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工作总结 > 正文

    全国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1-03-05 14:00: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全国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小编为您整理了《全国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7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激励“后浪”在乡村振兴中奔涌

     

         “乡村振兴是当代农村青年的历史机遇,同样,如果缺了有知识、眼界、抱负的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就会成为‘空谈’。”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吸引更多“跃龙门”的农村大学生、外出能人“回农门”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浪潮中,首先要“让年轻人看到希望”。

         据了解,长期扎根农村的李君本身亦是“回农门”的返乡青年之一。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的李君放弃了成都的高薪工作,回到受灾严重的家乡岫云村。十余年间,李君带领村民修路引资、发展特色农业、探索“共享养猪”等互联网致富法,让这座秦巴山区深处的贫困村发展为当地知名的“致富带头村”。

         近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农业农村要现代化,农民要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都离不开人才,都离不开一大批优秀的“后浪”。

         乡村振兴,“后浪”是关键。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向广大观众展示了宁夏西海固移民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变迁史,让观众加深了对宁夏、对西海固、对闽宁镇的了解。西海固、闽宁镇成绩的取得,和以马德福为首的一群“后浪”有着莫大的关系,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让他们脚下的土地成为希望的沃土。同样道理,条件并不优越的白驿镇岫云村能够脱颖而出,和他们有一批优秀的“后浪”密不可分。

         让“后浪”看到希望就是给乡村以希望。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后浪”为什么要“跃龙门”,拼命往城里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里处处是机会,城里给他们以希望。乡村振兴,要吸引曾经“跃龙门”的年轻人“回农门”,让他们回到乡村安身立命,就必须让一个个“后浪”们看到乡村的机会,让他们认识到今天的乡村,能够给他们提供不逊于城市的机会,让他们大展宏图。“后浪”愿意回到乡村,建设乡村,乡村也就有了希望。
         

     

    加快“快递进村”为乡村振兴赋能

     

         快递进了村 ,货物送上门。据《人民日报》3月3日报道,2020年我国农村地区收投快件超过300亿件,直投到村比例超过50%。去年,全国邮政快递业达833.6亿件,农村地区业务量比重达36%,而2019年,这一占比只有24%左右。可以说,农村市场正成为邮政快递业新的“增长极”。

         小小的快递,给农村地区带来的改变却是大大的。快递进村,让消费品下乡有了落脚点,为农产品上行通了“专快线”,同时就地就业机会也变得更多。过去快递不进村,村民只能进城取件,费时费力,网购一点也不方便。而快递进村之后,村民们的网购热情被激发。不光买东西方便了,村民们还能将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卖出去。这一来二去,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就业机会。据悉,仅邮政快递业本身,2020年在农村地区新增的就业岗位就有15万个。

         可以说,“快递进村”不再仅仅只是一种消费行为,其担负的更多是保障民生、促进乡村振兴、拓展农村消费渠道、加强城乡经济循环的重任。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明确指出,要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可见,“快递进村”对助推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然而,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快递进村”的现实困境。从前文数据可以看到,去年快件直投到村比例超过50%,说明还有将近一半农村地区快递仍止步于“最后一公里”,快递还是进不了村,而农民的发货或者卖货只能通过乡镇的快递集散点来进行,这就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成本。除此之外,业务量不足、配送路线长、交通运输条件较差是快递进村面临的共同难题。这些“卡脖子”问题不解决,快递进村难以进益。

         加快“快递进村”,还要多措并举、多方合力。一是促成邮快合作,将邮快合作作为突破点,以协议合作方式,开展农村快件代收代投服务,实现快递进村。二是鼓励快递企业“抱团进村”,即快快合作,整合中通、申通、圆通、韵达、百世等多家快递资源,实现农村共配。三是推进政企联合,地方有关政府部门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补短板,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

         诚然,全面实现“快递进村”并不容易,但也必须小步快走突破瓶颈,让其真正成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公共服务入户等多元服务的渠道和桥梁,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赋能。
         

     

    民间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多彩底色

     

         近日,民间“手艺人”在网络上获得极大关注,一时间成为网络热点。先有74岁大爷用5000双筷子搭出黄鹤楼,后有民间翻花大师展示十八般翻花技艺。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劳动人民双手的精心耕耘下,便盛开出惊艳四方的文艺之花。一位位民间“手艺人”用他们的匠心营造书写着一段段中华故事,用他们的不改初心守护着一缕缕中华精魂,用他们的守正创新演奏着一篇篇文化赞歌。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华夏千年的风霜洗礼,既在孔孟之道的绵延传承中源远流长,又在诗词歌赋的起承转合中历久弥新,更在民间文化的耳口相传中拨云见日。这一切无不彰显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不仅驻留于庙堂之高、史书之册,更流连于江湖之远、家长里短。

         在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在创新理念、创新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间文化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历史底蕴,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正气,激发乡村文明的新气象,传扬乡村文明的新精神,锻造乡村文明的新特色。通过一双手、一个人或是一个地方,民间文化将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和传播方式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

         在青海的澜沧江畔,唐卡技艺绘就一条多彩脱贫致富路;
    在贵州丹寨万达小镇,琳琅满目的苗族蜡染、皮纸、鸟笼等民间工艺品,激发了民间消费新极点;
    在四川省布拖县,享负盛名的不仅是火把节上东方的狂欢,琳琅满目的传统银饰、口弦也纷纷“出圈”。走过中国的大江南北,通过手艺人为代表的乡贤能人的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不断焕发着勃勃生机,不断凸显着地方和民族特色,民间文化成功转化为地方产业发展优势,跨越地域的限制、海拔的约束,续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民间文化展现着蓬勃的生长力与创造力,网络平台的传递、创意的迸发和激碰,让乡愁随处可寻,让山歌随时聆听,民间文化不再是橱窗展示品,而是成为推陈出新的时代载体,成为人间烟火气,彻底融入在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更在新媒体的承载下不断深植入百姓心中。民间文化不断催化着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提供着精神动力,让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既接天线又接地气,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真正为民所需、为民所愿。
         

     

    跑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接力赛”

     

         1月24日上午,湖北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在武昌洪山礼堂隆重开幕,省长王晓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湖北5.8万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20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给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给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带来了挑战。集结荆楚儿女之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湖北脱贫攻坚交出了亮丽答卷。

         发展中的点滴,需要用心铭记;
    奔跑中的故事,值得细细品味。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湖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成果令人瞩目。至2020年底,湖北现行标准下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彻底解决,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贫困地区走向全面振兴。就客观现实情况而言,当前湖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这就必须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抓,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的胜利果实。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就应持续加强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培育和壮大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当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关键在人,必须不断地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推动贫困家庭不断鼓起“钱袋子”。要抓好政策衔接、规划衔接、基础设施建设衔接、公共服务提升衔接等,为开启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干事创业的锐气、锤炼攻坚克难的勇气、增强善打硬仗的底气,接续推动脱贫摘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跑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接力赛”,让荆楚儿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让乡村振兴御“数”腾飞

     

         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国各地借助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农村数字化建设步伐快速迈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数字驱动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要大力推进乡村数字化建设,让乡村振兴御“数”腾飞。

         近年来,农村电商、移动社交、直播带货在农村发展迅猛。数字网络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秭归脐橙、云南雪莲果、广西百香果、新疆小红杏、大凉山软籽石榴等网红水果脱颖而出。从淘宝村、微商村到现在的直播村出现,既拓宽了农民销售渠道,又提升了农产品销售价格,还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在湖北秭归,通过“田间直播”“脐橙采摘园”等“农业+”新业态,培育农村电商企业1635家,让更多优质的农产品从农村走进城市,有效推动经济增收,群众致富,幸福感也得到提升了,农民的生活也有了盼头。

         数字乡村建设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现如今,通过数字网络能迅速把县域治理、村镇服务、经济运行嫁接在每一位群众“手中”,不仅让群众足不出户,便能坐享海量信息资讯,触摸经济发展“脉搏”,而且驱动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比如,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一棵柑橘树的糖度、湿度、温度、土壤肥沃度等数据信息上传到云端,通过数字化分析处理,将处理好的数据发送到农户“手中”,农户就能通过数据进行精细作业。农业农村领域需要靠数字乡村建设来引发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通过释放数字红利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功能完备、治理高效、平安和谐、干净优美、文明健康的幸福家园。

         群众生活越来越好,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单纯的“线下”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新变化、新需求。眼下,各地应着眼农业农村实际,挖掘“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居家养老”等新型农村数字化服务模式的无限潜力,激发数字经济的活力,催生乡村发展新动力,通过科技“下乡”、信息“上网”、数据存入“云端”,一网一端搭起数字乡村的经纬线,为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兴旺、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乡村振兴擘画的美好蓝图,令人向往,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乡村同样也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掉队。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让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扶摇直上,御“数”腾飞。
         

     

    乡村产业振兴当发挥工商资本力量

     

         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也为推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中走在了前列,特别是在如何发挥工商资本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有很多先进案例和优秀典范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在成都温江就有一些工商资本利用温江本土花木产业优势,开展花木开展资本下乡建设的案例。比如:通过土地流转,当地知名火锅企业到乡村开店,并利用本地花卉苗木优势打造店内景观,现已成为了成都地区有名的网红打卡地,从而带动周边花卉基地、特色苗木和盆景园的旅游观光;
    温江岷江村就利用靠近成都主城区和都江堰景区优势,招引企业到该村开办民宿和乡村酒店,吸引成都市民周末来温江休闲旅游,村组织更是发挥该村桂花树资源酿造桂花酒和桂花茶等桂花系列特色产品,更是促进了当地的花木销售,从而增加村民收入。

         在全国各地很多工商资本已经参与到乡村产业振兴,也有一部分工商资本正准备参与乡村产业振兴,但找不到方向或者投资项目。针对工商资本意愿和乡村有资源的情况,各地当紧紧抓牢这一批有意愿的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乡村的组织作用,利用清楚本地产业资源和开发项目优势,积极开展招引活动,让更多的工商资本参与到乡村产业振兴中来。

         俗话说的好“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发展的好不好,关健还要看“带头人”。一个好的“带头人”既要有勇于开拓创新的劲头,也要有为民谋福、为民谋利的责任心,更要有懂技术、懂经济、懂政策的能力水平。所以,发展好乡村,当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大力提倡优秀回乡创业大学生和本地优秀致富人来当“带头人”, 以致富能力带领村民致富。

         工商联是党委政府联系民营企业的桥梁与纽带,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工商联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积极通过工商联的各类会议和活动宣传各级支持乡村振兴和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工商联活动也要邀请区级相关产业部门参加,通过开展乡村发展规划和项目推荐,让民营企业及时了解本地乡村的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提高本土民营企业参与积极性,从而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乡村产业振兴中去。

         乡村产业振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做到资源整合和优势发挥。县乡村三级先要认真摸排本地在外创业成功企业家,引导其回乡开展投资或者利用其资源开展项目招引;
    此外要认真摸清本地一二三产业资源,充分认清自身产业资源的优势和弱势,针对优势资源开展项目招引,让更多的工商资本看到乡村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希望,进而招引工商资本盘活用好各类乡村资源,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给脱贫户“撑腰”

     

         8年持续奋斗,1亿人脱贫,中国脱贫攻坚创造历史伟业,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据湖北省扶贫办统计,春节长假过后,全省21575支工作队、78746名驻村干部迅速到岗就位,帮助驻点村兴产业,帮助村民谋就业。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湖北37个贫困县摘帽、482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出列之后,如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和新征程的起点。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期“三农”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移。

         乡村振兴需要一支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扎根农村,脚上粘泥,甘当孺子牛、勇当拓荒牛、愿当老黄牛。认真落实中央“四个不摘”重要指示精神,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切实做到驻村队伍不撤、驻村队员不减,帮扶力量只增强不削弱。

         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这支接力棒如何传递好?兴产业和谋就业是两个关键。譬如,恩施州茶叶企业每年就近解决近2万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帮扶对象户均增收6700多元。驻村干部队伍在这中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干部们要不断深入农村,发掘乡村人才,多措并举吸引“土专家”“田秀才”等各类乡村能人,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大家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农民的笑脸是脱贫成果最好的检验标准。然而,据统计,湖北1万贫困人口脱贫后,仍然有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6万户、18.3万人。对这些监测户和边缘户,驻村干部队伍要定期入户走访,动态了解生产生活情况,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第一时间发现致贫返贫风险隐患,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靶向”帮扶。

         一个“干”字,是14亿中国人的精神品格。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要发扬“三牛”精神,在“实干、巧干、苦干”中不断破解难题。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在不断壮大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驻村帮扶下,农民会更富、农村会更美、农业会更兴旺!
        



    快捷搜索:全国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  乡村振兴  战略心得体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