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观后感 > 正文

    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学习后感

    时间:2021-12-12 15:00: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www.zqwdw.com)

    大四的第一学期,应该也是在吉大教室里学习的最后的一个学期开设了这门专业课,同学们中流传着“如果不让李北川老师最后带带我们,新闻专业学电视的出去了基本上什么都不会……”这一消息……

    于是带着怀疑和期盼的态度开始上这门课,李老师的外形就让我觉得很亲切很有说服力,再加上滔滔不绝的举例式教学也是能够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好方法。笔记运用精炼真实的语言而独具保存价值。夸了这么多现在开始谈我的体会和感想。

    这门课的笔记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以真实为生命以意境为灵魂。真实的再现生活中的情况在电视纪实作品当中并不是难事,偷拍、隐蔽拍摄、跟踪拍摄都可以很真实的记录发生的事情来呈现在观众面前,可是能做到意境为灵魂的那就屈指可数了。既要真实又要有美感能发人深思不是看完就忘了的感觉,这就需要制作者有一定的素质涵养艺术的历练和审美风格的运用力道的。电视纪实作品是那种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以对实地、当事方采访拍摄为基本手段,力求反映真实时间、真实空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兼有纪录、写实和纪实三种风格的电视作品。可以说,电视纪实作品这一类型包括了一切试图对这世界作“无限接近真实”描述的电视传播样式,它们不仅努力展示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还不断探索对精神世界进行反映和传播,所以理应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工具。

    电视纪实作品应该是“无台不在”、广受重视的。但事实却是大多数观众并不清楚纪实作品到底是何物,不清楚它与自己生活的关系。这首先说明纪实作品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如我们期望的那样突出。所以在我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这一时刻,教给我们首先提高业务理论水平,然后当实践不断丰富时,再抛开固有的理论框架,不对纪录片和专题片的拍摄理念和方式作出硬性规定。自然的反而是最艺术的。目前国内的电视媒体状况总是由于技术的落后或担心出事故,所以我们的大部分直播总是只有在事先有了详细的规划后才能出现。即便现场直播和现场报道,又总是过分小心,不敢把镜头一直对准观众想看的对象,在解说上也多是仅仅说画面上有的东西而不敢做任何评论和预测。在世界电视传播水平已大大提高的今天,这种做法很令人生厌。课堂上怎么海空天空任意驰骋都可以,只怕在以后的道路上不能按自己的理念去做,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我决定宁肯不做也不违背原则。而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则主要由于沉迷于电视的娱乐功能,以及对“图像文化”的过分追求,导致他们能接受各种“重案纪实片”,却不愿关注真正的纪实作品。

    通过不断的看片子《哭泣的骆驼》《藏北人家》《幼儿园》《英与白》……片子的内容几乎都是作为一种载体承载了一些对生活现象背后的思考。这些人文内涵丰富的影片在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世界里,人类的情感元素却顽强地沿袭着。这一发现,使得影片具有绵长的冲击力。而这种能够感受得到的冲击力,往往是从一些细小的局部的环境和情节透露出感性的也可以说是带了主观色彩的特定手法表现出来的。于是我有点茫然了,纪实作品的真实性和人文关怀特点是否相冲突呢?从善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从恶的角度看的话一切都是虚伪的全是假的骗人的……是不是所谓原生态的纪事美是有选择的记录下来摒弃了假恶丑的一面呢?(似乎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了)

    当然在不断学习了解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电视纪实作品正是由于坚持了电视多符号系统传播的传统,纪实的品质,且形象展示和抽象说理并重,所以它在传递真实信息,为受众全面建造一个“无限接近真实”的“第三世界”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电视纪实作品,无论是现场报道还是专题片、纪录片,讲求的都是对生活中真人真事的直接反映。同其他电视作品不一样的是,这三者都坚持以真实再现生活中的影像为主,以表现、解说为辅。它们努力给予观众的不是一种给定的结论,而是要引发观众在接受由多元化的电视语言构成的、接近全面事实真相的综合信息之后带来的自我思考与判定。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角度和思考方式,接受到的并非得到的。

    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一样,电视纪实作品更多要展示的,是与整个社会共通的、与整个时代同步的客观真实。当然,所有的媒体都存在着党性原则。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过于展示细节而无实际内涵的现场直播不是纪实作品,过于说教却只有通用画面的专题片不是纪实作品,过于追求边缘题材的猎奇而不顾普遍现状的纪录片也不是纪实作品。纪实作品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成为她所具有使命感的重要表现。至于纪实作品所反映的原生态中含有的戏剧性,则主要是由于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引起的。而以真实为生命以意境为灵魂就是保持和发扬了这个品质,使得电视纪实作品在所有节目类型中,找到自己的栖身地。

    在当今电脑网络时代,海量的信息使人们即使是安坐斗室也无法拒绝传媒的影响;其中所含良莠不齐的信息,又真假难辨。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整个社会的转型在加快。此时此刻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人们更想借助直觉和理性并重的纪实作品来便捷地形成自己的判断,因此,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事件,重大社会问题,容易引起广泛兴趣的现象和知识,电视纪实作品可以在这些方面做及时全面的反映,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

    当我们还在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对电视纪实作品得认识的时候,中国的纪实作品正在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中之一表现在叙事思路平稳、跳跃度小,追求认同感;其二是叙事技巧已达到较高水平,结构更重开放性和个性化;另外,我们的纪实作品一方面坚持艺术性,另一方面也承认它的报道性,力求使告知、说服、愉悦功能相结合。独特的风格产生与众不同的品牌,必将形成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为中国纪实作品创作注入新的理念,开掘新的领域和新的表现形式,用多种激励手段来促进不同风格的形成。“只有个性化的,才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中国的纪实作品要更多对准我们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坚持和发扬自己的特色,这是我们未来不断赢得观众、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

    总之,电视是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造就的明亮眼睛和灵敏的双耳,而纪实作品要凭“无限接近真实”来交给观众一把深入理解这个世界的钥匙,这注定了纪实作品将永远不会消亡,希望可以凭着我们的努力取得更广泛的共鸣。我会记住上电视纪实作品课的日子的。

    相关热词搜索: 纪实 创作 后感 作品 电视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