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观后感 > 正文

    《聚焦》精选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1-12-27 08:48: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聚焦》精选电影观后感

      《聚焦》精选电影观后感

      观众没有义务来看这样一部电影,因为整个观影过程,需要像考四六级一样认真,看完后文,有时候还要再回顾前文。

      但是,电影人用手中的镜头作为武器,去捍卫这个世界的良知与正义,难道不比拍一个“好看”的片子,来得更有意义吗?

      首先最值得提的是:今年2月29日,身在意大利罗马的红衣主教佩尔(George Pell),提供了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牧师性侵儿童案件的证词,他在证词中承认:“天主教会犯了许多错误,并让人们失望了”

      天主教世界里,无数性虐案受害者得到慰藉,甚至看到了公正裁决的曙光。

      影片上映两个月后,能产生这样的现实意义,相信参与者们会比得了10个奥斯卡还满足。

      这部电影太难拍了,有人说题材选的好有噱头,可噱头不是这样选的!神父们“长期性、有组织”地性虐儿童,题材太震撼太敏感。如果说环球报报道该丑闻的时候(2002年),天主教还不是美国本土第一大教,那么现在已经是了。如果说环球报作为地方报纸,受众不算太广的话,电影的受众可算是广了。

      阻力比当年还大。

      敢拍这种片子,没引起强烈的社会抨击,反而好评如潮,真的需要勇气、担当和智慧俱佳。我真的不是在乱用形容词。

      零抨击,是因为电影从头到尾都很克制。

      虽然近6%的神父都犯过这种恶行,虽然更多的神父都在装聋作哑,虽然从教皇开始自上而下,整个教会机构都在包庇纵容,让这样的惨剧,一代一代地发生在千万个儿童身上。尽管这一切令人愤怒。

      但是,影片把怒火收敛了。

      所有的罪行,都经由受害者的口述展现,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回忆性暴力的镜头,没有一个受害者自虐或自杀的场景,只有他们在讲述时的崩溃,和一个手臂有烫伤的特写。

      让观众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直面受害人的痛苦。要是太露骨了,会让虔诚的教徒们激烈反弹或陷入绝望,反而不会关注事件本身。

      教会对揭发者们的报复,在片中一笔带过。

      作为案件切入点的盖根神父,在现实里,因为引起公愤,已于03年被狱友杀死。片中只字不提。

      来自任何方面的暴力,都被刻意阻隔在镜头之外。堪比侦探片的调查过程,如果耐心去看懂,其实很高能,但为了配合基调,拍得很平实(够敏锐细心的观众,应该会喜欢)。还是那句话,题材太敏感,需要让各界理性接受。

      唯一在影片里亲口承认娈童的神父,算是本片对受害人有个正面交代。而这一个交代,也是个态度温柔眼神懵懂的小老头子,并且,也是受害人。算是为教徒们,找到一个原谅“神”的理由吧。

      我想这一幕,多少抚慰了教徒们。甚至主创们,还为教徒提供了重塑信仰的方式。就是片中前神父所说的:“尝试将教会与信仰分开看待,教会由人运作,是人就会犯错。”

      《聚焦》没有攻击信仰,甚至在主动挽留信仰,这样清醒冷静的正义之战,本身就很让人敬佩。

      影片没有把笔墨放在攻击信仰上,而是对这种长期集体行为为何能得以掩盖,进行了很多思考,这些可以从很多角色的境遇中体现出来,导演和编剧也把一些思考安排给了角色的台词。所以片子有很多剧情的隐藏线,就看你细不细心了。

      在说这些之前,先来点轻松的制作幕后,不爱看的亲们请直接跳到下一个分割线。

      可以增加观影乐趣的幕后:

      罗宾逊的饰演者迈克尔·基顿,在接演这个角色后,对真正的记者罗宾逊,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偷偷跟踪,像个变态跟踪狂一样。还搜罗了很多罗宾逊的视频和录音,一遍又一遍地看和听。

      对于基顿最终的出色模仿,罗宾逊的评价是:如果他去抢银行,警察会把我拷走!

      剧组花了很大力气,还原了波士顿环球报的办公场所的较大部分,还邀请了当年聚焦小组的记者们回来,把桌上的东西,都摆成了当年习惯的样子。

      片中,记者们用的是蓝笔,主编用的是黑笔,编辑用的是红笔。就像真正的报社里一样。尽管能看到的纸面都很模糊。

      记者麦克追赶律师时,路过一家星巴克。星巴克的logo在这两年刚改过,而影片中那家的logo,被剧组还原成了当年的版本。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细节,这就是传记式影片该有的态度,观众可以不在意,但我一定要做到最好。

      回来说说影片的剧情线和思考点。预警:是剧透,看完会丢失好多观影乐趣。

      主线非常清晰扎实。

      聚焦小组在新主编巴伦(也译作巴龙)的授意下,开始调查神父盖根数次娈童,被主教调往其他教区后,再次娈童的案件。

      由一个受害人,发现一个受害人互助会,牵连出13个类似的娈童神父,和一个专门研究神父心理的专家(前神父)。从这几个神父频繁在各教区调动的记录,找到教廷隐瞒真相的惯用套路。

      专家估测有6%的神父娈童,即仅波士顿地区,就有90人。聚焦小组根据调动套路,在数十本!上千页厚!的神父名册中,圈出87名嫌疑人,威胁帮助和解的律师要来名单(对,就是威胁),走访受害人,最终70个神父罪行得到证实。

      同时,刚开始就公开上诉的受害方律师盖瑞比迪恩,也耍招阴了教会方的律师,使保密的和解协议得到公开。主教参与事件的铁证也到手了。

      至此,教会的腐朽在规模上、制度上都得以揭露。

      情绪的渲染跟着主线来。刚开始,所有人的语调都很平缓、有礼;随着案情扩大,出现了惊讶、质问、威胁;令人震惊的猜测得以证实,甚至记者家附近就有个变态神父,情绪到达顶峰,小组内部出现内讧、争吵、愤怒;直到事实见报,情绪沉淀下来,却更加饱满。配乐也跟着这个节奏走。

      很多评论,都用到了“克制、冷峻”这样的字眼,包括本文,但并不代表这是一部没有情绪的片子。相反,几次回过神,我都发现自己攥着手,一手心的汗。

      最重要的一条隐藏线,片中提到的,红衣主教劳尔的3个经历:

      30岁时,担任小镇报纸编辑的他,是个坚定的民权主义者,愿意为了不同种族的人们去斗争,那是在五六十年代。 1985年之前,劳尔还在教廷内部,资助过一份禁止神父娈童的措辞严厉的教内报告,但不知何故终止了,那时候,他应该是主教或大主教。 2002年,故事发生的时候,劳尔已经升做红衣主教,气度非凡,却成为打压受害方、串通律师和法庭、隐瞒真相的“上帝之手”。

      神职越高越人格堕落,影片没有去探究或解释,这应该是本片给观者留下最大的一个空间。

      为什么真相能长期隐藏:

      前半部分,聚焦小组成员一直是英雄形象,而律师埃里克·麦克里希,帮助许多神父完成和解,从中牟利,完全的混蛋律师。却正是这个混蛋律师,在被激怒后,用一句话反转了一切:“我在好几年前就给你们报社寄过名单,上面有20个娈童神父的名字。你们让它石沉大海了。自己去查查你们该死的剪报!”

      影片无意分出好坏。很多“坏”人都尝试过做些什么,教廷方律师,神父,主教,宗规秘书,只是都很快放弃。“好”人也同样有无为之罪,环球报就曾无视了举报材料,因为“身在此山中”,因为“神父应该是好人”的固有印象,而没有意识到事件的严重。

      正如盖瑞比迪恩所说:“新主编(巴伦是犹太人)来了,突然间所有人都对教堂有了兴趣。就是需要外人介入,我也是外人,我是阿美尼亚人。”

      而“内”人们,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打破沉默。

      根据前神父的研究,教会里50%的神父都没能遵守禁欲戒律,所以整个教廷都有“难言之隐”,于是默契地包庇性虐,等到事态越来越严重,更是已经无法自拔。甚至罪行败露后,主教劳尔在教中地位,不降反升。

      当地的警察、律师,因为上级压力,因为害怕自身地位受影响(教会在美国是个很入世很有声望的慈善机构),选择明哲保身。

      “如果需要整个村庄去养育一个孩子,那么毁掉一个孩子,也一定与整个村庄有关。”

      “人们习惯了黑暗,当天忽然亮了,每个人似乎都要受点指责。”

      这就是整部电影的主题,任何犯罪都是整个社会的事情,更何况是这种规模的犯罪。

      这是一部从影片内,到影片外,都很圆满的作品,唯独有点不像电影,更像一部需要反复咀嚼的小说。细节太多,人物太多,很多人表示,看得有点乱。

      但如此严肃的事实,本应该有相应的复杂。

      无论如何,很值得看。

     

    相关热词搜索: 聚焦 电影 观后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