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工作计划 > 正文

    2024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5篇

    时间:2023-12-01 09:38:5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24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5篇

    开展依法决策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深化行政行为法律风险提示机制。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2024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一

      xx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xx亚运会亚残运会举办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聚焦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建设,锚定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保持xx考核第一梯队”的总体目标,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发展、改革、开放”三个“一号工程”和市委市政府“新兴海工程”及“争先奋进年、工业跃升年、创新变革年”活动,认真落实“一体四化”建设要求,坚持法治xx、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平安法治建设一体推进,努力以高质量法治服务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守护高品质生活,为奋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篇章、勇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表率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推动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规范环境。开展依法决策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深化行政行为法律风险提示机制。创新优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多维审查机制,围绕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财政政策审查等13类审查项目探索联检联审;做好全市行政规范性文件两年一度大清理,从源头上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是推动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行政执法环境。及时做好执法领域制定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告知承诺清单的拓展更新。探索“综合督一次”行政执法监督新模式,完善“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的“五位一体”协作监督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培训,及时做好镇街行政执法流程体系梳理及参考模板发布,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优化行政执法环境。

      三是推动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服务环境。推进仲裁委xx分会建设,在xx仲裁委换届后实质运行,商事纠纷非诉化解能力实现进一步提升。加强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培育,持续擦亮“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化全覆盖”“千所联千会”等法律服务品牌,以涉企遗产继承数智服务获评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为契机,继续做好“遗产继承一件事”迭代优化和全省范围内的复用推广,力争召开全省现场推广会。进一步支持引导公证、律师行业涉企服务产品的开发升级,积极引进1家高端律师事务所来xx开设分所,到xx年底,全市律师万人比力争达到3.0。

      二、做好重大改革探索深化,打造基层法治的xx样板

      一是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工作。以“法制审核+执法监督”为核心,切实加强对“一支队伍管执法”赋权镇(街道)行政处罚权监督,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向镇(街道)延伸。指导做好赋权事项优化调整和合法性审查,确保“赋权”事项放得稳、接得住、管得好。

      二是深化镇街法治化综合改革工作。巩固提升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县、区)创建成果,推动镇街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实质运作。镇(街道)法治建设实现“四有”(有工作机制、有组织机构、有专业队伍、有执行标准)。全面落实新颁布的《xx省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镇街合法合规性审查开展率100%、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实质化运作比例80%以上。积极推进法治建设领域优秀数字化改革应用复用。

      三是完成司法所综合改革工作。强化司法所承担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行政复议答复办理等新职能,形成有xx辨识度的实践样本。深化“一所一品”建设,继续实施司法所“培优育新”计划,周王庙司法所年内新所投入使用,许村司法所完成智慧司法所升级改造,尖山司法所形成建设方案。积极开展司法协理员制度部级试点,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队伍基础。到xx年底,省“枫桥式”司法所达到4家,xx市“文规公”司法所实现“全覆盖”。

      三、加快法治社会体系构建,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

      一是全力争取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创建。积极与上级条线对接,对照创建要求做好实施,力争进入创建名单。做好“八五”普法中期督查迎检。全面落实党委政府社会三大普法责任制。继续实施省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区)倍增计划。“法宣到组”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堡垒体系进一步夯实。深化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建设。加强企业职工和新居民、新业态从业人员群体中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继续做好“宪法少年”培育。做好微嘉园普法积分兑换法律服务费用的机制实施,引导群众平时学法,遇事找法习惯养成。

      二是办好省政府民生实事。对标xx年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中“公证‘最多跑一次’服务比率60%,全省通办的公证事项占比80%,“法律援助实现市域内通办100%”要求, 加快做好省、市两级工作衔接和xx市本级事项梳理,进一步建优用好“掌上公证”微信小程序办事端口,努力实现群众“一次跑”“零次跑”比例的再提升。

      三是做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传统法治文化发掘传承,开展“心安潮城”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建设法治风景线,积极打造百里钱塘法治文化示范带和镇村级特色普法阵地和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礼堂等“融普”阵地的培育。继续办好法治潮头栏目,加强领导干部普法讲法用法。推动法治党组织作用的全面发挥,建设“法润宗教”普法队伍,加强宗教领域做好宗教中国化。

      四、紧盯护航亚运重大安保,推动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提升

      一是切实守牢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开展“枫桥经验60周年”相关系列活动,提请市两办印发《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专业调解、行业调解、商事调解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重点培育“乡帮宁”县域调解品牌冲击省“金口碑”区域调解品牌,开展省金牌调解工作室创建并力争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梯队。

      二是切实做好行政调解省级试点提炼提升。加快数智行政调解应用立项建设和理论、制度成果的积累,着力构建以数智平台为基础的矛盾纠纷一揽子化解的闭环体系。重点推进部门行政调解室建设。xx年全市行政调解案件数达到8000件以上,成功率(化解)60%以上,行政调解工作纳入法治镇(街道、部门)考核体系,率先形成全省新时代县域行政调解样板,力争于下半年召开全省现场推进会。

      三是切实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健全行政争议化解中心“三挂牌”运行模式,积极推进行政调解与行政复议、行政争议化解之间的协同,探索对符合条件的行政争议纠纷复议前乃至诉讼立案前先行行政调解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市新收行政复议申请超过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行政复议案件调解成功率30%以上,复议后起诉率18%以下,复议后起诉继续保持零败诉。全市行政诉讼败诉率力争不高于xx市平均水平。

      四是切实做好特殊人群教育管控。重点做好亚运会等重要时间节点期间维稳安保工作。力争全年社区矫正对象无脱漏管和严重刑事犯罪发生。完成部级“智慧社区矫正中心”创建。做好与xx市“慧眼数治”数字应用对接,建立社区矫正监管场景。加强社会矫正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拓深原有“紫薇心语”省级精品项目与“绿丝带”心理矫正专项的合作,推进“紫薇绽放”妇女儿童领域及“紫薇培能”就业技能提升领域的社会化精品项目。

      五、坚持党建统领凝心铸魂,聚力打造司法行政干部铁军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抓学习。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统筹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开展好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的职务职级晋升工作。深化“青蓝工程”,加强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继续举办干部业务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切实提高队伍综合能力素养。

      二是全面从严治党抓制度。加强和规范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积极开展“清廉站所”、“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严格落实预防违反“三个规定”有关规定和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从事经营活动的禁止性规定,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三是着力打造样板抓典型。进一步加强“紫薇说法”机关服务和融媒体普法品牌打造提升。全面实施“三年创优,整体跃升”工程,深入推进律师行业“一业一品”建设,进一步丰富律师行业“e线先锋”品牌内涵和服务架构。指导律所争创xx省“三强双进”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完成第二届xx市律师协会xx分会换届选举。

      2024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二

      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秉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为平安xx发力、为法治xx添彩的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市、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罚执行、公共法律服务、全民普法“六法融合”,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为高质量推动xx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着力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综合运用局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常态化学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提升党建工作质量。聚焦三年行动计划“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年度主题,以深化模范机关创建为抓手,以抓基层打基础为重点,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推动业务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党的规范性文件全链条管理,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3.全面推进从严管党治警。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深化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精准有力实施问责,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强化纪律教育、家风教育,健全正风肃纪、能力提升、平时管理工作机制,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警示教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二、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xx

      4.健全全面依法治市制度机制。制定xx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并督促落实。有效发挥议事协调机制作用,组织市委依法治市办成员单位等召开相关会议,建立与各协调小组常态化联系机制。抓住“关键少数”,做好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统筹推进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工作。

      5.强化法治建设考评督察。认真做好迎接法治xx建设考评和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建立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孵化机制,严格执行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优化法治xx建设考评指标体系,扩大考评单位覆盖面,加大日常监管权重,改进第三方评估方式方法,打造考评信息化创新品牌。探索推进全国领先的“互联网+法治督察”模式,用好用活法治督察专员库。推动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落地落实。

      6.全力支持南沙开发开放。贯彻落实《法治赋能xx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创新举措》,推进法治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推动制定省地方性法规《南沙深化粤港澳合作条例》。畅通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绿色通道,提高文件审查效率,高质量推进《南沙方案》配套文件出台。

      7.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配合做好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优化政策宣介指标评分标准。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调整适用,推动出台《xx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xx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等立法项目,探索推进营商环境规范性文件多语种翻译,及时开展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完善与创新创造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

      8.建设xx湾区中央法务区。实施xx湾区中央法务区建设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及时协调解决各片区建设难题。推动完善内地与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机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试点工作,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港澳律师来穗执业。加强律师事务所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专业化建设,做好全国涉外法律服务示范机构创建工作,扶持和培育一批我市标杆示范涉外律师事务所和专业律师事务所。指导南沙探索建立商事调解人才培养和准入认证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律师联盟xx中心建设,支持xx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按照市场化方式提供调解服务。推进xx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

      9.启动新一轮司法行政改革。深化司法合作,推动与市法院、xx海事法院等单位建立更加全面合作关系。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为审查起诉阶段符合条件的、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提供刑事辩护,推进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实质化。加强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管理,启动新一届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推进人民监督员有序参与检务活动。

      三、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10.提升地方立法质效。落实市人大常委会xx年立法工作计划和xx年度政府规章制定计划,推进《xx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xx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xx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规定》等项目审核。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建立提前介入部门起草工作机制,发挥市政协立法协商平台和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完善委托第三方起草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立法工作质效。

      11.严格规范性文件审查。实施新修订的《xx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建立政府规范性文件年度项目计划机制。强化主体责任,督促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切实守好“合法性审核第一关”,综合运用个案评价、整体通报、年度考评等手段加强监督指导。做好政府规范性文件报备审查和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加强xx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发布平台管理,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分类提升机制。

      12.加强行政决策管理。落实《xx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加强合法性审查。完善政府法律事务处理机制,制定《xx市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指引》《市政府外聘法律顾问工作规则》,修订《xx市政府合同管理规定》,服务全市重大项目处置推进工作。推进公职律师制度发展。

      13.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行政执法年度数据100%公示。做好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半篇文章”,组织开展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实施情况评估。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加强事项审核、加大监督指导力度等方式,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加大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的指导监督力度,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与案例指导工作。

      14.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深化行政复议“繁简分流”办案机制,完善复议案件受理工作规定,加快建立复议与调解、信访等渠道衔接机制。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功能,建立健全复议人员激励机制。建成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行政复议服务大厅。充分发挥xx行政争议调解中心作用,完善诉前联调、诉中调解等工作机制。持续加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实施《xx市建立行政应诉案件全流程督促跟踪机制若干措施》,加大“四不”问题整改力度。

      四、打造更有品质的法治社会

      15.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抓住“关键少数”,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开展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及旁听案件庭审等活动。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充实法治副校长、校园法律顾问队伍。加强“xx普法”融媒体平台建设,发挥xx市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全媒体法治宣传基地作用,规范xx“云普法”团队管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普法,推动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落实公益普法责任,壮大街(镇)普法志愿者队伍。贯彻落实xx市法治乡村和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培养“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加强xx市党员干部纪法教育管理中心建设。

      16.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施《xx市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办法》《xx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xx—2025年)》,打造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优质城市。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监管,推进落实律师事务所规范管理示范单位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登记设立事业单位公证机构运行机制,推动制定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惩戒制度和措施,组织实施xx考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一区一主题、一站一特色、一室一亮点”工作,探索在住宅小区、商业中心、办公楼宇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拓展“N+法律顾问”服务模式,打造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示范点。精准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加强优质法律援助服务供给,完善法律援助人员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措施。

      17.打造现代法律服务特色品牌。举办“xx法务高峰论坛”“国际商事调解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推动律师事务所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探索创新律师职称评定体制机制。支持律师进企业、进市场、进商会等,推动企业合规建设。推动实现律师事务所超过920家,律师总数达到2.4万人。拓展公证业务新领域,拓展创新金融、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三农”等新型业务,持续推进公证参与司法辅助、行政执法等业务开展。加强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研发和应用,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实现信息、数据、系统共享互通。

      18.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持续擦亮“小所大作用”品牌。开展示范司法所创建,以“组织机构正规化、队伍建设专业化、业务工作效能化、所务管理制度化、基层设施标准化”为建设标准,推动每区至少新创建一个示范司法所。按照司法所“体制不变、深度融合、协同管理”工作要求,推动司法所深度融合镇街治理工作示范建设。

      五、守好平安xx建设安全防线

      19.推动人民调解提档升级。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动制定《xx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探索建立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机制,探索建立涉外调解队伍引入管理机制。拓展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进一步发展知识产权、环境保护、互联网、金融、商事等调解组织。优化调解信息化应用平台,推进白云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对接试点。高标准完成市域社会治理重点任务,推动“全面建”“重点创”落地落实。

      20.加强刑罚执行戒毒管理等工作。深化“四共”执法新格局,进一步深化区所区域联动。全面加强重点刑释人员帮教工作,加强过渡性安置基地(点)建设。持续推进“法治、平安、精准、智慧、廉洁社矫”五项建设,加强司法社工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全市各区“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力争大部分区在xx年底前完成申报验收。加强市属监狱管理,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严格规范“减假暂”案件办理,推动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工作站常态化运行,推动连续实现安全“四无”。强化司法行政戒毒管理,巩固深化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建设成果,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推动连续实现“六无”、连续实现安全生产。

     2024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三

      xx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重要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使命,始终扛起“争当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践行者,争创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这一责任担当,始终昂扬“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这一精神斗志,始终坚持“聚焦讲政治、聚力优法治、聚智谋发展、聚神强队伍”这一工作思路,始终围绕“勇争第一,走在前列”这一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在服务保障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x新实践中的作用,深入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建设,使法治成为xx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核心竞争力和坚强保障。

      一、实施依法治市统筹工程,扎实推动法治xx建设

      1、部署法治建设重点工作。组织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办公室会议和四个协调小组会议,健全完善法治建设制度机制。抓好中央依法治国办市县法治建设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探索建立纪委和法治督察联合工作机制,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法治督察。(责任部门:法治调研处、法治督察处)

      2、实施“一规划两纲要”中期评估。采取自评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法治xx建设规划(xx-2025年)》《xx市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xx-2025年)〉实施方案》《xx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xx-2025年)》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形成专题评估报告,推动目标落地。(责任部门:法治调研处、法治督察处)

      3、组织“双提双评”专项行动。协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四个协调小组开展提高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度、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重点领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司法文书和卷宗评查的“双提双评”专项行动,全面提高四个协调小组法治建设实效。(责任部门:法治调研处、法治督察处、立法一处、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

      4、开展法治示范创建活动。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市(县、区)创建,组织参加首批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创建、第三批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第十七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开展xx-xx年全市“十大法治人物、十大法治事件”评选。(责任部门:法治督察处、普法与依法治理处、法治调研处)

      5、推广基层法治成功经验。召开全市述法推进会,推动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镇(街道)全覆盖。深化“援法议事”活动和“法治小区”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责任部门:法治督察处、法治调研处)

      二、实施法治政府示范工程,有效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6、行政立法呈现示范标杆水平。统筹推进“立改废释纂”,进一步发挥政府立法联系点作用,升级一批“五有”立法民意征集区。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前瞻性、创制性立法,开展29件地方性法规、5件政府规章立法项目的组织起草、政府审查工作,开展9件政府规章的立法后评估、实施周年报告工作,加强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探索与省内其他设区市开展第三方评估和交叉互审。打造市县镇三级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库,为社会公共查询提供便利。(责任部门:立法一处、立法二处)

      7、行政决策体现示范标杆水平。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公开、动态管理和分类管理制度,探索确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标准,组建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库,优化“政府法制机构+外聘政府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专家库+法律事务助理”的政府法律顾问新模式,对2020-xx年政府合同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回头看”,开展“十佳”合法性审查文书评比,做好政府重大涉法事务法制审核,协助办理市政府信访复核事务,提升政府依法决策质效。(责任部门:法治调研处、法规处)

      8、行政执法实现示范标杆水平。试点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制度完善、机制健全、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加强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在全市相对统一镇(街道)综合执法赋权清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统筹推进全市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案卷评查。(责任部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

      9、行政复议显现示范标杆水平。开展“行政复议能力提升年”活动,深化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设立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委员会、行政复议办案专家小组,全面落实行政复议办案规程、行政复议报告抄报办法等制度,组织典型案例评选、复议案卷评查和全员培训,探索行政复议与检察机关共同化解争议,加大复议监督纠错力度。强化监管职能,进一步提升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降低全市行政应诉败诉率。(责任部门:行政复议立案处、行政复议应诉一处、行政复议应诉二处)

      三、实施服务大局护航工程,更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10、法治保障营商环境。深度对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做好《xx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的推动工作,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出台服务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支持和促进“四敢”精神的法治保障举措。(责任部门:立法一处、法治调研处、办公室)

      11、法治保驾重大战略。聚焦“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统筹安全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市域社会治理、“一带一路”共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引领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美丽xx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要项目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责任部门:各业务处室)

      12、法治保护市场主体。加强涉企政策文件合法性审查,规范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优化调整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事项清单。推动涉企重点领域建立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行政指导和服务工作机制。发布涉企行政检查、行政指导、风险点提示、公共法律服务等事项清单,健全完善涉企常用行政处罚裁量标准,推行联合执法、精准执法、柔性执法。强化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开展行政执法标准化试点,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企业合规管理、合法经营。(责任部门:立法二处、行政复议立案处、行政复议应诉一处、行政复议应诉二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

      13、法治保全企业发展。深入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活动,深化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围绕合同履行、风险防范、破产处置等方面,开展“点单式”“组团式”“个性化”“特色化”园区公共法律服务,深化“法治体检”“万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乡村企业解千难”活动。围绕服务保障产业链、创新链,完善企业全周期法律产品研发,推广商业秘密在线保护公证服务。扩大贸易投资、金融、建筑、碳交易、知识产权、数字经济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仲裁业务,鼓励仲裁机构在人民法院、商会协会、园区等设立联络点。(责任部门:律师工作处、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公证和司法鉴定管理处、仲裁办)

      14、法治保证合规经营。推进企业行政合规全流程指导制度,健全企业合规运营管理体系。推动健全企业普法工作责任制,开展“送法送政策进企业”,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制度,深入实施法治民企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完善信用管理制度。(责任部门:律师工作处、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四、实施法治实事民心工程,稳步助力民生福祉改善

      15、拓展法治惠民渠道。强化问需于民,充分关注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需求,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抓起,确保办到群众心坎上、办到群众急需处。强化问效于民,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突出问题,列出整改清单,加强靶向整治,确保取得成效。强化问计于民,为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建设创造条件,更好发挥立法联络员、执法监督员、人民调解员、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法律明白人等在推进法治中的巨大作用。(责任部门:立法一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16、提升法治惠民质效。保质保量完成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给xx下达的“新增建设3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和“在21个乡镇街道推行远程公证服务”目标任务。深化“党建+司法行政惠民实事项目”,组织开展科学立法顺民、备案审查助民、审慎执法亲民、行政复议为民、普法宣传育民、法律顾问帮民、法律援助爱民、律师服务暖民、公证服务济民、司法鉴定护民、仲裁止争利民、调解息诉安民、特困帮扶恤民、行政审批便民、国家法考智民“十五大行动”。大力组织实施市区镇三级法治惠民实事工程项目,吸引更多人支持和参与法治xx“微幸福”建设。持续深入推动“法润xx·春风行动”,组织开展“春风送暖·法治公益助困帮扶”“春风拂面·升级法治营商环境”“春风绿岸·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春风化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大行动。(责任部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办公室、公证和司法鉴定管理处、立法一处、立法二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行政复议立案处、行政复议应诉一处、行政复议应诉二处、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律师工作处、仲裁办、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社区矫正管理局、行政审批处、法治督察处)

      17、创新法治惠民举措。深化实施法律援助拓展提升工程,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受援人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参与精准帮扶“3610”行动,探索设立法律援助基金会,加大残疾人、妇女儿童、老年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力度。深化公证“身后一件事”服务,拓展财产约定、居住权、意定监护、遗嘱信托等公证事项,推广公证参与居民小区物业治理,探索实行“公证+仲裁”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推广“区块链”电子公证书运用,推广道路交通事故非诉鉴定工作。(责任部门:公共法律服务处、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和司法鉴定管理处、仲裁办)

      五、实施法律服务精品工程,不断释放更多法治红利

      18、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出精品。整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非诉服务中心、复议办案受理等平台,实行案件集中受理、服务集中供给,并按照省里统一部署,进驻社会治理中心。推动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复议、普法等司法行政职能“一站式”“全业务”进驻,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法治兜底功能,提升群众服务体验感。(责任部门:公共法律服务处、律师工作处、公证和司法鉴定管理处、仲裁办、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行政复议立案处、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19、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出精品。加快五十人所、百人所等大型律所、规模以上律所建设,鼓励支持中小型律所打造知识产权、金融证券、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单项冠军”。深化公证和司法鉴定机构规模化建设,在成立全市首家司法鉴定中心和规模公证机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合作制公证机构建设,深化司法鉴定所规范化建设成效。深入推进仲裁内部治理机制改革,探索试行仲裁员及仲裁秘书队伍分类分级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深化长三角仲裁一体化联盟合作机制,扩大与粤港澳、京津冀等区域仲裁机构间的交流协作关系。深化基层法律服务行业改革,指导行业协会做好换届选举,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成率达90%以上。推进司法行政领域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建立行政审批“三单一表”制度。(责任部门:律师工作处、公证和司法鉴定管理处、仲裁办、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行政审批处)

      20、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出精品。开展法律服务行业监督管理问题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探索建立律师行业党建考评、执业诚信等级评价、守信联合激励、执业“黑名单”等制度,加快推进市(县)区级以上党政机关公职律师全覆盖工作,建立公职律师统一服务平台和统筹使用机制,探索设立首席公职律师职位,发挥太湖法律中心作用,将律师教育培训纳入常态化、制度化建设轨道,以“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为基地,加快涉外律师人才培养,打造一批涉外法律服务示范机构。开展公证人员和司法鉴定人员全覆盖培训,重点培育机构管理层、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关键岗位领军人才,推行涉外公证“4+”服务监管模式。(责任部门:律师工作处、公证和司法鉴定管理处)

      六是实施法治素养提升工程,持续深化“八五”普法实效

      21、推动普法责任落实。切实抓好“八五”普法规划落实中期评估,认真开展普法责任制履职评议,探索建立普法工作约谈机制,推进广领域、多层次普法责任落实。加强宪法、民法典学习宣传,深入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深入宣传党内法规。(责任部门: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22、加强重点人群普法。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参与制定公民法治素养蓝皮书,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组织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开展百场法治宣讲、百场法治电影、百场法治演出、百场公益普法服务,常态化开展典型案例发布、案件旁听庭审活动。(责任部门: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23、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加强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加强法治文化阵地的监督检查和动态管理,提高各级各类法治文化阵地的利用率和群众参与度,打造“法治地铁”专列,组织开展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创新打造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集群。(责任部门: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24、构建普治融合格局。实施法治乡村建设提质行动,围绕“控量提质”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完善跟踪考评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质量,优化“法律明白人”参与基层依法治理平台。(责任部门: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七、实施“枫桥经验”发展工程,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5、推动人民调解规范化。开展“践行‘枫桥经验’ 深化‘非诉服务’”专项行动、“千名调解员进网格进万家”活动,深化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打造“一镇一品”基层调解品牌,常态化开展“拉网式”“滚动式”排查。(责任部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

      26、推动行政调解专业化。落实行政调解职责清单,推动相关行政部门设立行政调解委员会,督促行政机关落实调解责任,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积极探索行政争议诉前化解,推动行政调解融入诉前调解程序,依法处置化解,减少群众诉累。(责任部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

      27、推动多元调解融合化。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健全完善市区两级非诉工作体系,推进非诉讼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联合法院推进民事案件“调解前置”制度,协调推动诉源治理。深化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强化警调、检调、诉调、访调、仲调、援调、交调等工作衔接。加大行业性专业性特别是金融、新业态新领域调解组织建设,深化老兵调解、金牌调解、家事调解等特色工作室建设。(责任部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

      八、实施刑罚执行一体工程,靶向规范特殊人群管理

      28、抓牢刑罚执行工作主责主业。优化刑罚执行工作体系、矫正体系、衔接机制、共享机制、协作机制“两体系、三机制”,深入实施工作力量统筹、智能平台共享、中心基地实战、矫正质量提升、协作协同攻坚“五大工程”。深入开展“社矫安帮工作争先提优年”活动,推行市(县)区社区矫正中心直管假释类、暂予监外执行类等重点社矫对象,完善“三期三项教育”为主干的社区矫正教育体系。建立三类特殊人群心理辅导教育工作体系,打造精准帮扶“锡心矫”品牌,做好司法部来锡调研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的接待保障工作。(责任部门:社区矫正管理局)

      29、促进刑罚执行资源共建共享。健全完善监地共建共治共享协作机制,加强刑释人员衔接安置和“必接必送”等协作,探索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机构的驻点式巡回检察,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严防社区矫正对象变相脱管失控。全面推行安置帮教对象社会适应指数评估,落实社矫安帮专职社工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加强特殊人群困难对象就业、生活困难帮扶指导,组织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关爱行动。(责任部门:社区矫正管理局)

      30、推动刑罚执行平台互联互通。大力推进社矫安帮“一中心两基地”建设。力争实现智慧矫正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部通过司法部验收,省级阳光帮扶基地全覆盖,在全市打造经济类犯罪、生态环境类犯罪、交通肇事类犯罪、女性和未成年、青少年等五大损害修复项目。总结省级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扬名街道经验,推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后续(社区)照管“三社联动”融合发展实体化运行模式。(责任部门:社区矫正管理局)

      九、实施基层基础强基工程,纵深推进一线赋能增效

      31、强化新时代司法所建设。开展司法所规范化提升年活动,围绕“五基”工程,全力推进司法所高质量发展建设。深化司法所分类建设,司法所规范化建成率达95%以上,大中型司法所占比达60%以上。依托基层司法所协调推进镇(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深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能,探索司法所长列席镇(街道)党政工作会议制度。(责任部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法治调研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

      32、开展数字化转型赋能行动。统筹推进数字政府(智慧法治)高质量建设,促进大数据反哺基层、赋能基层。充分运用好法治xx数字化平台的行政执法监督、重大行政决策、公共法律服务三大系统功能,深化智慧司法所平台建设运用,探索研发更多“小而精”的智能化实用工具。(责任部门:信息处、法治督察处、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

      33、深化“我为基层解难题”。积极争取省司法厅提出的加强基层装备配备保障、解决社区矫正机构执法主体资格等政策支持,结合自身实际推出市局“我为基层解难题”项目,实现人财物资源向基层聚拢、评优评先给基层让路、考核检查为基层减负、创新经验由基层首创、制约“瓶颈”在基层破解。(责任部门:办公室、计财装备处、社区矫正管理局、各业务处室)

      十、实施管党治警固本工程,加快锻造司法行政铁军

      34、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理想信念和对党忠诚专项教育。持续巩固教育整顿成果,组织顽瘴痼疾整治“回头看”,健全常态化政治忠诚剖析机制。着眼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打造“红润司法”党建特色品牌,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争创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政务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健全热点敏感舆情预防处置机制,坚决守牢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阵地。(责任部门:政治部、机关党委、信息处)

      35、强化示范率领。以争创“五先五强好班子”活动为牵引,示范带动各市(县)区局、下属事业单位、机关各处(室)争先进位。严格管党治警“两个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示范带头全系统干警讲政治、讲法治、讲学习、讲担当、讲纪律。(责任部门:政治部)

      36、强化素能本领。健全人才“选育管用”一体化培养体系,落实司法行政“456”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开展全系统政治轮训暨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开展“司法行政大讲堂”活动,安排干警到基层一线和上级部门磨砺锻炼。完善司法行政机关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人才机制,为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实习基地。深化“三项机制”运用,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机制,探索建立拟提拔任用副科职以上干部家访制度。(责任部门:政治部、法治调研处、仲裁办)

      37、强化作风要领。部署实施机关作风建设年行动计划,开展队伍作风纪律专项教育活动,持续深入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强化“八小时”以外管理,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等内控机制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减少违纪违法问题发生。规范干警依法履职,推动建立执行重大安保、应急处突等专项任务特殊保障政策,健全干警身心健康保护机制,激励广大干警担当作为、奋发有为。(责任部门:政治部)

      各地各部门要以“十大工程”为重点,以健全完善、督办会办、工作交流、考核评价、奖罚激励“五项机制”为抓手,做到明确目标责任,把握节点进度,严控质量标准,确保全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2024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四

      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聚焦“三个年”活动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突出问题导向,紧盯难点攻关,统筹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奋力开创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为谱写xx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 加强党的绝对领导,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司法行政机关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切实做到“五个牢牢把握”。认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宣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与西北政法大学、xx学院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科研服务项目,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指导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对照中省市决策部署强弱项、补短板,坚决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2.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落实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意见》和局党组具体措施,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3.自觉落实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和《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捍卫“两个确立”确保司法行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砥砺前行。

      二、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更高水平法治xx

      4.着力推进市县法治建设。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全面依法治市建设更高水平法治xx实施细则》。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市(县市区)委员会及各协调小组职能作用,建立乡镇(街道)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夯实法治建设根基,配齐配强市县法治建设人员力量。持续深入开展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法治督察与纪检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对各县市区法治建设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全面督察,确保法治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落实《xx省法治社会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制定完善我市法治社会建设指标分工细则,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5.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新突破。对标对表“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指标”,全力推动创建xx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制定印发《乡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加大乡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力度。加强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矛盾纠纷等案件反映问题的统计分析和研判,深入查找法治建设短板问题,对违法决策、违法行政、违法履职等问题高发地区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变“指标考核”为“实绩考核”,切实提高我市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加强对各县市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情况的督察力度。推动实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的目标。加大行政复议纠错力度,坚决纠正违法和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

      三、服务全市大局,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6.统筹推进行政立法工作。持续完善我市立法制度建设,细化立法计划、立项审查、起草阶段介入、立法审查、评估论证、发布宣贯、立法后评估等整个立法工作流程,减少立法工作过程中的随意性,为科学立法提供制度保障。适时启动我市立法咨询专家库建设,建立书面征询意见、专家评价等制度。认真编制立法计划,紧紧围绕我市立法空白、社会焦点和群众关切,主动调研。今年要力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区广告牌匾规范等方面建章立制。深入开展立法项目的调查研究论证,努力践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立法为民的立法理念,紧紧抓住提升立法质量这一关键,用足用好各类听证、论证和咨询等平台渠道,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确保立法体现地方特色,反映实际需求,真正实现“立得好、管得住、有效力”。

      7.强化合法性审查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依照《xx市政府涉法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实施办法》相关规定,建立权责分明、运转高效、有序衔接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专家库,优化专家库结构,积极组织政府法律顾问、专家参与涉法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为重大决策把好法律关、政策关。强化考核奖惩,将涉法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纳入法治政府督察内容,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奖优罚劣。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入市试点、土地流转等工作的法治审核,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法律保障,实现合法性审查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8.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执法人员资格证件审批制度,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坚持教育指导优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过罚相当等原则,督促各单位制定并公布行政执法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事项清单。利用行政执法监督系统信息平台,开展案卷评查等监督方式,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市场主体留足发展和成长空间。全面清理和修订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法规规章,扎实做好“放管服”改革政策措施合法性审核。围绕秦创原和重点项目建设等建立健全法治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各项服务保障措施。

      四、坚持法治为民,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

      9. 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xx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培育全市实体平台建设示范点为抓手,加快实现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全面融合。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等活动。强化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服务保障,让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补齐公共法律服务发展短板,重点解决好边远山区和农村地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切实发挥法治惠民作用。

      10.加强法律服务行业党的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党对法律服务行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法律服务工作人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坚持标本兼治,以公证行业质量整治为重点,加强律师、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乱收费或者收费不办事、代理不尽责、服务不诚信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和完善司法行政机关行政管理和律师协会自律管理“两结合”管理机制。加强重大敏感案件代理律师辩护指导,严防利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泛政治化炒作,教育律师以良好形象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和全社会的尊重。加大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力度,以惩处敲警钟、以纪律树导向、以制度强约束,努力营造依法执业、热情服务的行业风气。

      11.扎实推进“八五”普法规划。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探索建立重点单位履职责任清单、重点任务提示督办单和履行责任报告书。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方式,以“强化法治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平安法治宣传年活动为抓手,组织法律顾问、决策咨询专家、律师、司法人员、执法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活动,提升法律服务质量。注重普法形式,通过秧歌、民歌、说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开展普法宣传,组织开展“深化法律六进,优化营商环境”“一月一主题、一县一重点”“法治宣传村村行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宣传活动,全力服务中心工作。建设“提职考法”系统,强化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创建第五批“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0个,培养“法律明白人”6000名。推动“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向社区和机关单位拓展,部署开展社区“学法示范户”和机关单位“普法标兵”选树活动,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一批法治文化阵地,实现全市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个普法宣传场所,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个法治文化宣传栏(长廊),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五、统筹安全和发展,严守司法行政领域安全稳定底线

      12.坚决维护政治安全。把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八五”普法范围,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加强律师队伍教育管理,坚定律师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严禁公开发表不当言论,严防炒作热点敏感案件引发“网络舆情风暴”。强化日常监测,维护司法行政所属网站、新媒体平台等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加强司法行政领域涉密敏感信息保密工作,筑牢网络安全底线。

      13.坚决守牢监管安全。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监管方式方法,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面加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指导监督职能,强化重点时段、重点人员管控。协调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帮扶和救助管理工作,严防个人极端案件。结合“法律六进”活动,大力宣传《社区矫正法》《反有组织犯罪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工作,协同推进各县市区社区矫正管理局机构设立和“智慧社区矫正中心”创建,努力实现智慧矫正信息化、执法审批程序化、因人施教精细化、档案管理规范化、指导监督公开化,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14.坚决确保社会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xx升级版,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主渠道作用。织牢乡镇、村(居)调解网,加强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开展涉疫医疗、务工维权、债权债务、家庭邻里等多发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围绕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组织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总结推广医疗纠纷等第三方调解和绥德“说事堂”、靖边“乔乔话 当面说”等工作经验,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接,尽快成立市级人民调解协会,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管理,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六、加强队伍建设,全力打造堪当重任的司法行政铁军

      15.要在政治上凝心聚力。落实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各项举措,开展全员政治轮训,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xx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武装干部头脑,指导实践。要强化忠诚核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能力,在对标对表中把稳政治方向,在深学细悟中提升政治素养,在厉行见效中彰显政治担当,把政治忠诚作为最起码、最重要的作风。

      16.要在组织上严格要求。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建立评优树模、表彰奖励、职级晋升常态化机制,健全干部身心健康保护机制和依法履职免责制度。

      17.要在作风上弘扬正气。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巩固拓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成果。要追求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一流标准,雷厉风行,精益求精,向发达地区、先进典型看齐,争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弄潮儿”。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充分发挥“红黑榜”教育激励作用,扎实推动责任落实、工作落实、任务落实,确保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全省增先进位。

      18.要在纪律上旗帜鲜明。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巩固深化队伍建设教育整顿成果。借xx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之春风,引导司法行政干警带头担当作为、勇于闯关夺隘,切实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强化党纪国法、警规警纪教育,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切实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的新时代司法行政队伍。

      2024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五

      xx年度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发展目标,聚力服务“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统筹协调依法治市工作,全面履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监督、社区矫正监管教育和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强化使命担当,锐意改革创新,努力实现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法治xx作出更大贡献。

      一、坚持政治引领,坚定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

      1.坚持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和批示指示要求。按照上级部署安排,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各级部署要求,抓好贯彻落实,推动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落细落地。进一步提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学习质量和实效。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责任单位:政治处、组织宣传科、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各司法所和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2.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升工程,深化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开展党支部建设典型案例评选,总结推广“优秀支部工作法”。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组织支部书记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认真落实党员积分量化管理,提升党员管理工作实效性。深化“党建引领 法润xx”党建品牌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深化模范机关建设,制定加强模范机关建设实施意见,开展“三级联动”活动。完善党建工作日常提醒、季度工作汇报、年中督导调研、年终述职评议制度。(责任单位:政治处、组织宣传科、机关党委,局属各党组织)

      3.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切实做好律师行业、公证行业党建工作,组织司法行政机关党支部与中小律所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推进中小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继续培育市级“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加大发展党员力度,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活动,推进法律服务行业党建工作有效覆盖。(责任单位:政治处、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机关党委,市公证处)

      4.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局属单位和法律服务行业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培训,严格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开展思想状况调查,加强队伍思想动态分析。健全“五位一体”大宣传格局,统筹全系统政务媒体平台,加强与主流媒体深度合作,营造良好法治宣传环境。(责任单位:政治处、组织宣传科、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机关党委、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各司法所和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二、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

      5.持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重要政治任务,系统推进《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大事记》等学习,推动建立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深化法治工作全领域、全覆盖培训轮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八五”普法,主动参与xx年度省、枣庄市法治建设重大理论与实务课题研究,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责任单位: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科、法治调研科、法治督察科,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局属各单位)

      6.完善依法治市运行机制。规范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推动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及办公室会议。加强法治工作重要决定和方案备案工作。落实常态化法治调研督察实施办法,对重要法治决策实行调研前置,对重大法治事件及时启动督察工作,开展综合性实地调研督察,实现法治督察市、镇(街)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科、法治调研科、法治督察科,组织宣传科)

      7.抓紧抓实全面依法治市重点任务。推进实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加强法治建设考核,全力参与法治xx建设季度监测评估和年度全面评估。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述法,建立述法问题清单并组织评议。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评议工作。按照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部署,争创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市)和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科、法治调研科、法治督察科,各司法所和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8.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关于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完善优化法治环境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制定法治保障相关措施,抓好问题清单和责任分工落实。深化法律服务代理机制,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向企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法律服务。开展法治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主题宣传。依法开展司法行政系统简政放权工作,优化办事指南,推动全部司法行政政务服务事项“同标同源”。(责任单位: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科、法治调研科,普法与依法治理科、行政执法监督科、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三、突出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9.扎实推进备案审查工作。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公开制度,监督指导决策事项承办单位依法履行好相关程序。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力度,进一步提升规范性文件审核质量。健全政府合作协议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合同审查。(责任单位: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科,法规科)

      10.深化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要求,提升行政复议规范化水平。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完善“复调对接”机制。认真落实《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监督办法》,强化行政复议意见书“规范一片”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巩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成果,着力提升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完善“府院联动”机制,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联系,强化行政诉讼案件信息共享、全程跟踪和败诉风险研判。加大对镇街、部门行政应诉工作的指导督促,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最大限度降低全市行政诉讼败诉率。(责任单位:复议和应诉科)

      11.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印发《xx市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重新编制和公布行政裁量权基准,为执法人员提供执法参考和规范。动态调整证明事项清单,编制《xx市实施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第二版)》,完善行政协助核查办法。规范行政执法案卷制作,强化案卷评查结果反馈与监督。组织对全市部分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督促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加快建设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加大镇(街)执法监督力度,持续推动向镇(街)赋权放权,提升“双十镇”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责任单位:行政执法监督科)

      四、弘扬法治精神,持续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12.深入推进全民普法工作。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做好工作联系点和中期验收工作。推动宪法、民法典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民法典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和xx省法治宣传教育月等活动。紧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青少年“关键群体”普法,出台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深化“智慧普法”“数字普法”,加大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普法工作中的应用力度,运营推广“xx法治文化云平台”。(责任单位:普法与依法治理科、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市普法服务中心)

      13.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工作。深化实施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加大培训力度,探索培养机制。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和动态管理,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组织推荐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法治文化示范单位”评选申报。配合做好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培训、考核和奖惩等日常管理工作。(责任单位:普法与依法治理科、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市普法服务中心)

      五、践行法治惠民,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14.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落实《xx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工作规范》,不断健全公共法律服务制度体系,制定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规范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责任单位: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15.提升法律服务行业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党政一体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优势作用,深化“产业体系+法律服务”惠企行动,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成立xx律师协会,加强律师执业日常监管,深化“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主题活动。加快落实公证改革相关政策,进一步拓展公证业务,着力推进“公证+司法辅助”“公证+检务合作”“公证+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公证+金融赋强”等服务事项。加强基层法律服务监管,加大司法鉴定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力度,推动法律服务行业诚信规范执业。(责任单位: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律师工作科,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公证处)

      16.加强法律援助工作。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法》,加强对工青妇残等单位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指导监督。加强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进“中彩金”法律援助项目实施。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品牌系列活动,加强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组织推荐优秀案例参与“十佳法律援助案例”评选。(责任单位: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六、强化风险防范,维护和谐稳定社会秩序

      17.持续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准确把握、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新阶段工作要求,动态完善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聚焦重要节点,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强化全系统安保维稳工作。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信访稳定工作,深化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全面落实网络安全保护制度,强化司法行政网宣队伍建设,加强舆情管控和舆论引导。组织保密知识学习,加强涉密载体管理,做好系统保密工作。(责任单位:办公室、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社区矫正工作科,各司法所和局属各单位)

      18.扎实做好调解和安置帮教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推进调解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推动访调、公调对接机制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体系,推动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加强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刑满释放人员衔接安置的意见,探索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责任单位: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市非诉讼纠纷化解服务中心)

      19.规范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发挥市、镇(街)两级社区矫正委员会作用,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与其他政法机关在重点环节的衔接配合机制。加快推进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探索实施“队建制”管理模式。加大“智慧矫正”平台应用力度,加强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完善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基地运行机制。持续抓牢重要时期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严防社区矫正对象参与重大刑事案件和敏感事件。(责任单位:社区矫正工作科)

      七、加强基层保障,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20.突出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数字法治”“智慧法治”建设,加强“智慧调解”“智慧矫正”等平台应用,优化xx法律服务网、xx省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权力网上运行系统、xx省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全国安置帮教工作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加强改革举措与法治保障配套联动,狠抓改革落地见效,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委依法治市办法治调研科,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21.加强基层建设。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依托司法所协调督促镇街法治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全国司法所工作规范》,扎实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拓展司法所法治职能,探索参与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监督协调、行政复议受理、立法民意收集等工作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科、法治调研科、法治督察科,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组织宣传科、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复议和应诉科、行政执法监督科、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法规科,各司法所)

      22.强化综合保障。完善政法转移支付资金动态增长精准投放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果。健全完善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严格落实预算支出管理等工作制度。坚持厉行节约,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干部政策,把关心关爱干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办公室、组织宣传科、装备财务科,局属各单位)

      八、锤炼能力作风,打造过硬司法行政队伍

      23.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办好“法治淬火大讲堂”,拓宽干部任职和在职培训渠道,高质量开展司法行政业务培训,促进工作能力现代化。常态化做好年轻干部选育管用,继续组织实施年轻干部到市委组织部顶岗锻炼活动。做好全员绩效管理差异化考核和年度考核结合文章,强化干事导向、激励干事热情,落实奖惩兑现、结果兑现。加强对全系统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和集约管理,推动加强全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单位:政治处、组织宣传科,局属各单位)

      24.深化纪律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注重常态化用好“第一种形态”。开展清风细雨式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深化“八小时之外”管理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规定,不断加强司法行政队伍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队伍。(责任单位:政治处、组织宣传科、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各司法所和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相关热词搜索: 市司法局 行政工作 工作要点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