她到合作社从事大米的分装工作,每个月收入近2000元,解了她的生活之忧。

    不仅高凤兰,张雪还将村里的留守老人、妇女调动起来,让他们加入到自己的微信客户群中,从事营销和售后工作,在帮助20多名村民增收的同时,也提升了“亿品农”的品牌影响力。

    如今,张雪的销售渠道已经从传统的线下推销演变为线下实体、土特产专营店、淘宝微商店铺、家庭订制和企业订制五个方面,而“亿品农”大米也成为千家万户放心的“盘中餐”。“把村里的大米卖出去,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米”,张雪的这个创业初衷始终未变。经过五年的“深耕细作”,她的梦想在家乡的土地上已经像稻谷一样满载着沉甸甸的收获。

    “梦想没有尽头,努力永不止步。”这是张雪的座右铭,也是她的人生信念。未来,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张雪想以稻米为媒,打造更多的系列农产品品牌,让新农业的大篇章在家乡的土地上铺展绘就。

    张雪,中共党员,2013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回到家乡五常市卫国乡东安村,创立“五常市亿品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相关热词搜索: 花香 新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