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宝宝交往两大难题:不会自卫vs自卫过度 自卫过度杀人了怎么办

    时间:2018-12-27 04:38: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在集体相处中,宝宝不会自卫和自卫过度,是让爸妈头疼的两个极端。有的宝宝挨打了既不知道躲,也不会还手;有的宝宝只要稍微被人碰一下,就立即狠狠出手……      宝宝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发生冲突是很常见的现象。比如:几个小朋友在争抢玩具时,有的小朋友会打人、骂人;在户外玩大型运动器械时,大家争先恐后、相互推搡……如果这些现象只是偶然在孩子身上发生,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这是幼儿交往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频繁地在某些孩子身上发生,老师和家长就要格外注意了。在冲突中,宝宝不会自卫和自卫过度都是大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卫过度
      那些在争抢中常常打人、骂人的宝宝明显是“自卫过度”,甚至有些行为不是自卫,而是主动、主观地发起的攻击,这样的行为我们常常称之为“攻击性行为”。
      一般情况下,1岁左右的宝宝就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原因往往是为了争抢玩具、毛巾或座位等。随着年龄增长,攻击性行为会越来越频繁,到4岁达到最高峰,然后随着积极的引导而逐渐减少。不过,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基本上都是“就事论事”,很少进行有针对性的人身攻击。
      产生原因:
      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
      1.性别。男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明显比女孩子多,强度也要大;
      2.受家庭环境影响。如果孩子的生活范围、游戏范围过于狭小,就会造成心灵的压抑,这种环境下的幼儿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3.幼儿周围的信息、玩具刺激也不可忽视。若总是被暴力、武打等电视节目影响,周围多是枪、坦克之类的玩具,幼儿也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4.家庭教育过于严厉的孩子也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比如父母对幼儿要求严格,过度追求完美,超越了其心理承受能力,这时攻击性行为就成了一种宣泄方式。
      
      育儿策略:
      孩子自卫过度并不是一件好事。有些家长认为这样自己的孩子就不会吃亏,这只是一种狭隘粗浅的认识。自卫过度不但会使幼儿失去很多机会,也促使其内心向不健康的角度发展。对自卫过度的孩子,爸妈要积极调整家庭教育策略:
      1.通过移情训练,让幼儿感受被攻击一方的内心变化,帮其建立同理心。
      这种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给孩子讲这方面的故事,重点强化被攻击一方的心理感受;又如角色扮演游戏,与孩子一起创设争抢的情境进行游戏,令其扮演被攻击的一方。这种情况下,孩子更能深刻理解被攻击者的委屈和痛苦,从而促使孩子在以后的交往中更加自觉地抑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
      2.教会孩子更多的交往技能,促使其用合适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孩子之间发生的很多冲突,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的交往技能,不会用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只会简单地争抢。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妈妈可以教给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的技巧,比如,面对小朋友手里拿着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会主动问:“让我玩一会儿好吗?”又如,玩具少时,教孩子提出与对方轮流玩的主张:“你先玩,一会儿让我玩好吗?”、“我玩一会儿马上就给你!”……
      3.调整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空间。
      家庭环境嘈杂、狭小、混乱,玩具不合时宜,父母要求过于完美等,都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负面影响,这种压力远远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因此,家长要注意调整家庭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宽松、自由的空间。
      
      不会自卫
      那些在争抢中常常被推、被骂、被打的孩子明显的是“不会自卫”。这种现象的发生比“自卫过度”更让妈妈们心焦。
      产生原因:
      “不会自卫”的形成也有很多因素,比如:
      1.与性格有关。内向温和的孩子往往不会自卫;
      2.家长的一些引导会被孩子误解。有些家长反复告诉幼儿不要争抢打闹,在与亲朋好友的孩子相处中过度强调谦让等。
      育儿策略:
      孩子长期处于“不会自卫”的状态,对心理健康发展也有负面影响。由于交往中的失利,孩子会越来越“收缩”,从不敢与某个小朋友玩到很深,交友范围越来越小,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在此,给“不会自卫”的孩子爸妈一些育儿调整建议:
      1.接受孩子被欺负后的委屈和宣泄,使其感受到来自爸妈的理解。
      当孩子因为被打、被推哭泣时,家长不要急于劝解或者命令孩子停止哭泣,更不要斥责孩子没出息,那样会让孩子原本委屈的小小心灵更加孤单。待孩子有所宣泄后,再爱抚、安慰孩子,并肯定他在这样的场合没有和对方对打、对骂是一个很懂事、很文明的好孩子。爸妈和老师都喜欢这样的宝宝。
      2.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给予积极的引导。
      有时虽然孩子处于被伤害的一方,但不一定就没有责任。待孩子情绪稳定后,要和孩子仔细谈谈,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孩子也有一定的原因,如沟通技巧不足等,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比如,发生争执的原因是自己的孩子拒绝对方的孩子玩他的玩具,那么就要引导孩子学会分享、轮流、交换等共同游戏的技巧,避免冲突的发生。
      3.教给孩子回避“攻击性”儿童的技巧。
      有些儿童“攻击性行为”十分强烈。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妈妈可以教会孩子如何拒绝他们或如何与他们相处。比如,在小区滑滑梯时遇到上述攻击性行为比较强烈的孩子,可以让自己的孩子通过“我要回家吃饭”、“我妈妈等我回家呢,有时间我们再玩”等方式拒绝与其共同游戏。当然,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方式不值得提倡,因为回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教会孩子适宜的自卫方式,避免类似事情的重复发生。
      回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教会幼儿自卫更加重要。在幼儿时期,由于对方的攻击性行为只是一种简单的就事论事,因此自卫的方式也很简单直接。比如:在集体活动的时候,用大的声音拒绝,让对方迫于大家的压力停止自己的行为;还可以告诉老师、家长,让成人引导他们缓解矛盾,解决冲突等等。
      TIPS:在教给孩子自卫方式的时候,要避免不适宜的“技巧”。比如:
      1.教宝宝以牙还牙,这对于长期不会自卫的宝宝不但难度有些大,更让人担心的是,长期这样教育会让宝宝成为攻击性宝宝。矫枉过正,更加麻烦。
      2.家长出面解决纠纷,往往会让问题升级。孩子之间的友好和争执过渡得十分快,有时家长还气势汹汹,孩子早就手拉手了,这也是常见的现象。如果家长干涉孩子之间的问题,不但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而且无形中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不会自卫与自卫过度都是孩子交往中常见的现象,家长既不要过分焦虑,也不要置之不理。只要潜心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倾听其内心感受,分析原因,然后帮助孩子提高交往的技能技巧,相信一定会帮助宝宝顺利渡过这个小难关,让宝宝成为众人都欢迎的好宝宝。

    相关热词搜索: 自卫 两大 过度 难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