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观后感 > 正文

    我国海洋形势严峻

    时间:2020-09-17 09:02: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周边国家不断侵犯显示我国海洋维权形势严峻

      2011年05月06日12:30 国际先驱导报

      中国海监近期引进多艘千吨级船舶,其主要任务是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区域巡航监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中国海监近期引进多艘千吨级船舶,其主要任务是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区域巡航监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如果窃贼进入你家院子,你要出来自卫的时候,他却说你们要和我保持安全距离,你能认可吗?你肯定是要把他轰出去。海洋维权的职责就是这个。”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郭一娜发自北京 如今的GDP第二大国,并不意味着也是海洋第二强国。

      4月29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0年中国海洋行政执法公报,对去年在海洋维权等方面的行动作了总结。

      “我们最难回答的就是海洋权益维护的问题,而你们关心的恰恰又都是这个问题。”在记者会上,中国海监总队党委书记、常务副总队长孙书贤如是说。

      “敌人来了,我们才有行动”

      海监大队的海洋维权行动,主要包括全面履行全海域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和开展专项维权执法行动。据了解,海监是目前中国唯一获国务院授权能够在全海域实施巡航的执法队伍。

      定期巡航始于2001年。200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海监开始在我国东海管辖海域开展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到2007年12月,中国海监实现了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的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包括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2009年海监巡航区域北起鸭绿江口、南到曾母暗沙,真正覆盖到了我国主张管辖的全部 300万平方公里海域。

      据国家海洋局统计,去年全年各地的海监大队共出动海监船舶188航次,航程211428海里;飞机214架次,其他目标43次,拍摄监视照片57332 张,摄像资料6921分钟,发现其他违法行为7次,喊话124次,体现了我国对管辖海域的巡航监管。同时,海监大队组织开展了驱离进入我管辖海域侵权作业船只,为我作业船只护航等系列专项维权执法行动。

      和定期巡航不同,专项行动每次都是针对特定目标展开的集中行动。用孙书贤的话说,“敌人来了,我们才有行动。”

      在2010年的公报中,国家海洋局并没有详细列出每一次专项行动。而对于能够公开的专项行动,在表述上也格外慎重。

      “组织进行了南海某海域海洋勘探作业护航转向行动,行动中,共拦截、驱离某国干扰船228艘次,对其它过往商船、渔船发出预警提示和劝离40艘次,保障了勘探作业的顺利完成。组织进行了东海某油气田维权、南海某海域海上钻井作业维权护航等转向行动。”

      这当中的某海域、某油田、某国,想必读者会心知肚明。“我们不指名道姓,是因为害怕引起不必要的国际纠纷。”一位海监大队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不过,纸面上虽谨慎低调,每一次专项行动,都是一次国与国的“角力”,都是力量和勇气的较量。

      海监船撤出,渔政船介入

      回顾2010,东海、黄海、南海三大海域的安全形势都出现了新迹象新挑战。其中,以钓鱼岛撞船事件、美军航母进入黄海、东南亚各国强军联美高调宣示南海利益为代表。

      在钓鱼岛海域,中国海监在2008年12月就曾正式进入钓鱼岛12海里范围内实施维权巡航。那也是50余年来,中国官方船首次与钓鱼岛亲密接触。

      去年中日撞船事件发生后,本来海监总队也有所预案,准备展开针对性行动。但是,最终以中日外交大局为重,海监船撤出,渔政船介入。这一出一入背后,也反映了中国不同海洋执法力量的某种默契。

      对于海监大队来说,钓鱼岛附近海域始终不曾离开监视的锐眼半步。海监大队相关人员透露,撞船事件后,海监船加强了在东海的定期维权巡航。

      对进犯我国主张海域的外国检测船,海监大队执法船经常采取挤碰、高压水炮等方式进行驱离。此前,菲律宾对我主张管辖海域的海底进行勘探。海监大队在定期巡航行动中发现后通过喊话等方式进行了有效驱离。

      据统计,2010年海监大队巡航覆盖我国全部管辖海域,监视进入我国管辖海域的外国船舶1303艘次。海监大队每年采取的执法行动之多之密之繁重,远不是记者手中仅仅11页的“2010年执法公报”所能囊括的。不过,更多的时候,中国海洋维权部门是只做不说。“我们一般和外国有一个默契,对方不公布的,我们也不公布。”

      不能让海洋窃贼贼喊抓贼

      然而,一些与中国有海洋领土争议的国家却是恶意发布一些信息,甚至经常有意歪曲事实。

      日本防卫省智囊机构防卫研究所在4月初发布了首份《中国安全战略报告》。该所一位主任研究员此前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曾表示,“去年4月,中国海军直升机在东海附近对日方海上自卫队的船只抵近飞行,最近也发生了类似事件。在中方看来,这可能是安全的。但从日方来看,这种抵近飞行的方式蕴含着危险。在军队运用的具体方法及对安全的标准上,中日之间可能不同。”

      日本媒体也披露,今年4月1日中午,在冲绳本岛西北约450公里的东海海域,中国海监飞机接近正在执行警戒任务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矶雪”,最近水平距离约90米、高度约60米。中方飞机绕“矶雪”盘旋两周后飞离。

      日方研究员和日本媒体的言论,在熟悉该行动具体情况的海监大队工作人员看来,有着重大缺陷。

      据海监大队透露,此类维权执法的行动背景是,日本海保厅在我国主张管辖海域为进行非法监视测量、侵权的美国军事监船护航。为监视美国的军事测量取证,中国海监的执法飞机才飞到了日方舰船的上空。

      “如果窃贼进入你家院子,你要出来自卫的时候,他却说你们要和我保持安全距离,你能认可吗?你肯定是要把他轰出去。海洋维权的职责就是这个。”一位海洋执法人员说。

      而日方所谓的安全标准探讨,在海监工作人员眼中,也是无稽之谈。“日方纯粹是在捏造、歪曲事实。我方的飞行距离都是在安全范围以内,高度200米,横向距离150米。根本不是日方所说高度60米,横向距离90米。我们是在安全飞行中进行监视取证,也没有他们所说的绕飞几圈的事情。”

      今年海洋维权形势严峻

      去年受到发生在黄海海域的朝韩危机、美国高调进入东南亚等国际形势的影响,实际侵权我国海洋权益的飞机数量与我发现的数量都比2009年有明显增加。

      海监的调查也显示,2010年来自美国等国的非法测量船在我主张管辖海域的作业时间越来越长,次数越来越多,监视我国的力度不断加大。

      2011年,中国的周边海洋形势又将如何?“十分严峻”、“并不乐观”是许多海洋问题专家的一致看法。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海洋问题专家许可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去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还公开表示过南中国海安全关系到美国利益。“与中国在南中海有领土争端的东南亚国家有了美国为后盾,肯定还会寻找机会制造事端。”

      菲律宾今年以来就不断有所动作。

      3月2日,该国石油勘探船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受到中国巡逻船的驱赶后,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爱德华多·奥班提出采取强硬措施来加强在南沙群岛的军力,包括投入约70万美元整修菲律宾实际控制的帕加萨岛的飞机跑道;在9个岛屿部署防空雷达;购置高速巡逻船等。这些措施的预算总额约为1.8亿美元。此外,菲律宾政府还计划在完成南沙群岛附近海域的石油勘探工作后启动全面开发。

      摩拳擦掌的,还有越南。3月上旬,越南驻美大使在夏威夷与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罗伯特·威拉德举行会谈之际的表态就毫不掩饰,“针对中国宣称拥有主权和妨碍航行自由的企图,越美两国应该联合起来加以应对。”

      面对近年来一些东南亚国家在南中国海不断搞小动作、侵蚀我国的南海岛礁,许可判断,如果中国一直采取怀柔忍让的政策,在南海问题上将越来越被动。“中国应该相机采取行动,遏制这些小国的嚣张气焰,将中国海军上的优势转变为胜势。南海应该在自己的脚下,而不是在自己的想像中。”

      海洋维权瓶颈多

      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我国海洋执法带来了很大挑战。同时,我国海洋执法自身也面临着诸多课题。

      许可将其分为三大方面,海洋维权机构的能力建设、海上监管部门的协调和国外海事情报的收集。“中国拥有广阔的海疆,海洋维权必须进行海洋维权机构的能力建设,如增加执法船艇、直升飞机、航海设备和人员等等,这些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另外,中国目前有多个监管海洋的部门,如交通部的海事局、公安部边防局的海警队、农业部渔业局的渔政、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的海监、中国海关总署缉私局等部门,如何协调这些部门是个大难题。中国还缺乏及时掌握南中国海周边国家的海事情报和海洋政策动向的能力,不利于中国的海洋维权与决策。”

      除了以上问题,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李国强还指出了中国海洋执法在法律方面的瓶颈。在奔赴各沿海省份调研时,李国强感到了执法一线的苦恼。“有些部门抓扣了对方国家侵渔的渔船和渔民,但不知道该怎样处置。还要管对方的吃喝,有病要给他们医治,生怕他们有个好歹,引起更大的国际纠纷。但这部分经费谁来给?作为地方执法部门,经费精力都有限。无论是海监、海警、渔政,在执法上都有依据。但是我们恰恰在海洋执法本身没有设立专项法令。”

      缺乏明确的专项法,对于海洋执法是一大束缚。

      和中国相比,周边国家如日本、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之所以在抓扣我国渔民后可以立即进入司法程序,很大程度上由于他们制订了相关的专项法,对侵入主张管辖海域的程度、范围以及处置措施作了具体规定。李国强建议,今后我国要加大建立、健全海洋执法专项法的力度。

      据了解,考虑到在专署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巡航发现侵权行为时的宣示体制和执法程序上规定得不够具体,国家海洋局于前年开始重点制定了专署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巡航执法条例。目前已经正式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审议。

     尽管路途艰险,但可以肯定地是,包括中国海监在内的多支执法力量,在海洋维权路上必将走得更远。

     周边形势恶化根在海上力量薄弱 中国应相机夺回南沙岛礁 (2011-01-04 13:18:50)转载 标签: 海上力量 争议问题 中国外交 中国军力 南海问题 军事 分类: 军事

      从北至南,中国的海疆安全软肋在今年呈现得十分突出。美国航母搅动得黄海一片沸腾;国务卿希拉里轻描淡写的一句“事涉美国利益”就在南海掀起狂风巨浪;日本在钓鱼岛上扣押中国船长给暗流汹涌的东海凭添风波。对此,中国有学者就指出,解决岛争有缓有急,可相机夺回南沙岛礁。

     外国媒体报道,海洋,从来都激荡着汹涌澎湃的大国梦想。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19世纪杰出军事家马汉的名言多少年来都在冲撞着各个民族国家的雄心。眼下,历史和未来的轴承线已经摆在了中国的面前!只有黄水海军,何来伸张海权;龙困浅滩近海,何谈民族崛起。

     我们要迈向强国之路,必须首先读懂眼前这一片深蓝:

     该以怎样的智慧和心胸,向历史遗留的岛屿争议问题寻求突破?该怎样顶住种种外部压力,修炼自身的海权“内功”?该如何站在国策的高度,衡量并设计海权发展的大战略,彻底摆脱有海无洋的困扰和束缚?

     ——经略海洋的求解课题已经摆上了中国崛起的议事日程。

     形势恶化根在海上力量薄弱

     2010年中国外交的特点之一就是和周边国家的海洋争议问题比较突出,从黄海、东海到南海都是多事之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这些现象是否意味着中国海洋的整体形势走向恶化?

     许可:这些问题今年突显有国内国际的多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的“海洋议题”中,台海问题占据首位,其次才是周边海域的争议问题。今年6月底,两岸签署了ECFA,经济联系更紧密,台湾马英九当局也希望保持现状。预计未来5年到10年两岸爆发冲突的可能性较小。以前,美日往往通过台湾问题或台湾当局向中国大陆施加压力。目前,美日打“台湾牌”的效用降低,转而寻求其他的海域争端下手。

     海洋问题今年突显还有中国自身的原因:由于中国自身海上力量的薄弱,使外国势力能以非常少的代价就可以对中国造成很大的打击。希拉里的一句有关南中国海安全有关美国国家利益的话,就大大震动中国。美国的亲密盟友日本则利用掌控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抓捕在附近海域活动的中国渔民与之呼应。

     综上因素,造成中国海防四面楚歌的局面。

     尹卓:从表面上看似乎今年中国周边的海洋问题突显,实际上我的判断是,中国周边的海洋形势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周边的海洋争端是历史遗留问题。

     冷战结束之前,即80年代中期之前,是中国周边海洋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中国面临的整体外部形势是两大超级大国的围堵,甚至是核战争的威胁。根据美国苏联的解密档案及一些政要的回忆录可以归纳出,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至少有五次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筹备动作。

     80年代之后,世界形势及中国外交所处的整体环境是“和平和发展”,这一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之前中国面临生存问题,海上安全及岛屿争端等问题都被掩盖了。80年代后,核战争的威胁基本解除,海洋安全问题包括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才突显出来。

     发展海权需谨慎应对美国因素

     Q:今年的中外岛屿争议中突显了美国介入的新现象。美国因素是否构成了中国海洋战略发展的重大外部干扰因素?

     尹卓:今年海上问题之所以突显,美国因素的确是一个重要外部因素。美国没有能力像上世纪60、70年代对待日本、菲律宾和泰国那样,对亚洲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双管齐下。现在美国重返亚洲,欠缺经济实力的足够支撑,所以只剩下凭借超级军事大国的力量,制造新的安全问题,吓唬中国的周边邻国,造成亚洲国家间的矛盾。

     中国的海洋安全要面对新增的、强大的美国因素。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美国的战略重心虽然打算、也正在向亚洲转移。但美国重返亚洲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反恐战争对美国力量的制肘还相当大,仍是美国的主要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牢牢把握住战略机遇期。

     葛莱仪:中国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都是大陆国家,中国向海洋发展的过程必将是不平静的。中美在海洋和空中冲突的可能性都在增加。

     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不会挑战美国或现存的国际秩序”多少已经成了“陈词滥调”了。其实在某些方面,“中国并未挑战美国利益及现存秩序”并非事实。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试图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并颠覆国际体系。我们应当避免夸大之词。中国和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在崛起时,必然会需求对国际秩序做一些调整,这毫不奇怪。

     美国不会毫无理由地反对中国成为海洋强国。如果中国海军的部署应用是有利于世界稳定的,美国会欢迎之。就好比现在在索马里海域的亚丁湾发生的那样。但是,如果中国海军的活动是妨碍美国维护自身利益的,那就将造成更严重的中美摩擦。

      Q:解决东海南海岛屿争议的关键何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大原则依然有用和有效吗?

     许可:在南海岛屿争议问题上,不要有“双赢”的幻想。双边和多边谈判虽然可以缓和局势,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谈判,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坐失良机。

     目前,中国最重要的是要采取行动。中国应当在中国南海海洋边界线内(即“九条断续线”内),派遣强有力的海上执法力量进行巡逻,驱逐非法入侵的外国船只,保卫自己的领土和海洋利益不受侵犯。要趁现在美国和东盟在南中海的合作关系还处在初级阶段,相机采取断然措施夺回被周边小国占领的岛礁。解决南海问题不能拖延,越晚解决,中国就要付出越大的政治和经济代价。

     东海争端问题看似简单的双边冲突,其实非常吊诡,处理必须特别谨慎。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是美国二战后为牵制中日故意埋下的祸根。现在中国的海上力量远远落后于日美,如果中国采取过激行为,美日必将联手在海上重创中国,中国海上崛起的梦想势必破灭。或许要等到海上力量足够强大时,才能相机采取断然措施。

     尹卓:“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前面还有“主权属我”。但主权问题并非不能谈判。在历史上提出过“主权问题不能谈判”是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时机,针对英国想拿香港的主权归属问题换取治权而言的。在实践中,中俄边界问题尤其是黑瞎子岛的划分,中缅、中蒙边界问题中,双方都有些许的妥协。没有让步和妥协,无法取得边界谈判的突破。

     但是,我们反对类似日本此次在钓鱼岛事件上的这种做法,在美国的支持下,采取了打破双方默契的、政治上的重大举措,挑战中国的权益。这种情况下,没有谈判和妥协的余地。

     葛莱仪:中国与其邻国之间的分歧首先应当由这些国家之间内部来解决。只要他们能妥善解决,美国没有必要介入。只有当冲突各方都希望美国来扮演斡旋角色时,美国才应当这么做。在中日岛屿摩擦中,我个人的看法是,美中日三方的高层对话将是很有价值的,但那不能被当成一场美国在中日间充当仲裁的游戏。美中日是亚太的三个大国,他们应当更密切地合作。

      Q:中国要真正成为崛起的大国,海洋战略不可或缺。你认为,中国目前有海洋战略吗?这样的战略应该是怎么样的?

     尹卓:中国没有国家层面的明确的海洋战略,只有有关部门的、侧重经济领域的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海军当然有自己的海洋战略思考,但是这些都是某部门行为,而不是国家行为。

     我在今年政协会议上的提案就是,要加速制定国家层面的海洋安全战略。海洋战略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海洋安全、海洋发展利益和如何应对周边海洋争端问题。

     海洋安全战略整体而言是防御性的。海洋安全的重大问题和核心利益还是台湾问题,这是事关中国国家统一的关键问题。海洋发展利益就是要确保航线安全。周边岛屿争端问题,整体的原则是,我们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不希望通过军事手段来解决岛屿争端问题,不希望破坏外部环境。

     许可:一般来说,海洋战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参与海洋的人口和政策;海洋的地理;海洋经济;航海技术(突出表现在海军装备、海上执法设备);陆基对海上力量的支持;空中资源及陆海空力量的综合发展等。中国从传统上,重视陆疆而忽视海疆。海疆和陆疆的权重,直接影响到海洋战略。海洋战略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将决定国家决策资源的配置,也影响到国家对东北亚东南亚的战略布局。

     中国的海洋战略一定要“以我为主”。中国需要以长远的眼光,以五十年、一百年的时间纬度来规划中国的海洋战略,并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去练好“内功”。中国目前比较有利的形势是,港口发展迅速,基础设施日渐完备,中国漫长海岸线已经形成了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台湾海峡西岸、珠江和北部湾的港口链、港口群,这为未来的海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海运业和造船业也发展迅速。目前,比较缺乏的是海上军事力量及空中力量的配合。

     2010年海洋冲突集中爆发,敲响了中国海洋问题的警钟,或许这能成为中国的契机,反思国家海洋战略,进一步重视海洋,将规划海洋战略、建立海洋秩序及加强海上执法能力的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奠定中国海洋强国的百年基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