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杨贵妃生死之谜] 杨贵妃东渡

    时间:2018-12-28 04:44: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杨贵妃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由于文学的渲染,她辉煌而又哀艳的爱情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有同情其悲惨遭遇的,有咏叹其爱情真挚的,也有斥责其祸国殃民的,不一而足。而对于她当日死亡与否,近年来也颇多争论。
      
      杨贵妃其人
      
      杨贵妃,字玉环,蒲州永乐人。幼时死了父亲,寄养于叔父家。她擅长歌舞,通晓音律,长得美艳绝伦。开元二十二年,嫁给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唐玄宗为她的聪明和美色所倾倒,开元二十八年,叫高力士把她接入后宫,当了女道士,取道号为太真,实际上已把她占为己有,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糜烂生活。
      天宝四年,她被册封为贵妃。她的三个姐姐,被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她的堂兄杨国忠被任命为宰相。杨氏一门,一时间势倾朝野,权倾天下。每年十月,杨家兄妹扈从明皇游华清官,各家自成一队,着一色服装,组合在一起,五彩缤纷,灿若百花。珠宝饰物,遗落满地,其豪奢如此。
      当时,胡人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最为恩宠,玄宗称他为儿。有一次,玄宗同贵妃在便殿宴乐时,安禄山不拜玄宗而拜贵妃,明皇问他:
      “你不拜我,而拜妃子,为什么?”
      “胡人不知有父,只知有母。”安禄山说。
      玄宗听了很高兴,妃子也很高兴,赏给他许多钱,称为“洗儿钱”。
      这时的唐玄宗,终日痴迷迷的和杨贵妃在一起厮混,不理朝政,杨国忠弄权,政事腐败不堪。
      天宝十四年,“渔阳鼙鼓动地来”,手握重兵的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以“清君侧”、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不久,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玄宗带着杨贵妃及皇亲国戚仓猝而逃,走到马嵬坡,士卒哗变,杀了杨国忠,又逼玄宗将杨贵妃赐死。
      这一年是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杨贵妃38岁。
      
      马嵬坡之死
      
      杨贵妃马嵬坡之死,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缢杀说
      这是常见的一种说法。新、旧《唐说》异口同声。大体情况是:
      护驾士兵们杀了杨国忠之后,仍然不肯前进,玄宗亲自走到驿站门下命令,也没有效。玄宗要高力士问六军主帅陈玄礼是什么缘故。
      陈玄礼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应该还留在皇上身边,请皇上割爱正法。”
      玄宗听后,转身进入驿站,在门内的小巷边拄着手杖,低着头,昏昏默默地呆立了很久。京兆司录韦谔进言:
      “众怒难犯,安危只在顷刻之间,望陛下迅速决策。”
      唐玄宗反驳说:
      “贵妃常年居处深宫,与杨国忠谋反何干?”
      高力士进言说:
      “贵妃本来无罪,但将士们已杀国忠,贵妃还留在陛下身边,他们岂敢自安?望陛下仔细想想,将士们安心了,陛下的安全才有保障。”
      玄宗无法,只得走进行宫,把贵妃牵出厅门,到马道北墙口同她道别。
      杨贵妃流着眼泪,呜呜咽咽地说:
      “望皇上好生珍重。我有负国恩,死而无恨。死前请让我拜佛,为陛下祈祷。”
      玄宗也动情地说;“愿妃子善地超生。”
      于是,高力士把贵妃引出,缢杀于佛堂前梨树之下。
      直到陈玄礼等人验了尸,证明贵妃确已身死,将士们才拖着半卷的旌旗,迎着散漫的黄尘,向四川而去。
      对于贵妃马嵬坡之死,唐代还有另外两种说法:
      
      (二)被杀说
      白居易的《长恨歌》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杜甫的《哀江头》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此外,唐诗中咏杨贵妃的,还有“太真血染马蹄尽”、“埋血空生碧草愁”、“喧呼马嵬血”、“血埋妃子艳”等句,都少不了一个“血”字,人们知道,缢死者是没有血的,可见,唐代很多人认为她是被杀而死。
      
      (三)吞金说
      刘禹锡诗《马嵬行》写道:“贵人饮金屑,倏忽□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刘禹锡自述,他写的马嵬坡故事是通过实地考察,亲“问里中儿”所得。想必有一定的真实性。这样看来,杨贵妃也可能是吞金屑而死的了。
      
      流落民间说
      
      杨贵妃未死,流落民间,在唐代早有传闻。
      20世纪20年代末期,著名学者俞平伯在《小说月刊》20卷2号上发表了《〈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疑质》,1984年,周煦良先生在《晋阳学刊》上又发表了《〈长恨歌〉恨爱哪里》,对杨贵妃未死说进行了全面的论证:
      1.《长恨歌传>中说:“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本已暗示死于隐蔽之所,仓猝之见,其死况就是值得怀疑的,待安史之乱平定,玄宗回到马嵬坡,《长恨歌》中更是明言: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请注意这个“中”字,可见就掘地三尺了;再请注意这个“空”字,根本就没有找到尸骨。这足以证明,仓猝间,杨贵妃一牵而去,根本就没有在马嵬坡留下尸体,甚至连替代的假尸体也没有一具。
      2.既然马嵬坡墓中不见尸体,玄宗才派方士去找,找的结果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谓“碧落”,就是“天界”;所谓“黄泉”就是“地府”。她既然既未成仙,又未成鬼,那就当然是落在人家了。
      3.最后,方士在海山之间的“玉妃太真院”里找到了她。她“雪肤花貌”,依然是原来的模样,还深情地拿出信物“金钗钿合”带给明皇,以证其实;又举出“七月七日长生殿”里只为二人所知的密语,“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以见其真。那么,杨玉环的未死,已是千真万确的了。
      4.“玉妃太真院”在哪里?他们一致认为,那就是女道士院,而唐代的“女道士院”大多是妓院。因此,杨贵妃在战乱中流落民间之后,最终是沦落为娼妓。――她不能、也不愿再回皇宫了。
      5.俞、周两先生进而推断,当日仓猝间,可能使用了调包计,用一个宫女替死。好在是执刑者是高力士、验尸者陈玄礼都是唐玄宗的亲信。杨贵妃被人秘密送走,才得以流落民间。如果确实是死在马嵬坡,诗文都应到此为止,不必另生枝节。其“恨”也当适时而止。正因为不是死别,而是生离,“而天人修阻为最可恨者”,所以才堪称“长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道出了唐玄宗长思、长念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亡命日本说
      
      在中国人看来,杨贵妃“亡命日本”,似乎是虚无缥缈的,而在日本人看来,“亡命日本”倒像是实有其事了。1963年,一名日本少女在电视台展示了她的家谱和古代文献,自称是杨贵妃在日本的后裔,在日本引起了一阵轰动。
      更为神奇的是,日本著名演员山口百惠在2000年也向媒体宣称:“我是中国杨贵妃的后代。”
      做杨贵妃的后代并不是什么光荣的 事,如果不是世代相传,确有其事,它们何必要自称杨贵妃后代,从而引人侧目呢?特别是山口百惠,曾是大红大紫,无论在从影期间和息影之后,都拥有极多的影迷,举手投足都是媒体追逐的对象,为了逃避媒体,她长期深居简出,根本用不着扯出杨贵妃来耸人听闻。
      日本史学家邦光史郎的《日本史趣事集》、渡边龙美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以及我国《文化译丛》译自日本的《中国传来的故事》,都讲着杨贵妃未死的故事。
      据说:杨贵妃在马嵬坡并没被缢死,而是由陈玄礼、高力士策划,用一个宫女做了替身,然后派人护送杨贵妃南逃。当时的中国同日本有海上交往,他们大约在现在的上海一带乘船出海,经过艰险的漂泊,在日本久津半岛的唐渡口登陆,定居在油谷町。由于长期颠沛流离,贵妃身染重病,不久就死去了,当地人深表同情,把她安葬在那里。
      杨贵妃墓,背倚微微起伏的山岗,面临平阔壮观的大海,墓基是一块由乱石组成的面积有几十平方米的平台,台上有五座石塔,主塔高153厘米,日本人称为“五轮塔”,相传,杨贵妃就安眠在五轮塔下。
      白居易诗说:“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在当时看来,这海上仙山当然就是日本了。
      后来,唐玄宗终于知道了杨贵妃客死东瀛的消息,哀痛欲绝,为了给贵妃祈福,他派白马将军陈安带来了两尊佛像――释迦如来和阿弥陀如来,准备安置在杨贵妃归宿之地。陈安将军踏遍了日本大小列岛,没有找到这个地方,只好把这两尊佛像暂时安放在京都清凉寺之后回国。
      后来,日本当局发现了杨贵妃墓,要清凉寺交出佛像,清凉寺则认为佛像在清凉寺已久,评价甚高,影响甚大,不愿意将佛像交出。作为一种变通方法,他们请当时最负盛名的工匠,照原像制作两尊,将四尊佛按新旧搭配,留二尊在清凉寺,另二尊在贵妃墓地建“二尊院”安置。
      如今,二尊院的两尊佛像被指定为日本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油谷町的二尊院墓地和五轮塔,则是山口县级指定的有形文物。据说:贵妃墓前香火不断。人们认为,朝拜杨贵妃墓,可以生得漂亮可爱的儿子。
      杨贵妃喜欢吃的山东肥桃子,已被日本大津郡引入、栽种,被称为“杨贵妃桃”。
      想杨玉环本是个普通女子,只是因为天生丽质聪颖柔顺丰满一见夺于前夫,二见杀于后夫,中间虽是过了十几年尊宠荣贵的日子,但与政治是毫不相干的。她只是一只温驯的替罪羊而已。一千多年过去了,杨贵妃之死引起的嗟、怨、叹,也早已成为了历史陈迹。至于她同唐玄宗是生离,还是死别,将是一个永恒的谜团。
      摘自《细说中国历史36大悬案》

    相关热词搜索: 贵妃 之谜 生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