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中医中药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的体会】中药治疗慢性肾衰

    时间:2019-01-29 04:50: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15-0661-01      慢性肾功能衰竭,在祖国医学上,虽无尿毒症和氮质血症的记载,但从古代医学中可以查到相类似的记载,《证治汇补》的关格门中有“关于……既关且格,泌小便不通,旦夕之间,徒增呕恶,此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最为危候。”由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氮质血症即尿毒症的前期,其西医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如能在早期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大多数患者均可获得好转或痊愈。
      在临床中,通过对慢性肾衰的发病过程、病位、病性分析可知慢性肾衰的发病过程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种是患者在发病前素有脾胃病史,如腹满、纳呆、呕恶、便溏等病症,在此基础上发生本病,或患者在发病前虽无明显阳性病征,但发病开始即以浮肿为主,然后在此基础上发生本病;另一种情况是患者在本病发病前素有肝肾病史,如腰痛、头晕、耳鸣、遗精等病征,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发生本病,或患者在发病前虽无明显阳性病征,但发病开始时即以头晕、腰痛、耳鸣、血尿、夜尿增多等为主,并不出现浮肿,然后逐渐在此基础上发生本病;第三种情况是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出现。而上述三种情况在临床上均存在,但以第三种情况较多见。第一种情况,根据《内经》定位原则,“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应定位在脾。第二种情况,根据“腰为肾之府”的认识,应定位在肾。第三种情况应定位在脾肾。一般慢性肾衰的定位,或在脾,或在肾,或在脾肾,而以脾、肾同病者较多。再者,从慢性肾衰的病性宋了解其全过程,均表现为不同情况和不同程度的正虚。一种情况是,典型的气虚或阳虚表现:如疲乏、无力、自汗、纳差、腹胀、便溏、畏寒、肢冷、脉沉细或结代、舌淡嫩润、苔润滑等;另一种情况是,典型的血虚或阴虚表现,如手足心热、盗汗、恶热喜冷、口干渴、便干、脉细数或促、舌红、苔黄干等;第三种情况是上述两种情况俱在。慢性肾衰患者,除上述正虚表现外,多数患者还有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夹邪,或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夹湿的表现,如浮肿、小便不利、恶心、呕吐、肢节酸痛、脉濡细、舌白腻或黄腻或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夹风”的表现,如皮肤瘙痒、眩晕、肢体拘急、痉挛、抽搐、脉弦等,或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夹“瘀”的表现,如胸腹胁肋疼痛,各种出血,皮肤唇舌有瘀色、瘀斑、瘀点,舌下青筋暴露,脉沉细涩等,或在疾病的晚期出现“毒”的表现,如神昏、肢厥、口中尿味、舌苔紫、脉沉伏或弦大滑涩不一,总之,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十分复杂,而且多变。但是,均可用阴阳、表里、气血、虚实、风、火、湿、燥、寒、瘀、毒等加以归类定型。
      再者从慢性肾衰的治疗原则来认识,慢性肾衰、脾肾、气血、阴阳虚损是病之本,风热、火、湿、燥、寒、瘀、毒等兼夹症,则属病之标。在慢性肾衰的治法上主要侧重于补脾气;或侧重于滋脾阴;或侧重于温肾阳,补肾气;或侧重于滋肾阴;或脾肾、阴阳、气血、气阴并补。就是说,慢性肾衰的治法,主要以扶正补虚为主,把扶正补虚作为主攻方向。但是对慢性肾衰的补虚并不是那么简单,必须根据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表现和服药反应,认真加以推敲。在补益脾肾方面,主要经验有:其一,主要为脾虚、肾虚、脾肾两虚三大类,但是由于五脏相关,脾虚者必然是肝来乘之,肾来侮之。而在临床表现除为脾虚以外,还常常同时出现肝和肾的病症,因而在补脾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疏肝和渗湿的问题。肾虚者必然是脾来乘之,心来侮之,而在临床表现除为肾虚以外,还常常同时出现脾和心的症状,因而在补肾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清胃和清心的问题;其二,由于阴阳气血互根互化,阴虚可以向气虚转化,气虚可以向阴虚转化,因而在补气或滋阴的同时,必须考虑并根据其转化情况选方用药,使其与转化相应;其三,要讲究处方的刚柔相济,消补并行;其四,人体疾病,实质上都是一个人自调失常的问题,医生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归根到底只能是帮助人体恢复其自调,而决不能代替其自调,兹将临床病例举例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女,56岁,于2002年3月,高热一直不退达3个月,因其过敏体质,用药受限,本人又不同意用中药,这样使患者出现周身乏力,恶心欲呕,体重减轻,恶寒肢凉,面色苍白,血压:110/70mmHg;此时浮肿不明显,来院就诊。尿检:蛋白为(++),红细胞15个,白细胞10个。血检:尿素氮(BUN)14mmol/L,肌酐(Cr)2231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17.1mmol/L,血红蛋白(Hb)80g/L。查:苔白质淡,脉细弱无力。治以在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采取温补脾肾,化浊降逆,处方:土茯苓35g、白茅根35g、竹茹20g、石苇20g、枸杞25g、黄芪40g、党参30g、茯苓15g、山药25g、芋肉15g、菟丝子15g、熟地40g、附子10g、肉桂15g、杜仲15g,水煎服,14剂后症状明显好转。血检:BUN10nnol/L,Cr 203μmol/L,CO2Cp 24mmol/L。尿检:蛋白为(+),红细胞5个,白细胞3个。药已中鹄,再服10剂,乏力、恶心症状明显减轻。血检:BUN 6.7mmol/L,Cr 160μmol/L,Hb 108g/L。尿检:蛋白为(±),红细胞无,白细胞无。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继服前药减石苇、土茯苓、白茅根、竹茹,服6剂,各项指标均正常。
      例2:患者,男,47岁,慢性肾炎病史2年,反复发作,曾几次住院治疗,明显好转,但该患不注意自身保养。因着凉劳累后复发并加重,主诉:周身浮肿,恶心呕吐,尿少,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语声低微,周身高度浮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腹胀,查:苔白,脉细无力,血压110/80mmHg,尿检:蛋白(++),红细胞15个,颗粒管型0~2个。血检:BUN 18mmol/L,Cr 270μmol/L,CO2Cp 15mmol/L,Hb 75g/L。在给予纠正酸中毒的同时投以中药如下:川军15g、石苇25g、党参30g、黄芪50g、甘草15g、土茯苓55g、山药20g、茅根35g、茯苓25g、白术25g、余樱子15g、附子15g、泽泻20g、车前子15g、荜解15g、芡实15g、牛膝15g。水煎服6剂后,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减轻,浮肿症状亦减,又继服上方6剂,加杜仲15g、枸杞20g,减车前子,服药后诸症减轻,食欲增加,尿量增加,周身乏力明显好转。血检:BUN 1μmol/L,Cr 210μmol/L,CO2Cp 24mmol/L,Hb 9.0g/L。尿检蛋白:(++),红细胞 5~10个,白细胞 0~5个,管型:无。继用前方,加菟丝子15g、黄精15g,减川军又服用6剂。尿常规:蛋白(+),红细胞0~6个,白细胞无。血检:BUN 8.5mmol/L,Cr 180μmol/L。CO2Cp正常,Hb 108g/L,自觉症状,浮肿减轻,乏力症状好转,食欲增加,继服前方加减20余剂,症状告愈。
      
      2 体会
      
      该病是由于脾肾阳虚,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水湿浸渍,邪入脾肾,命门火衰,三焦气化功能失职,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收稿 2009-04-20]

    相关热词搜索: 中医 体会 中药治疗 肾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