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23年党建评论经典范文21篇

    时间:2023-08-04 14:13: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23年党建评论经典范文21篇

           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下面达达文档网小编为您整理的2023年党建评论经典范文2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23年党建评论经典范文21篇

      从“真经”里学真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深刻阐明了“以学增智”的内涵。“以学增智”根在学深,要在悟透,重在实践,必须在真学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求实效。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政治能力强则心中有魂、脑中有根,才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要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自觉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政治指南针”,进一步提升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看待和思考问题。要注重通过政治测试、政治体检、政治讲堂等形式,给党员干部做“思想CT”,送党员干部进“精神课堂”,多维度检验并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确保政治上达标。

      做善思善为的内行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划时代的科学理论体系,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道理学理哲理,把精髓要义领会好,思想方法搞对头。要全方位、多层次锻炼思维能力,用好科学方法论这把“手术刀”看待问题、破解难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既要善于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也要掌握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看待具体工作要从“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转变为“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要坚持辩证思维,既要看到一个问题的正面,也要看到问题的反面,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牛鼻子”,实事求是推动问题解决。

      做求实践履的答题人。理论的营养来自实践,最终也要反哺实践,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学得好不好、理解得深入不深入,最终都要反映到推动发展的实践上来。要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主动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要勇于自我“找茬”,经常性地给自己找“不自在”,敢于“灵魂深处闹革命”,通过深刻的自我剖析、自我检视、自我建设,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入阐明“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我们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的内在融通和高度契合,始终作为思想的泉源,涌动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

      “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使中华文化更加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时代内涵。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丰富的文化滋养,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推进理论创新的丰厚土壤。“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植根于历史的中国,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从5000多年璀璨文明中承继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的精华养分,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典范。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既葆有马克思主义之魂,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之形,彰显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让我们更加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萃取历史精华,推动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真正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新通道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推进科技创新,要在各领域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形成科技创新体集群。党的**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指出了科技型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深化了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认识,对于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真正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新通道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贵在创新。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兼具科技资源和市场资源双重优势,是科技创新事业的重要策源地。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科研院所、高校占据科研创新主体地位,企业仅仅被视为生产经营主体的局面;就是要把企业的主体地位贯穿在科学技术的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全过程各方面;贯穿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全链条各环节,进一步发挥好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引导科技型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从企业的规模来看,企业有大小之分;从企业的性质来看,则有国有与民营之分。但总的来说,各类科技型企业都是国家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力量。一方面,要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科技型骨干企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是牵引带动产业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创新发展的“牛鼻子”,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责任重大、地位关键。科技型骨干企业要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加大开展原创性、自主性、引领性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各类专精特新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各类专精特新的中小微企业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特征,最具有科技创新的强烈愿望和显著优势,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主体。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增强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精准帮扶的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生态。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不是闭门造车,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只有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一体发展,其成果才能真正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才有更坚实的发展基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长期以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组织管理、目标定位、文化价值等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从而限制了三者之间创新要素的有序流动、高效配置和深度融合。我们强调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顺应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切实发挥企业主导作用。企业活跃于经济和技术主战场,在洞悉市场机会、自发创新求变、创造社会新需求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发挥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桥梁作用。因此,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必要强化目标导向,不断提高企业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要强化企业主导地位,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政府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顶层设计、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和市场引导等多方面优势。要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支持和引导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着力破解限制产学研融合发展的体制壁垒和机制障碍,真正成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参与者、服务者和引导者。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培育造就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培育造就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事关企业立足之本、长远发展。要一手抓自主培育,加大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积极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共同体,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完善校企协同育人、联合培养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搭建人才沟通交流平台,推动人才跨领域、跨区域、跨部门一体化配置,依靠自身教育体系培养出一大批符合企业需要、对标世界一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坚决筑牢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要一手抓引进,营造企业创新人才良好发展环境。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很大程度来源于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大力培养集聚一流科技人才,培育适宜创新的土壤,释放创新潜能和活力,推动人才优势转变为企业创新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在科研一线树立人才至上、技术为王的导向。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在优秀企业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要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企业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人才心无旁骛搞科研、脚踏实地攻难关。

      调查研究“十宜十忌”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以大兴调查研究推动察实情、出实招、促发展之际,需要准确把握党中央提出的“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攻坚克难、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基本原则,工作中做到“十宜十忌”。

      在事前准备上,宜“带着问题”,忌“说走就走”。磨刀不误砍柴工,不打无准备之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战前”准备再“出征”。

      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调研来说,“粮草”就是调研方案。调研准备工作除了办理出差请示或报备手续外,要精心谋划调研主题、调研目的、调研范围、调研方式、预期成效等,重点围绕了解哪些情况、总结哪些经验、解决哪些问题等拟出调研提纲,并做好相关知识准备,有些还要事先设计好调查问卷或材料模板,带上纸笔或小程序再上路。

      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能想一出是一出,一拍脑袋就出发。心中无数、脑袋空空,乱跑莽撞、两眼一抹黑,到了现场光发蒙,只能“临场发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最后肯定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在人员组成上,宜“轻车简从”,忌“层层陪同”。人员少而精,场面小而实。严格控制参加调研的人员规模,能少则少、能减则减、能压缩则压缩,可参加可不参加的一律不参加,无关人员一个不要带。

      宜厉行节约,低调出行。“轻轻出发”“悄悄前进”“无声无息”,前不设引路车、后不派保障车、中间不加陪同车,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不扰民、不扰官,不打乱群众日常生活、不干扰干部正常工作、不给基层增加负担、不给调研对象增添麻烦。

      忌大张旗鼓,兴师动众。调研人员还没出发,基层人员早已“严阵以待”“反复演练”,途中层层陪同、处处加人,现场彩旗飘飘、前呼后拥,到处是照相机、摄像机“长枪短炮”,导致“出发满满一车子、路上不断加车子、现场频频加凳子、开会整整一屋子”。

      在对象选择上,宜“需去则去”,忌“畸轻畸重”。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调研对象的选择取决于调研主题的选择,取决于带着什么问题、解决什么事项、了解什么情况。

      宜“大中小”都有,“好中差”都选。既要到先进地区、优秀单位、样板工程去总结成效、提升经验、推广做法,也要到问题集中、矛盾突出、事情棘手的地方去查找原因、分析情况、研究对策。既要到对政策措施持赞成意见的地方去听取建议,也要到对政策措施持反对意见的地方去听取意见。

      忌挑肥拣瘦,嫌贫爱富。既不能“一窝蜂”、一阵风,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又不能有“总是被遗忘的角落”,也不能有喜新厌旧型的偏好性选择、躲开绕过“矛盾窝”型的回避性选择、能增光添彩型的功利性选择,更不能以调研为名搞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等不正之风。

      在线路安排上,宜“需改则改”,忌“按剧本演”。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调查研究要做到有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广泛性,不能总走经典线路、总去窗口单位、总访富裕家庭。

      宜增强自主性,掌握主动权。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增加调研随机性。多加自选线路、多搞“自选动作”、多增“自由活动”,“一竿子插到底”,“需直行就直行”“需转弯就转弯”“需掉头就掉头”“需下车就下车”,让被调研对象“防不胜防”,在“出乎意料”“没有想到”中“满载而归”。

      忌总是被安排,被迫当演员。被牵着鼻子走、照着剧本行、看着稿子讲的作秀式、盆景式调研,不仅看不到实情、听不到真话、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引起群众反感和抵触。

      在访谈地点上,宜“田间地头”,忌“深宅大院”。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调研免不了要进行访谈,无论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或者多对一、多对多,都要让对方能说话、想说话、愿说话、敢说话,敞开心扉、无所顾忌,甚至“七嘴八舌”。

      宜深入犄角旮旯,走到群众身边。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脱下西装革履,换上便服便装,走到田间地头、走进车间班组,和群众身挨身坐、手拉手聊,一起扯扯柴油米盐、聊聊衣食住行、谈谈生老病死,问问“家长里短事”、听听“鸡毛蒜皮言”,一些带着露水、带着热气、带着泥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急难愁盼,才能原汁原味、自然而然表达出来。

      忌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不能总看高楼大厦、习惯楼堂馆所,不看背阴胡同、不愿独辟蹊径。待在车里看、隔着玻璃瞧、坐在台上听,在会议室开开会、露露脸、讲讲话、拍拍照、握握手,那是难以全面掌握第一手情况的。

      在方法方式上,宜“解剖麻雀”,忌“蜻蜓点水”。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很多,“解剖麻雀”是其中很重要也很管用的一种。

      宜俯下身子,全神贯注。“一脉不顺,周身不畅”。既要仔细观察清楚“麻雀”全貌,检查清楚“眼耳鼻口”“羽毛皮肤”,又要仔细“开膛破肚”,梳理清楚“骨骼肌肉”“血管神经”“五脏六腑”;不仅要检查有没有“肿瘤”“溃疡”“炎症”“出血点”,而且要综合分析日常“气血盈亏”“阴阳五行”,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忌心浮气躁,敷衍了事。既不“望闻问切”,也不“视触叩听”。那种不问诊、不检查、不化验、不找痛点堵点淤点,“雨过地不湿”的作风,只能得出“大概”“可能”“差不多”的“诊断”,很有可能会延误病情、延误战机、铸成大错。

      在用心用情上,宜“察言观色”,忌“听啥是啥”。迈进群众的门槛容易,走进群众的心坎不易。有时候访谈对象不愿意说真话、说实话,要么拐弯抹角、要么言不由衷、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这就需要“察言观色”,以摸清其真实的意图。

      宜身到心到情也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听懂“弦外之音”,领会“言外之意”。既可以通过对方的表情、语气、手势等肢体语言来甄别是否言不由衷,又可以通过穿衣着装、吃喝用度、收入支出来佐证是否心口一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心灵相通、心有灵犀,也是密切联系群众、增进群众感情的重要切入点。

      忌“有闻必录”“听风就是雨”。“身入而心不至”,不走心的听、不动情的悟,既无法摸清对方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又难以了解对方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更难以真正兜上来问题、兜上来真问题,甚至会造成材料失真、判断失准,导致南辕北辙。

      在材料梳理上,宜“系统翔实”,忌“支离破碎”。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摸透“实事”,科学“求是”。既要防止深度不够的问题,又要避免广度不够的缺陷,还要防止合成中出现的谬误。

      宜回看走过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从过去中看出未来,从全面中突出重点。既梳理前面已形成的成效成果、经验教训,也了解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情况,用长远的眼光、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眼前和现实的问题。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问题、区分轻重缓急、排列优先顺序、明确主攻方向,并就关键事项、核心要素、重要数据反复核对、前后对比,让整个材料轮廓清晰、钩稽关系对应,真正串起来、活起来、立起来。

      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眉毛胡子一把抓”,以点概面,以偏概全,或放不开、收不拢,一堆材料零零散散、残缺不全、真伪不清,既不见人也不见事,既没场景也没故事,这样的材料是难以发挥应有价值的。

      在报告撰写上,宜“客观公正”,忌“过滤美颜”。执笔“三分主”,不可“藏私心”。执笔人手中的笔,重有千钧,一笔一画写下的是调研组的忠诚、责任和担当。有责任有担当,报告才会闪光。

      宜坚守党性原则,秉持一心为公。党员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报告撰写的立场就是对党的立场,客观公正程度就是对党的忠诚纯度,必须如实汇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党赋予我们调研的使命,责任重如泰山,必须履职尽责,尽心尽力、全心全力,努力交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做到“能负责、会负责、负好责”。有时候调研工作也会遇到这种那种的干扰和压力,讲真话、说实话、报实情也会面临风险、遭到非议,需要有不回避问题、不躲避困难、不逃避风险的担当精神,经得起诱惑,扛得住威逼,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忌私心杂念,笔下生花。不能存在“小算盘”“小九九”“小心思”“小聪明”,因怕担责任就写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场面话”,“讲远不讲近,讲虚不讲实”的“空洞话”,“先射箭、后画靶”的“江湖话”,甚至因怕得罪人或者迎合领导、迎合调研对象而粉饰太平、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闭门造车。

      在成果运用上,宜“吃干榨净”,忌“束之高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花费一定人力物力开展调查研究,为的是总结成绩推广经验、发现问题寻求良方、掌握情况决策参考。

      宜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精心开展顽瘴痼疾靶向治疗。调研工作搞得好不好、调研报告优秀不优秀,不仅仅是看花了多少时间、去了多少地方、访了多少人、写了多少篇报告,也不仅仅是看调研报告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文字文采,最主要的是将成功原因找准能够推广、问题根源找出能够确诊、治疗良方找到能够根治。能解决问题的调研才是好调研,能解决问题的报告才是好报告,能“吃干榨净”的成果才是好成果,能从解决“一件事”而推广到解决“一类事”的调研方法才是好方法。

      忌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不能交了报告就算完成任务,评了个奖就算工作成绩。写的报告自说自话、自唱自听,既不接地气,更没有底气,既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更没有多少可操作性,对决策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来去空空”,一无所有,“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无效调研,既劳民伤财又败坏风气,更背离了党中央的要求。

      在办公室想全是问题,下到基层看都是办法。只有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锚定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吃透上情、掌握下情、了解外情,做到“十宜十忌”,“亲口嚼一嚼馍、尝一尝滋味”,才能发挥好调研的“探头”“前哨”“侦察兵”“千里眼,顺风耳”作用,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在守正创新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显著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持学以致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党的**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大部署。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只有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才能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肩负新使命、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全面落实党的**大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项战略部署,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刻认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要增强文化自觉,深刻理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谱写民族复兴新华章。

      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

      ——以“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制定和形成为例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鲜明指出,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革命的胜利,实现人民的解放,中共中央作出重要战略决策:“向北发展,向南防御”。这一战略决策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赢得战略上的主动和全局的胜利,不惜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南方根据地,将部队北移,以便集中10余万主力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并争取控制东北地区。正是这一决策,使中国共产党最终化战略被动为战略主动,进而使党革命事业的“列车上了轨道”。深入剖析这一战略决策形成和实施的全过程,领悟其中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和全局意识,有利于全党在新时代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东北局势和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艰难处境

      中国东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都意识到东北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把控制东北作为战略决策成败的关键,为此,国共两党开始在东北问题上展开激烈的斗争。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处境却异常艰难。

      从国际上看,苏、美两国从战后格局和自身利益考虑,对中国东北地区各有谋算。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根据条约,苏联方面将获得以下几项权益:“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之独立”;中国长春铁路为中苏“共同所有,并共同经营”;“宣布大连为一自由港”;中苏“共同使用旅顺口为海军基地”,苏联在旅顺“有权驻扎陆海空军”。(《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美国也把中国东北地区看作其建立远东霸权的重要战略基地。在日本 战败前极力要求苏联出兵,担心苏联在美国对日作战时坐收渔翁之利,影响战后美、苏之间的力量对比。但当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日本投降后,美国政府又极力主张“门户开放”。

      从国内来看,国民党政府高度重视东北问题。从战略角度来看,如果国民党不能控制东北,就很难占据华北;华北不保,中原势必危险。如果国民党控制了东北地区,就可以对共产党所领导的华北、华中解放区形成南北夹击态势。因此国民党内部集团一心要占据东北,其基本态度是:听命于美国,疑惧苏联,担心共产党。为此,国民党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明确规定国民政府可以在东北收复区“设立行政机构”“树立中国军队”。

      除了在东北问题上的战略被动之外,共产党还面临新的战争危险。早在全国抗战的中后期,国民党方面就确定了避战观战以保存实力,准备发动反共内战的方针。1945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0页)。同时,国民党的反共方针也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

      虽然面临这样那样的处境,中国共产党对争取和平仍抱有真切的愿望,也对局势保持着清晰的判断。中共中央认为和平、民主、团结是战后人民的强烈愿望,只要有可能,党就应当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即使是暂时的和平局面,也应积极争取。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提出“蒋反我亦反,蒋停我亦停”的方针,要求以斗争达到团结,迫使国民党接受人民民主的主张,通过和平途径建立新中国。8月25日,《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清醒地认识到“蒋介石要消灭共产党的方针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因此也没有放弃进行自卫战争的必要准备,对东北问题的考量更是成为了关注重点。毛泽东曾在党的七大上指出中国面临两个前途和两种命运的斗争,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来看,毛泽东强调的“两种命运”和“两种前途”,与我们党能否赢得战略主动息息相关,更与我们能否赢得东北地区密切相联。

      二、从战略全局角度看“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制定和形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早在抗战后期毛泽东就已着眼全国大局,萌生了集中兵力至东三省的战略构想。1942年7月10日,毛泽东指出战后国共有合作的可能,也有内战的可能,“因此就须估计日本战败从中国撤退时,新四军及黄河以南部队须集中到华北去,甚或整个八路新四须集中到东三省去,方能取得国共继续合作的条件(此点目前不须对任何人说),如此则山东实为转移的枢纽”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81页)。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再次表现出对东北问题的高度重视,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

      1945年8月9日,苏军出兵东北加入对日作战,而国民党此时在东北尚无根基,这就为中共军队抢先进入东北创造了有利契机。为占得先机,中共中央决定派遣大批干部和军队先进入东北控制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地区。8月11日,朱德发布第二号命令:(一)原东北军吕正操所部由山西、绥远现地,向察哈尔、热河进发;(二)原东北军张学诗所部由河北、察哈尔现地,向热河、辽宁进发;(三)原东北军万毅所部由山东、河北现地,向辽宁进发;(四)现驻河北、热河、辽宁边境之李运昌所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朱德年谱〈新编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6页)由于当时局势尚未明朗,诸多情况不清,中共中央又发布一个内部指示解释道:“除李运昌部外,并非要吕(正操)、张(学诗)、万(毅)等部马上开往四省”(《中共党史资料》第十五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194页)。因此,由李运昌部五千人率先进入东北进行战略侦查。8月19日,毛泽东致电贺龙、林枫命令道:“林枫准备去东北。去东北干部一千二百人一星期后由延安出发,交林枫率领北进。”(《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8月20日,毛泽东起草《中央军委关于抽九个团赴东三省给山东分局等的指示》,决定从“山东调两个团(万毅支队在内),冀鲁豫调一个团,冀中调一个团,共四个团,归万毅率领开赴东三省”。“另由陕甘宁边区配备一个团,晋绥军区配备三个团,中央配备一个干部团,共五个团,由吕正操、林枫率领开东三省”。此时中苏签订条约的消息传来,增加了中共中央对于进驻东北的诸多顾虑,导致上述计划并未即时实施。

      虽对中苏条约有所顾虑,但为了保住战略上的主动,中共中央从全局出发,作出决定:即使暂时不派驻军队,也要派遣干部团进驻东北。这为此后的一系列部署赢得了先机。8月23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到:“东北的工作如何?派干部去是确定的,派军队去现在还不能定,还要看形势,有可能不能去。”8月26日,毛泽东在赴重庆谈判前的政治局会议上指出:“陇海路以北以迄外蒙一定要我们占优势,东北我们也要占优势。”

      随后的国共重庆谈判更加坚定了中共中央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的战略决心。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飞赴重庆,拉开了国共重庆谈判的序幕。在这一过程中,蒋介石多次下令军队向中共军队发起军事进攻和挑衅,中共中央更深刻地认识到国民党毫无和平的诚意。此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意图在共产党高层内部逐渐形成共识。

      第一,从党的革命形势和东北地区资源禀赋来看,占据东北地区对于党赢得战略主动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抗战时期,我们党建立、发展的根据地分散在全国各个地区,呈犬牙交错之势,很容易被敌人四面包围,不利于进行大规模作战。同时,东北是国民党统治最薄弱的地方,我们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则长期在东北地区活动,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此外,东北地区幅员辽阔,面积达100余万平方公里,时有人口3400余万,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具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如果夺取了东北,就能够背靠苏联,在南面将冀热辽、晋绥、晋察冀几个解放区“化零为整”,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巩固的战略后方,就能够有效抵御和应对来自国民党的进攻,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战略基础。

      第二,中共中央着眼战略全局,对苏联和国民党方面的基本立场进行了科学判断,精准分析了我们党争取东北地区的可能性。1945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迅速进入东北控制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的指示》指出,苏联方虽受中苏条约的限制,但“我党我军在东三省之各种活动,只要他不直接影响苏联在外交条约上之义务,苏联将会采取放任的态度并寄予伟大之同情”;另一方面,国民党“在东三省与热、察又无基础,国民党派军队去尚有困难,现在道路还不通”,因此我们党必须在苏联红军即将撤退的三个月内“争取东三省和热、察”。这一研判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成为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的重要基础。

      第三,苏联方面的态度提振了中共中央大规模派遣干部和军队进驻东北的信心。1945年9月14日,首先进入东北的冀热辽部第16军区司令员曾克林陪苏军上校卫斯别夫飞到延安。这次会晤意义重大,中共中央明确得到苏方告知“红军不久即行撤退,届时中国军队如何进入满洲应由中国自行解决”,苏联不干涉中国内政。随后,曾克林指出,东北扩兵容易,武器弹药、粮食布匹充足,苏军只驻扎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广大乡村无人管理,群众斗争情绪高涨(《曾克林将军自述》,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更为重要的是,苏军对中共军队的战略行动基本采取默认态度。

      只有把握先机,才能赢得主动。中共中央随即准备通过走东北这一步棋,将现有根据地“连点为片”“变零为整”。1945年9月14日晚至15日凌晨,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临时会议决定把战略重点放在东北,发布指示指出,现在是“真千载一时之机”,把原准备南下的十万部队、两万干部转向东北挺进。同时,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代表中共中央全权领导东北工作。17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致电毛泽东、周恩来,提出:“我们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电文说:“东北为我势所必争,热察两省必须完全控制”(《朱德年谱〈新编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9页),要求各地配备100个团的军事干部寻找最迅速到达的路线进入东北。此时,“向北发展”的战略计划完全确定下来。

      但全国的军事力量牵一发而动全身,向北发展后如何看待南方根据地的战略地位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因而必须着眼于大局,对全国范围内的军事战略作出进一步科学部署。

      经过深入研判和评估后,中共中央郑重决定加紧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9月17日,刘少奇向毛泽东发出电报,指出为保证我们党在东北赢得战略优势地位,“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否则我之主力分散,地区太大,处处陷于被动”,具体来说要将“新四军江南主力部队立即转移到江北,并调华东新四军主力十万人到冀东,或调新四军主力到山东,再从山东冀鲁豫抽调十万人至十五万人到冀东热河一带。而华东根据地则以剩余力量加以扩大去坚持”。9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复电中共中央和刘少奇,表示:“完全同意提出筱电所提战略部署,苏南、浙东、皖南主力迅速即开,冀东屯兵五万,并成立冀热辽中央局及军事领导机关,人选请你们考虑。”(《刘少奇传》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83页)同日,中共中央发布《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电发全党,指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抗战胜利后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正式形成。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制定,消除了党在长江以南的根据地被国民党军队团团包围、各个击破的危险,为我们党及时迅速地创建东北根据地、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一战略是中共中央基于对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入分析和对各方利益诉求的精准研判而制定的,是以局部让步换取全局胜利的直接体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大局意识和战略主动意识。

      三、“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经验与启示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的制定反映了我们党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的集体智慧和政治优势,这一英明决策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第一,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坚持党的领导是赢得一切战略主动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中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中共中央制定进驻东北的战略全过程充分彰显了坚持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毛泽东将挺进东北的战略行动称作“又一个几千里的长征”,并指出“派十九万军队去东北,这是有共产党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在万分紧急的历史关头,正是因为全党上下能够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大规模的战略转移计划才能得以有条不紊地执行。在新征程上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中央统一指挥的合奏中形成和声,决不能荒腔走板、变味走调;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时常对标对表,及时校正偏差;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对党绝对忠诚,与党中央同心同德,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

      第二,善于从全局上看问题:全局的赢才是最大的赢,整体的主动才是最大的主动。着眼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在东北战略的执行过程中,各调至东北的领导人都摒弃了固守原有根据地的想法,不遗余力地支持东北的发展。被派往东北的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洪学智曾感慨:“进军东北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在革命关键时刻,只要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从整体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就能取得胜利。”(《洪学智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正是由于党的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了一切服从大局、一切服务大局,这一战略计划才能取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善于把握大局就是要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审时度势,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本、以大局为重,自觉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看问题、做工作,一切服从大局、一切服务大局。

      第三,善于从策略上看问题:要注重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团结一致向前进,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就在于我们党既坚持从战略上准确判断、把握形势和科学谋划,又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的提出,就是这样在综合三国四方实时变化的发展形势和敌、我、友之间力量对比的基础上作出的一次精确研判。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战略和策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站位要高,做事要实,既要把方向、抓大事、谋长远,又要抓准抓好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既要算大账总账,又要算小账细账。如果没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策略活力,就容易出现患得患失、摇摆不定、进退失据的问题,就会错失发展机遇。

      一百多年来,党总是能够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这是党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制定过程,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的政治品格和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这一案例所展现出的政治意识、全局视野和战略策略,为我们党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重要参考。

      坚持守正不渝 促进创新不止

      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和根本,创新是守正的保障和发展。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就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需要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守正意味着坚守正道,坚持按事物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规律办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守正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守正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和笃行真理。当今世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各种思想影响着人们对现代化的认知。中国共产党坚持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自觉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在判断现代化实践的是非正误中、在面对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风险挑战中做到心明眼亮、意志坚定。

      守正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不断推进党的领导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创新,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集中统一领导方向正确、动力充沛、机制灵活、保障有力。

      守正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道路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中央一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要始终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和坚定实践者,以各领域现代化创新变革和实践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光添彩,夯实应对世界变局的制度基石,强化应对风险挑战的制度优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不可逆转地奔涌向前。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创新就是顺应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着眼于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提出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不断塑造现代化的新动能和新优势。只有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才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着眼于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地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思想指引。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是永无止境不断向前发展的事业,也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发展的事业。必须勇于结合新的实际不断推动理论创新,通过改造主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认识。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更加系统、全面、与时俱进,用理论的真理光芒照耀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行之路。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着眼于实践创新,推动现代化事业不断打开新局面、创造新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要着眼于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鼓励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积极探索立足自身特征的现代化范式,充分激发全社会崇尚创新创造的风气,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性和实践特色的现代化典范。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着眼于制度创新,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制度体系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现代化发展效能的根本支撑。要健全完善中国式现代化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善于总结地方现代化建设中成功的经验模式并将其提炼上升为制度范式。要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各项制度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永葆中国式现代化的旺盛生机活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着眼于文化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续而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灵魂和生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智慧和文明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要把文化创新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软实力和精神动力源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用更全球化、创新型的文化作品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的现代化故事,传播好中国的现代化声音,展现成熟、自信、积极的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形象。

      守正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与和实践创造的重要方法论遵循,既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文化传统相承袭,又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品格相贯通。要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在创新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寻求突破、扬帆远航。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之正、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新、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创人类文明形态之新,以守正为创新凝心铸魂,以创新为守正注入活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守正不渝、永葆创新活力,促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育人力量,挖掘育人价值,努力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政工作新生态。新生态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仅要创新方式方法,更要注重内涵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形成的自信自强紧密融入思政工作,以思政工作新生态培育更多时代新人。

      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思政工作的营养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尤其要用好这个思想宝库,培元固本、铸魂育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把握其中蕴含的核心要义、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必修和选修课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举办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拉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学生的距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中焕发生机和活力,引领青年学生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要让革命文化成为新时代思政工作的鲜亮底色。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创造的价值追求、思想理论和精神品格,彰显了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刻不屈不挠、玉汝于成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精神信仰与价值诉求,是我们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厚力量。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要牢牢把握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积极开发红色资源,加强红色阵地建设,完善革命文化育人体系,注重将革命文化特别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课堂教学、管理服务、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要抓住关键时间节点,把握重要历史时刻,广泛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不断提升革命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培养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情感。

      要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新时代思政工作的主导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共同构筑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和主流,承载着中华民族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和美好光明的未来,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源泉。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必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起强大育人力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增强青年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要在思政工作中充分发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要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切实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自强,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彰显青春担当。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读党报

      “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的一句名言。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指出:“全党全国人民都从人民日报里寻找精神力量和‘定盘星’。”这是对党报重要性的肯定。

      党报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是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党员干部读党报,既是统一思想、站稳立场的重要途径,也是干事创业、克服本领恐慌的“政治课堂”。一些爱阅读的党员干部,谈起大政方针信手拈来,制定执行工作计划胸有成竹,常读善用党报党刊是重要秘诀。而剖析一些干部蜕化堕落变质的根本原因,也可以清晰地发现,与他们平时不注重政策理论学习和政治理论素养提升有直接关系。

      读不读党报,是用心真读还是敷衍假读,绝不是个人兴趣问题,而是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重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心不上心的问题。《中国纪检监察报》曾刊发评论文章《是党员就该读党报》指出,“有些干部远离主流媒体,天天拿着手机浏览花边新闻、关注小道消息和八卦消息,对党的政策和部署并未放在心上,学习起来也就是铺铺报纸、做做样子,根本没有当回事,更谈不上入脑入心了。”一语中的,发人深省。

      运用党报党刊指导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阅读党报党刊,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党报始终居于主流地位。面对零星片面、支离破碎的快餐式阅读,面对真假难辨、泥沙俱下的庞杂信息,党报在权威性、准确性和公信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犹如“定海神针”,不断标注思想的“坐标系”、凝聚价值的“公约数”,成为舆论场的“压舱石”和“定盘星”。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不畏浮云遮望眼”,让读好用好党报成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进入新时代,党报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把宣传阐释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政治责任,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彰显强大真理力量,党报将继续着力发挥指引方向、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鼓舞斗志的关键作用。

      以笔为犁千秋业。今天,党报迈上了拥抱数字时代、深入融合转型的新征程,我们和广大读者一道,共同见证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共同触摸这片土地的强健脉搏,共同续写党报与党和人民坚定同行的华彩篇章!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破解难题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时下,许多地方、单位、部门正在开展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成为摆在领导干部,甚至普通党员群众面前的“必答题”。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一批开展主题教育的单位,调查研究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

      调查研究的目标要明确。调查研究绝不是随心所欲、率性而为,一定是为着一定目标服务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都开展过许多调查研究,有的还成为经典,极大地促进了工作。作为农业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和同事们在确定调查研究范围的时候,进行了深入思考、精挑细选。归结起来,我们大概要搞清楚七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弄清楚我们在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方面的短板是什么;二是弄清楚我们与“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三是弄清楚我们在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真实能力怎样;四是作为农业职业院校,我们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差异性、个性化在哪里;五是建校百年来,哪些精神、传统、基因值得传承、赓续、弘扬;六是面对农业强国、农业强省建设,面对“双高”建设新一轮的“洗牌”,我们该怎么确保保持先进、走在前列;七是结合各学院、各部门的实际,查找制约、妨碍发展的因素是什么。这些问题关乎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回应了现实诉求,彰显了调查研究的价值性。

      调查研究的态度要严谨。调查研究,在不同的语境下、不同的学科中,内涵自然不同。但是,相同的是,调查研究都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我们党倡导的调查研究更是如此。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亲自开展过多次调查研究,《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寻乌调查》《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木口村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些调查研究,让党对当时农村的经济社会运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些也是党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所在,更是党推进革命工作的前提所在。我们在调查研究之初就“约法三章”,即调查要真实开展、研究要确实进行、结论要扎实可靠。这些要求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它关乎态度,只有态度上实事求是,工作上才能求真务实。有了“实”的态度,也就有了做完、做成、做好调查研究的好开端。

      调查研究的方法要科学。调查研究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和“传家宝”。做好调查研究,方法非常重要,方法是否科学尤其重要。毛泽东同志使用过的调查研究方法有“解剖麻雀式”的调查,针对一些突出问题而采取的专题性临时调查,详尽、系统的大规模调查,基于材料、报告反映的问题进行的再调查,通过典型案例调查发现、总结并推广基层工作中创造的成功经验等。这些调查方法,成为党员干部学习参考的重要经典。除此之外,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医学等领域的一些调查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是调查研究领域的权威。他的《江村经济》《乡土中国》,奠定了他在世界人类学史的地位。《江村经济》中,他通过深入实地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亲身体验、走访观察、分析思考,综合运用微型研究方法、历史比较分析法、类型比较法、功能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描摹出清晰的乡村社会图景。我们做研究的时候,既要将“传家宝”传下去,也要将新办法用起来,让调查研究产生“真实效”。

      调查研究的对象要精准。目标定了、态度有了、方法选了,对象也很重要。毕竟,要想解决问题,对象上失之宽泛或失之狭隘都是不行的。当然,研究对象的选取,也不是随意的。它服从和服务于调查目标的实现。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寻乌开展了20多天的社会调查,对寻乌的政治区划、地理交通、商业活动、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等的状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分析,形成了5章39节、8万余字的《寻乌调查》。为了让调查研究真实可信、全面可靠,他在调查对象上兼顾了大地主、中地主、小地主、破落户、新发户、富农、中农、贫农、手工工人、游民等不同社会群体。我们在开展调查研究时,目标不同,对象也应该不同。例如,我们就“作为农业职业院校,我们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差异性、个性化在哪里”进行调查的时候,对象既要涵盖校内的人,也要涵盖校外的人。校内要涵盖领导干部、普通师生;校外的要涵盖兄弟院校人员、校友群体、业务主管部门、社会大众、“三农”工作者等。只有对象明确,才能做到“兼听则明”,结论也才能真实可信。

      调查研究的行动要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大报告中强调,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为了搞好调查研究,在河北正定担任县委书记时,同志跑遍了所有的村;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他调研了全省90个县市区;担任习近平总书记以来,他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战略就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步履不停、“调研开路”,发现问题、认识国情、寻求规律,让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开展的调查研究,对于进一步优化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意义重大,对于传承百年光荣传统,做好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作用凸显。这更加要求我们在调查中要绵绵发力、持久用力,将问题条分缕析地看清楚,原因鞭辟入里地弄明白,获取可用资料、汇集可靠数据、得出可信结论,进而用来为我们调整思路、更新理念、改进方法、创新举措提供决策参考。

      以调查研究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强调,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把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

      一

      回望历史,每当重要转折关头,我们党和人民军队总是通过大兴调查研究来寻找破解难题之道。可以说,调查研究既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提出系统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就要使同志们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夸夸其谈地乱说一顿和一二三四的现象罗列,都是无用的”“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1941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和《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两个文件,决定设立中央调查研究局,调查研究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被确立起来。历史反复证明,只要我们重视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蒸蒸日上;如果忽视调查研究,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既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也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了具体的战役作战计划,指导了军事战争的胜利。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回答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抓住了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1930年,为反对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同志写下《反对本本主义》,开篇就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并得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结论。1938年,毛泽东同志写出《论持久战》,通过分析研究认为中国的抗战必将取得胜利,但会是持久战,并指出其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应采取的方针政策。这些事实都充分表明,搞好调查研究对于取得革命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二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以决策需要为中心,使调查研究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

      《方案》强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良策。调查结束后,我们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地思考研究,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增强决策的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查研究。正因为“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有了充足的调查研究作基础,才有了“八八战略”的重大部署,才有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具体要求。实践证明,正确的调查研究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要摸清情况,找到症结,做到出实招、求实效,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有较强操作性。

      加强调查研究制度化建设,既能使调查研究有规可依,又可使决策的科学性得到保证。一是坚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做到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防止和克服决策的随意性与盲目性,从程序上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二是坚持领导机关调查研究工作制度,保证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工作的常态化、经常化。三是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做到“身入”和“心到”基层,真正与群众交朋友,真正了解社情民意,达到“深、实、细、准、效”的标准要求。

      三

      如何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我们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把握,使调查研究更好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

      《方案》强调,在调查研究中要“对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以及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等,要研究透彻、找准根源和症结”。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进深水区、啃硬骨头、涉险滩,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同时,对待难啃的硬骨头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而是要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搞好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

      开展调查研究,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何开局起步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为了起草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一个五年的路线图——“十四五”规划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地方考察调研,并亲自主持召开7场专题座谈会,听取各领域各阶层人士意见建议。编制期间,有关部门组织开展200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问计求策活动,发放4000多份线下问卷。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建议,累计收到超过101.8万条网民建言……深入调研、开门问策、集思广益贯穿编制始终,保证了制定的规划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调查研究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正确决策的前提保证,是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新征程上,只有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才能不断探索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组织和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

      当前,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更好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我们搞好调查研究的正确方法。我们必须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围绕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中的重大问题、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等几个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我们就要多到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改善民生的科学决策,不断凝聚民心民智民力,才能为完成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以青春姿态绘就新时代美好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大报告中勉励寄语新时代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当代青年生逢盛世,定要不负盛世,要牢记殷殷嘱托,锚定宏伟蓝图,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吾辈之青春,擎历史之火炬,聚燎原之态势,乘振兴之巨轮,启复兴之征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信念之墨、求知之笔、实干之纸,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接续奋斗,赓续百年荣光。

      研“青衿之志,履践致远”的信念之墨,镌刻政治忠诚的青春热血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要坚定政治忠诚,永葆政治本色。五四运动前后,一大批率先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有志青年在反复比较和实践中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觉醒。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有志青年始终做到心怀祖国前途,心系民族利益,笃定“为中华崛起”之目标奔涌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清华大学时强调,“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新时代的广大青年党员要牢记党旗下许下的庄严承诺,以“吾辈当自强”的精气神,胸怀“国之大者”,以理想领初心,以初心映理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增强政治自信、涵养政治定力、汲取精神动力,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挥“行远自迩,踔厉奋发”的求知之笔,描绘勤学苦练的青春风采

      “立身以立学为先”,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展现出我党独有的学习之风,虽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但学习之风不减。从抗日战争初期的“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到延安整风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再到新时代以来,党始终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吹响凝心聚力的奋进号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一路走来,我们党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也来源于知识的不断更新迭代,在革命中学会革命,在建设中学会建设,在改革中学会改革。奔赴新征程,广大青年干部要真学真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感悟其中的思想伟力,从而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铺“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实干之纸,留下奋进担当的青春身影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微,不为不成。”美好愿景的实现离不开脚踏实地去践行。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决策,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无数青年怀抱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推动我国国防科研事业取得历史性突破。新时代,“嫦娥”探月、“羲和”逐日、“蛟龙”深潜、“祝融”探火……见证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接续奋斗,汇聚起科技强国的澎湃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树立实干导向,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勇于担当作为,善于主动作为,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兢兢业业、埋头实干、奋发向上,在奋斗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让宏伟目标变成美好现实。

      把开展主题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当前,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开展,这是贯彻党的**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要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在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意见》全文中,“问题”一词出现了33处,“难题”一词出现了3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突出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坚持问题意识才能加强主题教育的针对性、指导性、实效性。

      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的新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迈上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前进道路上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回答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战略,是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的内在要求。

      党的**大科学擘画未来,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观点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行动纲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大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内涵、鲜明特色、本质要求、推进步骤以及必须牢记的重大原则作出全面论述,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创新了世界现代化理论,为人们认知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知识体系。

      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党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必须推动中国实现永续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以快速发展的势头彰显出显著制度优势,社会长期稳定的局面表现了强大发展韧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硬道理,创新发展的一切理念、方法和举措都落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上。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然而,中国式现代化还处于进行时,新情况新问题将不断涌现,进一步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征途漫漫,任重道远。

      党中央始终认为,我们党从事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奋斗新时代新征程的最新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更加有力地显示党和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壮举。必须清醒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必须着眼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在实现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方面取得更为显著的成绩。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必须全面学习、系统领会、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思想观点和精神实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以主题教育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必须把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完整准确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全面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同解决好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的新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以坚定历史自信应对风险挑战,以增强历史主动把握战略机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确保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胜利完成。

      破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的难问题

      党的**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任何事物抓住关键就把握了根本,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既是历史经验的深刻认知,又是现实发展的重大结论。“关键在党”关键在把党建设得像钢铁一般坚强有力,关键在使党永远成为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信任最可靠的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的成长过程伴随党的建设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高度重视和不断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为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艰难险阻提供了组织保证。从毛泽东提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到改革开放后进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再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崭新局面,党的建设一百多年实践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永恒主题,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实践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长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创造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活经验。党的十九大、**大对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卓著成就作出了全面总结,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实现了党的建设突破性进展。人们看到党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现象改变了,严紧硬的整饬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实践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新时代十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实践,形成了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时代重大课题的新答案。

      党的事业长期性决定了党的建设持续性,党的事业艰巨性要求党的建设不断创新。管党治党从来就不是权宜之计,抓抓放放,严一时宽一阵,结果必然使党松松垮垮,难以发挥引领中国发展的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了突出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一系列重要讲话为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向严紧硬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赶考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谆谆告诫增强了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党的**大基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重大命题,开展主题教育必须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破解党的建设向前推进的难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在取得卓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党的建设还存在不少严重问题,既有久治不愈的难题,又有新旧情况交织叠加的难题;既有不正之风复萌重发的难题,又有体制机制阻碍的难题;既有治标需要继续解决的难题,又有治本必须破解的难题。只有着力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难题解决好,党才能以“金刚不坏之身”担当起不负历史、不负人民的崇高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对“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重大命题作出深刻论述,概括提出了如何始终保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六个方面的独有难题,强调这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揭示的这些难题寻求破解之道,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新篇章。

      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真问题

      党中央提出开展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这四句话是内在联系的整体。学思想凝心铸魂,强党性锤炼品格,重实践推动发展,建新功为民造福。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标准。

      这次主题教育开展前夕,党中央发布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该方案确定了12个方面的调研内容,概括提出了一系列重大问题、重点问题、具体问题以及长期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把调查研究、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统一起来,必须促进主题教育效能向不断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实绩转化。

      党的建设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终极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这是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和实践逻辑。新时代十年间党中央部署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教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都提出“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要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真问题。

      2023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党中央的要求,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使党和人民凝聚起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从《共产党宣言》传播经验看如何做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传播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75年以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著作,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恩格斯指出,《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今天,立足新时代,认真总结《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对做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宣言》在中国传播的主要经验和重要意义

      《宣言》在中国传播的主要经验,体现为传播主体和路径具有多样性。《宣言》在中国的百年传播,从最初作为西方思潮的一种译介进入中国到成为传播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很大的原因是传播主体层次化、传播路径多样化。五四运动前,《宣言》在中国的传播主体主要有传教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他们为了服务本阶级利益和满足政治需求,有选择性地对《宣言》进行了翻译和传播。五四运动后,留日学生和赴法勤工俭学等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对《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进行了有意识的传播,传播路径也从日本扩展到了欧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共产党人接过了历史接力棒,成为传播的主力军,传播路径从个别党员扩展到工人、农民,从城市扩展到农村。《宣言》的传播主体和路径不断扩大,传播的速度也迅速增强。

      《宣言》在中国传播的主要经验,体现为传播内容具有现实针对性。“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先进的中国人之所以选择《宣言》,是因为其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作用。《宣言》并未对中国的问题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而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与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宣言》在中国传播的主要经验,体现为传播手段具有丰富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传播载体。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宣言》的传播以报刊为主要载体,这一时期得到初步介绍和片段传播。五四运动之后,作为马克思主义精华的《宣言》在我国进入系统传播阶段,传播手段进一步丰富,出现了组织传播,如李大钊于1920年发起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共产党人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军。延安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多样化。党中央成立专门的马列著作出版和翻译机构,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有系统、有组织的研究与传播。此外还通过学校教育、文艺作品创作和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等方式在广大党员和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传播媒介和技术手段的发展,网络传播渠道逐渐成为主要的传播载体,传播手段得到扩展,传播形态极大丰富。

      《宣言》的传播经验,对推进新时代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有重要启示。《宣言》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其所蕴含的科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一步步走向胜利。“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党的**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是党的重要理论创新。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也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要做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传播,充分发挥党的理论创新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传播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思考与启示

      重视传播主体建设,培养高素质对外传播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文化队伍”。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需要培养一支政治信念坚定、专业素质过硬的对外传播复合型人才队伍。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传播,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主导,高校协同,社会团体和人民大众广泛参与,打造对外传播主体多元化格局。充分利用“自媒体”民间舆论场,形成与传统传播主体优势互补的“大传播”格局。担负时代使命,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青年责无旁贷。新时代青年作为国家的“形象代言人”,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提高理论素养,以青年人的视角和切身体会,发出青年声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坚持传播内容守正创新,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生动表达。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因此,在对外传播中,既要坚持本土思维,用中国化、生活化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真实反映当代中国社会,从而增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性、感染力和可信度;又要有创新思维,坚持受众导向,创新传播形式,在理论传播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对象国的语言和文化传统,传播形式还要符合对象国受众的心理和需求,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行之有效的传播,用世界语言发出“中国好声音”。

      把握时代脉搏,拓展传播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技术,创新对外传播的形式。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提供了技术支撑。一方面,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网络优势,打造自己的对外传播平台。扩大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和广度,主导话语权,引导舆论,让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传播得更深更远。另一方面,借助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理论传播。当前,我国在国际社交媒体方面迫切需要打造国际化、立体化的全媒体对外传播格局,融入国际市场,有效开展国际传播,以平等自信的姿态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坚持把高质量作为重要标准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纪检监察系统必须抓好的重要政治任务。一体推进主题教育、教育整顿,做到两手抓两促进,要坚持把高质量作为重要标准,自觉担起主体责任,持续深入抓好理论学习,从严从实开展检视整改,具体精准加强指导督导,确保纪检监察系统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取得更大成效。

      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效果。开展主题教育、教育整顿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高的标准树立起来、把严的要求落实下去,切实推动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完善“第一议题”制度、“五学联动”机制等务实举措,不断将学习引向深入;把严的态度亮出来、把严的标准立起来、把严的纪律执行起来,真刀真枪、动真碰硬解决问题……紧紧锚定目标任务,把严的基调贯穿始终,有利于推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经受思想淬炼、灵魂洗礼,自觉以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情怀境界立身做事。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以高度政治责任感使命感统筹开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工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推动主题教育、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统筹推进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抓紧抓实各项任务举措,确保扎实开展、取得实效。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内在相通、有机统一,都旨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确保在新征程上始终保持思想统一、步调一致、行动有力。要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带着崇敬、带着感情、带着信仰、带着责任使命,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要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促落实,带动工作整体提升。要从严抓好检视整改,注重刀刃向内、真查实改,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要同步推进建章立制,注重务实管用、常态长效,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进一步健全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制度机制。要破解难题推动发展,既注重解决好出现的新问题,又注重解决好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推动正风肃纪反腐各项工作深化发展。

      以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效提升队伍素质、提高工作质量,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无论是前进道路上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还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长期性艰巨性,都对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能力、斗争精神、业务本领、作风操守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把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纵深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推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这一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锤炼党性作风、强大实践力量破解工作难题、强大精神力量振奋精气神。要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政治能力、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能力,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切实把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铁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

      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坚持把高质量作为重要标准,需要加强组织领导、有力有序推进。要压紧压实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摆在突出位置,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拿出高质量的“施工图”。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谋划、靠前指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安排、每一项举措都有明确要求。要强化指导推进,在遵循统一原则要求,不留空白、不留盲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部门、单位、机构的具体特点,搞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防止“上下一般粗”“一刀切”。要扎实做好统筹协调,加强总体设计和整体谋划,把教育整顿同主题教育统筹衔接起来、有机嵌入进去,做到学习上一体安排、查摆上一体推进、整改上一体落实,放大叠加效应和联动效果,不断增强工作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

      学深悟透党内的“共同语言”

      毛泽东同志曾经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称为党内的“共同语言”:“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六个必须坚持”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代党内的“共同语言”,需要我们在主题教育中重点学习、深刻领悟、全面把握。

      习主席强调,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必须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了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每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这是主题教育的重要要求。只有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地领会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找到分析问题的“望远镜”“显微镜”和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军事观和方法论是军事领域“认识之认识、方法之方法”。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强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是人民军队的强军之道、制胜之道,蕴含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和方法论。坚持政治引领、坚持以武止戈、坚持积极进取、坚持统筹兼顾、坚持敢打必胜,这“五个坚持”,是新时代强军实践深入推进、强军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理论指导下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我们“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提供了“伟大认识工具”。

      陈云同志曾说:“学习理论,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每名党员干部都要着力把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领悟透,把“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五个坚持”的军事观和方法论学到手,进一步培塑政治忠诚、掌握思想方法、破解发展难题。要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强军事业之“的”,把理论学习的过程变成凝心铸魂、提纯忠诚的过程,变成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程。

      推进“三融合” 构建高校思政工作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当前,高校党务思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治辅导员三支队伍融合,阵地资源融合,考评机制融合,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支队伍融合,有利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高校的党建思政工作团队。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高校的党务思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辅导员队伍逐渐壮大,业务能力逐渐增强,工作水平逐渐提高。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称《工作方案》)指出,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好“大师资”。近年来,高校加大了师资建设力度。一是壮大了队伍。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指出,相关的学科优秀教师、党政管理干部、辅导员可以转任思政课教师。二是提高了质量。落实国培、省培、校培计划,对于积极提高学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在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推荐时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支持力度,单列计划和指标。三支队伍融合,有利于产生队伍建设“1+1+1>3”的效果。

      阵地平台融合,有利于整合中国式现代化高校的党建思政工作资源。《工作方案》指出,要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要将党的创新理论和革命传统等红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和品牌及平台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资源深度融合,搭建大资源平台。充分运用高校的党员活动室、党史学习教育展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校史馆、博物馆等阵地资源和社会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资源,既可以用于开展党务活动,又可以用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可以用于行政工作。阵地平台融合,有利于产生资源利用“1+1+1>3”的效果。

      考评机制融合,有利于考核中国式现代化高校的党建思政工作效果。高校党团建工作考核、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测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考核、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考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平安校园)建设考评都有考核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多项考核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多项考核建议合在一起分模块同时进行,考核结果同时作为高校年检、本科合格评估、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的使用指标之一。年度一次性“大思政”考核,既可以减轻高校的负担,又可以提高高校主管部门的工作效率。考评机制融合,有利于产生检查成本“1+1+1<3”的效果。

      党的**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三融合”将党的建设工作融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各环节,贯穿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实习实训等工作中去,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合力,助推高校“大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形成“大思政”工作的大格局,开创思政工作新局面,进而有利于高校高质量发展、快速发展。

      把职责摆进去,展现新作为

      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自己的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才能真切感悟到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关键在于强化职责担当、形成行动自觉。唯此,才能真正把科学理论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把职责摆进去”具有丰富的内涵。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强烈的使命自觉,继续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准确把握其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在于运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必须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深刻洞察不断变化的时与势、危与机,才能准确识变应变求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对各种风险见之于未萌、化之于未发。

      把学习和运用科学理论的职责摆进去,要有强烈的使命担当,更要形成行动自觉。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前进道路上各种“灰犀牛”“黑天鹅”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地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时刻怀着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实干苦干的责任感,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坚定,迎难而上,扎实奋斗。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干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解决主观层面愿不愿意的问题,才能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强化学习和运用科学理论的职责使命,就必须形成学深、学透和学实的主观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这也鞭策我们,要力戒浮躁,自觉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

      深入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必然要求。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只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更好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否则,“把职责摆进去”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生产生活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向群众学习,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群众之盼、解改革之难、解发展之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以“三项机制”推进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

      党的**大报告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任务,是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高校要把持续深入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学校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系统性、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从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强化协调沟通机制、完善激励考核机制等三项机制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氛围。

      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是推进学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学校要系统谋划,出台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牢牢对标对表上级要求,从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廉洁从教从学教育、积极培育清廉文化等方面加以具体指引,以清单化项目化来细化落实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举措,确保学校廉洁文化建设落地生根。此外,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理清学校党委、纪委,学校办公室、组织人事部门、宣传部等涉及学校廉洁文化建设各部门(单位)的各自责任分工,构建工作体系,形成推进学校廉洁文化建设强大合力。

      强化协调沟通机制。协调沟通是推进学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学校党委统筹做好廉洁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学校纪委要协助党委加强与学校办公室、组织人事部门、宣传部、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作联动,充分发挥学校廉洁文化建设共同体作用。学校纪委要分层分类从正反面加强廉洁文化的警示教育宣传,组织人事部门要借助所管的各类活动平台开展廉洁宣传教育,宣传部、团委等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和所管社团组织,积极创新廉洁文化表达形式与内容,不断增强廉洁文化在校园的辐射力、影响力、感染力。

      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激励考核是推进学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有效抓手。高校要做好廉洁文化建设的激励与考核并重工作。一方面,以政策、经费等保障来鼓励全校各级单位深度挖掘校院二级特色文化资源和专业资源中的廉洁元素,借力属地特色廉洁文化资源,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探索廉洁文化建设新路径,为学校廉洁文化建设厚植土壤。另一方面,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考核体系,将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战略举措,列入对学校各二级党、团组织的年度重要考核目标任务,形成比学赶超的廉洁文化建设良好氛围。

      高校要持续推进学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切实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员工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为助推学校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把工作摆进去,感悟科学理论的实践伟力

      中央政治局近日就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只有把自己的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才能真切感悟到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好理论武装,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把工作摆进去”是重要方面。

      从理论联系实际角度看,“把工作摆进去”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客观要求。虚谈废务,实干兴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之一,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客观要求。马克思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要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方面必须强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相关著作,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必须结合实际学,特别是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学,以增强工作本领和提高解决矛盾问题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从心怀“国之大者”角度看,“把工作摆进去”需要大局意识。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把工作摆进去”必须妥善处理好“小大之辩”,首先需要注意从全局、大局考虑问题,心怀“国之大者”,避免陷入事务主义、部门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部门各方面一定要增强大局意识,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跳出部门框框,做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心怀“国之大者”最重要的就是要自觉讲政治,积极贯彻党中央精神,响应重大战略部署,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善于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坚持问题导向角度看,“把工作摆进去”必须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也需着力解决。马克思指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把工作摆进去”,需要党员领导干部从小处、细微处着眼,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关注并研究各自工作中具体面临的问题,善于发现一些看似微小但对人民群众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难点、断点、堵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说,“把工作摆进去”意味着,应当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把工作摆进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而是要通过切实行动去推动工作的落实。真切感悟到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要求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工作使命,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积极主导工作进程,不怕艰苦、不畏困难,时刻保持实干精神和奋斗精神的驱动,注重实际行动和问题导向,通过真诚真实的努力和付出,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网聚强大正能量

      党的**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对标对表党的**大精神,提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这一主题主线,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作出了部署安排。全市网信系统坚持把网上宣传引导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置身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来推进,牢牢把握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持续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强大网上舆论支持。

      坚持思想引领,唱响网络空间主旋律。全市网信系统坚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作为头等大事,让党的声音始终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一是全力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阐释。紧密结合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伟大变革,统筹指导网络媒体做精“习声回响”“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等系列融媒体报道,深入开展党的**大精神“进网络”宣讲,充分彰显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二是全力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网上宣传形成声势、走深走实。按照统一部署,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反映各级各部门开展主题教育的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持续推出解读文章、专家访谈和系列网络评论等,营造“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浓厚氛围。三是全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充分运用可视化、互动化手段,用好生活话语、网言网语,创作推出一批理论融媒精品,聚合全媒体矩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服务中心大局,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全市网信系统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中心工作,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庆实践,强化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议题设置,提升网上宣传引导水平,持续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一是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和数字重庆建设,举办“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奋楫谱新篇”等重大网络主题活动,宣传展示重庆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二是聚焦聚力高品质生活。围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城市更新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七个之城”,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进展成效组织网上宣传,办好“网络名人看重庆”等系列主题活动,生动展现惠民有感、“近悦远来”的新重庆高品质内涵。三是聚焦聚力高效能治理。举办“大国基理”等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集中展示全市推进“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以高效能治理护航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探索实践。

      强化创新驱动,打造舆论引导新优势。全市网信系统坚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数字化赋能网络生态建设,不断激活舆论引导新动能。一是创新内容生产。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突出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沉浸式体验,推出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爆款”产品。二是创新矩阵传播。建强央媒、市媒、区媒、商业媒体、自媒体“五媒联动”全媒体网络传播矩阵,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强“渝论”网评阵地,建立“进圈入群”精准传播引导新机制,拓展网络国际传播渠道,推动形成网络传播新格局。三是创新生态治理。坚持法治、德治、智治、共治“四治”联动,深化“双网格化治理”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管网治网水平。加强互联网行业党的建设,发挥网络社会组织作用,净化优化良好网络生态,建好守好巴渝儿女共同的网上精神家园。

      聚焦青年群体,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全市网信系统坚持把团结引领青年作为网上宣传引导的着力点,引领广大青年做伟大思想的传承者、红岩精神的守护人、为民造福的实干家、引领新风的实践者、追求卓越的奋斗者。一是讲好“青年话”。创新宣传语态和表达方式,构建青年话语体系,办好《理响青年》《小屏论》等轻量化、“短平快”的网络特色栏目,用“青年话、少年语”讲好中国故事、重庆故事,不断增强青年网民“四个自信”。二是彰显“青年味”。契合青年需求和喜好,策划推出各种形式的融媒体精品,举办“网络大V与艺术大咖的对话”系列网络直播,成为青年网民热赞的“1000万+”网络文化互动新品牌,有效提升青少年美育素养。三是激发“青年力”。连续举办“重庆网民文化季”活动,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正能量内容生产传播。持续开展“渝论·青年说”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培育一支网评生力军,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唱响更加壮丽的青春之歌。

     

    相关热词搜索: 党建 评论 范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